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十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下 (10)

1. 黑神散

(局方),治產後惡露不盡,攻衝作痛。及胞衣不下,胎死腹中。(由血滯不行也。)

熟地黃,歸尾,赤芍,蒲黃,桂心,乾薑(炒),甘草(四兩),黑豆(炒去皮半升),每服二錢,酒童便各半煎,便產須知有生地黃。

前證皆因血瘀不行,熟地歸芍之潤以濡血,蒲黃黑豆之滑以行血,桂心乾薑之熱以破血。(乾薑辛熱,能去惡生新,故產後發熱多用之。)用甘草者,緩其正氣。用童便者,散其瘀逆。加酒者,引入血分以助藥力也。(產後惡露不行,坐蓐勞傷者,以前四味從輕治之。若挾宿冷,氣滯血凝,胞胎不下,則宜全用快行之也。

寒多及秋冬宜之,若性急形瘦有火之人及夏月,均宜審用。)

去蒲黃黑豆,加茯苓錢半,吳萸五分,當歸(全用)熟地各三錢,芍藥(白者酒炒焦錢半)炙甘草炒乾姜肉桂北細辛各一錢,水煎,名九蜜煎。治產後陽氣虛寒,或陰邪入臟,心腹疼痛,嘔吐不食,四肢厥冷。古黑神散,百草霜白芷等分,每二錢煎,入童便醋少許和服。治橫生逆產,及胎前產後,虛損崩漏等證。

白話文:

這個方子(黑神散),出自《和劑局方》,用來治療婦女產後惡露排不乾淨,導致腹痛或衝痛,以及胎盤無法順利排出、胎兒死在腹中的情況(這些都是因為血瘀不通導致的)。

藥方組成:熟地黃、當歸尾、赤芍、蒲黃、桂心、乾薑(炒過)、甘草(各四兩),加上黑豆(炒過並去除外皮,半升)。每次服用二錢,用酒和童子尿各一半一起煎煮。要注意的是,生產時若有血虛的情況,可以加入生地黃。

前面提到的這些症狀都是因為血瘀不通所致,所以方中用熟地黃、當歸、赤芍來滋潤血液,使血液不乾澀;用蒲黃、黑豆來滑利血脈,促進血液流通;用桂心、乾薑的溫熱性質來破除瘀血。(乾薑辛辣溫熱,能夠去除舊的瘀血,促進新血生成,所以產後發熱時常常使用。)使用甘草的目的是為了緩和藥性,保護身體的元氣。使用童子尿則可以散開瘀滯之氣。加入酒,是為了引導藥力進入血分,增強藥效。(產後惡露不暢,又因坐月子勞累而損傷身體的,可以使用前面的四味藥材,但用量要減輕。如果是夾雜寒氣,導致氣滯血瘀,胎盤無法排出,就應該使用全部藥材,並且加重用量,使藥效快速發揮。)

這個方子適合寒冷體質或在秋冬季節使用。但如果是性情急躁、體型消瘦、容易上火的人,以及在夏天,都應該謹慎使用。

如果去掉蒲黃、黑豆,加入茯苓一錢半,吳茱萸五分,當歸(用全當歸)、熟地黃各三錢,芍藥(用白芍藥,用酒炒焦一錢半),炙甘草、炒乾薑、肉桂、北細辛各一錢,用水煎煮,這個方子叫做「九蜜煎」,可以用來治療產後陽氣虛寒,或是陰邪入侵臟腑,導致心腹疼痛、嘔吐、吃不下東西、四肢冰冷等症狀。古方黑神散,則是用百草霜和白芷等分,每次二錢煎煮,加入少量童子尿和醋一起服用。可以治療胎位不正、難產,以及產前產後虛損、崩漏等症狀。

2. 清化飲

治產後因火發熱,及血熱妄行,陰虧諸火不清等證。

白芍,麥冬(二錢),丹皮,茯苓,生地,石斛(二三錢),黃芩(一錢),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一錢半。熱甚而渴,或頭痛者,加石膏一二三錢。內熱便澀者,加木通一二錢,或黃柏梔子,皆可隨證用之。如兼外邪發熱,加柴胡一二錢。

白話文:

這個方子[清化飲]是用來治療產後因為體內有火氣而發熱,以及因為血熱而導致出血不止,還有陰液虧虛引起的各種火熱症狀,像是虛火上升等問題。

藥材組成是:白芍、麥冬(各二錢),牡丹皮、茯苓、生地、石斛(各二到三錢),黃芩(一錢)。

如果出現骨蒸潮熱、多汗的情況,可以加入地骨皮一錢半。如果發熱嚴重、口渴,或者頭痛,可以加入石膏一到三錢。如果體內有熱、大便乾澀,可以加入木通一到二錢,或者黃柏、梔子,這些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使用。如果同時有外感引起的發熱,可以加入柴胡一到二錢。

3. 失笑散

(局方),治惡露不行,心包絡痛,或死血腹痛。(惡血阻而不行,上衝於包絡,下阻於腹中,皆悶而作痛。)

蒲黃,五靈脂,等分為末。煎膏。醋調服。

生蒲黃性滑而行血,五靈脂氣臊而散血。(氣臊入肝。)皆能入厥陰而活血止痛,故治血痛如神。

本方各一兩,加木通赤芍各五錢,每四錢,入鹽少許服,名通靈散,治九種心痛。

白話文:

(失笑散)這個方子出自《局方》,是用來治療產後惡露排不出來、心包絡(心臟周圍)疼痛,或是因為瘀血積在腹部引起的疼痛。(這是因為惡血堵塞,無法正常排出,往上衝到心包絡,往下阻滯在腹部,所以感到悶痛。)

蒲黃和五靈脂,兩種藥材等量磨成粉末,加水煎煮成膏狀,用醋調和後服用。

生蒲黃的藥性是滑利的,能幫助血液運行;五靈脂的氣味腥臊,能散瘀血。(腥臊氣味能入肝經。)這兩種藥都能進入肝經,活血化瘀、止痛,所以治療血瘀引起的疼痛效果很好。

這個方子如果每種藥各用一兩,再加入木通和赤芍各五錢,每次服用四錢,加少許鹽一起服用,就叫做通靈散,可以用來治療九種不同的心痛。

4. 清魂散

(嚴氏),治產後惡露已盡,忽昏暈不知人。(產後氣血虛弱,又感風寒也。)

澤蘭葉,炙甘草,人參(三分),川芎(五分),荊芥(一錢),為末,溫酒調下。更宜燒漆器,淬醋炭於床前,使聞其氣。

氣血虛弱,故以人參甘草補其氣。外感風邪,故以荊芥疏其風。(荊芥最散血中之風,故以為君。)澤蘭川芎,以去其未下之瘀血。風邪去,余血下,氣血生,則神清矣。肝藏魂,故曰清魂。

白話文:

(嚴氏的)這個方子,用來治療產婦在惡露已經排乾淨後,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這是因為產後氣血虛弱,又感受了風寒所導致的。)

藥材使用澤蘭葉、炙甘草、人參(三份)、川芎(五份)、荊芥(一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溫酒調服。同時,最好燒熱漆器,然後把醋淬在炭火上,放在床前讓病人聞其氣味。

因為產後氣血虛弱,所以用人參與甘草來補益氣血。又因為感受了外來的風邪,所以用荊芥來疏散風邪。(荊芥最能驅散血液中的風邪,所以用它作為主要藥物。)澤蘭和川芎,是用來去除還沒有排乾淨的瘀血。風邪去除,殘留的瘀血也排乾淨,氣血恢復,那麼神智自然就會清醒了。肝臟主藏魂魄,所以這個方子叫做「清魂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