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十下 (7)
卷十下 (7)
1. 固胎煎
治肝脾多火多滯,而屢墮胎者。
黃芩(二錢),白朮(一二錢),當歸(一錢五分),砂仁(五分),陳皮(一錢),芍藥(一錢五分。)
白話文:
這個藥方「固胎煎」是用來治療因為肝脾火氣太旺、氣血運行不順暢,而導致多次流產的情況。
藥方組成是:
黃芩(八克),白朮(四到八克),當歸(六克),砂仁(二克),陳皮(四克),芍藥(六克)。
2. 涼胎飲
治胎氣內熱不安等證。
生地,芍藥(二錢),黃芩,當歸(一二錢),枳殼,石斛(一錢),茯苓(一錢五分),甘草(七分生用),如熱甚者,加黃柏一二錢。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涼胎飲」,是用來治療懷孕期間,因為胎氣內熱而導致的不安等症狀。
藥方組成是:生地黃、芍藥(各二錢),黃芩、當歸(各一到二錢),枳殼、石斛(各一錢),茯苓(一錢五分),甘草(七分,生用)。如果內熱情況嚴重,可以再加黃柏一到二錢。
3. 參朮飲
(丹溪),治妊娠轉胞。(轉胞者,胎逼及胞,壓在一邊,胞系轉戾。臍下急痛,溲數或閉也。因氣血虛弱,痰飲壅滯以致之。)
當歸,熟地黃,芎藭,芍藥,人參,白朮,陳皮(留白),半夏,甘草(炙),加姜煎。空心服。(此即八珍湯去茯苓加陳皮半夏,以除痰也。)
氣虛補以四君,血虛補以四物,痰飲消以二陳,使氣得升舉,而胞自通也。(丹溪曰:轉胞之病,婦之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躁急者,食厚味者,多有之。古方用滑利藥鮮效,因思胞不自轉,為胎所壓,胎若舉起,胞系自疏,水道自通矣。近吳宅寵人患此,脈似澀,重則弦。
予曰:此得之憂患,澀為血少氣虛,弦為有飲。血少則胎弱不能舉,氣虛有飲,中焦不清而隘,則胎知所避而就下。乃以上藥與服,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候氣定,又與之,八帖而安。此恐偶中,後治數人皆效。仲景云:婦人本肥盛,今反羸瘦。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則愈。
宜服腎氣丸,以中有茯苓故也。地黃為君,功在補胞。)
又法。將孕婦倒豎,胎轉而小便自通矣。
白話文:
(丹溪所創的)參朮飲,用來治療懷孕期間發生的轉胞症。(所謂轉胞,是指胎兒壓迫到膀胱,導致膀胱被擠到一邊,膀胱的繫帶扭曲。症狀是肚臍下方劇烈疼痛,小便頻繁或排不出來。這是因為孕婦氣血虛弱,體內痰濕壅滯所導致的。)
藥方組成:當歸、熟地黃、川芎、芍藥、人參、白朮、陳皮(保留白色部分)、半夏、炙甘草,再加上生薑一起煎煮。空腹服用。(這個藥方其實就是八珍湯去掉茯苓,再加入陳皮和半夏,目的是為了消除痰濕。)
氣虛就用四君子湯來補氣,血虛就用四物湯來補血,痰濕用二陳湯來消除,這樣就能使氣機上升,膀胱自然就會通暢了。(丹溪說:會得轉胞這種病,多半是婦女體質比較虛弱,或是憂愁煩悶比較多,性格比較急躁,或是喜歡吃肥膩食物的人。古代的藥方使用滑利性的藥物效果都不好,因此我思考認為膀胱本身不會自己轉動,是被胎兒壓迫造成的,如果能把胎兒舉起來,膀胱的繫帶自然就會舒展開,水道也就通暢了。最近吳府有個受寵的女子得了這個病,把脈發現脈象有點澀,重按則脈弦。)
我說:這病是因為憂慮煩惱所造成的,脈澀是血少氣虛的表現,脈弦則表示體內有痰飲。血少則胎兒無力上升,氣虛且有痰飲,導致中焦不清暢而阻塞,所以胎兒會知道要避開而往下壓迫。因此我用上面的藥方給她服用,隨即用手指探入她喉嚨,讓她吐出藥汁。等她的氣息平穩後,又讓她服用,吃了八帖病就好了。我懷疑這只是碰巧治好,後來又治了幾個人,效果都一樣好。張仲景說:婦人原本身體肥胖強壯,現在反而變得消瘦羸弱。膀胱的繫帶扭曲,只要能順利排尿就會好轉。
應該服用腎氣丸,因為藥方中有茯苓的緣故。熟地黃是君藥,作用在於補養膀胱。(以下是另外一種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將孕婦倒立,讓胎兒轉動位置,小便自然就會通暢了。
4. 表實六合湯
(海藏),治妊娠傷寒,頭痛身熱,無汗脈緊,太陽經病。
四物湯(每味一兩),麻黃,細辛(五錢)
凡婦人傷寒,六經治例皆同。有懷妊者,則以安胎為主。藥中有犯胎者,則不可用也。海藏皆以四物為君,養血安胎。余同傷寒例,分證而治。麻黃細辛,發汗解表。故加用之,治表實無汗者。
四物四兩,加桂枝地骨皮各七錢,名表虛六合湯。治妊娠傷寒,表虛自汗,(地骨皮涼血,故能退熱止汗。)身熱惡寒,頭痛項強,脈浮而弱。四物四兩,加防風蒼朮各七錢,名風濕六合湯。治妊娠傷寒,中風濕氣,肢節煩痛,頭痛身熱,脈浮。四物四兩,加升麻連翹各七錢,名升麻六合湯。
治妊娠傷寒,下後過經不愈,濕毒發斑如錦紋者。四物四兩,加柴胡黃芩各七錢,名柴胡六合湯。治妊娠傷寒,胸脅滿痛而脈弦,少陽經證。四物四兩,加大黃五錢,桃仁十枚,(麩炒)名大黃六合湯。治妊娠傷寒,大便閉,小便赤,氣滿而脈沉數,太陽陽明本病也,急下之。
(大黃桃仁,妊娠所忌,然傷寒間有用之者,謂有病病當之也。經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損,亦無損也,此之謂與。)四物四兩,加人參五味各五錢,名人參六合湯。治妊娠傷寒,汗下後,咳嗽不止。四物四兩,加厚朴枳實(麩炒)各五錢,名樸實六合湯。
治妊娠傷寒,虛痞脹滿,陽明本虛者。(本。胃府也。)四物四兩,加梔子黃芩各五錢,名梔子六合湯。治妊娠傷寒,汗下後,不得眠。四物四兩,加石膏知母各五錢,名石膏六合湯。治妊娠傷寒,大渴而煩,脈長而大。四物四兩,加茯苓澤瀉各五錢,名茯苓六合湯。治妊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
(本。膀胱府也。)四物四兩,加阿膠艾葉各五錢,名膠艾四物湯。(一方加甘草。一方加甘草黃耆乾薑。)治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損動胎氣者。四物四兩,加附子肉桂各五錢,名附子六合湯。治妊娠傷寒,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痛,脈沉遲者,少陰病也。(桂附雖辛熱動胎之藥,然寒證用之,適所以安胎。
)四物四兩,加生地(酒浸)大黃各五錢,名四物大黃湯。治妊娠傷寒,蓄血證。(歌曰:婦人妊娠若蓄血,抵當桃仁莫妄施,要教母子俱無損,大黃四物對分之。)
白話文:
表實六合湯
這個方子(出自李杲的《蘭室秘藏》),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頭痛、發熱、身體發熱,沒有汗,脈搏緊繃,這是太陽經的病症。
藥方組成:
- 四物湯(每味藥各一兩)
- 麻黃、細辛(各五錢)
一般來說,婦女感染風寒,六經的治療原則都是相同的。但是懷孕的婦女,必須以安胎為主。藥方中如果含有會傷害胎兒的藥物,就不能使用。李杲的方子都以四物湯為主,用來養血安胎。其他的治療原則和一般傷寒相同,要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治療。麻黃和細辛,可以發汗解表,所以加入它們,是用來治療表實無汗的症狀。
表虛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桂枝、地骨皮各七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表虛自汗(自己出汗),身體發熱怕冷,頭痛頸部僵硬,脈搏浮而弱的症狀。(地骨皮性涼,有涼血的作用,所以能退熱止汗。)
風濕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防風、蒼朮各七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又夾雜風濕,出現肢體關節煩痛、頭痛身熱,脈搏浮的症狀。
升麻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升麻、連翹各七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服用下藥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出現濕毒發斑,像錦緞花紋一樣的症狀。
柴胡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柴胡、黃芩各七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胸脅脹滿疼痛,脈搏弦細,這是少陽經的病症。
大黃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大黃五錢,桃仁十枚(麩炒)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大便不通,小便發紅,腹部脹滿,脈搏沉而數,這是太陽經和陽明經的病症,需要立即用下藥的方法治療。
(雖然大黃和桃仁是孕婦禁用的藥物,但是傷寒發病時也有可以使用的情況,這是因為有病的時候就應該用藥治療。古書上說:「婦人懷孕,用藥的危害是怎樣的?」岐伯回答說:「如果是有病,用藥沒有損害,也就不會有損害。」就是這個道理。)
人參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人參、五味子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發汗或使用下藥後,仍然咳嗽不止的症狀。
樸實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厚朴、枳實(麩炒)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虛弱痞滿,腹部脹滿,是陽明經本身虛弱的症狀。(這裡的「本」是指胃。)
梔子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梔子、黃芩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發汗或使用下藥後,出現失眠的症狀。
石膏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石膏、知母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口渴難耐,心煩,脈搏長而大的症狀。
茯苓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茯苓、澤瀉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小便不暢,這是太陽經本身的病症。(這裡的「本」是指膀胱。)
膠艾四物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阿膠、艾葉各五錢。(有的方子會加上甘草,有的會加上甘草、黃耆、乾薑)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發汗或使用下藥後,出現持續出血,導致胎氣不穩的症狀。
附子六合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附子、肉桂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四肢拘攣,身體發涼微微出汗,腹中疼痛,脈搏沉遲,這是少陰經的病症。(桂枝和附子雖然是辛熱的藥物,會使胎氣不穩,但是在寒證時使用,反而可以起到安胎的作用。)
四物大黃湯:
- 四物湯四兩
- 加上生地(酒浸)、大黃各五錢 這個方子是治療懷孕期間感染風寒,出現蓄血症狀。(歌訣說:婦人懷孕如果出現蓄血症狀,不要輕易使用抵當湯和桃仁湯,要確保母子平安,可以用大黃和四物湯對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