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十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下 (6)

1. 紫菀湯

(良方),治子嗽。

紫菀天冬(一錢),桔梗(五分),甘草(炙),桑白皮杏仁(三分),竹茹(二分),入蜜,溫服。

白話文:

紫菀、天冬(一錢)、桔梗(五分)、甘草(炙)、桑白皮、杏仁(三分)、竹茹(二分),加入蜂蜜,溫服。

子嗽由於火邪,當以清火潤肺為務。桔梗桑皮之涼以瀉之,天冬竹茹之寒以清之,紫菀炙草之溫,杏仁白蜜之澤以潤之也。

白話文:

咳嗽是因為體內火邪引起的,因此治療上應該以清火潤肺為目標。桔梗和桑皮的寒涼性質可以瀉火,天冬和竹茹的寒涼性質可以清肺火,紫菀和炙草的溫和性質,杏仁和白蜜的滋潤性質,都可以潤肺。

2. 安榮散

(本事),治子淋,心煩悶亂。(子淋,膀胱小腸虛熱也。虛則不能制水,熱則不得通利,故淋。心與小腸相表裡,故煩悶。亦有因房勞,內傷胞門,衝任虛者。宜八珍湯,或腎氣丸等方。)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小便淋漓,心煩悶亂的症狀。(小便淋漓,也就是膀胱小腸虛熱所引起的。虛,則不能控制水,熱,則不能流通順暢,所以才會出現小便淋漓的症狀。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所以會煩悶。也有因為房事過度,內傷胞門,衝任虛弱的人。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八珍湯,或者腎氣丸等方劑。)

人參細辛(一兩),當歸甘草,燈草(五錢),木通滑石,麥冬(三錢),為末,每二錢,麥冬湯調下。

白話文:

人參、細辛(一兩)、當歸、甘草、燈草(五錢)、木通、滑石、麥冬(三錢),將這些藥物搗成粉末,每次取二錢,用麥冬湯送服。

陳來章曰:虛熱宜補,故用人參甘草之甘。淋閟宜通,故用木通燈草之滲,滑石之滑。肺燥則天氣不降,而麥冬能清之。腎燥則地氣不升,而細辛能潤之。(經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上下交,陰陽和,而後便能通也。)血燥則溝瀆不濡,而當歸能滋之也。

白話文:

陳來章說:虛熱應該滋補,所以用人參甘草的甘味。淋閟應該通暢,所以用木通燈草的滲利,滑石的滑潤。肺燥則天氣不下降,而麥冬能夠清潤它。腎燥則地氣不升,而細辛能夠滋潤它。(《黃帝內經》說:地氣上升為雲,天氣下降為雨,上下交合,陰陽調和,纔能夠通暢。)血燥則溝瀆不滋潤,而當歸能夠滋養它。

3. 胎元飲

治婦人衝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者,隨證加減用之。或間日,或二三日,常服一二劑。(脾腎兩虧,而胎不固者,此方最宜。蓋胎元不固,皆因脾虛,而因腎虛者,為尤多。)

白話文:

用於治療孕婦衝任脈失衡,胎元不穩固的情況,可根據不同症狀酌情增減藥物。服用頻率可以是隔天服用,或兩三天服用一次,通常連續服用一到兩劑即可奏效。(如果孕婦脾腎氣血虛弱,胎象不穩固,可以使用此方。通常造成胎元不穩固的原因為脾虛,但因腎虛引起的案例為尤多。)

人參(隨宜),當歸杜仲,芍藥(二錢),熟地(二三錢),白朮(錢半),炙甘草(一錢),陳皮(七分無滯者不用。)

白話文:

人參(適量),當歸,杜仲,芍藥(四公克),熟地(四到六公克),白朮(三公克),炙甘草(二公克),陳皮(一公克,如果沒有,可以不用)。

如下元不固,而多遺濁者,加山藥五味子補骨脂之屬。氣分虛甚者,倍白朮,加黃耆。但耆朮氣浮,能滯胃口,倘胸膈有飽悶不快者,須慎用之。倘虛而多寒兼嘔者,加炮薑七八分,或一二錢。或虛而兼熱者,加黃芩一錢五分,或加生地二錢,去杜仲。陰虛小腹作痛,加枸杞子二錢。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容易遺精,可以加入山藥、五味子、補骨脂等藥材。如果氣血虛弱很嚴重,可以加倍使用白朮,並加入黃耆。但是黃耆和白朮的藥性比較浮,容易造成胃口不佳,如果胸悶、胃口不佳的人,要慎用。如果虛弱、怕冷,又有嘔吐的症狀,可以加入8分到1錢的炮薑。如果虛弱、發熱,可以加入1錢5分的黃芩,或加入2錢生地,去掉杜仲。如果陰虛小腹疼痛,可以加入2錢的枸杞子。

多怒氣逆者,加香附無妨,或砂仁亦妙。有所觸而動血者,加川斷阿膠各一二錢。嘔吐不止,加霞天曲二錢,煨薑二三片。

白話文:

1.容易發怒導致氣往上衝的,可以適當加入中草藥「香附」,或「砂仁」效果也不錯。

2.受到某種刺激而出現出血的症狀,可以加入中草藥「川斷」和「阿膠」,各取一到二錢。

3.嘔吐不止的,可以加入中草藥「霞天曲」二錢,和曬乾的生薑片兩到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