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九下 (3)
卷九下 (3)
1. 獺肝丸
(肘後,治鬼疰傳屍癆瘵,此五疰之一。其證使人寒熱,沉沉默默,不知所苦。而無處不惡,死後傳入,乃至滅門。)
獺肝(一具,須從獺身取下,不爾多偽。)陰乾為末,滾水服以二錢。日三。
吳鶴皋曰:獺肝治鬼疰。此何以故?凡物惡人而僻處,晝伏而夜出者,皆陰類也。故假之以治陰疾,獨用其肝者,肝為厥陰,藏魂之髒了也。(按物之惡人僻處,晝伏夜出者,狐鼠皆然,不獨獺也。諸肝皆有葉數,唯獺肝一月一葉,其間又有退葉,獨異於他獸,此其所以能治鬼疰也與。)
白話文:
[獺肝丸]
這個方子出自《肘後備急方》,是用來治療鬼疰、傳屍癆瘵的,這是五種疰病中的一種。這種病會讓人忽冷忽熱,沉默寡言,不知道自己哪裡不舒服,而且全身都覺得不對勁,死了之後還會傳染給其他人,甚至導致全家滅門。
取一副獺肝(必須從獺的身上直接取下,否則很多是假的)。將獺肝陰乾後磨成粉末,用滾開的水沖服二錢,一天服用三次。
吳鶴皋說:獺肝可以用來治療鬼疰。這是為什麼呢?凡是動物厭惡人類而喜歡躲藏在偏僻的地方,白天躲起來晚上出來活動的,都屬於陰類。所以就用它們來治療陰性的疾病。而獨獨使用獺的肝臟,是因為肝臟是厥陰經所屬的臟器,也是藏魂魄的地方。(按:動物厭惡人類,喜歡躲藏在偏僻的地方,白天躲藏晚上出來活動的,像狐狸、老鼠也都是如此,不只是獺。各種動物的肝臟都有葉片的數量,唯獨獺肝一個月長一片葉子,而且中間還會有退葉的現象,獨特於其他野獸,這大概就是它能治療鬼疰的原因吧。)
2. 掃蟲煎
治諸蟲上攻,胸腹作痛
青皮,小茴香(炒),吳茱萸(一錢),檳榔,烏藥(一錢五分),細榧肉(三錢碎),烏梅(二個)甘草(八分),硃砂,雄黃(五分二味為極細末。)將前八味,用水一盅半,煎八分,去渣,隨入後二味末。再煎三四沸,攪勻,徐徐服之。如噁心作吐,加炒乾姜一二錢。或先啖牛肉脯少許,俟一茶頃,頓服之,更妙。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蟲子引起的上攻,導致胸部和腹部疼痛。
藥材包含:青皮、炒過的小茴香、吳茱萸(各一錢)、檳榔、烏藥(一錢五分)、細榧肉(三錢,搗碎)、烏梅(二個)、甘草(八分),還有硃砂和雄黃(各五分,將這兩種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先將前八味藥材,加入一盅半的水,煎煮至剩下八分,濾掉藥渣,再加入後兩種藥粉。接著再煮沸三到四次,攪拌均勻,慢慢服用。如果感到噁心想吐,可以加入一到兩錢的炒乾薑。或者可以先吃少量牛肉乾,等一小段時間後,再將藥一口喝下,效果更好。
3. 化蟲丸
治腸胃諸蟲為患。(腸胃之中,無物不容。所以變生諸蟲者,緣正氣虛弱,或誤食生蟲之物,或濕熱蒸鬱而成。猶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之義也。)
鶴蝨,胡粉(炒,楝東引未出土者),檳榔,蕪荑,使君子(五錢),枯礬(二錢五分),為末。水煮米糊作丸。量人大小服之,一歲兒可五分
白話文:
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腸胃各種蟲害的。(腸胃這個地方,什麼東西都能容納。之所以會產生各種蟲,是因為身體的抵抗力虛弱,或者誤食了帶有蟲卵的食物,又或者是因為體內濕熱過重而形成的。這就跟東西必定先腐爛,然後才會生蟲的道理是一樣的。)
藥方成分是:鶴虱、炒過的胡粉、楝樹向東生長且尚未出土的根、檳榔、蕪荑、使君子(五錢)、枯礬(二錢五分),全部磨成粉末。用水煮過的米糊把這些藥粉做成藥丸。依照每個人的體型大小來服用,一歲的小孩可以吃五分。
4. 消渴殺蟲方
(夷堅志),治消渴有蟲。
苦楝根,取新白皮一握,切焙,入麝香少許煎。空心服,雖困頓不妨。取下蟲三四條,類蛔而色紅,其渴乃止。
消渴一證,有蟲耗其津液而成者。蓋飲醇食炙,積成胃熱,濕熱生蟲,理固有之,臨病宜諦審也。
白話文:
這個治療消渴病(糖尿病)有蟲的藥方,出自《夷堅志》。
用苦楝樹的根,取新鮮的白色樹皮一把,切碎後烘乾,加入少許麝香一起煎煮。空腹服用,即使感到疲倦也不要緊。服用後會排出三四條蟲,形狀像蛔蟲但顏色是紅色的,這樣口渴的症狀就會停止。
消渴病這種疾病,有些是因為蟲子消耗體內的津液而造成的。這通常是因為經常飲酒吃烤肉等,導致胃內積熱,濕熱就容易產生蟲子,這是合理的推論。在診治疾病時,應該仔細審慎地觀察判斷。
5. 雄檳丸
治腹痛胃痛,干痛有時。(干痛者,不吐不瀉而但痛也。有時者,淡食而飢則痛。厚味而飽則否,此為蟲也。)
雄黃,檳榔,白礬,等分,飯丸,每服五分。
雄黃之辛毒,檳榔之苦降,白礬之酸澀,皆殺蟲之品也,故合用以治之。(吳鶴皋曰:古方殺蟲,如雷丸貫眾乾漆蠟塵百部鉛灰之類,皆其所常用者也。有加附子乾薑者,壯正氣也。加苦參黃連者,蟲得苦而伏也。加烏梅訶子者,蟲得酸而軟也。加藜蘆瓜蒂者,欲其帶蟲吐出也。
加芫花黑醜者,欲其帶蟲瀉下也。用雄黃川椒蛇床樟腦水銀檳榔者,治瘡疥之蟲也。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者,治齲齒之蟲也。用川槿皮海桐皮者,治風癬之蟲也。用青葙子覆盆葉者,治九竅䘌蝕之蟲也。用敗鼓心桃符板虎糞骨死人枕獺爪鸛骨者,驅癆瘵之蟲也。)
白話文:
治療腹痛、胃痛,那種會不時發作的疼痛。(所謂的「干痛」,指的是不會吐也不會拉,單純只有痛的感覺。所謂的「有時」,指的是吃清淡的食物感到飢餓時就會痛,吃了油膩豐盛的食物飽足後反而不痛,這通常是體內有蟲的緣故。)
使用雄黃、檳榔、白礬,這三種藥材等比例磨成粉末,用米飯揉成丸子,每次服用五分。
雄黃的辛辣帶毒性,檳榔的苦味能使氣往下沉降,白礬的酸澀,這些都是可以殺蟲的藥材,所以合在一起使用來治療蟲疾。(吳鶴皋說:古代方劑中用來殺蟲的藥材,例如雷丸、貫眾、乾漆、蠟塵、百部、鉛灰等,都是常用的。有些方劑會加入附子、乾薑,用來增強身體的正氣;有些會加入苦參、黃連,讓蟲因為吃到苦味而躲藏起來;有些會加入烏梅、訶子,讓蟲因為吃到酸味而變得軟弱;有些會加入藜蘆、瓜蒂,是想藉由它們的催吐作用把蟲吐出來。
有些會加入芫花、黑醜,是想藉由它們的瀉下作用把蟲排出體外。使用雄黃、川椒、蛇床、樟腦、水銀、檳榔等藥材,是為了治療瘡疥之類的蟲疾。使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等藥材,是為了治療蛀牙中的蟲。使用川槿皮、海桐皮等藥材,是為了治療風癬引起的蟲。使用青葙子、覆盆葉等藥材,是為了治療侵蝕九竅的蟲。使用敗鼓心、桃符板、虎糞骨、死人枕、獺爪、鸛骨等藥材,是為了驅除癆瘵之類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