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九上 (5)
卷九上 (5)
1. 六安煎
治風寒咳嗽,痰滯氣逆。
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杏仁(一錢),白芥子(五七分。年老氣弱者不用。)加生薑三五七片。凡外感風邪,咳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細辛七八分,或一錢。若冬月寒邪盛者,加麻黃桂枝亦可。若風勝而邪不盛者,加防風一錢,或蘇葉亦可。
若頭痛鼻寒者,加川芎白芷蔓荊子皆可。若兼寒熱者,加柴胡蘇葉。若風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黃芩一二錢,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薑,止宜一片。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當歸二三錢,老年者尤宜。若氣血不足者,當以金水六君煎,俱此參用。凡時行初感,痰勝而氣不順者,加藿香一錢五分。
兼脹滿者,加厚朴一錢,暫開痰氣。然後察其寒熱虛實,而調補之。若氣虛猝倒,及氣平無痰者,皆不可用此。
去杏仁白芥子,加炒乾姜一二錢,砂仁四分,名和胃二陳煎。治胃寒生痰,噁心嘔吐,滿悶噯氣。去杏仁白芥子,加豬苓澤瀉茯苓一錢五分,白朮一二錢,乾薑炒黃二錢,名苓朮二陳煎。治痰飲水氣,停蓄心下,嘔吐吞酸等證。如肝腎兼寒者,再加肉桂一二錢,去杏仁,加乾薑豬苓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綠豆大,白滾湯下,名括痰丸。治一切停痰積飲,吞酸嘔酸,脹悶。
如胸脅疼痛者,加天台烏藥。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六安煎,主要是用來治療因為風寒引起的咳嗽,以及痰液阻塞、氣機不順的情況。
藥方組成包括:陳皮(約6克)、半夏(約6-9克)、茯苓(約6克)、甘草(約3克)、杏仁(約3克)、白芥子(約2-3克,年老體弱的人不使用)。另外,要加入生薑3到7片。
如果是外感風邪,咳嗽時寒氣很重,不容易好轉,可以加入北細辛約2-3克,甚至3克多一點。冬天寒氣很盛的時候,可以加入麻黃和桂枝。如果是風邪比較強盛,寒邪不那麼嚴重,可以加入防風約3克,或是蘇葉也可以。
如果頭痛、鼻子發冷,可以加入川芎、白芷、蔓荊子。如果兼有發冷發熱的情況,可以加入柴胡、蘇葉。如果因為風邪咳嗽不停,又兼有肺胃的火氣,可以加入黃芩3-6克,嚴重的話可以再加入知母、石膏。這裡用的生薑,一片就可以了。如果是寒邪引起的咳嗽,痰不容易咳出來,可以加入當歸6-9克,年紀大的人更適合。如果氣血不足,應該改用金水六君煎,或是和這個藥方一起使用。如果是流行病剛開始發作,痰液很多又氣機不順,可以加入藿香約5克。
如果兼有腹脹,可以加入厚朴約3克,暫時疏通痰氣。然後再根據寒熱虛實的情況來調養身體。如果氣虛突然昏倒,或是氣平沒有痰,就不適合用這個藥方。
如果去掉杏仁和白芥子,加入炒乾薑3-6克、砂仁1克多,這個藥方就叫做和胃二陳煎。可以治療胃寒產生痰液,噁心嘔吐、胸悶、打嗝的情況。如果去掉杏仁和白芥子,加入豬苓、澤瀉、茯苓各約5克,白朮3-6克,炒黃的乾薑6克,這個藥方就叫做苓朮二陳煎。可以治療痰飲水氣停留在心下,導致嘔吐、吞酸等症狀。如果是肝腎也兼有寒氣,可以再加入肉桂3-6克,去掉杏仁,加入乾薑、豬苓磨成粉,用湯浸泡蒸餅做成藥丸,像綠豆那麼大,用開水吞服,這個藥丸叫做括痰丸。可以治療各種痰液積滯、吞酸嘔酸、胸腹脹悶。
如果胸脅疼痛,可以加入天台烏藥。
2. 礞石滾痰丸
(王隱君),治實痰老痰,怪證百病。(風木太過,剋制脾土,氣不運化,積滯生痰,壅塞中上二焦,回薄腸胃曲折之處,謂之老痰。變生諸證,不可測識,非尋常藥餌所能療也,此丸主之。)
青礞石(一兩),沉香(五錢),大黃(酒蒸),黃芩(八兩),將礞石打碎,用焰硝一兩,同入瓦罐,鹽泥固濟,曬乾,火煅石色如金為度。(礞石煅過,無金星者不堪用,陳久者佳。新煅者,火毒硝毒未除。)研末,和諸藥水丸,量人虛實服之。薑湯送下,服後仰臥,令藥在胸膈之間,除逐上焦痰滯,不宜飲水行動。
礞石剽悍之性,能攻陳積伏歷之痰。(吐痰水上,以礞石摻之,痰即隨下,故為利痰聖藥。)大黃蕩熱去實,以開下行之路。黃芩瀉肺涼心,以平上僭之火。沉香升降諸氣,上至天而下至泉,芩以導諸藥為使也。然乃峻劑,非體實者,不可輕投。(王隱君曰:痰證古今未詳,方書雖有五飲諸飲之異,而莫知其為病之源。
或頭風作眩,目暈耳鳴。或口眼蠕動,眉稜耳輪痛癢。或四肢遊風腫硬,似疼非疼。或為齒頰痿痛,牙齒浮而痛癢。或噯氣吞酸,心下嘈雜。或痛或噦,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其痰如墨,有如破絮桃膠蜆肉之狀。或心下如停水鐵,心氣冷痛。或夢寐奇怪之狀,或足腕痠軟,腰背骨節卒痛。
或四肢筋骨疼痛,難以名狀,並無常處,以致手臂麻痛,狀若風濕。或脊上一條如線之寒起者,或渾身習習如臥芒刺者,或眼黏濕癢,口糜舌爛,喉痹等證。或繞項結核,狀若瘰癧。或胸腹間如有二氣交紐,噎息煩悶,有如煙火上衝,頭面烘熱。或為失志癲癇,或中風癱瘓。
或勞瘵荏苒之疾,或風毒腳氣。或心下怔忡如畏人捕,或喘嗽嘔吐。或嘔冷涎綠水黑汁,甚為肺癰腸毒便膿攣跛。內外為病百端,皆痰所致,其狀不同。難以盡述。蓋津液既凝為痰,不復周潤三焦,故口燥咽乾,大便秘結,面如枯骨,毛髮焦槁,婦人則因此月水不通。若能逐去敗痰,自然服餌有效。
余用滾痰丸以愈諸疾,不可勝數,特相傳於世云。)
加元明粉一兩,硃砂為衣,治同。減大黃黃芩各六兩,加橘紅半夏各二兩,甘草一兩,竹瀝薑汁為丸,名竹瀝達痰丸。治同,力稍和緩。
白話文:
礞石滾痰丸
這個藥方(由王隱君所創),主要治療頑固、陳舊的痰,以及各種奇怪難解的病症。(如果因為肝木太過旺盛,壓制了脾土,導致身體的氣無法正常運行,積聚停滯而產生痰,這些痰會阻塞胸腔上部和中部,甚至侵擾腸胃彎曲的地方,這種痰就叫做老痰。老痰會引發各種無法預料的病症,不是一般的藥物可以治好的,這個藥丸就是針對這種情況的。)
藥物組成:
青礞石一兩,沉香五錢,大黃(用酒蒸過)八兩,黃芩八兩。
製作方法:
將礞石打碎,與焰硝一兩一同放入瓦罐中,用鹽泥密封固定,曬乾後用火煅燒,直到礞石顏色像黃金一樣。 (煅燒過的礞石,如果沒有出現金色的星點就不能用,而且陳舊的比較好。新煅燒的,火毒和硝毒還沒有完全去除。)把礞石研成粉末,與其他藥材混合,用水製成藥丸。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虛實情況服用,用薑湯送服。服藥後要仰臥,讓藥力停留在胸膈之間,清除上焦的痰滯,不宜喝水和走動。
礞石藥性強烈,能攻破陳年積累的痰液。(將痰吐在水面上,撒上礞石粉,痰就會立刻沉下去,所以說它是化痰的良藥。)大黃可以瀉熱通便,疏通下行的通道。黃芩可以瀉肺火、清心火,平息上逆的火氣。沉香可以調和全身的氣機,上至頭頂,下至腎臟,黃芩則引導其他藥物發揮作用。但是這個藥方藥性很猛烈,不是體質強壯的人,不能隨便服用。(王隱君說:關於痰的病症,古今都沒有詳細的說明,醫書中雖然有五飲、各種飲證的區別,但是不知道痰的病根在哪裡。)
痰引起的症狀可能包括:
頭痛眩暈,眼睛發花,耳鳴;或者口眼肌肉抽動,眉毛和耳輪部位疼痛或發癢;或者四肢出現遊走性的腫痛,像痛又不像痛;或者牙齒和臉頰萎縮疼痛,牙齒鬆動、疼痛或發癢;或者打嗝、吞酸,心窩嘈雜不安;或者疼痛、呃逆,或者咽喉不利,想咳咳不出,想吞吞不下,咳出的痰像墨汁,有的像破布絮、桃膠、蛤蜊肉的樣子;或者心下感覺像有冰冷的鐵塊,心氣虛寒而疼痛;或者做奇怪的夢;或者腳踝酸軟,腰背或關節突然疼痛;或者四肢筋骨疼痛,難以描述,沒有固定的部位,導致手臂麻痛,像風濕病一樣;或者背部脊椎有一條像線一樣的寒冷感;或者全身感覺像躺在芒刺上一樣;或者眼睛黏澀發癢,口腔潰爛,喉嚨腫痛等;或者脖子周圍長出像瘰癧一樣的結核;或者胸腹之間感覺有兩股氣在交纏,胸悶氣短,有煙火往上衝的感覺,頭面發熱;或者精神失常、癲癇,或者中風癱瘓;或者虛勞疾病,或者風毒腳氣;或者心悸不安,像要被抓住一樣;或者氣喘咳嗽、嘔吐,或者嘔吐出冷的稀涎、綠水或黑水,甚至導致肺癰、腸中毒、便膿、手腳攣縮或跛行。總之,各種各樣的內外疾病,都是痰引起的,只是症狀不同,難以一一列舉。津液凝結成痰後,就無法滋潤身體,所以會口乾舌燥,大便乾結,面色枯槁,頭髮乾枯,婦女則因此月經不通。如果能夠清除這些敗壞的痰液,那麼服藥就會有效。
我用滾痰丸治好了很多疾病,數不清有多少,特地把這個藥方傳給後世。
加減變化:
可以加入元明粉一兩,並用硃砂包衣,其他治療作用不變。也可以減去大黃、黃芩各六兩,加入橘紅、半夏各二兩,甘草一兩,用竹瀝和薑汁製成藥丸,叫做竹瀝達痰丸。治療作用不變,但是藥力比較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