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九上 (4)
卷九上 (4)
1. 金沸草散
(活人),治肺經傷風,頭目昏痛,咳嗽多痰。(風盛則氣壅,氣壅則痰升,故頭目錯痛而咳嗽。直指方云:咳嗽,感風者鼻塞聲重。傷冷者悽清怯寒,挾熱為焦煩,受濕為纏滯。瘀血則膈間腥悶,停水則心下怔松。三因方云:一婦牙疼,治療不效,口頰皆腫,以金沸草散大劑煎湯,熏漱而愈。)
白話文:
用人參治療肺經傷風,可以緩解頭痛、頭暈、咳嗽、多痰等症狀。(風寒之邪盛,則肺氣壅塞,肺氣壅塞,則痰液上升,所以頭痛頭暈,咳嗽。)《直指方》中說:咳嗽,因風邪引起的,鼻塞,聲音洪亮。因傷寒引起的,清冷,畏寒,夾雜熱邪則煩躁,受到濕邪則纏綿不絕。瘀血則膈肌之間腥臭悶痛,水停則心下怔忡不安。在《三因方》中記載:有一個婦女牙齒疼痛,治療無效,口、臉頰都腫脹,用金沸草散大劑煎湯,燻洗,漱口,治癒。
旋覆花(即金沸草),前胡,細辛(一錢),荊芥(錢半),赤茯苓(六分),半夏(五分),甘草(炙三分),加薑棗煎。局方加麻黃赤芍,無赤茯細辛。如滿悶,加枳殼桔梗。有熱加柴胡黃芩,頭痛加川芎。風熱上壅,荊芥輕辛,發汗而散風。痰涎內結,前胡旋覆,消痰而降氣。
白話文:
旋覆花(也就是金沸草)、前胡、細辛(一錢)、荊芥(錢半)、赤茯苓(六分)、半夏(五分)、甘草(炙三分),加上薑棗一起煎煮。局方版本額外加上麻黃和赤芍,但沒有赤茯和細辛。如果有滿悶的感覺,則加上枳殼和桔梗。如果有熱,則加上柴胡和黃芩,如果有頭痛,則加上川芎。如果是風熱上壅,荊芥輕辛,可以發汗散風。如果是痰涎內結,前胡和旋覆可以消痰降氣。
半夏燥痰而散逆,甘草發散而緩中,茯苓行水,細辛溫經。蓋痰必挾火而兼濕,故下氣利濕,而證自平。茯苓用赤者,入血分而瀉丙丁也。
白話文:
半夏具有燥痰化痰和散結的作用,甘草具有發散表氣和緩和中氣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細辛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痰症通常伴有熱邪和濕邪,所以需要瀉火利濕,這樣病情才能平穩。茯苓使用赤茯苓,因為赤茯苓可以入血分,瀉除丙火和丁火。
2. 半夏白朮天麻湯
(東垣),治脾胃內傷,眼黑頭眩,頭痛如裂,身重如山。噁心煩悶,四肢厥冷,謂之足太陰痰厥頭痛。(痰厥者,濕痰厥逆而生也。痰逆則上實,故令頭痛目眩,眼前見黑色也。東垣曰:太陰頭痛,必有痰也。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也。太陰少陰二經,雖不上循頭,然痰與氣逆,壅於膈中,頭上氣不得暢而為痛也。)
白話文:
東垣派治脾胃內傷,症狀有:眼黑而頭暈,頭痛劇烈如裂開,身體沉重如山,噁心煩悶,四肢冰冷。這種病症稱為足太陰痰厥頭痛。(痰厥:濕痰凝聚並逆行而發生的病症。痰氣逆行阻塞頭部,所以會導致頭痛頭暈,眼前出現黑色的幻影。東垣說:足太陰經引起的頭痛,一定伴有痰。少陰經引起的頭痛,是因為足部寒冷而氣血逆流。足太陰經和少陰經這兩條經絡,雖然都不直接循行到頭部,但痰濕和氣血逆流堵塞在膈中,導致頭部的氣血不暢而引發頭痛。)
半夏(薑製),麥芽(錢半),神麯(炒),白朮(炒一錢),蒼朮(泔浸),人參,黃耆(蜜炙),陳皮,茯苓,澤瀉,天麻(五分),薑干(三分),黃柏(二分酒洗),每服五錢。
白話文:
半夏(以薑汁炮製)、麥芽(一錢半)、神曲(炒熟)、白朮(炒一錢)、蒼朮(在米泔水中浸泡過)、人參、黃耆(用蜂蜜炙過)、陳皮、茯苓、澤瀉、天麻(五分)、乾薑(三分)、黃柏(用酒洗過,二分)。每次服用五錢。
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半夏燥痰,而能和胃。)頭旋眼黑,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定。黃耆人參甘溫,可以補中,亦可以瀉火。二術甘苦而溫,可以除痰,亦可以益氣。(去濕故除痰,健脾故益氣。)苓澤瀉熱導水,陳皮調氣升陽。神麯消食,蕩胃中滯氣。麥芽化結,助戊己運行。
白話文:
-
痰厥頭痛:由痰引起的頭痛,可以用半夏治療。(半夏可以燥化痰液,又能調和胃氣。)
-
頭旋眼黑:由虛風引起的,可以用天麻來治療。
-
黃耆人參:甘溫之藥,可以補益中氣,也可以瀉火。(化解體內濕氣,可以除去痰液,健脾益氣,可以增加體內正氣。)
-
苓澤瀉:可以清熱導水,陳皮可以調氣升陽。(健脾理氣、升清降濁。)
-
神麯:可以消食,化解胃中滯氣。
-
麥芽:可以化解結塊,幫助戊己之運行。(疏肝理氣、行氣通結。)
(胃為戊土,脾為己土。)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苦寒,以療少火在泉發躁也。(東垣曰:夫風從上受之,風寒傷上,邪從外入,令你頭痛,身重惡寒,此傷寒頭痛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乃氣虛頭痛也。心煩頭痛者,過在手太陽少陰,乃濕熱頭痛也。如氣上不下,頭痛巔疾者,下虛上實也。
白話文:
(胃是戊土,脾是己土。)乾薑辛熱,用來去除胃中的寒氣。黃柏苦寒,用來治療少火在泉發躁的病症。(李東垣說:風從上而來,風寒傷及上部,邪氣從外侵襲,導致頭痛,身體沉重畏寒,這是傷寒頭痛。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這是腸胃引起的,屬於氣虛頭痛。心煩頭痛,病位在手太陽、少陰經,這是濕熱頭痛。如果氣無法上升,頭痛巔疾,這是下虛上實引起的。)
過在足太陽少陰,甚則入腎,寒濕頭痛也。如頭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陽陽明,次取足少陽陽明,此偏頭痛也。有厥逆頭痛者,所犯大寒,內到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有真頭痛者,甚則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頭痛每以風藥治之者,以高巔之上,唯風可到。
白話文:
頭痛的病因在足太陽少陰經與足少陰腎經,嚴重時會蔓延到腎臟,屬於寒濕引起的頭痛。如果只有半邊頭痛,可以先取手少陽三焦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再取足少陽膽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穴位。這類頭痛通常是偏頭痛。有頭暈噁心、頭痛的症狀,是受到強烈的寒冷所侵犯,這種寒氣已經直達骨髓之中。骨髓的統稱是以腦髓為主,腦髓出現病症,就會導致頭痛和牙齒痛。有真正的頭痛的人,嚴重時大腦中全部疼痛,手腳冰涼至關節,死後難以治療。頭痛通常用祛風的藥物來治療,因為在高聳的山峯之上,只有風可以到達。
味之薄者,陰中之陽,乃自地昇天者也。太陽頭痛,惡風寒,脈浮緊,川芎羌活獨活麻黃之類為主。少陽頭痛,脈弦細,往來寒熱,柴胡黃芩為主。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寒,脈浮緩長實者,升麻葛根白芷石膏為主。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或腹痛,為痰癖,其脈沉緩,蒼朮半夏南星為主。
白話文:
清淡平淡的味道,是陰中的陽,自大地升至天。太陽病頭痛,怕風寒,脈象浮緊,川芎、羌活、獨活、麻黃等藥為主。少陽病頭痛,脈象弦細,時冷時熱,柴胡、黃芩為主。陽明病頭痛,自汗、發熱、怕冷,脈象浮緩長實,升麻、葛根、白芷、石膏為主。太陰病頭痛,必定伴有痰液,身體沉重或腹痛,是痰癖引起的,脈象沉緩,蒼朮、半夏、南星為主。
少陰頭痛,三陰三陽,經不流行,而足寒氣逆,為寒厥,其脈沉細,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厥陰頭項痛,或吐涎沫,厥冷,脈浮緩,吳茱萸湯主之。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氣虛頭痛,人參黃耆為主。氣血俱虛頭痛,調中益氣湯,少加川芎蔓荊子細辛。清空膏,風濕頭痛藥也。
白話文:
少陽頭痛,經絡不通,足部寒氣逆流,導致寒厥,脈搏沉細。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
厥陰頭痛,頭項疼痛,可能會吐口沫,身體寒冷,脈搏浮緩。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
血虛頭痛,可以用當歸、川芎為主藥治療。
氣虛頭痛,可以用人參、黃耆為主藥治療。
氣血俱虛頭痛,可以用調中益氣湯,加入川芎、蔓荊子、細辛治療。
清空膏,是一種治療風濕頭痛的藥物。
白朮半夏天麻湯,痰厥頭痛藥也。羌活附子湯,厥逆頭痛藥也。如濕氣在頭者,以苦吐之,不可執方而治。按以苦吐之者,瓜蒂散濃茶之類是也。或搐去鼻中黃水,亦治濕氣在頭之捷法。)
白話文:
白朮半夏天麻湯,是治療痰厥頭痛的藥方。羌活附子湯,是治療厥逆頭痛的藥方。如果濕氣在頭部的,就用苦味的藥物來吐出來,不能拘泥於固定的藥方來治療。所謂用苦味的藥物來吐的方法,就是用瓜蒂散、濃茶之類的藥物。或者用一種方法來去除鼻子中的黃色水,也是治療濕氣在頭部的一種快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