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一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下 (10)

1. 當歸六黃湯

治陰虛有火,盜汗,發熱。(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於外為汗,汗乃心之液。臟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生津,亦隨其火擾之處泄而為汗。汗者心之陽,寢者腎之陰。陰虛睡熟,陽必湊之,故汗出也。有火者,謂有面赤口乾唇燥便赤音重脈數諸證。)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等分),黃耆(加倍),加麻黃根(本湯加麻黃根,治盜汗甚捷,蓋其性能行周身肌表,引諸藥至衛分而固腠理也。)

陰虛有火,睡去則衛外之陽,乘虛陷入陰中,表液失其固衛,故濈濈然而汗出。及覺則陽用事,衛氣復出於表,表實而汗即止。歸地所以養陰,芩連所以去火,生地黃柏可以養陰,亦可以去火。而倍用黃耆,所以補衛固表也。(準繩曰:陰虛陽必湊,故發熱盜汗,宜當歸六黃湯加地骨皮。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宜黃耆建中湯。甚者加附子,或耆附湯。)

白話文:

這個方劑「當歸六黃湯」是用來治療陰虛有火引起的盜汗和發熱的。

(心臟在體內主要負責儲藏血液,血液運行到體外會轉化為汗液,所以汗液可以說是心臟的液體。身體內外各個臟腑的陽氣,都由心臟主導運行和變化,陽氣在哪裡,就會產生津液,同樣地,哪裡有火熱干擾,津液也會從那裡洩出變成汗液。汗液是屬於心臟的陽氣,而睡眠則屬於腎臟的陰氣。當陰虛的時候,人睡熟了,陽氣就會湊過來,所以會出汗。這裡說的有火,指的是臉紅、口乾、嘴唇乾燥、小便赤黃、聲音沙啞、脈搏快速等症狀。)

組成的藥材有: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各藥材等量),黃耆(用量加倍)。如果盜汗很嚴重,可以再加入麻黃根(這個方子加上麻黃根,治療盜汗效果非常好,因為麻黃根能走遍全身皮膚表面,引導其他藥材到達肌膚表層,從而加強皮膚的防禦能力,防止汗液外洩)。

陰虛有火的人,睡著的時候,身體表面的陽氣會因為虛弱而陷入體內,使得皮膚表面的津液失去了固守,所以會不停地出汗。等到醒來時,陽氣開始作用,衛氣又回到表面,皮膚表面變得堅固,汗液也就停止了。當歸和地黃可以滋養陰液,黃芩和黃連可以清除火熱,生地黃和黃柏既能滋養陰液,也能清除火熱。而加倍使用黃耆,是為了補益衛氣,加強皮膚的防禦能力。(《醫宗準繩》上說:陰虛的話,陽氣必定會湊過來,所以會發熱和盜汗,適合用當歸六黃湯加上地骨皮來治療。陽虛的話,陰氣必定會趁機侵入,所以會手腳冰冷且出冷汗,適合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再加附子,或者使用耆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