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八下 (14)
卷八下 (14)
1. 清胃散
(東垣),治胃有積熱,上下牙痛,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其牙喜寒惡熱,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口頰腮腫痛。(足陽明胃脈,循鼻外,入上齒中,挾口,環唇,循頰車,上耳前,主上牙齦,喜寒飲而惡熱。手陽明大腸脈,上頸,貫頰,入下齒,挾口,主下牙齦,喜熱飲而惡寒。
白話文:
東垣:治療胃部有積熱,引起上下牙疼痛,牽引至頭部,滿臉發熱。這些牙齒喜歡寒冷,討厭熱,或者牙齦潰爛,或者牙齒出血,或者嘴脣、嘴巴和臉頰腫痛。足陽明胃經的脈絡經過鼻孔外側,進入上齒之中,夾著嘴巴,環繞嘴脣,沿著臉頰車向上經過耳前,主治上牙齦,喜歡喝冷飲,討厭熱飲。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經過頸部,貫穿臉頰,進入下齒,夾著嘴巴,主治下牙齦,喜歡喝熱飲,討厭喝冷飲。
足陽明別絡腦,故腦痛。陽明之脈營於面,故面熱。二經熱盛,故唇口齒頰病,面腫痛也。齒為骨,屬腎,牙宣牙齦出血,或齒縫出血也,亦名齒衄,乃腎病。若血多而湧出不止,為陽明熱盛,以陽明多氣多血也。唇屬脾胃大腸經,燥則干,熱則裂,風則瞤,寒則揭,若腫皴裂如蠶繭,名曰繭唇。
唇吞者,肌肉之本也。人中平滿者為唇反,唇反肉先死。)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別絡通往大腦,所以腦部疼痛。陽明經的脈氣運行於臉面,所以臉部發熱。這兩條經絡的熱盛,所以嘴脣、口腔、牙齒、臉頰發生病變,臉部腫脹疼痛。牙齒是骨骼,屬腎,牙齦出血,或牙縫出血,也叫牙衄,是腎病。如果出血量多,而且湧出不止,是陽明熱盛,因為陽明經氣血旺盛。嘴脣屬脾胃大腸經,乾燥就會乾裂,發熱就會皸裂,受風就會皸裂,受寒就會揭皮,如果腫脹皴裂像蠶繭,就叫做繭脣。
生地黃,牡丹皮,黃連,當歸,升麻,一方加石膏。
白話文: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升麻:具有升陽舉陷、解毒透疹的功效。
石膏: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渴的功效。
整體來看,這組藥方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性疾病、血熱瘀滯等症狀。
黃連瀉心火,亦瀉脾火。脾為心子,而與胃相表裡者也。當歸和血,生地丹皮涼血,以養陰而退陽也。石膏瀉陽明之大熱,升麻升陽明之清陽。清升熱降,則腫消而痛止矣。(薛新甫曰:濕熱甚而牙痛者,承氣湯,輕者清胃散。大腸熱而齦腫痛者,清胃散,甚者調胃湯。六鬱而痛者,越鞠丸。
白話文:
黃連可以瀉心火,也可以瀉脾火。脾是心的子女,脾胃是相互表裡的。當歸可以調和氣血,生地黃和丹皮可以清涼血熱,以滋陰退陽。石膏可以瀉除陽明的熾熱,升麻可以升發陽明的清陽。清氣上升,熱氣下降,腫脹消退,疼痛停止。(薛新甫說:濕熱嚴重而引起的牙痛,用承氣湯治療,病情輕微的用清胃散。大腸熱而引起的牙齦腫痛,用清胃散治療,病情嚴重的用調胃湯。六鬱引起的牙痛,用越鞠丸治療。)
中氣虛而痛者,補中益氣湯。思慮傷脾而痛者,歸脾湯。腎經虛熱而痛者,六味丸。腎經虛寒而痛者,還少丹,重則八味丸。甚屬風熱者,獨活散茵陳散。風寒入腦者,羌活附子湯,當臨時制宜。附獨活散。獨活羌活川芎防風各五錢,細辛荊芥薄荷生地各二錢。每服三錢。)
白話文:
-
中氣虛弱導致的腹痛,使用補中益氣湯。
-
沉思思考傷了脾導致腹痛,使用歸脾湯。
-
腎經虛熱導致的腹痛,使用六味丸。
-
腎經虛寒導致的腹痛,使用還少丹,如果情況嚴重,就使用八味丸。
-
如果腹痛嚴重,屬於風熱型的,可以使用獨活散茵陳散。
-
如果是風寒襲擊頭部引起腹痛,可以使用羌活附子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
附獨活散:獨活、羌活、川芎、防風各五錢,細辛、荊芥、薄荷、生地各二錢,每次服用三錢。
2. 玉女煎
治水虧火勝,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其效如神。若大便溏泄者,大非所宜。
白話文:
治療因腎水不足、虛火旺盛造成的脈象浮大且滑利、少陰不足、陽明過盛、煩熱口渴、頭痛、牙痛或失血等症狀。此方藥效非常好。但若患者有大便稀溏的症狀,則不宜使用此方。
生石膏(三五錢),熟地(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一錢五分),如火之盛極者,再加梔子地骨皮之屬亦可。如多汗多渴者,加五味子十四粒。如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亦可。如金水俱虧,因精損氣者,加人參二三錢尤妙。
白話文:
生石膏(三五錢),熟地(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一錢五分),如果火氣旺盛,還可以加梔子、地骨皮之類的藥材。如果多汗多渴,可以加五味子十四粒。如果小便不利,或火氣不能下降,可以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也可以。如果金、水兩虛,因為精氣虧損,還可以加人參二三錢,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