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八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八下 (9)

1. 徙薪飲

治三焦氣火,一切內熱,漸覺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劑,其甚者,宜抽薪飲

白話文:

治療三焦氣火,和一切內熱,逐漸產生而未嚴重的時候。先宜用此藥劑清除,嚴重的,宜用抽薪飲。

黃芩(二錢),麥冬,芍藥,黃柏茯苓,丹皮(錢半),陳皮(八分),如多鬱氣逆傷肝脅,肋疼痛,或致動血者,加青皮梔子

白話文:

黃芩 (10 克),麥冬、芍藥、黃柏、茯苓,丹皮 (7.5 克),陳皮 (4 克),如果鬱氣逆傷肝脅,肋部疼痛,或導致出血,則加青皮、梔子。

2. 龍膽瀉肝湯

(局方),治肝膽經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溲血(脅者,肝膽之部也,火盛故作痛。膽脈絡於耳,故聾。肝者,將軍之官也,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也,決斷出焉。膽虛,數慮而不決。膽氣上溢,故口為之苦。肝主筋,濕熱勝,故筋痿。

白話文:

(局方)治療肝膽經的實火濕熱。出現肋骨疼痛、耳聾、膽汁溢出、口苦、筋骨痿弱、陰汗、陰部腫痛、白濁小便帶血等症狀。(肋骨的部位,是肝膽的所在地。實火旺盛,所以會疼痛。膽絡與耳朵相連,所以會耳聾。肝臟,是人體的將軍,職責是謀慮判斷。膽臟,是人體的中正官員,職責是果斷決策。膽虛,就會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膽氣上溢,所以嘴巴會發苦。肝臟主筋,濕熱勝,所以筋骨痿弱。)

肝脈絡於陰器,故或汗或腫或痛,白濁溲血,皆肝火也。)龍膽草(酒炒),黃芩(炒),梔子(酒炒),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酒洗),生地黃(酒炒),柴胡,生甘草

白話文:

肝臟的經脈與生殖器官相連,所以可能會出現出汗、腫脹或疼痛、白帶異常、尿血等症狀,這些都是肝火旺盛引起的。治療方法如下:

  1. 龍膽草(用酒炒過)

  2. 黃芩(炒過)

  3. 梔子(用酒炒過)

  4. 澤瀉

  5. 木通

  6. 車前子

  7. 當歸(用酒洗過)

  8. 生地黃(用酒炒過)

  9. 柴胡

  10. 生甘草

龍膽瀉厥陰之熱,(肝)柴胡平少陽之熱,(膽)黃芩梔子,清肺與三焦之熱以佐之。澤瀉瀉腎經之濕,木通車前,瀉小腸膀胱之濕以佐之。然皆苦寒泄之藥,故用歸地以養血而補肝,用甘草以緩中,而不使傷胃為臣使也。

白話文:

龍膽瀉除少陰的熱,柴胡平息少陽的熱,黃芩梔子,清肺與三焦的熱幫助治療。澤瀉瀉除腎經的濕,木通車前,瀉除小腸膀胱的濕幫助治療。這些藥物都是苦寒瀉除的藥物,所以用當歸地黃來滋養血液和補肝,用甘草來舒緩中的,而不會損傷胃,是臣服的使者。

東垣無黃芩梔子甘草,亦名龍膽瀉肝湯,治前陰熱癢臊臭。(此因飲酒,風濕熱合於下焦為邪,厥陰肝脈絡於陰器。柴胡入肝為引,澤瀉車前木通利小便,亦除臊氣,所謂在下者因而竭之。生地龍膽苦寒,以瀉濕熱。肝主血,當歸以滋肝血不足也。)一方除當歸生地木通澤瀉車前,加人參五味天冬麥冬黃連知母,亦名龍膽瀉肝湯

白話文:

沒有黃芩、梔子、甘草的東垣方,又叫龍膽瀉肝湯,用來治療前陰部發熱、瘙癢、散發出難聞的臭味。 (這是由飲酒引起,風濕熱邪相合,匯聚在下焦,而厥陰肝經絡散佈於陰部。柴胡入肝為引,澤瀉、車前、木通利尿,還能去除臭氣,所謂在下焦的邪氣,就藉由這些藥來排出。生地、龍膽苦寒,用來瀉除濕熱。肝主血,當歸用來滋補肝血不足。) 一種方劑中除了當歸、生地、木通、澤瀉、車前之外,再加入人參、五味子、天冬、麥冬、黃連、知母,也叫龍膽瀉肝湯。

治筋痿攣急,口苦爪枯,亦治前證。(加人參者,扶土所以抑木。用二冬五味者,清金亦以平木,潤燥所以養筋。用黃連知母者,上以瀉心火,下以瀉腎火。一為肝子,一為肝母也。)

白話文:

治療肌肉萎縮,手腳麻痺攣急,口苦,指甲枯萎,也治療上述症狀。(加入人參,補土以抑制木。加入二冬、五味子,清金也能平肝,潤燥才能養筋。加入黃連、知母,一個用於瀉心火,另一個用於瀉腎火。一個是肝的兒子,另一個是肝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