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八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八下 (5)

1. 白虎湯

(仲景),治傷寒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浮為在表,滑為在裡,裡寒指傷寒,即病熱之本因也。)及三陽合病。脈浮大,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頭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腹滿身重,口不仁,讝語,陽明證也。面垢,少陽證也。

白話文:

(張仲景)治療傷寒,脈象浮滑,表有熱,裡有寒 (浮脈代表在表,滑脈代表在裡,裡寒是指傷寒,也就是引起病熱的根本原因)。以及三陽合病。脈象浮大,腹部飽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齒不清,臉色晦暗,說胡話,尿液不自主排出。發汗則說胡話,瀉下則頭上冒汗,手腳冰冷,自汗。 (腹部飽滿,身體沉重,口齒不清,是陽明證。臉色晦暗,是少陽證。)

遺尿,太陽證也。三證之中,陽明為多,屬表裡有邪。發表則燥熱益甚,故譫語。攻裡則陰氣下竭,而虛陽上脫,必額汗出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三陽熱甚也,與此湯以解內外之熱。)通治陽明病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苔,目痛鼻乾,不得臥,心煩躁亂,日晡潮熱,或陽毒發斑,胃熱諸病。(邪熱盛,故脈洪大。

白話文:

遺尿,是太陽證的一種。在太陽、少陰、陽明三證之中,陽明證最多,屬於表裡都有邪氣。如果發汗解表,則燥熱的徵候會更加嚴重,所以病人會出現譫妄語言。如果攻下清裡,則陰氣耗竭,虛陽上越,必出現額頭汗出,手足冰涼的徵候。如果自汗而出,是三陽熱盛,用此湯可以解除內外熱邪,治療陽明病,脈搏洪大而緩長,不惡寒反而惡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苔黃,眼睛紅痛、鼻子乾燥,不能入睡,心中煩躁,傍晚時分潮熱,或者陽熱出現皮疹,還有胃熱諸病(邪熱盛,所以脈搏洪大)。

外無寒邪,故不惡寒反惡熱。中風有汗,傷寒無汗。傳入陽明則有汗,謂之熱越,故陽明病法多汗。裡熱故作渴,陽明主肌肉,故肌熱。脈交頞中,故目痛。脈挾鼻,金燥故鼻乾。胃不和故臥不安。人之陽氣,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晡屬陽明。傷寒證中,日晡潮熱,為胃實無虛證,胃熱失下則發斑。

白話文: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先將石膏煮沸數十次。(因為味道淡,不容易釋放出來。)然後加入藥物和米,米煮熟湯就完成了,溫熱服用。

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故以知母苦寒為君。熱則傷氣,必以甘寒為助,故以石膏甘草為臣。津液內爍,故以粳米甘平益氣為使,不致傷胃也。又煩出於肺,躁出於腎。石膏清肺而瀉胃火,知母清肺而瀉腎火,甘草和中而瀉心脾之火。或瀉其子,(肺)或瀉其母。(肺)不專治陽明氣分熱也。

白話文:

當內臟有熱火的病症時,使用苦味的藥物來發散熱氣,因此選擇性味苦寒的知母為君藥。熱性會損傷正氣,必須使用甘寒的藥物來輔助治療,因此選擇性味甘寒的石膏和甘草為臣藥。體內津液被灼燒,因此選擇性味甘平的粳米來益氣為使藥,這樣就不會損傷到胃。另外,煩躁是由於肺臟,躁動是由於腎臟。石膏可以清肺瀉胃火,知母可以清肺瀉腎火,甘草可以調和中氣瀉心脾之火。有的治肺,也就是瀉肺的兒子;有的治腎,也就是瀉肺的母親。所以不只是治療陽明氣分的熱症。

(石膏甘草,不但清裡,兼能發表,然必實熱方可用。或有血虛身熱,脾虛發熱,及陰盛格陽,面赤煩躁,類白虎湯證。誤投之,不可救也。按白虎證,脈洪大有力。類白虎證,脈大而虛,以此為辨。又按陰盛格陽,陽盛格陰,二證最為難辨。蓋陰盛極而格陽於外,外熱而內寒。

白話文:

石膏和甘草不僅清涼裡邪,還能夠發散外邪,但必須是實熱證才能使用。如果患者是血虛體熱、脾虛發熱,或是陰盛格陽,面紅煩躁,類似白虎湯證的症狀。誤用石膏、甘草,將會使病情無法挽救了。

根據白虎湯證,脈搏洪大有力。類似白虎湯證的症狀,脈搏大而虛,以此區別。

還有,陰盛格陽、陽盛格陰這兩個證狀是最難辨別的。因為陰盛極致而格陽於外,外熱而內寒。

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外冷而內熱。經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也。當於小便分之,便清者,外雖燥熱,而中必寒。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實熱。再看口中燥潤,及舌苔淺深。蓋舌為心苗,應南方火。邪在表,則未生苔。邪入里,津液搏結,則生苔而滑。

白話文:

陽氣極盛,反而阻絕陰氣於體外,體外寒冷,體內卻燥熱。經書上所說的「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就是這個意思。應該從小便來加以區分,小便清澈的,體外雖然燥熱,體內一定寒冷。小便呈現紅色的,體外雖感寒冷,體內卻實際上很燥熱。再觀察口中的燥潤程度,以及舌苔的深淺。舌頭是心的苗,象徵南方的火。邪氣在體表,舌苔尚未形成。邪氣進入體內,津液相互凝結,就會形成苔垢而變得濕滑。

苔白者,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在半表半裡也。熱入漸深,則燥而澀。熱聚於胃,則黃,宜承氣及白虎。若熱病口乾舌黑,乃腎水刑于心火,熱益深而病篤矣。然亦有苔黑屬寒者,舌無芒刺,口有津液也。又當用溫補之劑,尤宜細辨。東垣曰:邪在陽明,肺受火克。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有白虎之名。

白話文:

如果舌苔是白色的,那麼胃部有熱,胸中有寒氣,病邪在表裡之間。熱氣向上侵入漸漸加深,則舌苔乾燥而粗糙。熱氣聚集在胃部,那麼舌苔就會變成黃色,應該服用承氣湯和白虎湯。若是熱病患者感到口乾舌黑,那是腎臟虛寒,心火侵入,熱氣更加深入,病情危險了。但是也有舌苔黑卻是寒氣引起的狀況,此時舌頭並無芒刺,而且口中也有津液。這種情況就應該使用溫補的藥物治療,更要仔細辨別。東垣說:邪氣在胃腸,肺部受到火氣剋制。因此用辛寒的藥物來清肺熱,所以有白虎湯這個方劑。

白虎,西方金神也。吳鶴皋曰:如秋金之令行,則夏火之炎退。成氏曰:立秋後不可服,為大寒之劑。易老曰:有是病則投是藥,苟拘於時,何以措手。若以白虎為大寒,承氣又何以行於冬令乎?太陽發熱而渴,忌白虎,表未解也。陽明汗多而渴,忌五苓豬苓,津液大耗也。

白話文:

加入三錢人參,即成為著名的「人參白虎湯」。(東漢仲景撰寫的《傷寒雜病論》)用於治療傷寒、口渴欲飲水,但無表證的患者。(白虎湯具有清熱的作用,人參能夠生津。凡是身體發熱的,是熱在體表。口渴欲飲水的,是熱在裡面。身體發熱又想喝水,表示表裡都有熱。身涼不渴的,表裡都沒有熱。想喝水的病人,可以給他喝,但不要給他喝太多,喝多了會產生水結胸。出現以下症狀的人,就不可以給其飲水:心下悸動、喘咳、嘔噎、腫脹、小便不通、腹瀉等各種變證。

)亦治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背為陽,背惡寒口中和者。少陰病也,宜附子湯。今熱未退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尚屬太陽。然燥渴心煩為里已熾,與白虎湯解表邪清裡熱,加人參補氣生津。太陽病在表,故惡寒。少陽在半表半裡,亦微惡寒。陽明在裡,故不惡寒反惡熱。

白話文:

這個藥方還可以治療傷寒,但沒有嚴重的發熱,口乾舌燥,心煩,背部微微感覺寒冷的人。(背部屬陽,背部感覺寒冷,但口中和的,是少陰病,可以用附子湯治療。目前熱沒有退,但微微感覺寒冷,這是表症沒有完全消除,還屬於太陽病。但是口乾舌燥、心煩,說明裡熱已經很盛,與白虎湯可以疏散表邪,清裡熱,再加入人參補氣生津。太陽病在表,所以畏寒。少陽在半表半裡,也有輕微畏寒。陽明在裡,所以不畏寒反而畏熱。)

間有惡寒者,與太陽合病也。許叔微曰:仲景云,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大渴燥煩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林億校正謂於此表裡瘥矣。予謂不然,大抵白虎能除傷寒中暍,表裡發熱。前後二證,或云表裡俱熱,或云表熱裡寒,皆可服以之。

白話文:

有的人出現惡寒的症狀,這是和太陽病同時發病了。許叔微說:仲景說,傷寒吐下之後,七八天還沒有好,表裡都發熱,非常口渴、煩躁的人,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他又說:傷寒脈搏浮起,發熱不出汗,表證沒有解除,不能用白虎湯。林億核對後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表裡證狀都已經好了。我認為不是這樣,總的來說白虎湯能夠消除傷寒中的燥熱,表裡發熱。前面、後面的這兩種證狀,有的說是表裡都發熱,有的說是表熱裡寒,都可以用它來治療。

一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全是麻黃與葛根證,安可行白虎也。)亦治太陽中暍,身熱汗出,惡寒足冷,脈微而渴。(身熱惡寒為在表,足冷脈微,又不可表。)亦治火傷肺胃,傳為膈消。(喻嘉言曰:肺消以地黃丸治其血分,腎消以白虎湯治其氣分。病不能除,醫之罪也。

白話文:

  1. 一方面,發熱沒有汗,身體表面狀況沒有好轉,完全符合麻黃和葛根的證狀,怎麼可以服用白虎湯呢?

  2. 也用來治療太陽中暑,身體發熱冒汗,惡寒腳冷,脈搏細微而口渴。(身體發熱惡寒是身體表面的問題,腳冷脈搏細微,也不能光看表面的狀況。)

  3. 也用來治療火傷肺胃,傳變為膈膜消瘦。(喻嘉言說:肺消用地黃丸來治療血分,腎消用白虎湯來治療氣分。如果疾病不能消除,就是醫生的責任。

)加蒼朮名曰虎加蒼朮湯,治濕溫脈沉細者,沉細屬濕,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名濕溫。其證脛冷腹滿,頭痛身痛多汗,渴而譫語。李東垣曰:動而傷暑,火熱傷氣,辛苦之人多得之,宜人參白虎湯。靜而傷暑,濕勝身重,安藥之人多得之,宜蒼朮白虎湯。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湯,(金匱)治溫瘧,但熱不寒,骨節疼痛,時嘔。

白話文:

  1. 將蒼朮加入白虎湯,稱為虎加蒼朮湯,用於治療脈搏沉細的濕溫病。脈搏沉細屬於濕邪,先受暑熱,後受濕邪,暑熱與濕邪相搏擊,稱為濕溫病。其症狀有腿腳冰涼、腹脹、頭痛、全身疼痛、多汗、口渴並說胡話。李東垣說:動而傷暑,火熱傷氣,辛苦之人多得此病,宜服用人參白虎湯。靜而傷暑,濕邪勝盛、身體沉重,安逸養尊之人多得此病,宜服用蒼朮白虎湯。

  2. 將桂枝加入白虎湯,稱為桂枝白虎湯。(金匱要略)用於治療溫瘧,只有發熱而沒有怕冷,骨節疼痛,有時嘔吐。

除粳米加人參,名化斑湯,治胃熱發斑脈虛者。加柴胡黃芩半夏,名柴胡石膏湯,治暑嗽喘渴。

白話文:

除了加入人參的粳米粥之外,還有以化斑湯為名,是用來治療胃熱發斑脈虛的病症。加入柴胡、黃芩和半夏,就叫做柴胡石膏湯,是用來治療暑熱所導致的咳嗽、喘氣和口渴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