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八下 (5)
卷八下 (5)
1. 白虎湯
(仲景),治傷寒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浮為在表,滑為在裡,裡寒指傷寒,即病熱之本因也。)及三陽合病。脈浮大,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頭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腹滿身重,口不仁,讝語,陽明證也。面垢,少陽證也。
遺尿,太陽證也。三證之中,陽明為多,屬表裡有邪。發表則燥熱益甚,故譫語。攻裡則陰氣下竭,而虛陽上脫,必額汗出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三陽熱甚也,與此湯以解內外之熱。)通治陽明病脈洪大而長,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苔,目痛鼻乾,不得臥,心煩躁亂,日晡潮熱,或陽毒發斑,胃熱諸病。(邪熱盛,故脈洪大。
外無寒邪,故不惡寒反惡熱。中風有汗,傷寒無汗。傳入陽明則有汗,謂之熱越,故陽明病法多汗。裡熱故作渴,陽明主肌肉,故肌熱。脈交頞中,故目痛。脈挾鼻,金燥故鼻乾。胃不和故臥不安。人之陽氣,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晡屬陽明。傷寒證中,日晡潮熱,為胃實無虛證,胃熱失下則發斑。
)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先煮石膏數十沸。(味淡難出。)再投藥米,米熟湯成,溫服。
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故以知母苦寒為君。熱則傷氣,必以甘寒為助,故以石膏甘草為臣。津液內爍,故以粳米甘平益氣為使,不致傷胃也。又煩出於肺,躁出於腎。石膏清肺而瀉胃火,知母清肺而瀉腎火,甘草和中而瀉心脾之火。或瀉其子,(肺)或瀉其母。(肺)不專治陽明氣分熱也。
(石膏甘草,不但清裡,兼能發表,然必實熱方可用。或有血虛身熱,脾虛發熱,及陰盛格陽,面赤煩躁,類白虎湯證。誤投之,不可救也。按白虎證,脈洪大有力。類白虎證,脈大而虛,以此為辨。又按陰盛格陽,陽盛格陰,二證最為難辨。蓋陰盛極而格陽於外,外熱而內寒。
陽盛極而格陰於外,外冷而內熱。經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是也。當於小便分之,便清者,外雖燥熱,而中必寒。便赤者,外雖厥冷,而內實熱。再看口中燥潤,及舌苔淺深。蓋舌為心苗,應南方火。邪在表,則未生苔。邪入里,津液搏結,則生苔而滑。
苔白者,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在半表半裡也。熱入漸深,則燥而澀。熱聚於胃,則黃,宜承氣及白虎。若熱病口乾舌黑,乃腎水刑于心火,熱益深而病篤矣。然亦有苔黑屬寒者,舌無芒刺,口有津液也。又當用溫補之劑,尤宜細辨。東垣曰:邪在陽明,肺受火克。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有白虎之名。
白虎,西方金神也。吳鶴皋曰:如秋金之令行,則夏火之炎退。成氏曰:立秋後不可服,為大寒之劑。易老曰:有是病則投是藥,苟拘於時,何以措手。若以白虎為大寒,承氣又何以行於冬令乎?太陽發熱而渴,忌白虎,表未解也。陽明汗多而渴,忌五苓豬苓,津液大耗也。
)
加人參三兩,名人參白虎湯。(仲景)治傷寒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解熱,人參生津。凡身發熱,為熱在表。渴欲飲水,為熱在裡。身熱飲水,表裡俱有熱。身涼不渴,表裡俱無熱。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過與,恣飲則有水結胸。心下悸,喘咳,噦噎,腫脹,癃秘,下利諸變證。
)亦治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背為陽,背惡寒口中和者。少陰病也,宜附子湯。今熱未退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尚屬太陽。然燥渴心煩為里已熾,與白虎湯解表邪清裡熱,加人參補氣生津。太陽病在表,故惡寒。少陽在半表半裡,亦微惡寒。陽明在裡,故不惡寒反惡熱。
間有惡寒者,與太陽合病也。許叔微曰:仲景云,傷寒吐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大渴燥煩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林億校正謂於此表裡瘥矣。予謂不然,大抵白虎能除傷寒中暍,表裡發熱。前後二證,或云表裡俱熱,或云表熱裡寒,皆可服以之。
一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全是麻黃與葛根證,安可行白虎也。)亦治太陽中暍,身熱汗出,惡寒足冷,脈微而渴。(身熱惡寒為在表,足冷脈微,又不可表。)亦治火傷肺胃,傳為膈消。(喻嘉言曰:肺消以地黃丸治其血分,腎消以白虎湯治其氣分。病不能除,醫之罪也。
)加蒼朮名曰虎加蒼朮湯,治濕溫脈沉細者,沉細屬濕,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名濕溫。其證脛冷腹滿,頭痛身痛多汗,渴而譫語。李東垣曰:動而傷暑,火熱傷氣,辛苦之人多得之,宜人參白虎湯。靜而傷暑,濕勝身重,安藥之人多得之,宜蒼朮白虎湯。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湯,(金匱)治溫瘧,但熱不寒,骨節疼痛,時嘔。
除粳米加人參,名化斑湯,治胃熱發斑脈虛者。加柴胡黃芩半夏,名柴胡石膏湯,治暑嗽喘渴。
白話文:
標題:[白虎湯]
內容翻譯:
(張仲景所創制),用於治療傷寒脈象浮滑,表明外表有熱而體內有寒的情況。(浮脈代表在外表,滑脈代表在裏部,體內的寒指的是傷寒,也就是發熱的根本原因。)以及三陽合病。脈象浮大,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脣無味且面部污垢,說胡話並遺尿。如果發汗則會說胡話,若採取下法則頭部會出汗,手腳冰冷,自然出汗的情況。(腹部脹滿、身體沉重、口脣無味、說胡話,這些都是陽明的症狀。面部污垢,是少陽的症狀。
遺尿,是太陽的症狀。在這三種症狀中,陽明的症狀最多,表示表裏都有邪氣。如果發表則燥熱更加嚴重,所以會出現說胡話。攻裏則陰氣向下消耗,虛陽向上脫逸,必然額頭上冒汗,手腳逆冷。如果自然出汗,那表示三陽熱症嚴重,使用這個湯劑來解決內外的熱。)普遍治療陽明病,脈象洪大且長,不畏寒反而怕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苔,眼痛鼻幹,無法入睡,心煩意亂,傍晚時潮熱,或者陽毒發斑,胃熱等各種疾病。(邪熱旺盛,所以脈象洪大。
外面沒有寒邪,所以不畏寒反而怕熱。中風有汗,傷寒無汗。傳入陽明就會有汗,這稱爲熱越,所以陽明病的法則多汗。裏熱所以口渴,陽明主管肌肉,所以肌肉熱。脈絡穿過額頭,所以眼睛痛。脈絡夾着鼻子,金燥所以鼻幹。胃不和所以睡眠不安穩。人的陽氣,白天運行二十五度。黎明屬於少陽,中午屬於太陽,傍晚屬於陽明。傷寒證中,傍晚潮熱,表示胃實無虛證,胃熱未下則發斑。
)
成分: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首先煮石膏數十沸。(因爲味道淡難以煎出。)再投入藥物和米,等到米熟湯成,溫服。
內部的熱,用苦藥來發散,所以以知母的苦寒作爲主要成分。熱則傷害氣,必須用甘寒作爲輔助,所以以石膏和甘草作爲輔助成分。津液內枯,所以以粳米的甘平補氣作爲輔佐,不會傷害到胃。另外煩躁出自肺,躁動出自腎。石膏可以清肺和瀉胃火,知母可以清肺和瀉腎火,甘草可以調和中焦並且瀉心脾的火。或者瀉其子(肺),或者瀉其母(肺)。不僅僅針對陽明氣分的熱。
(石膏和甘草,不僅能清裏,還可以發表,但是必須是實熱才能使用。或者有的血虛發熱,脾虛發熱,以及陰盛格陽,面色赤紅煩躁,類似白虎湯的證狀。誤投白虎湯,後果無法挽回。按照白虎證,脈象洪大有力。類似白虎證,脈象大而虛,以此爲辨別。再者陰盛格陽,陽盛格陰,這兩種症狀最難辨別。基本上陰盛至極而將陽格於外,外面熱裏面寒。
陽盛至極而將陰格於外,外面冷裏面熱。經文中所說的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就是這個道理。應當從小便來區分,小便清澈的,雖然外表燥熱,但是裏面必定寒。小便赤色的,雖然外表厥冷,但是裏面確實熱。再看口腔的乾燥溼潤,以及舌苔的淺深。舌苔是心的反映,對應南方的火。邪在表面,則未生苔。邪進入裏部,津液搏結,就會長苔且滑。
舌苔白色,表示下丹田有熱,胸中有寒,邪在半表半里。熱逐漸深入,就變得乾燥且澀。熱聚集在胃,就變黃,適合承氣湯和白虎湯。如果熱病口乾舌黑,表示腎水被心火刑罰,熱更深入且病情嚴重了。然而也有舌苔黑色屬於寒的,舌頭沒有芒刺,口中有津液。這時應該使用溫補的藥物,尤其要仔細辨別。東垣先生說:邪在陽明,肺受到火的剋制。所以用辛寒來清肺,這就是爲什麼有白虎的名字。
白虎,是西方的金神。吳鶴皋說:就像秋金的命令執行,那麼夏火的炎熱就會退去。成氏說:立秋後不可以服用,這是非常寒涼的藥劑。易老說:有這種病就用這種藥,如果拘泥於季節,如何下手。如果認爲白虎是非常寒涼的,那麼承氣湯又怎麼能在冬天使用呢?太陽發熱且口渴,忌用白虎湯,因爲表未解。陽明汗多且口渴,忌用五苓豬苓,因爲津液大量消耗。
)
加入人參三兩,名爲人參白虎湯。(張仲景)用於治療傷寒口渴想喝水,沒有表證的情況。(白虎湯解熱,人參生津。一般來說,身體發熱,表示熱在表。口渴想喝水,表示熱在裏。身體發熱喝水,表示表裏都有熱。身體涼爽不口渴,表示表裏都沒有熱。想喝水的人,不可以不給,不可以過度給,過度飲水則會導致胸水。心下悸,喘咳,呃逆,腫脹,尿閉,下利等各種變化症狀。
)也治療傷寒沒有大熱,口乾渴,心煩,背部輕微惡寒。(背部爲陽,背部惡寒口中和的是少陰病,應該使用附子湯。現在熱未退卻輕微惡寒,表示表未完全解,仍屬於太陽。然而口乾渴心煩表示裏部已經熾熱,使用白虎湯解表邪清裏熱,加入人參補氣生津。太陽病在表,所以惡寒。少陽在半表半里,也會輕微惡寒。陽明在裏,所以不惡寒反而怕熱。
偶爾會有惡寒的情況,與太陽合病。許叔微說:張仲景說,傷寒吐下後,七八天不解,表裏都熱,大渴燥煩的人,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又說:傷寒脈象浮,發熱無汗,表不解,不可以使用白虎湯,林億校正認爲在這裏表裏已經好了。我認爲不是這樣,總的來說白虎湯能去除傷寒中的中暑,表裏發熱。前後兩個證狀,一個說表裏都熱,一個說表熱裏寒,都可以服用。
一種發熱無汗,表不解,完全是麻黃和葛根的症狀,怎麼能使用白虎湯呢?)也治療太陽中暑,身體熱汗出,惡寒腳冷,脈象微弱且口渴。(身體熱惡寒表示在表,腳冷脈象微弱,又不可以表。)也治療火傷肺胃,轉爲膈消。(喻嘉言說:肺消用六味地黃丸治療血分,腎消用白虎湯治療氣分。疾病不能除去,是醫生的罪過。
)加入蒼朮名爲虎加蒼朮湯,治療溼溫脈象沉細,沉細屬於溼,先受暑,後受溼,暑溼相搏名爲溼溫。它的症狀是小腿冷腹滿,頭痛身痛多汗,口渴且說胡話。李東垣說:活動而傷暑,火熱傷氣,辛苦的人多得到它,應該使用人參白虎湯。靜止而傷暑,溼勝身重,安逸的人多得到它,應該使用蒼朮白虎湯。加入桂枝名爲桂枝白虎湯,(金匱)用於治療溫瘧,只有熱沒有寒,骨節疼痛,時常嘔吐。
除了粳米,加入人參,名爲化斑湯,用於治療胃熱發斑脈象虛弱。加入柴胡黃芩半夏,名爲柴胡石膏湯,用於治療暑熱咳嗽喘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