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八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八上 (11)

1. 甘麥大棗湯

(金匱),治婦人臟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亦補脾氣。(婦人血室,先受積而鬱久為熱,則臟為之燥。靈樞曰:一陰主關,關至闔折,則肝氣絕而喜悲,則知燥氣乘肝,為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病從血來,故見陰象也。靈樞曰:胃病善伸數欠顏黑,則知燥氣侵胃,為欠伸。

白話文:

(金匱要略),治療婦女臟腑燥熱,悲傷想哭,呈現類似神靈附身的情況,頻繁哈欠,這也是在補益脾氣。(婦女的血室,先受到積累的鬱氣,久而久之形成燥熱,由此臟腑也變得燥熱。靈樞經說:一陰經脈主管關閉,關閉達到一定程度,肝氣就會消散,就會出現喜悲的症狀,由此可知燥氣侵犯肝臟,會導致悲傷想哭,呈現類似神靈附身的情況。這種疾病由血而來,所以表現出陰盛的症狀。靈樞經說:胃病會經常哈欠、臉色發黑,由此可知燥氣侵犯胃部,會導致哈欠。)

但使肝氣津潤,君火不亢,則臟陰不燥,何致乘肝侵胃。今令悲傷欠伸,其肝陰之熱可知,心肺之熱亦可知,故以甘麥大棗湯主之。)

白話文:

只要使肝氣陰津充足,君火不亢盛,那麼臟陰就不會燥熱,胃氣不受幹擾。現在出現悲傷和欠伸的症狀,肝陰之熱可以知道,心肺之熱也可以知道,所以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

甘草(三錢),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話文:

甘草(三錢),小麥(一升),大棗(十枚),放入六升水中,煮成三升的藥汁,分三次溫服。

小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之為君。甘草瀉心火而和胃生金,故以為臣。大棗調胃而通津液,利其上壅之燥,故以為佐。蓋病本於血,心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瀉而土氣和,則胃氣下達,肝臟潤,肺氣調,則燥止而病自除也。

白話文:

小麥可以清肝陰火熱,滋養心陰津液,還有消除煩悶、利尿、止汗的作用,因此作為君藥。甘草瀉心火,調和脾胃,化生金液,因此作為臣藥。大棗調養脾胃,使津液通暢,緩解上燥,因此作為佐藥。疾病根源於血,心主血,而肝是心的兒子。心火瀉除,脾胃之氣就會調和,胃氣下達,肝臟滋潤,肺氣調暢,那麼燥氣就會消除,疾病也就自然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