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八上 (11)
卷八上 (11)
1. 甘麥大棗湯
(金匱),治婦人臟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亦補脾氣。(婦人血室,先受積而鬱久為熱,則臟為之燥。靈樞曰:一陰主關,關至闔折,則肝氣絕而喜悲,則知燥氣乘肝,為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病從血來,故見陰象也。靈樞曰:胃病善伸數欠顏黑,則知燥氣侵胃,為欠伸。
但使肝氣津潤,君火不亢,則臟陰不燥,何致乘肝侵胃。今令悲傷欠伸,其肝陰之熱可知,心肺之熱亦可知,故以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三錢),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小麥能和肝陰之客熱,而養心液,且有消煩利溲止汗之功,故以之為君。甘草瀉心火而和胃生金,故以為臣。大棗調胃而通津液,利其上壅之燥,故以為佐。蓋病本於血,心為血主,肝之子也。心火瀉而土氣和,則胃氣下達,肝臟潤,肺氣調,則燥止而病自除也。
白話文:
此方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婦女因內臟乾燥而引起的煩躁悲傷、想哭,感覺好像被鬼神附身一樣,頻繁地打哈欠、伸懶腰,這個方子也能夠補養脾氣。
(婦女的血室,因為先受到鬱積而導致鬱熱,時間久了就會使內臟變得乾燥。就像《靈樞》說的:「一陰主關,關節閉合不順暢,就會導致肝氣衰竭而感到悲傷。」由此可知,燥氣侵襲肝臟,就會產生悲傷想哭,感覺像被鬼神附身一樣的症狀。病是從血液而來,所以會出現陰性的表現。而《靈樞》也說:「胃有病會導致頻繁地伸懶腰和打哈欠,臉色發黑。」由此可知燥氣侵襲胃部,會導致打哈欠。
只要能使肝氣得到滋潤,君火不至於過旺,那麼臟陰就不會乾燥,又怎麼會進而侵襲肝臟和胃呢?現在出現了悲傷和打哈欠的症狀,由此可知肝陰有熱,心肺也有熱,因此用甘麥大棗湯來治療。)
藥方組成:甘草(三錢),小麥(一升),大棗(十枚)。用水六升煮到剩三升,分三次溫服。
小麥能夠調和肝陰的客熱,滋養心液,並且有消除煩躁、利尿、止汗的功效,所以用它做主藥。甘草能夠瀉心火、調和胃氣、生養肺金,所以用它做輔助藥。大棗能夠調和胃氣、疏通津液,疏通上焦鬱積的燥氣,所以用它做佐藥。這個病症的根本在於血液,心是主宰血液的器官,也是肝的兒子。當心火被瀉除而脾胃之氣調和,就能使胃氣向下運行,肝臟得到滋潤,肺氣調順,那麼燥熱就會停止,疾病也就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