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八上 (6)
卷八上 (6)
1. 消渴方
(丹溪),治渴證胃熱,善消水穀。
(渴而多飲為上消,肺熱也。多食善飢為中消,胃熱也。渴而小便數有膏為下消,腎熱也。皆火盛而水衰也。經曰:二陽結謂之消,二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主津,病消則目黃口乾,是津不足也。足陽明胃主血,熱則消穀善飢,是血中伏火,血不足也。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
白話文:
口渴且多喝水的是上消,是肺熱。多吃而且容易餓的是中消,是胃熱。口渴、小便次數多,而且有油膩的感覺的是下消,是腎熱。這些都是火旺水衰導致的。古醫書《黃帝內經》中說,陽明經的陽氣太盛就叫做消,陽明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主津液,得了消症就會眼睛發黃、口乾舌燥,這是津液不足引起的。足陽明胃機能主血,胃熱就會消穀善飢,這是因為血中伏火,血氣不足所致。到了最後還能吃飯的人,一定會患腦疽、背瘡。
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皆不治之證。氣分渴者,喜飲冷水,宜寒涼滲劑,以清其熱。血分渴者,喜飲熱水,宜甘溫酸劑,以滋其陰。上輕,中重,下危。如上中平,則不傳下。腎消,小便甜者為重。水生於甘,而死於咸。小便本咸而反甘,是生氣泄,脾氣下陷入腎中。為土剋水也,多死。
白話文:
黃連、天花粉、生地汁、藕汁、牛乳,將黃連花粉磨成末。加水調服,或者加入薑汁、蜂蜜製成膏狀,含化。
2. 地黃引子
(易簡),治消渴煩躁,咽乾面赤,腎火上炎。
人參,黃耆(蜜炙),甘草(炙),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枇杷葉(蜜炙),石斛,澤瀉枳殼(麩炒)
此方生津補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
白話文:
人參、黃耆(用蜂蜜炙烤過)、甘草(炙烤過)、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枇杷葉(用蜂蜜炙烤過)、石斛、澤瀉、枳殼(用麩皮炒過)
(澤瀉瀉膀胱之火,枳殼寬大腸之氣。)使小腑清利,則心火下降。(心與小腸相為表裡。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大腑流暢,則肺經潤澤。(肺與大腸相為表裡。)宿熱既除,其渴自止矣。(喻嘉言曰:人參白虎湯,專治氣分燥熱,此湯專治血分燥熱。竹葉黃耆湯,兼治氣血燥熱,宜辨證而擇用之。
白話文:
澤瀉清瀉膀胱的熱火,枳殼舒緩大腸的氣滯。使小腑清涼通利,那麼心火就會下降。(心和小腸是相互表裡的。經書上說:心火傳熱給肺,就會導致食道和胃口不好。)大腑暢通,那麼肺經就會滋潤。(肺和大腸是相互表裡的。)體內的宿熱既然除去了,那麼口渴的現象自然就會停止。(喻嘉言說:人參白虎湯專治氣分燥熱,這個湯專治血分燥熱。竹葉黃耆湯兼治氣血燥熱,應該辨證之後再選擇服用。)
附竹葉黃耆湯,竹葉生地黃各二錢。當歸川芎芍藥麥冬炒黃芩人參黃耆甘草半夏煅石膏各一錢。治消渴氣血兩虛,兼有胃火者。)
白話文:
竹葉黃耆湯:竹葉和生地黃各二錢,當歸、川芎、芍藥、麥冬、炒黃芩、人參、黃耆、甘草、半夏、煅石膏各一錢。用於,氣血兩虛的消渴症及合併有胃火的患者。
3. 治久嗽方
(千金),潤肺散寒。(白蜜滑能潤肺,生薑辛能散寒。)
白話文:
(千金方裡的潤肺散寒方)。潤肺、散寒。(白蜜味甘性涼,能夠潤肺;生薑性辛,能夠散寒。)
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先秤銅銚知斤兩訖,納蜜薑汁,微火熬令薑汁盡,唯有蜜斤兩在,則止。每含如棗大一丸,日三服。(朱丹溪曰:陰分嗽者,多屬陰虛。治用知母止嗽,勿用生薑,以其辛散故也。宋洪邁有痰疾,晚對。上諭以胡桃三枚,薑三片,臥時嚼服,即飲湯,復嚼薑桃如前數,靜臥必愈,邁如旨服,旦而痰消嗽止。亦與此方同意。)
白話文:
白蜜(一斤),生薑(二斤取汁),先用銅銚稱量出知道斤兩,然後將蜜和薑汁放入,用小火熬煮直到薑汁完全沒有,只剩下蜂蜜的斤兩還在,就停止熬煮。每次含一丸如棗子大小,一天服用三次。(朱丹溪說:陰分咳嗽的人,多數是屬於陰虛體質。治療時要用知母來止咳,不要用生薑,因為生薑辛散。宋朝的洪邁有痰疾,晚上覲見朝廷。皇帝賜予他三枚胡桃,三片薑片,睡覺時咀嚼服用,然後喝下湯,再咀嚼薑桃,靜靜躺著一定會治癒。洪邁根據皇帝的旨意服用,早上痰液就消失了,咳嗽也止住了。這個方法和這個方子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