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八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上 (4)

1. 潤腸丸

(東垣),治腸胃有伏火,大便秘澀。全不思食,風結血結。(風結即風秘,由風搏肺臟,傳於大腸。或素有風病者,亦多秘。氣秘,由氣不升降。血秘,由亡血血虛,津液不足。熱秘,由大腸熱結。冷秘,由冷氣橫於腸胃,凝陰固結,津液不通,非燥糞也。仲景曰:脈浮而數,能食。

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李東垣曰:實秘熱秘,即陽結也,宜散之。虛秘冷秘,即陰結也,宜溫之。)

大黃,歸尾,羌活(五錢),桃仁(研),大麻仁(去殼一兩)蜜丸。一方有防風。風濕加秦艽皂角子。(燒存性用。)

歸尾桃仁,潤燥活血,羌活搜風散邪,大黃破結通幽,麻仁滑腸利竅。血和風疏,腸胃得潤,則自然通利矣。(朱丹溪曰:古方通大便,皆用降氣品劑,蓋肺氣不降,則難傳送,用枳殼沉香訶子杏仁等是也。又老人虛人風人,津液少而秘者,宜滑之,用胡麻麻仁阿膠等是也。如妄以峻藥逐之,則精液走,氣血耗,雖暫通而即秘矣,必變生他證。)

加防風皂角仁,蜜丸,名活血潤燥丸,治同。(皂角得濕則滑,濕滑則燥結自除)去羌活,加升麻紅花生熟二地,名潤燥湯(俱東垣方。)治同。大黃煨熟,當歸酒浸,枳實炒,等分蜜丸,亦名潤腸丸。治痔病,肛門燥澀。

白話文:

(李東垣的)潤腸丸,用來治療腸胃裡潛藏的火氣,導致大便乾結不暢,完全不想吃東西,以及風邪、血瘀造成的便秘。(所謂風秘,是風邪侵襲肺臟,傳到大腸所致。或者原本就有風病的人,也容易便秘。氣秘,是因為氣機升降失常。血秘,是因失血過多或血虛,導致津液不足。熱秘,是大腸熱結。冷秘,是寒氣停留在腸胃,導致陰寒凝固,津液無法流通,並非單純的糞便乾燥。張仲景說:脈象浮而數,能吃東西卻不大便,這是實證,稱為陽結。脈象沉而遲,不能吃東西,身體沉重,大便反而乾燥,稱為陰結。李東垣說:實秘和熱秘,就是陽結,應該用疏散的方法治療。虛秘和冷秘,就是陰結,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

藥物組成:大黃、當歸尾、羌活(各五錢),桃仁(研碎)、麻子仁(去殼,一兩),用蜂蜜做成藥丸。有一個方子加了防風。如果是風濕引起的便秘,加秦艽和皂角子(燒過後保留藥性)。

當歸尾和桃仁,可以滋潤乾燥、活血化瘀。羌活可以疏散風邪。大黃可以破除結滯、疏通腸道。麻子仁可以潤滑腸道,使排便順暢。只要血和氣順暢,風邪疏散,腸胃得到滋潤,自然就能順利排便。(朱丹溪說:古代治療便秘的方子,都用一些能使氣下降的藥物,因為肺氣不下降,大便就難以排出,像枳殼、沉香、訶子、杏仁等藥物就是。另外,老人、體虛的人、風邪導致津液不足而便秘的人,適合用潤滑的方法,例如胡麻、麻子仁、阿膠等。如果隨意用峻烈的藥物來攻下,會導致精液流失、氣血耗損,雖然暫時能排便,但很快又會便秘,甚至會引起其他疾病。)

加防風和皂角仁,用蜂蜜做成藥丸,稱為活血潤燥丸,治療的病症與上述相同。(皂角遇濕就變得滑潤,濕滑就能去除腸道乾燥的結塊。)去掉羌活,加上升麻、紅花、生地黃和熟地黃,稱為潤燥湯(都是李東垣的方子),治療的病症與上述相同。大黃用煨的方法處理,當歸用酒浸泡,枳實用炒的方法處理,等分後用蜂蜜做成藥丸,也叫做潤腸丸。可以治療痔瘡以及肛門乾燥澀痛的症狀。

2. 決津煎

治婦人血虛經滯,不能流暢而痛極者,當以水濟水。若江河一決,而積垢皆去,宜用此湯,隨證加減主之。此用補為瀉之神劑也。

當歸(三五錢或一兩),澤瀉(一錢五分),肉桂(一二三錢),熟地(二三錢或五七錢。或不用亦可),烏藥(一錢),如嘔惡者,加焦姜一二錢。如陰滯不行者,非加附子不可。如氣滯而痛脹者,加香附一二錢,或木香七八分。如血滯血澀者,加酒炒紅花一二錢。如小腹不暖而痛極者,加吳茱萸七八分。

如大便結澀者,加肉蓯蓉三錢,或鎖陽亦可,煮粥彌佳。如氣虛者,宜少用澤瀉烏藥之類,甚者不用亦可。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決津煎」,是用來治療婦女因為血虛導致經血運行不順暢,疼痛到極點的情況,要像用水疏通水路一樣來治療。如果能像江河決堤一樣,讓淤積的污垢都清除掉,就適合用這個方子,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症狀來加減藥材。這個方子的重點是用補的方式來達到疏通的效果,是非常神奇的藥方。

藥材組成: 當歸(三到五錢或一兩),澤瀉(一錢五分),肉桂(一到三錢),熟地(二到三錢或五到七錢,也可以不用),烏藥(一錢)。

如果出現噁心想吐,可以加焦薑一到二錢。如果經血停滯不行,一定要加附子。如果因為氣滯導致脹痛,可以加香附一到二錢,或木香七到八分。如果因為血瘀導致經血運行不順暢,可以加酒炒過的紅花一到二錢。如果小腹冰冷疼痛到極點,可以加吳茱萸七到八分。

如果大便乾澀,可以加肉蓯蓉三錢,或是鎖陽也可以,用來煮粥效果更好。如果氣虛的人,要減少澤瀉和烏藥的用量,嚴重的話甚至可以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