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一下 (7)
卷一下 (7)
1. 養心湯
治心虛血少,神氣不寧,怔忡驚悸。(心主血而藏神,經曰:靜則神藏,躁則消忘,心血虛則易動,故怔忡驚悸,不得安寧也。)
黃耆(蜜炙),茯苓,茯神,當歸,川芎,半夏曲(一兩),甘草(炙一錢),柏子仁(去油),棗仁,遠志(去心),五味,人參,肉桂(二錢半),每服五錢。
參耆以補心肺之氣,(肺為心之華蓋。)芎歸以養心肝之血,(肝木能生心火。)二茯遠志,以泄心熱。柏仁酸棗,以寧心神,五味收神氣之散越,半夏去擾心之痰涎。甘草補土以培心子,赤桂引藥以入心經。潤以滋之,溫以補之,酸以收之,香以舒之,則心得其養矣。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養心湯,主要是治療因為心血不足導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容易受到驚嚇等問題。(中醫認為心臟主管血液循環,也負責精神意識,經典說:當心靜下來時,精神就能安定;當心煩躁時,精神就會渙散。心血不足就容易產生波動,所以會出現心悸、容易受到驚嚇、無法安定等症狀。)
藥方組成: 黃耆(用蜂蜜炒過)、茯苓、茯神、當歸、川芎、半夏曲(各一兩)、甘草(炙烤過,一錢)、柏子仁(去除油脂)、酸棗仁、遠志(去除中心)、五味子、人參、肉桂(二錢半)。每次服用五錢。
其中,人參與黃耆可以補益心肺之氣(肺就像心臟的保護傘)。川芎和當歸可以滋養心肝的血液(肝木可以生養心火)。茯苓、茯神和遠志可以清泄心臟的熱。柏子仁和酸棗仁可以安定心神。五味子可以收斂散亂的精神。半夏可以去除擾亂心神的痰液。甘草可以補益脾胃之氣來滋養心臟。肉桂可以引導藥力進入心經。
這個方子用滋潤的藥材來滋養心臟,用溫熱的藥材來補益心臟,用酸味的藥材來收斂心神,用芳香的藥材來舒緩心氣,這樣就能使心臟得到充分的滋養。
2. 還元水
治咳血吐血,及產後血暈陰虛久嗽,火蒸如燎。(血生於心,統於脾,藏於肝,宣布於肺。靜則歸經,熱則妄行。火傷肺絡,血隨咳出,或帶痰中,)童便(取十一二歲無病童子,不茹葷辛,清澈如水者。)去頭尾熱飲。冬則用湯溫之,或加藕汁阿膠和服,有痰稍加薑汁。童便鹹寒,降火滋陰,潤肺散瘀,故治血證火嗽血暈如神。
(北齊褚澄曰:喉不容物,毫髮必咳。血既滲入,愈滲愈咳,愈咳愈滲。飲溲溺百不一死,服寒涼藥百不一生。李時珍曰:小便飲之入胃,隨脾之氣,上歸於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舊路,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其味鹹而走血,故治血病當熱飲,熱則真氣尚存,其行自速,冷則唯有鹹寒之性而已。
李士材曰:煉成秋石,真元之氣漸失,不及童便遠矣。飲自己溺,名回輪酒。)
白話文:
治療咳血、吐血,以及產後血暈、陰虛引起的長期咳嗽,這些症狀都像火燒一樣(血產生於心臟,由脾臟統管,儲藏於肝臟,再由肺臟宣散。平靜時會回歸正常經脈,但發熱時就會亂走。火氣傷害肺部的脈絡,血就隨著咳嗽而出,或混在痰中)。
使用童子小便(選用十一、二歲沒有生病、不吃葷腥、清澈如水的童子小便),去除頭尾部分後熱飲。冬天則用熱水溫過,或加入藕汁、阿膠一起服用,如果痰多可以稍微加點薑汁。童子小便味鹹性寒,可以降火、滋陰、潤肺、散瘀,所以治療血症、火氣引起的咳嗽、血暈等病症,效果非常神奇。
(北齊的褚澄說:喉嚨只要稍微有異物就會咳嗽。一旦有血滲入,就會越滲越多,咳嗽也會越來越嚴重。喝童子小便,一百個病人中不見得會死一個;但吃寒涼的藥物,一百個病人中卻可能沒一個能活下來。李時珍說:小便喝進胃裡,會隨著脾臟的氣向上歸於肺臟,向下疏通水道進入膀胱,這是它原本的路徑,所以能治療肺病,引導火氣向下運行。小便味道鹹,有走血的作用,所以治療血症要熱飲,熱的時候真氣還在,運行速度也快;如果冷飲,就只剩下鹹寒的性質了。
李士材說:將小便煉成秋石後,真元之氣會逐漸消失,遠不及童子小便的效果。喝自己的小便,稱為回輪酒。)
3. 獨聖散
治多年咳嗽,肺痿咯血,紅痰。
白芨,為末,每服二錢,臨臥糯米湯下。
人之五臟,唯肺葉壞爛者,可以復生。白芨苦辛收澀,得秋金之令,能補肺止血,故治肺損紅痰。又能蝕敗疽死肌,為去腐生新之聖藥。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叫做「獨聖散」,用來治療多年咳嗽、肺臟衰弱導致的咳血,以及咳出紅色痰液。
藥方成分只有白芨,將其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睡前用糯米湯送服。
人體的五臟之中,只有肺葉損壞腐爛後,還可以恢復生長。白芨味苦帶辛,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因為得到秋季金氣的影響,能夠補益肺氣、止血,因此可以治療肺部損傷導致的咳血。白芨也能夠消除腐敗的瘡疽和壞死的肌肉,是去除腐肉、生長新肉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