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一下 (6)
卷一下 (6)
1. 歸脾湯
(濟生),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忡健忘,(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氣虛,故善忘。)驚悸,(有觸而心動曰驚,無驚而自動曰悸,即怔忡也。)盜汗,(汗為心液,心藏神而生血,心傷則不能生血而血少,故見前諸證。)發熱,(脾主肌肉。)體倦,(脾主四肢。
)食少,(脾不健暈。)不眠,(血不歸經血,脾主思而藏血,脾傷故見前諸證。)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及婦人經帶。或心脾傷痛,嗜臥,肢體作痛,大便不調,或瘰癧流注,不能消散潰斂。
黃耆(蜜炙),當歸(酒洗),龍眼肉(二錢),棗仁(炒研),白朮(土炒錢半),人參,茯神(一錢),遠志(去心八分),木香(磨沖),甘草(炙五分),薑棗煎。
醫貫曰:心生血,脾統血,肝藏血。凡治血證,須按三經用藥。遠志棗仁,補肝以生心火,茯神補心以生脾土,參耆甘草,補脾以固肺氣,木香香先入脾,總欲使血歸脾爾。
去白朮木香龍眼,加茯苓陳皮,入蓮肉,薑棗煎,名酸棗仁湯,治虛煩不眠。(金匱酸棗仁湯,亦治不眠,見和解門。)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叫做歸脾湯,是治療因為思慮過度,勞累損傷心脾所引起的病症。這些病症包括:心悸健忘(因為心氣不足,導致上氣不足而下氣有餘,腸胃功能正常但心氣虛弱,所以容易健忘),容易驚嚇(受到驚嚇會心跳加速稱作「驚」,無故心跳加速稱作「悸」,也就是心悸),盜汗(因為汗是心液,心臟儲藏精神並產生血液,心臟受損就不能產生足夠的血液,所以出現前面的各種症狀),發熱(因為脾主管肌肉),身體疲倦(因為脾主管四肢),食慾不振(因為脾胃功能不佳),失眠(因為血液無法回歸到經脈,脾主管思慮並儲藏血液,脾受損就會出現前面的各種症狀)。也可能是因為脾虛無法統攝血液,導致血液亂行,以及婦女的月經或白帶異常。還可能會有心脾的疼痛,喜歡躺臥,肢體疼痛,大便不順暢,或是頸部淋巴結腫大、流膿無法癒合。
這個藥方的組成包含:蜜炙黃耆、酒洗當歸、龍眼肉、炒研棗仁、土炒白朮、人參、茯神、去心遠志、磨沖木香、炙甘草,用水和生薑、紅棗一起煎煮。
《醫貫》這本書說:心產生血液,脾統攝血液,肝儲藏血液。凡是治療血證,都必須根據這三條經脈來用藥。遠志和棗仁,可以補肝以產生心火;茯神可以補心以產生脾土;人參、黃耆和甘草,可以補脾以鞏固肺氣;木香能夠很快的進入脾經,總之都是為了讓血液回歸到脾經。
如果把這個歸脾湯的白朮、木香、龍眼肉去掉,加入茯苓、陳皮,再加入蓮子肉,用水和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就變成酸棗仁湯,可以治療虛煩失眠。(《金匱要略》中的酸棗仁湯也治療失眠,詳見和解門。)
2. 人參養營湯
治脾虛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肺虛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營血不足,驚悸健忘,寢汗發熱,(經曰:脾氣散精,上輸於肺,此地氣上升也。肺主治節,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此天氣下降也。脾肺虛,則上下不交而為否,營血無所籍以生。)諸種虛證。亦治發汗過多,身振脈搖,筋惕肉瞤。
(汗為心液,汗即血也。發汗過多,則血液枯涸,筋肉無以榮養而然也。)
人參,白朮,白芍(錢半),黃耆(蜜炙),當歸(二錢),茯苓(一錢),熟地(三錢),甘草(炙)陳皮,桂心,遠志(五分),五味(七粒),加薑棗煎。
熟地歸芍,養血之品。參耆苓朮,甘草陳皮,補氣之品。血不足而補其氣,此陽生則陰長之義也。且參耆五味,所以補肺,(肺主氣,氣能生血。)甘陳苓朮,所以健脾。(脾統血。)熟地所以滋腎,(腎藏精,精血相生。)遠志能通腎氣,上達於心,桂心能導諸藥,入營生血,五臟交養互益,故能統治諸病,而其要則歸於養營也。
(薛立齋曰:氣血兩虛而變現諸證,莫能名狀,勿論其病,勿論其脈,但用此湯,諸證悉退,此十全大補對子也。十全大補但分氣血,此則五臟皆補,無乎不到。虛寒甚者,高氏常加附子以治之,三陰瘧更妙。)
白話文:
治療因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吃東西沒味道、身體疲倦、肌肉消瘦;以及因肺虛導致面色枯槁、氣短、頭髮脫落、小便發紅且不順暢;還有因營血不足引起的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黃帝內經》說:脾的氣會將精華散佈,向上輸送到肺,這是地氣上升。肺負責調節,疏通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這是天氣下降。脾肺虛弱,則上下氣機不通暢,營血就沒有來源產生)。以上各種虛弱的症狀,這個方子都可以治療。
這個方子也可用於治療因發汗過多導致的身體震顫、脈搏跳動不穩、肌肉抽搐等症狀。(汗是心臟的液體,汗就是血。發汗過多,血液就會枯竭,肌肉沒有養分供應就會出現以上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白芍(各一錢半)、黃耆(蜜炙過)、當歸(二錢)、茯苓(一錢)、熟地(三錢)、甘草(炙過)、陳皮、桂心、遠志(五分)、五味子(七粒),加生薑和紅棗一起煎煮。
熟地、當歸、白芍是滋養血液的藥物。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甘草、陳皮是補氣的藥物。在血液不足時補氣,這就是「陽氣生發,則陰血滋長」的道理。而且人參、黃耆、五味子,是用來補肺的(肺主管氣,氣能生血)。甘草、陳皮、茯苓、白朮,是用來健脾的(脾主管血液)。熟地是用來滋養腎臟的(腎臟儲藏精氣,精血可以相互轉化)。遠志能通達腎氣,使之向上達到心臟,桂心能引導各種藥力,進入營血,滋養血液。五臟互相滋養,互相促進,所以能統治各種疾病,而其關鍵在於滋養營血。
(薛立齋說:氣血兩虛而出現各種複雜症狀,無法一一描述,不論是什麼病,也不論脈象如何,只要用這個方子,各種症狀都能退去,這個方子可說是十全大補湯的同類藥方。十全大補湯只是分別補氣血,而這個方子則能五臟都補到,無處不周。對於虛寒非常嚴重的人,高氏常常會加入附子來治療,對治療三陰瘧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