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七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七下 (8)

1. 琥珀散

治氣淋,血淋,膏淋,砂淋。(心腎氣鬱,清濁相干。熱蓄膀胱,溺澀而痛曰淋。氣淋,便澀餘瀝。血淋,尿血而痛。膏淋,便出如膏。砂淋,精結成石。勞淋,遇勞即發。冷淋,寒戰後溲。大抵多屬於熱,熱甚生濕,則水液渾濁而為淋。若冷氣滯於膀胱而作淋者,十無一二也。)

白話文:

治療氣淋、血淋、膏淋、砂淋。(心腎的氣鬱結,清氣與濁氣互相影響。熱量積聚在膀胱,小便不通暢且疼痛的疾病叫做淋。氣淋,小便不通暢,每次排尿只能排出一點點。血淋,小便中有血且疼痛。膏淋,排出如膏狀的物質。砂淋,體內精氣積聚成石頭。勞淋,勞累後立即發作。冷淋,寒戰後小便。大部分和熱有關,熱氣過盛會產生濕氣,水液混濁而形成淋。由冷氣滯留在膀胱而導致淋的,十分之一二也沒有。)

滑石(二錢),琥珀,木通,萹蓄,木香,當歸,鬱金(炒一錢),為末服。

白話文:

滑石(兩錢),琥珀、木通、萹蓄、木香、當歸、鬱金(炒一錢),研成細末服用。

滑石滑可去著,利竅行水。萹蓄苦能下降,利便通淋。琥珀能降肺氣,通於膀胱。木通能瀉心火,入於小腸。(小腸為心之腑,主熱者也。諸熱應於心者,其水必自小腸滲入膀胱,經所謂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是也。)血淋由於血亂,當歸能引血歸經。氣淋由於氣滯,木香能升降諸氣。

白話文:

滑石很滑,能去除積垢、利於竅道通暢,並能促進水液運行。萹蓄味苦,能降下氣和熱,有利於通利小便,也可用於治療淋證。琥珀能降肺氣,並將水液輸布到膀胱。木通能瀉心火,並使水液進入小腸。(小腸是心的臟腑,主熱。所有應由心來調節的熱,其水液必定自小腸滲入膀胱,就如同古書所說的「胞宮將熱移入膀胱,就會出現癃、溺血」的症狀。)血淋是因血亂所致,當歸能使血歸入經絡。氣淋是因氣滯所致,木香能升降諸氣。

諸淋由心肝火盛,鬱金能涼心散肝,下氣而破血也。(大法鬱金琥珀開鬱,青皮木香行氣,蒲黃牛膝破血,黃柏生地滋陰。東垣用藥凡例,小腹痛,用青皮疏肝,黃柏滋腎,蓋小腹小便,乃肝腎部位。)

白話文:

各種淋病都是由心肝火氣旺盛所引起的,鬱金可以涼爽心臟、化肝火,平息氣憤、活血化瘀。(大法用鬱金琥珀治療鬱悶,用青皮、木香行氣,用蒲黃、牛膝活血,用黃柏、生地滋陰。東垣用藥的規律是:小腹疼痛,用青皮疏肝,用黃柏滋腎。因為小腹、小便都屬於肝腎部位。)

2. 茵陳蒿湯

(仲景),治傷寒陽明病,但頭汗出,腹滿口渴,二便不利,濕熱發黃,脈沉實者。(經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則不發黃。若但頭汗,身無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黃者,脾胃之色也。熱甚者,身如橘色,汗如柏汁。頭為諸陽之會,熱蒸於頭,故但頭汗,而身無汗。

白話文:

(仲景)在治療傷寒陽明病時,如果病人只有頭部出汗,腹部脹滿、口渴,大小便不通暢,皮膚濕熱並且發黃,脈搏沉實的,(《內經》中說:陽明病發熱出汗,這是熱氣過盛,所以不會發黃。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身體其他部位不出汗,小便不利,口渴想喝水,這是瘀熱在體內,一定會發黃。黃色是脾胃的顏色。熱氣很盛的,身體像橘子一樣的顏色,汗水像柏樹汁一樣。頭部是諸陽經脈的匯集之處,熱氣蒸發到頭部,所以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其他部位不出汗。)

夫熱外越則不里郁,下滲則不內存。今便既不利,身又無汗,故鬱而為黃。內有實熱,故渴。熱甚則津液內竭,故小便不利。凡瘀熱在裡,熱入血室,及水結胸,皆有頭汗之證。乃傷寒傳變,故與雜病不同。濕在經,則日晡發熱鼻塞。在關節,則身痛。在臟腑,則濡泄,小便反澀,腹或脹滿。

白話文:

如果熱氣由體外排出,就不會鬱結在體內,如果向下滲入身體,就不會在體內蓄積。現在大便不通,身體也沒有汗液,所以鬱積而成為黃疸。體內有真正的熱,所以口渴。熱氣嚴重,體液耗盡,所以小便不利。凡是瘀熱在體內,熱氣進入血室,以及水氣結在胸中,都有頭部汗出的症狀。這是傷寒傳變造成的,所以與雜病不同。濕氣在經絡中,就會在傍晚發熱鼻塞。在關節中,就會身體疼痛。在臟腑中,就會腹瀉,小便反而乾燥,腹部可能會脹滿。

濕熱相搏,則發黃。熱勝,色明而便燥。濕勝,色晦而便溏。又黃病與濕病相似,但濕病在表,一身盡痛,黃病在裡,一身不痛。)

白話文:

濕熱相搏擊,就會發黃。熱邪盛,則顏色鮮明而大便乾燥。濕邪盛,則顏色晦暗、大便稀溏。又黃疸病與濕病相似,但濕病在皮膚表層,渾身疼痛,黃疸病在身體內臟,渾身不疼。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四枚炒)

白話文:

茵陳(120克),大黃(40克),梔子(28枚,炒過)

茵陳發汗利水,以泄太陰陽明之濕熱,故為治黃主藥。梔子為臣,大黃為佐,分泄前後,則腹得利而解矣。(茵陳梔子,能導濕熱由小便出,大黃能導濕熱由大便出。)

白話文:

茵陳具有發汗利水的作用,可以清除身體內太陰和陽明的濕熱,因此是治療黃疸的主要藥物。梔子的作用是輔助,而大黃的作用是佐助,分別消除身體前部和後部的濕熱,這樣腹部的濕熱就能得到緩解並排出體外。(茵陳和梔子能夠將濕熱引導至小便排出,大黃能夠將濕熱引導至大便排出。)

大黃易黃連,名茵陳三物湯,治同。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入生薑燈草煎,名茵陳將軍湯(節奄,)治同。去梔子大黃,加附子乾薑,治寒濕陰黃。(前證為陽黃,如身黃而色暗者為陰黃,宜此湯。黃疸,小便黃赤不利,為裡實,宜利小便,或下之。無汗為表實,宜汗之,或吐之。

白話文:

大黃、茵陳、黃連三種藥物,可以一起煎成湯藥。治療疾病的效果是相同的。加入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再放入生薑和燈草煎煮,叫做茵陳將軍湯。治療的疾病效果是相同的。去掉梔子和大黃,加入附子和乾薑,可以治療寒濕陰黃。先前所說的是陽黃,如果是身體發黃,但是顏色暗沉的是陰黃,適合服用此湯。黃疸病,小便發黃發紅且不順暢,是屬於裡實,適合利小便,或採用下利的方法。沒有汗是代表表實,適合發汗,或採用吐的方法。

若小便清,是無熱也。仲景云:發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門小建中湯。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而除之必噦,小半夏湯主之。王海藏曰:內感傷寒,勞役形體,飲食失節,中州變寒,病生黃,非外感而得。只宜理中大小建中等方,不可用茵陳。)

白話文:

如果小便清澈,表示沒有熱症。仲景說:發黃小便自然通暢,應該服用虛勞門的小建中湯。自己拉肚子,肚子脹滿而且喘,不能通過排除熱症來治療,如果排除熱症必定會嘔吐,應該服用小半夏湯。王海藏說:內部感受風寒,身體勞累,飲食失節,中焦變寒,疾病會產生黃疸,這不是由於外感而引起的。只適合用理中大小建中等方來治療,不能用茵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