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七下 (5)
卷七下 (5)
1. 舟車丸
(河間仿仲景十棗例制此湯,治一切水濕,)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腫脹者,水道壅遏也。形氣俱實者,口渴,面赤,氣粗,腹堅,大小便秘也。陽水先腫上體,肩背手膊,手三陽經。陰水先腫下體,腰腹脛胕,足三陰經。腫屬脾,脹屬肝,腫則陽氣猶行。如單脹而不腫者,名鼓脹。
為木橫剋土,難治。腫脹朝寬暮急為血虛,暮寬朝急為氣虛,朝暮俱急為氣血俱虛。腫脹由心腹而散四肢者吉,由四肢而入心腹者危。男自下而上,女自上而下者,皆難治。腫脹唇黑,則傷肝。缺盆平,則傷心。臍出,則傷脾。足心平,則傷腎。背平,則傷肺,皆不可治。腹脹身熱脈大者,是逆也,多死。
)
黑牽牛(炒四兩),大黃(二兩酒浸),甘遂(麵裹煨),大戟(麵裹煨),芫花(醋炒),青皮(炒)橘紅(一兩),木香(五錢),輕粉(一錢),水丸。
牽牛大黃大戟芫花甘遂,皆行水之厲劑,能通行十二經之水。然腫屬於脾,脹屬於肝,水之不行,由於脾之不運,脾之不運,由於木盛而來侮之,是以不能防水而洋溢也。青皮木香,疏肝瀉肺而健脾,與陳皮均為導氣燥濕之品,使氣行則水行,脾運則腫消也。輕粉無竅不入,能去積痰,故少加之,然非實證,不可輕投。
減芫花大戟青皮陳皮木香,加芒硝郁李仁,名浚川散。薑湯下五分,治同。
白話文:
(這是仿照張仲景十棗湯的例子製作的藥方,用來治療各種水濕問題。)能治療水腫和腹部脹大,而且體型和氣色都顯得壯實的人。(所謂腫脹,是因為體內水道被堵塞;體型和氣色都壯實,指的是患者口渴、臉色紅、呼吸粗重、腹部堅硬、大小便不暢。陽水腫通常先從上半身開始,如肩膀、背部、手臂,這跟手三陽經有關;陰水腫則先從下半身開始,如腰腹、小腿、腳踝,這跟足三陰經有關。水腫問題主要與脾有關,腹脹則與肝有關。水腫表示體內陽氣還在運行。如果只有腹脹而沒有水腫,稱之為鼓脹。
這是因為肝木過盛,反過來壓制脾土,很難治療。水腫腹脹如果早上較輕,傍晚加重,屬於血虛;如果傍晚較輕,早上加重,屬於氣虛;如果早晚都加重,則屬於氣血兩虛。水腫腹脹如果從心腹開始,擴散到四肢,屬於吉兆;反之,從四肢擴散到心腹,則屬於危險。男性水腫從下往上發展,女性水腫從上往下發展,都比較難治。水腫腹脹如果嘴唇發黑,表示肝臟受損;鎖骨窩平坦,表示心臟受損;肚臍突出,表示脾臟受損;腳心平坦,表示腎臟受損;背部平坦,表示肺臟受損,這些情況都無法治癒。腹脹發熱且脈搏強大,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通常會死亡。
配方:黑牽牛子(炒過,150克)、大黃(75克,用酒浸泡)、甘遂(用麵粉包裹後煨熟)、大戟(用麵粉包裹後煨熟)、芫花(用醋炒過)、青皮(炒過)、橘紅(37.5克)、木香(18.75克)、輕粉(3.75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水製成藥丸。
牽牛子、大黃、大戟、芫花、甘遂,都是利水效果很強的藥材,能疏通全身十二經脈的水液。但水腫與脾有關,腹脹與肝有關,體內水分無法正常運行,是因為脾的運化功能失常。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是由於肝木過盛,反過來侵犯脾土,導致脾無法控制水分而使水分到處溢流。青皮和木香可以疏肝瀉肺並健脾,與陳皮一樣,都有導氣燥濕的功效,使氣運行則水液也運行,脾的功能恢復則水腫消退。輕粉無孔不入,能去除體內積聚的痰液,所以少量加入,但如果不是實證,不能輕易使用。
如果將芫花、大戟、青皮、陳皮、木香減量,加入芒硝和郁李仁,就變成浚川散。用薑湯送服少量,也有相同功效。
2. 疏鑿飲子
治遍身水腫,喘呼口渴,大小便秘。(上證為濕熱甚而氣實也。此為陽水。陽水見陽證。脈必沉數。陰水見陰證。脈必沉遲。)
羌活,秦艽,檳榔,商陸,椒目,大腹皮,茯苓皮,木通,澤瀉,赤小豆,等分。加姜皮煎。
外而一身盡腫,內而口渴便秘,是上下表里俱病也。羌活秦艽,解表疏風,使濕以風勝,邪由汗出,而升之於上。腹皮苓皮姜皮,辛散淡滲,所以行水於皮膚。(以皮行皮。)商陸檳榔椒目赤豆,去脹攻堅,所以行水於腹裡。木通瀉心肺之水,達於小腸。澤瀉瀉脾腎之水,通於膀胱。(二藥瀉水。實瀉火也。)上下內外,分消其勢,亦猶神禹疏江鑿河之意也。
白話文:
治療全身水腫,呼吸急促且口渴,大便小便都不順暢。(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濕熱過重,而且氣很強盛,屬於陽水。陽水會出現陽證,脈象一定是沉而快;陰水則會出現陰證,脈象一定是沉而慢。)
使用羌活、秦艽、檳榔、商陸、椒目、大腹皮、茯苓皮、木通、澤瀉、赤小豆,每種藥材等量。再加入薑皮一起煎煮。
外在表現是全身水腫,內在表現是口渴和大便不順,這代表身體上下內外都生病了。羌活和秦艽可以解表疏散風邪,使濕氣被風邪驅散,讓邪氣從汗排出,並且能將藥力向上提升。大腹皮、茯苓皮和薑皮具有辛散和淡滲的作用,可以幫助將體內的水分從皮膚排出。(用皮類的藥材來針對皮膚的水腫。)商陸、檳榔、椒目和赤小豆可以消除腹部脹滿,攻破堅硬的積滯,幫助將體內的水分從腹部排出。木通可以將心肺裡的水分導向小腸,澤瀉可以將脾腎的水分導向膀胱。(這兩種藥材洩水,實際上也是在洩體內的火。)通過以上這些藥材,將體內上下的水分,內外的水分,分開消除,就像古代大禹疏通江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