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七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下 (1)

1. 燥濕門

(濕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露之屬是也,多傷人臟氣。有出於地氣者,泥水之屬是也,多傷人皮肉筋脈。有由於飲食者,酒酪之屬是也,多傷人六腑。有由於汗液者,如大汗沾衣,不遑解換之屬是也,多傷人膚腠。有濕從內生者,以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悉由脾腎之虧敗,其為證也。

白話文:

造成溼病的原因有很多種。

一、氣候造成的溼病:雨露之屬是也,多傷人臟氣。

長時間的雨露會使臟氣受傷。

二、地氣造成的溼病:泥水之屬是也,多傷人皮肉筋脈。

長時間的泥水會使皮肉筋脈受傷。

三、飲食造成的溼病:酒酪之屬是也,多傷人六腑。

長時間的飲酒和吃奶酪會使六腑受傷。

四、汗液造成的溼病:如大汗沾衣,不遑解換之屬是也,多傷人膚腠。

長時間的出汗,沒有及時更換衣物,會使膚腠受傷。

五、內部生成的溼病:以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

這是由脾腎虧損造成的,其症狀是:水不能化為氣,陰不從陽,導致溼病的產生。

在肌表,則為發熱惡寒自汗。在經絡,則為痹重。為筋骨疼痛,腰痛不能轉側,四肢痿弱痠痛。在肌肉,則為麻木胕腫黃疸,按肉如泥不起。在臟腑,則為嘔惡脹滿,小水秘澀黃赤,大便泄瀉,腹痛後重,脫肛㿗疝等證。凡肌表經絡之病,濕由外而入者也。飲食氣血之病,濕由內而生者也。

白話文:

在肌膚表層,則會出現發熱惡寒自汗的症狀。在經絡中,則會出現痹重、筋骨疼痛、腰痛僵硬轉動困難、四肢痠痛無力等症狀。在肌肉中,則會出現麻木、腫脹、黃疸、按壓肌肉時感覺軟綿綿的並且不起彈性。在臟腑中,則會出現嘔吐惡心、腹脹滿悶、小便不通暢且顏色黃赤、大便泄瀉、腹痛腹重、脫肛和疝氣等症狀。凡是肌膚表層和經絡的疾病,都是由於濕氣由外而入引起的。飲食氣血造成的疾病,都是由於濕氣由內而生的。

此其在外者為輕,在內者為重,是固然矣。然及其甚也,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者,里濕而不連經者。此其濕病之變,不為不多。故凡治此者,必當辨表裡,察虛實,而求其本也。然濕證雖多,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三。則一曰濕熱,一曰寒濕,一曰風濕。蓋濕從土化,而分旺四季。

白話文:

濕氣在外,症狀會較輕;濕氣在內,症狀則較為嚴重,這是肯定的。當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沒有表證濕邪而不影響五臟六腑、沒有裡證濕邪而不影響經絡的說法。由此可見,濕病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治療濕病的時候,必須辨別表證和裡證,察清是虛證還是實證,並尋求根本原因。雖然濕證有很多種,但是辨證論治的方法,其主要原則只有三個,分別是濕熱證、寒濕證和風濕證。因為濕邪是由土生土長的,而且在四季中都有旺盛的表現。

故時當溫熱,則火土合氣而病為濕熱。時當寒涼,則水土合德而病為寒濕,此濕病之隨時令而為寒熱也。其有與風相搏,而病為風濕者,其變尤為無常。凡治濕熱者,宜利宜清,治寒濕者,宜燥宜溫。治風濕相搏者,或微發其汗,或顧其陽虛,其法尤宜通變矣。)

白話文:

所以瘟疫流行期間當溫熱,火土交合生病為濕熱。當寒涼時,水土結合形成寒濕疾病,這是濕病因時令而變化為寒熱疾病。有的人濕病與風病結合,患上風濕疾病,其變化更為無常。凡是治療濕熱病的,大都宜清利、涼爽,治療寒濕病的,大都宜溫燥。治療風濕相結合的病人,或微微發汗,或照顧陽虛,治療方法應適時變化。

2. 五苓散

(仲景),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湯主之。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表以外證未罷言,里以煩渴屬腑言。邪熱挾積飲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

白話文: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一出,胃中乾燥,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想要喝水的人,少量給他水喝,讓胃氣和順就可以治癒。如果脈象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的人,用這個方劑治療。以及中風發熱,六七天沒有好轉而煩躁不安,有表證與裡證,口渴想喝水,水喝進去就吐出來,這種病叫做水逆。(表以外證未消失,裡以煩渴屬於腑。邪熱挾積飲上逆,所以外面的水不能進入。)

)及傷寒痞滿,服瀉心湯不解,渴而煩躁,小便不利。(功擅蕩熱導飲,故亦為消痞良方。程郊倩曰:邪在上焦,而治在下焦者,使濁陰出下竅,而清陽之在上竅者,自能宣化矣。心邪不從心瀉,而從小便瀉,又一法也。汪訒庵曰:此乃正治,非又一法也,乃臟實而瀉其腑也,)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

白話文:

主要治療傷寒腹滿症狀,服瀉心湯效果不佳,出現口渴煩躁,小便不利的症狀。(這種療法擅長清除熱毒,疏通水液,因此也是消除腹痞的有效方法。程郊倩說:邪氣在上焦,而治療在下焦,是為了讓濁陰從下竅排出,而清陽之在上竅者,自然可以宣發化散了。心邪不從心瀉,而從小便瀉,這也是一種方法。汪訒庵說: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不是另一種方法,而是臟腑實熱而瀉其腑。)一般治療各種濕邪腹滿,水飲水腫,嘔吐泄瀉。水寒犯肺,可引起喘息或咳嗽。

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證也。濕勝則脾不運,土不能制水,溢於皮膚,則腫脹。並於大腸,則泄瀉。水停心下,則嘔逆。水寒射肺,則喘咳。暑先入心,故煩渴。五苓利小水,降心火,故兼治中暑煩渴。

白話文:

中暑煩渴,身體發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祕而口渴。霍亂吐瀉,痰液濕氣瘧疾,身體疼痛沉重。(以上都是濕症的表現。濕氣過多則脾胃不運,脾胃不能控制水液,溢於皮膚,則腫脹。濕氣侵害大腸,則會腹瀉。水液滯留在心下,則會嘔吐。水濕寒邪犯肺,則會喘咳。暑邪先侵入心臟,所以煩渴。五苓散可以利小便,降低心火,所以也能兼治中暑煩渴。)

肺病,則金不能生水。膀胱熱,則陽不能化陰,故便秘而渴。陰陽不利,則霍亂吐瀉。濕勝,則身痛身重。大抵下不通利,則陰陽不能升降,而變證多矣。)

白話文:

  • 肺病時,金元素無法滋養水元素。

  • 膀胱過熱時,陽氣無法轉化為陰氣,因此患者會便祕和口渴。

  • 陰陽不調和時,患者會霍亂吐瀉。

  • 濕氣過重時,患者會全身疼痛和沉重。

  • 總的來說,如果下焦不通暢,陰陽就不能升降,因此會產生各種變證。

豬苓,茯苓,朮(炒共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半),桂(半兩。按雜病當用桂,傷寒證中表未解者,仍當用枝,兼取解表。),為末,每服三錢,服後多飲熱水,汗出而愈。傷暑者,加硃砂燈心煎。

白話文:

豬苓、茯苓、術(炒至共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半)、桂(半兩。依照雜病的處理方式應使用桂皮,但是傷寒證中表未解者,仍應使用枝桂,額外達到解表的功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服用後多喝熱水,汗液排出就會痊癒。若為傷暑引起的疾病,則再加入硃砂燈心煎。

太陽之熱,傳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經曰:淡味滲泄為陽,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為君。(水無當於五味,故淡能利水,茯苓走氣分,豬苓走血分。然必上行入肺,清其化源而後能下降利水也。)鹹味湧泄為陰,澤瀉甘鹹入腎膀胱,同利水道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術之苦溫,健脾去濕為佐。

白話文:

太陽之熱,傳入膀胱之腑,所以口渴而大便不通。《黃帝內經》說:淡味能滲泄是太陽的特性,茯苓和豬苓甘淡,能入肺,通達膀胱,所以是君藥。(水沒有專屬於自己的五味,所以淡味可以利尿,茯苓能走氣分,豬苓能走血分。可是必須上升進入肺,清化源才能下行利水。)鹹味能湧泄是少陰的特性,澤瀉甘鹹能入腎膀胱,所以是臣藥。(益土能制水,所以用法術的苦溫,健脾去濕作為 佐藥。)

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熱為使,熱因熱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氣,使濕熱之邪,皆由小水而出也,〔有大熱如狂,小便不利,而用此湯者。欲使太陽隨經之邪直達膀胱,由溺而出也。大熱利小便,亦釜底抽薪之義。陳來章曰:治秘之道有三,一曰肺燥不能化氣,故用二苓澤瀉之甘淡,以泄肺而降氣。

白話文:

膀胱是津液貯藏的地方,氣化後才能排出。因此,使用肉桂的辛熱之性為引藥,以熱入熱,引導到膀胱,以化解膀胱中的病氣,使濕熱之邪都從小便排出。[如果遇到高燒如狂,小便不利的情形,就可以使用這個湯劑。目的是要使太陽經上的病邪直接到達膀胱,然後從小便排出。高燒時小便通暢,也是釜底抽薪的意思。陳來章說,治療便祕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肺臟乾燥不能化氣,所以使用二苓澤瀉的甘淡之性,來滋潤肺臟,使氣往下降。

一曰脾濕不能升精,故用蒼朮之苦溫,以燥脾而升精。一曰膀胱無陽不能化氣,故用肉桂之辛熱,以溫膀胱而化陰,使水道通利,則上可以止渴,中可以去濕,下可以泄邪熱也。東垣曰:五苓散,太陽里之下藥也。太陽高則汗而發之,下則引而竭之。渴者,邪入太陽本也。當下之,使從膀胱出也。

白話文:

第一種說法是脾臟濕氣過重,不能將精氣運送至全身,因此使用蒼朮的苦溫之性,以燥化脾臟、提升精氣。第二種說法是膀胱中陽氣不足,不能化解水氣,因此使用肉桂的辛熱之性,以溫暖膀胱、化解陰寒,使水道通暢,這樣一來,就可以止渴、去除濕氣、排出邪熱。東垣說:五苓散是針對太陽經裡熱的藥物。太陽經在身體的上方,如果太陽經裡熱,身體就會出汗,因此要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太陽經裡的熱在身體的下部,就要用引導的方法來治療,使其從膀胱排出。口渴是邪氣進入太陽經的本源,應該使用五苓散來治療,使邪氣從膀胱排出。

(里,表之裡也。太陽本,膀胱腑也。)小便利者不宜用,蓋太陽病熱而渴。小便若利,則胃中津液已耗,不宜再用五苓以劫奪其津液也。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之半表半裡也。理中湯治吐瀉,理中氣而分陰陽也。活人云:脈浮大是表證,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卻當下。

白話文:

(裏,就是表裡的裡。太陽本,是指膀胱臟器。)小便排泄通暢的人不宜服用五苓散,因為太陽病熱而口渴。小便若通暢,則胃中的體液已經耗盡,不宜再用五苓散來劫奪體液。五苓散分陰陽,是指膀胱經的一半是表,一半是裡。理中湯治療嘔吐腹瀉,是指調和中氣而分陰陽。古書《活人》說:脈搏浮大是表證,應當發汗治療。那個人發燒煩渴,小便赤黃,卻應當攻下治療。

此是表裡俱見,五苓散主之。五苓利水,何以能止渴生津。蓋濕熱壅於中焦,則氣不得施化,故津竭而小便不通也。用五苓利其小水,則濕熱下消,津回而渴止矣,亦內經通因通用之意。東垣曰: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汗利小便,以導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谷,重則方可吐下。

白話文:

這屬於表裡症狀同時出現,用五苓散治療。五苓利水,為什麼能止渴生津?因為濕熱壅塞在中焦,則氣不能發揮作用,所以津液枯竭而小便不通。用五苓利小便,濕熱就會向下消散,津液就會回來,口渴也會停止了。這也是《內經》通因通用的意思。東垣說:「傷飲是無形的氣,應該發汗利小便,引導濕氣外出。傷食是有形的東西,輕者消化,或減少進食,重者纔可以用吐下法。」

若汗下之後,內亡津液,而便不利者,不可用五苓。恐重亡津液,而益虧其陰也。勿治之,便利自愈。一切陽虛不化氣,陰虛而泉竭,以致小便不利者,若再用五苓以劫其陰陽,禍如反掌,不可不慎。〕

白話文:

如果在使用了發汗藥物之後,體內津液虧損,導致大便不利的情況,則不應該再使用五苓散。因為五苓散具有利尿的作用,如果在津液虧損的情況下使用,會加重津液的虧損,進而損傷陰氣。這個時候,不要進行治療,大便自然會恢復正常。一切因為陽氣虛弱而無法消化水液,陰氣虛弱而導致水泉枯竭,從而導致小便不利的患者,如果再使用五苓散來劫奪其陰陽之氣,禍患就會像反覆掌心一樣迅速發生,因此必須慎重。

去桂,名四苓散。(李東垣曰:無惡寒證,不可用桂。周揚俊曰:五苓為渴而小便不利者設,若不渴,則茯苓甘草湯足矣。若但渴,則四苓足矣。)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並治小便不利。用二術,名二術五苓散,治寒濕。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便秘煩渴。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積熱。

白話文:

去掉桂枝,就是四苓散。(李東垣說:沒有惡寒症狀,不能使用桂枝。周揚俊說:五苓散是為口渴而小便不利的患者設立的,如果沒有口渴,那麼茯苓甘草湯就足夠了。如果只是口渴,那麼四苓散就足夠了。)加入辰砂,就叫辰砂五苓散,都用來治療小便不利。使用二術(蒼朮和白術),就叫二術五苓散,用來治療寒濕。加入茵陳,就叫茵陳五苓散,用來治療濕熱發黃、便祕煩渴。加入羌活,就叫元戎五苓散,用來治療中焦積熱。

去桂澤瀉,名豬苓散。(金匱)治嘔吐,病在膈上,思飲水者。但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煩渴,引飲過多,腹脹便赤。但用澤瀉(五兩)白朮(二兩),名澤瀉湯,(金匱)治心下支飲,常苦眩冒。但用茯苓白朮等分,名茯苓白朮湯,治脾虛不能制水,濕盛泄瀉。

白話文:

去掉了桂枝水澤瀉,名為「豬苓散」。(出自《金匱》)治療嘔吐,病症在膈膜以上,想喝水。只用肉桂、茯苓等分量,做成蜜丸,名為「桂苓丸」。治療暑熱煩渴,喝水過多,腹脹便赤。只用澤瀉(五兩)、白朮(二兩),名為「澤瀉湯」。(出自《金匱》)治療心下藏有積水,經常頭昏眼花。只用茯苓、白朮等分量做藥丸,名為「茯苓白朮湯」,治療脾虛無法控制水液,濕盛泄瀉。

再加郁李仁,入薑汁服,名白茯苓湯,治水腫。加川楝子,治水疝。加人參,名春澤湯。再加甘草,(合四君子。)亦名春澤湯,治無病而渴,與病瘥後渴者。去桂,加蒼朮甘草芍藥梔子黃芩羌活,名二術四苓湯,通治表裡濕邪,兼清暑熱。倍桂加黃耆如術之數,治傷暑大汗不止。

白話文:

另外添加郁李仁,加入薑汁服用,稱作白茯苓湯,用於治療水腫。添加川楝子,用於治療水疝。添加人參,稱作春澤湯。再添加甘草,(合成四君子湯。)也稱作春澤湯,用於治療沒有疾病卻口渴,以及病情好轉之後口渴的人。去除肉桂,加入蒼朮、甘草、芍藥、梔子、黃芩和羌活,稱作二術四苓湯,用於治療表裡濕邪,兼清暑熱。肉桂加倍,加入黃耆與蒼朮相同的份量,用於治療因暑熱而汗水不止。

加甘草滑石梔子,入食鹽燈草煎,名節庵導赤散,治熱蓄膀胱,便秘而渴。如中濕發黃,加茵陳。水結胸,加木通。合益元散,治諸濕淋瀝。再加琥珀,名茯苓琥珀湯,(謙甫)治小便數而欠。(頻來而短少也。)合平胃散,名胃苓湯,一名對金飲子,治中暑傷濕,停飲夾食,腹痛泄瀉,及口渴便秘。

白話文:

加入甘草、滑石、梔子,放入食鹽、燈草煎煮,名稱為節庵導赤散,治療熱氣積聚在膀胱,導致便祕且口渴的症狀。如果夾雜濕氣、黃疸,則加入茵陳。如果是水腫胸悶,則加入木通。與益元散合用,治療各種濕熱淋病。再加入琥珀,名稱為茯苓琥珀湯,(謙甫)治療小便頻繁但尿量少。(頻頻來尿、但每次尿量很少。)與平胃散合用,名稱為胃苓湯,又稱對金飲子,治療中暑傷濕、飲水停滯、夾雜食物阻塞、腹痛腹瀉,以及口渴便祕。

(此上下分消其濕也。按機要論泄瀉,有屬風屬濕屬寒屬火,此因於外感者也。三因言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瀉,此因於內傷者也。外則當調六氣,內則當調五臟。又有因飲食所傷而泄者,法當消導。因風飧泄者,當解散。因痰積上焦,致大腸不固而泄者,當除痰。有脾胃氣虛而泄者,當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而泄自止。

白話文:

這上下分消其濕也。根據《機要論》,腹瀉有風、濕、寒、火之分,這都是因為外感引起的。而《三因極旨》則提到,七情感動導致臟氣不平,也會造成腹瀉,這是內傷引起的。外感腹瀉要調六氣,內傷腹瀉要調五臟。此外,還有飲食不當導致腹瀉的,需要消導;風寒所致的腹瀉,要解散;痰積上焦導致大腸不固而泄的,要除痰;脾胃氣虛而泄的,要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自然就會停止腹瀉。

)合黃連香薷飲,名薷苓湯,治傷暑泄瀉。合小柴胡湯,名柴苓湯,治泄瀉發熱口渴,瘧疾熱多寒少,口渴心煩。以上三方,並加薑棗煎。

白話文:

將合黃連香薷飲,命名為薷苓湯,用於治療因受暑而引起的腹瀉。合入小柴胡湯,命名為柴苓湯,用於治療腹瀉、發熱、口渴,瘧疾中寒少熱多,口渴心煩。以上三種藥方,皆加入生薑、大棗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