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七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七上 (7)

1. 大黃龍丸

治中暑身熱頭疼,狀如脾寒,或煩渴,嘔吐,昏悶,不食。

舶上硫黃,硝石(一兩),白礬雄黃滑石(五錢),白麵(四兩),五味研末,入面和勻,滴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新汲井水下。

白話文:

從外國進口的硫黃、硝石(一兩)、白礬、雄黃、滑石(五錢)、白麵粉(四兩),將以上五種藥材磨成細末,再與麵粉混合均勻,滴入適量的水,搓成梧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新打上來的井水送服。

2. 潑火散

(即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並治傷暑煩躁,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及血痢。

白話文:

(也就是地榆散),用來治療中暑昏迷、不省人事、奄奄一息的症狀。同時也適用於治療由暑熱所引起的煩躁不安、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想吃飯、還有血痢。

地榆赤芍藥,黃連青皮(去白等分),每服三錢,漿水調服。若血痢,水煎服。

白話文:

地榆、赤芍藥、黃連、青皮(去掉白色表皮,四種藥材等分),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和服用。如果出現血痢,則用清水煎服。

3. 總論消暑諸方

喻嘉言曰: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獨詳。以夏月暑證,五方歷試,見聞廣爾。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湯,不治其暑,專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其香薷飲,用香薷扁豆厚朴為主方。熱盛,則去扁豆。

白話文:

喻嘉言說:元豐年間,設立了和劑局,匯集了醫家經驗的藥方,其中對中暑這一疾病的論述特別詳細。因為夏季中暑的症狀,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相關的醫書和經驗也很多。其中,使用小半夏茯苓湯,不是為了治療暑熱,而是專門治療因暑熱引起的濕氣。另外,在半夏茯苓的基礎上,加入少量甘草,製成消暑丸。之所以叫消暑丸,是因為它能消除濕氣,符合其功效。香薷飲,則以香薷、扁豆和厚朴為主藥。如果暑熱比較盛,則去掉扁豆。

黃連為君,治其心火。濕盛,則去黃連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濕。其縮脾飲,則以脾為濕所浸淫而重滯,於扁豆葛根甘草中,佐以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惡之濕。甚則用大順散來復丹,以治暑證之多瀉利者,又即縮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葉散,則以胃為濕所竊據而濁穢,故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根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惡之臭。甚則用冷香引子,以治暑證之多嘔吐者,又即枇杷葉散而推之也。

白話文:

以黃連為君藥,用來治療心火上乘。如果濕盛,除去黃連,加入茯苓和甘草,來治療脾濕。縮脾飲,是因為脾臟為濕邪所浸淫而重滯,所以用扁豆、葛根、甘草為主藥,配伍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解濕,去除脾臟所憎惡的濕邪。如果情況嚴重,就使用大順散或來復丹,來治療暑證中以腹瀉為主證的患者,這也是縮脾飲的延伸。枇杷葉散,是因濕邪竊據胃中,導致胃中濁穢,所以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根辛香之品,以安胃化濕,去除胃臟所憎惡的臭濁。如果情況嚴重,就使用冷香引子,來治療暑證中以嘔吐為主證的患者,這也是枇杷葉散的延伸。

醫者於熱濕虛寒淺深緩急間,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後來諸賢,以益虛繼之。河間之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虛。子和之桂苓甘露飲,用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中,又兼去濁。或用十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耆白朮陳皮木瓜,益虛以去濕熱。

白話文:

醫生在治療中,要考慮到熱、濕、虛、寒的不同程度、緩急的不同情況,然後酌情用藥,這樣治療的效果就很好。後來一些著名的醫家,又繼承了這一治療方法。河間的桂枝湯、甘露飲、五苓散、三石散,都是為了生津液,以補益胃的虛弱。子和的桂枝湯、甘露飲,用了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在補益虛弱的同時,又能去除濁氣。有的人用十味香薷飲,在局方的五味香薷飲中,增加了人參、黃耆、白朮、陳皮、木瓜,以補益虛弱,去除濕熱。

乃至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耆湯,又補中實衛以去其濕熱,肥白內虛之人,所宜服者也。中暑必兼躁煩熱悶,東垣仿仲景竹葉石膏湯之制,方名清燥湯,仍以去濕為首務。夫燥與濕,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務除濕。非東垣具過人之識,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濕,而加辰砂則並去其熱。

白話文:

比如東垣的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耆湯,都是通過補中益氣來祛除濕熱的,肥胖虛弱的人適合服用。中暑通常會伴有煩躁不安、胸悶憋氣等症狀,東垣仿照仲景的竹葉石膏湯,創製了清燥湯,仍然以祛除濕氣為首要任務。燥與濕是相反的,但清燥也要除濕。如果不是東垣具有過人的智慧,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又比如益元散,除了祛濕,還加入了辰砂來祛熱。

五苓散之去濕,而加人參則益虛,加辰砂減桂則去熱。白虎湯加人參則益虛,加蒼朮則勝濕。合之局方,則大備矣,然尚有未備焉。嘗觀暑風一證,其卒倒頭乎中風,而不可從風門索治,百一選方。雖有大黃龍丸,初不為暑風立法。管見從而贊之曰: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蘇,則其方亦可得暑風之一斑矣。

白話文:

五苓散可以祛除濕氣,如果還加入人參,則可以補強虛弱。加入辰砂,減少肉桂,則有治療燥熱的效果。白虎湯加入人參可以補虛,加入蒼朮可以克服濕氣。把這兩種藥方結合起來,則治療範圍更廣了,但是仍然不能治療所有病症。我曾觀察到暑風,它會讓人突然昏倒,像中風似的,但是不能依據疏通風門的方式來治療,所以很難找到合適的藥方。雖然有大黃龍丸,但它不是專門針對暑風而開發的。我根據自己的經驗,補充說:如果有人中暑昏迷,這時灌下此藥方,他會馬上清醒。由此可見,這個藥方可以治療暑風的一種狀況。

倘其人陰血素虧,暑毒深入血分,進以此丸,寧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復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醒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涼血之藥,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風,良莫良於此矣。後有用之屢效,而美其名為潑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運,流金爍石,而此能潑之。益見暑風為心火暴甚,煎熬陰血,舍清心涼血之外,無可撲滅爾。

白話文:

如果這個人心陽氣旺盛,體內陰血不足,暑毒已經深入血液中,服用了這個藥丸,難道不會立馬陷入危險狀態嗎?還有一個好的藥方是地榆散,用來治療中暑昏迷、失去知覺、快要死掉的人,只需使用一些常見的涼血藥物,就可以清除深入血液中的暑熱之氣,沒有比這更好的良藥了。後來有人用了很多次都很有效,並美稱它為潑火散,真是名副其實啊。當正午太陽高掛天空時,烈日如金,足以融化金石,而這種藥卻能將之潑滅。這更加證明瞭暑熱之氣會導致心火大盛,煎熬體內的陰血,除了清心涼血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撲滅它了。

綜群方而論之,因其詳,故益加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