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洛

《成方切用》~ 卷六下 (20)

回本書目錄

卷六下 (20)

1. 七德丸

治生冷傷脾,初患瀉痢,肚腹疼痛。凡年少氣血未衰,及寒濕食滯,凡宜和胃者,無不神效,此即佐關煎之偏裨也。

補骨脂(炒四兩),乾薑(炒焦),蒼朮(炒),臺烏藥,吳茱萸,木香,茯苓(一兩),神麯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或百丸,白滾湯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七德丸」是用來治療因為吃生冷食物損傷脾胃,剛開始發生的腹瀉痢疾,以及肚子腹部疼痛的症狀。凡是年輕、氣血還沒有衰退,或者是因為寒濕、食物停滯在腸胃,所有適合用來調和腸胃的狀況,這個藥方都非常有效,可以說是輔助「佐關煎」這個藥方的偏方。

藥方組成如下:

補骨脂(炒過,150克),乾薑(炒焦,用量同補骨脂),蒼朮(炒過,用量同補骨脂),台烏藥(用量同補骨脂),吳茱萸(用量同補骨脂),木香(用量約38克),茯苓(用量約38克),再用神曲磨成粉做成糊狀,把這些藥粉和糊狀物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七八十丸,或是到一百丸,用燒開的熱水送服。

2. 唐鄭相國方

治虛寒喘嗽,腰腳痠痛。

破故紙(十兩。酒蒸為末。),胡桃肉(二十兩。去皮爛研。),蜜調如飴。每晨酒服一大匙,不能飲者熟水調。忌芸臺(油菜也。)羊血。

破故紙屬火,入心包命門,能補相火以通君火,暖丹田。壯元陽。胡桃屬木,能通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補養氣血,有木火相生之妙。氣足則肺不虛寒,血足則腎不枯燥。久服利益甚多,不獨上療喘嗽,下強腰腳而已也。(古云:黃柏無知母,破故紙無胡桃,猶水母之無蝦也。

李時珍曰:命門在兩腎中央,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腎命相通,藏精而惡燥。胡桃狀頗相類,皮汁青黑,故入北方。佐破故紙潤燥而調血,使精氣內充,血脈通調,諸證自然愈矣。)

加杜仲一斤生薑炒,蒜四兩,名青娥丸。治腎虛腰痛。(經曰:腰者,腎之腑。轉移不能,腎將憊矣。)再加牛膝(酒浸)黃柏(鹽水炒)川萆薢(童便浸)蜜丸,治同。加杜仲葫蘆巴小茴香萆薢,名喝起丸,治小腸氣痛引腰。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虛寒引起的喘咳、以及腰腿痠痛的。

藥材包含: 補骨脂(十兩,用酒蒸過後磨成粉末),核桃肉(二十兩,去皮搗爛成泥),用蜂蜜調和成像麥芽糖一樣的膏狀。每天早上用酒服用一大湯匙,不能喝酒的人可以用溫開水調服。服用期間要忌食油菜和羊血。

補骨脂性屬火,歸心包和命門,能夠補益相火,使君火暢通,溫暖丹田,強壯元陽。核桃性屬木,能夠疏通命門,通利三焦,溫潤肺部、潤滑腸道,補養氣血,有木生火的妙用。當氣血充足時,肺部就不會虛寒,腎臟也不會乾枯。長期服用好處很多,不僅能治療喘咳,還能強壯腰腿。(古人說:黃柏沒有知母,就像補骨脂沒有核桃一樣,如同水母沒有蝦子。)

李時珍說:命門位於兩腎之間,是生命的原動力,也是相火的主管,腎與命門相通,藏精而忌乾燥。核桃的形狀與命門頗為相似,外皮的汁液呈青黑色,所以歸屬於北方。它輔助補骨脂潤燥調血,使精氣內充,血脈通暢,各種病症自然會痊癒。

如果再加入用生薑炒過的杜仲一斤,以及大蒜四兩,就叫做「青娥丸」,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醫書上說:腰是腎的府邸,如果轉動不靈活,就表示腎已經衰弱了。)再加入用酒浸泡過的牛膝、用鹽水炒過的黃柏、用童子尿浸過的川萆薢,再用蜂蜜調製成藥丸,也有相同的療效。如果再加入杜仲、葫蘆巴、小茴香、萆薢,就叫做「喝起丸」,可以治療小腸疝氣引起的腰痛。

3. 復陽丹

治陽虛嘔吐,泄瀉腹痛,寒疝等證。

北五味(炒),甘草(炙),附子(制),炮姜,胡椒(一兩),白麵(二兩炒焦),為末和勻,入溫湯搗丸,桐子大。每服一錢,隨證用藥引下。

白話文:

治療因陽氣虛弱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寒疝等症狀。

將炒過的北五味子、炙甘草、製附子、炮薑、胡椒(一兩),和炒焦的白麵(二兩)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溫開水搗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錢,根據不同的症狀用不同的藥引送服。

4. 三氣飲

治氣血虧損,風寒濕三氣乘虛內侵,筋骨歷節疼痛之極,及痢後鶴膝風痛等證。

當歸,枸杞,杜仲(二錢),熟地(三錢或五錢),甘草(炙),北細辛(或代以獨活),芍藥(酒炒),牛膝,茯苓,肉桂,白芷,附子(一錢),生薑(三片),如氣虛者,加人參白朮隨宜。風寒勝者,加麻黃一二錢。此飲亦可浸酒,大約每藥一斤,可用燒酒六七斤。浸十餘日,徐徐服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三氣飲],是用來治療氣血虧損,同時遭受風、寒、濕三種邪氣趁虛侵入體內,導致筋骨關節劇烈疼痛,以及痢疾之後出現的鶴膝風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包括:當歸、枸杞、杜仲(各二錢)、熟地(三錢或五錢)、炙甘草、北細辛(或用獨活代替)、酒炒芍藥、牛膝、茯苓、肉桂、白芷、附子(一錢)、生薑(三片)。如果氣虛嚴重,可以適量加入人參和白朮。如果風寒較盛,可以加入麻黃一到二錢。

這個藥方也可以用來泡酒,大約每藥材一斤,可以用六七斤的燒酒浸泡十幾天,然後慢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