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切用》~ 卷六上 (9)
卷六上 (9)
1. 解風散
治風成寒熱,頭目昏眩,肢體疼痛,手足麻痹,上膈壅滯。
人參(兩半),麻黃(二兩),川芎,獨活,細辛,甘草(一兩),為細末,每五錢,水盞半。生薑五片,薄荷葉少許,煎八分,不拘時服。
按風成為寒熱,乃風入胃中,而釀營衛之偏勝。前胃風湯,正驅胃風使從外解之藥。此因風入既久,胃氣致虛,故以人參為君,臣以麻黃川芎,佐以獨活細辛,使以甘草。而和其營衛,乃可收其外解之功也。若夫久風成為飧泄,則風已入於裡,又當用人參為君,桂枝白朮為臣,茯苓甘草為佐使,而驅其風於內。此表裡之權衡,內經之旨要也。
本方雖用風成寒熱四字,漫無著落,今並及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解風散」是用來治療因為風邪引起的寒熱症狀,像是頭暈、眼睛昏花、四肢疼痛、手腳麻木、胸膈脹悶等不適。
藥方組成是:人參(半兩)、麻黃(二兩)、川芎、獨活、細辛、甘草(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五錢,加水一杯半,放入生薑五片、少許薄荷葉一起煎煮至剩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這個方子治療的風邪引起的寒熱,是因為風邪侵入胃部,導致體內氣血運行不協調。之前提到的「胃風湯」是直接把胃部的風邪從體表驅散出去的藥方。而這個方子,是因為風邪侵入體內較久,導致胃氣虛弱,所以用人參來補氣,作為主要藥材;再用麻黃、川芎來輔助,獨活、細辛來協助,甘草來調和藥性,這樣才能達到驅散風邪的效果。如果風邪侵入體內太久,導致腹瀉不止,那風邪就已經進入身體內部,這時就應該改用人參為主,桂枝、白朮為輔,茯苓、甘草來協助,將風邪從體內驅除。這就是從表裡來衡量用藥,也是《黃帝內經》的重點所在。
雖然這個方子使用了「風成寒熱」這四個字,但其實重點並不在這裡,所以一併在這裡說明。
2. 愈風丹
治諸風證,偏正頭痛。
防風通聖散,四物湯,黃連解毒湯,各一料。加羌活,細辛,甘菊花,天麻,獨活,薄荷,何首烏(一兩),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茶清下,不拘時服。
按外風與身中之火熱相合,以陽從陽,必上攻於頭。然風火盛,營血必虧,故其藥如是也。
白話文:
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包括偏頭痛和正頭痛。
使用防風通聖散、四物湯、黃連解毒湯各一份的藥材,再加入羌活、細辛、甘菊花、天麻、獨活、薄荷、何首烏各一兩,混合後用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像彈珠一樣。每次服用一丸,慢慢嚼碎,用茶水送服,什麼時候服用都可以。
這類疾病通常是因為外來的風邪與體內的火熱結合,導致陽氣過盛,向上侵襲頭部。風邪和火熱旺盛,就會損耗體內的營血,所以用藥才會這樣搭配。
3. 清空膏
(東垣),治正偏頭痛,年深不愈,及風濕熱上壅頭目,及腦苦痛不止。(偏頭痛者,少陽相火也。丹溪曰:有痰者多,左屬風屬火,多血虛。右屬痰屬熱,多氣虛。準繩曰: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二門,然一病也。淺而近者名頭痛,深而遠者為頭風,當驗其邪所從來而治之。)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羌活,防風(一兩),柴胡(七錢),川芎(五錢),甘草(炙兩半),為末。每服三錢,茶調如膏,白湯送下。如少陰頭痛,加細辛。太陰頭痛,脈緩有痰,去羌活防風川芎甘草,加半夏。如偏頭痛,服之不愈,減羌活防風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
(散少陽相火。)如自汗發熱,惡熱而渴,此陽明頭痛,只與白虎湯加白芷。(東垣曰:太陰頭痛,必有痰也。少陰頭痛,足寒而氣逆也。太陰少陰二經,雖不上頭,然痰與氣壅於膈中,頭上氣不得暢而為痛也。)頭為六陽之會,其象為天,乃清空之位也。風寒濕熱干之,則濁陰上壅而作實矣。
羌防入太陽,柴胡入少陽,皆辛輕上升,祛風勝濕之藥。川芎入厥陰,為通陰陽氣血之使。甘草入太陰,散寒而緩痛,辛甘發散為陽也,芩連苦寒,以羌防之屬升之,則能去濕熱於高巔之上矣。(芩連用酒炒,非獨制其寒,欲其上升也。丹溪曰:清空膏,諸般頭痛皆治。惟血虛頭痛,從魚尾相連痛者不治。
魚尾,眼角也。又云:治少陽頭痛,如痛在太陽厥陰者勿用,蓋謂巔頂痛也。頭痛,用羌活防風柴胡川芎升麻細辛藁本之異者,分各經也。用黃芩黃連黃柏石膏知母生地之異者,分各臟瀉火也。用茯苓澤瀉者,導濕也。用參耆者,補氣也。用芎歸者,養血也。王海藏曰:熱在至高之分,當以輕劑抑之,從緩治也。
若急服之,上熱未除,中寒生矣。)
白話文:
[清空膏]
這個藥方是出自李東垣的,主要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偏頭痛、風濕熱氣向上衝擊頭部、以及腦部持續疼痛等症狀。
(偏頭痛通常是少陽經的相火過旺引起的。朱丹溪說:有痰的人比較容易有偏頭痛,左邊的痛多半是風或火引起的,而且通常伴隨血虛;右邊的痛多半是痰或熱引起的,而且通常伴隨氣虛。《醫學準繩》說:醫書常常將頭痛和頭風分為兩種病,但其實是同一種病。比較淺、時間比較短的稱為頭痛,比較深、時間比較久的稱為頭風,應該仔細分辨病邪的來源來治療。)
藥方組成:
- 黃芩(用酒炒過)
- 黃連(用酒炒過)
- 羌活
- 防風 (各一兩)
- 柴胡 (七錢)
- 川芎 (五錢)
- 甘草(炙過,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茶水調成膏狀,再用白開水送服。如果是少陰經引起的頭痛,可以加細辛。如果是太陰經引起的頭痛,而且脈搏緩慢又有痰,可以去掉羌活、防風、川芎、甘草,改為加入半夏。如果是偏頭痛,服用此藥方效果不佳,可以將羌活、防風、川芎的劑量減半,柴胡的劑量加倍。
(這個藥方主要是疏散少陽經的相火。)如果出現自汗、發熱、怕熱又口渴的症狀,這是陽明經引起的頭痛,只需要使用白虎湯再加入白芷就可以了。(李東垣說:太陰經引起的頭痛,一定有痰;少陰經引起的頭痛,通常是腳冷而且氣逆。太陰和少陰這兩條經絡雖然不到達頭部,但是痰和氣壅塞在胸膈之間,使得頭部的氣無法順暢,所以會引發疼痛。)頭部是六條陽經交會的地方,象徵著天空,是清虛之位。如果受到風、寒、濕、熱的侵擾,就會使濁陰之氣向上壅塞而產生實證。
羌活和防風可以進入太陽經,柴胡可以進入少陽經,這些藥材都是辛味、性質輕而能上升的,可以驅風除濕。川芎可以進入厥陰經,可以作為調和陰陽氣血的使藥。甘草可以進入太陰經,可以散寒止痛,辛甘味的藥材具有發散陽氣的作用。黃芩和黃連是苦寒的藥材,藉由羌活、防風等藥材的升提作用,可以清除頭部高處的濕熱。(黃芩和黃連用酒炒,不只是為了降低它們的寒性,也是為了讓它們能向上作用。朱丹溪說:清空膏可以治療各種頭痛。只有血虛引起的頭痛,也就是從眼角相連的頭痛,無法治療。
(這裡說的眼角,指的是眼尾的地方。)還有人說:清空膏是治療少陽經引起的頭痛,如果疼痛在太陽或厥陰經就不要使用,這裡說的應該是指頭頂的疼痛。治療頭痛,使用羌活、防風、柴胡、川芎、升麻、細辛、藁本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經絡。使用黃芩、黃連、黃柏、石膏、知母、生地黃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分別瀉不同的臟腑之火。使用茯苓、澤瀉的目的在於導濕。使用人參、黃耆的目的在於補氣。使用川芎、當歸的目的在於養血。王海藏說:熱在最高的地方,應該用輕劑來抑制,慢慢治療。
如果急著服用,上面的熱還沒清除,反而會導致中間產生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