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藥本草》~ 木部卷第三 (3)
木部卷第三 (3)
1. 64.無名木皮
謹按徐表《南州記》云:生廣南山谷。大溫,無毒。主陰腎痿弱,囊下濕癢,並宜煎取其汁小浴,極妙也。(《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294)
白話文:
根據徐表《南州記》記載,這種無名的樹皮生長在廣東一帶的山谷中。它的藥性溫熱,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男性陰部腎氣虛弱、陰莖萎軟,以及陰囊潮濕搔癢等症狀。可以使用煎煮的藥汁稍微浸浴患處,效果非常好。(資料來源:《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本草綱目》頁1294)
2. 65.無名子
無名木實號無名子,波斯家呼為阿月渾,狀若榛子。味辛,無毒。主腰冷,陰腎虛弱,房中術使用者眾。得木香、山茱萸良也。(《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294)
白話文:
這種沒有名字的樹木果實,被叫做無名子,波斯地區的人稱它為阿月渾,外形像榛子。味道辛辣,沒有毒性。主要用來治療腰部發冷、腎陰虛弱,很多使用房中術的人會用到它。與木香、山茱萸一起使用效果更好。
3. 66.奴會子
謹按《拾遺》云:生西國諸戎,大小如苦藥子。味辛,平,無毒。主治小兒無辜疳冷,虛渴,脫肛,骨立瘦損,脾胃不磨。《劉五糧方》用為煎,治孩子瘦損也。(《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307)
白話文:
據《拾遺記》記載,奴會子生長在西邊國家的各個部族中,大小像苦楝子。味道辛辣,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小兒無故發生的疳冷(疳積的一種,伴有怕冷症狀)、虛弱口渴、脫肛、身體瘦弱如柴、脾胃消化功能不好等症狀。《劉五糧方》中將其用來煎煮,治療孩子瘦弱的病症。(出自《大觀本草》卷十二第52頁,《政和本草》第311頁,《本草綱目》第1307頁)
4. 67.𦤎蘆葉
謹按《廣州記》云:出新平縣,狀若茶樹闊大。無毒。主煩渴熱悶,下痰,通小腸淋,止頭痛,彼人用代茶,故人重之,如蜀地茶也。(《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329)
白話文:
根據《廣州記》記載,𦤎蘆葉產於新平縣,外形像茶樹一樣寬大。它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緩解煩躁口渴、發熱悶熱的症狀,可以幫助化痰、疏通小便不順暢、止頭痛。當地人把它當作茶葉飲用,所以很重視它,就像蜀地的茶葉一樣。(《大觀》第十二卷第52頁,《政和》第311頁,《本草綱目》第1329頁)
5. 68.干陀木皮
按《西域記》云:生西國。彼人用染僧褐,故名。干陀,褐色也。樹大皮厚。味平,溫,主癥瘕氣塊,溫腹,暖胃,止嘔逆,並食也。(《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482)
白話文:
根據《西域記》記載,這種樹木生長在西方的國家。當地人會用它的樹皮來染僧人的袈裟,因此得名「干陀木」。干陀的意思是褐色。這種樹木高大,樹皮厚實。味道平和,藥性溫熱,主要可以治療腹中腫塊、氣滯等問題,還能溫暖腹部、暖和腸胃,並能止住嘔吐、反胃,可以與食物一起服用。
6. 69.含水藤中水
謹按《交州記》云:生嶺南及諸海山谷。狀若葛,葉似枸杞。多在路旁,行人乏水處便吃此藤,故以為名。主煩渴,心躁,天行疫氣瘴癘,丹石發動,亦宜服之。(《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054)
白話文:
根據《交州記》記載,這種植物生長在嶺南和各個海邊山谷中。它的外形像葛藤,葉子類似枸杞。它經常生長在路旁,當行人缺水時就會吃這種藤,因此得名「含水藤」。它主要可以治療煩渴、心煩意亂、以及流行性疫病、瘴氣、以及服用丹石後引起的副作用,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它。(出自《大觀》卷十二頁52,《政和》頁311,《綱目》頁1054)
7. 70.鼠藤
謹按《廣州記》云:生南海山谷,藤蔓而生。鼠愛食此,故曰鼠藤。咬處人即用入藥。彼人食之,如吃甘蔗。味甘美,主腰腳風冷,大補水臟,好顏色,長筋骨,並銼,濃煎服之。亦取汁浸酒更妙。(《大觀》卷十二頁53,《政和》頁312,《綱目》頁1054)
白話文:
根據《廣州記》記載,這種植物生長在南海的山谷中,是藤蔓類的植物。因為老鼠喜歡吃它,所以被稱為鼠藤。人們會將老鼠咬過的地方取來入藥。當地人會像吃甘蔗一樣直接食用,味道甘甜美味,主要可以治療腰腿受風寒引起的病痛,對於補養腎臟有很好的效果,能使氣色變好、強健筋骨。可以將鼠藤切碎,濃煎後服用。也可以取汁泡酒,效果更好。
8. 71.蜜香
謹按《內典》云:狀若槐樹。《異物志》云:其葉如椿。《交州記》云:樹似沉香無異。主辟惡,去邪鬼屍注心氣。生南海諸山中。種之五六年便有香也。(《大觀》卷十二頁53,《政和》頁312,《綱目》頁1363)
白話文:
根據記載,《內典》說:它的樣子像槐樹。《異物志》說:它的葉子像椿樹。《交州記》說:這種樹和沉香樹很像,沒有什麼不同。它主要的功能是避開不好的氣味,去除邪氣、鬼怪、屍毒和心胸悶痛的症狀。這種樹生長在南海一帶的山裡,種植後約五、六年就會產生香氣。(《大觀本草》第十二卷第53頁,《政和本草》第312頁,《本草綱目》第13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