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濂胎產方案》~ 高氏《胎產方案》卷四 (1)
高氏《胎產方案》卷四 (1)
1. 高氏《胎產方案》卷四
產後下
產後便數淋症
凡產後小便數者,由腹內夙有冷氣,因虛而發。宜桑螵蛸散。或以益智仁二錢,炒研為末,米飲送下。若淋漓作痛,亦由產母虛弱,冷氣客於腹中,以茅根湯治之,或御製通便秘方,或以金鑰匙散治之。
桑螵蛸散
桑螵蛸(二十枝),人參(三錢),黃耆(三兩),鹿茸,牡蠣、赤石脂(各二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大米湯送下。
白茅根湯
白茅根、瞿麥、茯苓、車前子(炒研)、通草、滑石粉、麥冬(去心)、甘草(分數臨症酌用)、燈芯五寸
御製通便秘方(清朝宗室秘方,專通小便。)
用陳倉小米半斤,淘濃泔澄清熱服,小便即通。
若血淋,米泔湯加淮牛膝二錢。
金鑰匙散(龔狀元方)
此方專行通淋。
滑石、蒲黃各三錢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沸水沖服。
產後傷脬小便淋數不止
產後傷脬,此緣穩婆不慎之故,急以白及散治之。
白及散
白及鳳凰衣(即生雛之雞卵皮)、桑螵蛸各三錢,共為細末,入豬脬內,煮爛食之即愈。
產後水腫
產後四肢浮腫,皮膚光滑,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故也。當大補氣血為主,佐以蒼朮、白朮、茯苓等藥。虛加人參;熱加木通、麥冬、黃芩;若因風冷濕氣傷表,無汗而腫,宜五皮散加姜皮、半夏、蘇葉以微表之,使水氣從皮毛而出,然後以補劑調理。
利水大補湯
人參、黃耆、何首烏(各二錢),白芍(酒炒),茯苓皮(各二錢),白朮(三錢,土炒),陳皮(六分),木瓜(八分),蒼朮(炒)、川樸(炒)、大腹皮、木通(各一錢)
加味五皮散
大腹皮、五加皮、茯苓皮、地骨皮、姜皮、青皮(醋炒)、半夏(姜炒)、蘇葉各一錢,水煎服。
產後熱蒸成勞瘵症
產後勞瘵症,皆由嗜欲無節,起居不時,以致真陰耗竭,虛火上炎。或蒸而熱,或往來寒熱,似瘧非瘧;或咳血咯血,自汗盜汗;或心神恍惚,夢與鬼交;或經水閉塞,日漸羸瘦,皆緣陰虛生內熱所致。熱鬱積久,變成虛怯。宜清熱止嗽,潤肺瀉火,滋補真陰,以復其元。患此者,必須寡欲內養,方能有效,否則不治。
保真湯
川貝母(去心)、茯苓(各五分),川芎、麥冬(去心)、地骨皮(各一錢),當歸、生地白芍(酒炒,各二錢),五味子(十粒,研),天冬(一錢半,炙),桔梗(八分),甘草(三分,炙),大棗(二枚)
虛甚,原方加人參一錢,黃耆八分。
脾胃弱,原方加白朮(土炒)、山藥(炒)各二錢,砂仁三粒(炒研)。
加味大造丸
紫河車(一具,清水洗淨,新瓦燒乾),生地(一兩),人參、當歸、山藥(炒)、枸杞(各一兩),知母(一錢),五金、石斛(酒蒸)、麥冬(去心,各八錢),銀柴胡(六錢),龜板(五錢,醋炙)
白話文:
產後下便數淋症:產後頻尿,是因為腹內本來就有寒氣,因體虛而發作。可用桑螵蛸散治療。或用益智仁二錢,炒研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如果尿液淋漓作痛,也是因為產婦虛弱,寒氣入侵腹部,可用茅根湯治療,或用御製通便秘方,或用金鑰匙散治療。
桑螵蛸散:桑螵蛸二十枝,人參三錢,黃耆三兩,鹿茸適量,牡蠣、赤石脂各二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
白茅根湯:白茅根、瞿麥、茯苓、炒車前子、通草、滑石粉、去心麥冬、甘草(分量依病情調整)、燈芯五寸。
御製通便秘方:(清朝宗室秘方,專治小便不通)用陳年小米半斤,淘洗乾淨取澄清米湯熱服,小便即可通暢。如果是血尿,米湯中加淮牛膝二錢。
金鑰匙散:(龔狀元方)此方專治尿頻尿痛。滑石、蒲黃各三錢,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開水沖服。
產後膀胱受損小便淋漓不止:產後膀胱受損,是穩婆(接生婆)不小心造成的,應立即用白及散治療。
白及散:白及、雞蛋殼(生雞蛋殼)、桑螵蛸各三錢,磨成細粉,放入豬膀胱內,煮爛食用即可痊癒。
產後水腫:產後四肢浮腫,皮膚光滑,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腎虛不能排泄水分造成的。應以大補氣血為主,輔以蒼朮、白朮、茯苓等藥。體虛者加人參;有熱者加木通、麥冬、黃芩;如果是風寒濕邪侵襲肌表,無汗而腫,則用五皮散加姜皮、半夏、蘇葉以發汗解表,使水氣從皮膚排出,然後再用補益藥調理。
利水大補湯:人參、黃耆、何首烏各二錢,酒炒白芍、茯苓皮各二錢,土炒白朮三錢,陳皮六分,木瓜八分,炒蒼朮、炒川樸、大腹皮、木通各一錢。
加味五皮散:大腹皮、五加皮、茯苓皮、地骨皮、姜皮、醋炒青皮、姜炒半夏、蘇葉各一錢,水煎服。
產後熱蒸成勞瘵症:產後勞瘵症,都是由於縱慾無度,生活起居無規律,導致陰精耗竭,虛火上炎所致。症狀表現為發熱、寒熱往來(似瘧疾而非瘧疾)、咳嗽咳血、自汗盜汗、心神恍惚、夢交鬼神、月經閉塞、日漸消瘦,都是陰虛內熱所致。熱邪積聚日久,就會變成虛弱。治療應清熱止咳,潤肺瀉火,滋補真陰,以恢復元氣。患此病者,必須節慾保精,才能有效,否則難以治愈。
保真湯:川貝母(去心)、茯苓各五分,川芎、去心麥冬、地骨皮各一錢,當歸、酒炒生地白芍各二錢,研磨五味子十粒,炙天冬一錢半,桔梗八分,炙甘草三分,大棗二枚。
體虛者,原方加人參一錢,黃耆八分。
脾胃虛弱者,原方加土炒白朮、炒山藥各二錢,炒研砂仁三粒。
加味大造丸:紫河車一具(清水洗淨,用新瓦焙乾),生地一兩,人參、當歸、炒山藥、枸杞各一兩,知母一錢,五金、酒蒸石斛、去心麥冬各八錢,銀柴胡六錢,醋炙龜板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