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濂胎產方案》~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12)

回本書目錄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12)

1.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一、產後瀉黃色,乃脾土真氣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木香四分,煨肉蔻一枚,炮姜四錢。

補中益氣湯(見卷一,胎前子滿門)

二、產後久瀉不止,元氣下陷,大便不禁,肛門如脫,宜服六君子湯加木香四分,煨肉蔻一枚,炮姜四分,升麻五分。

六君子湯,陳皮(一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人參(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

三、產後傷麵食,宜六君子湯加麥芽三錢;傷穀食,加神麯三錢(方見上條)。

四、產後傷肉食,宜六君子湯加山楂(炒)、砂仁各五分,神麯一錢(炒)。

五、產後胃氣虛弱,瀉痢完穀不化,宜六君子湯加木香三分,肉蔻一枚(煨)。(方見第二條)

六、產後瀉痢,脾虛四肢浮腫,宜六君子湯加五皮飲(六君子湯方見第二條),五皮飲(大腹皮一錢半,茯苓皮三錢,地骨皮三錢,五加皮三錢,陳橘皮三錢)。

七、產後諸症兼嘔者,諸方俱宜加藿香一錢,痰多,加半夏八分(炒)。

八、產後諸症兼小便短澀者,諸方俱宜加茯苓一錢,澤瀉五分,燈芯十二根,車前子一錢(炒研)。

九、產後泄瀉不止,宜六君子湯加蓮子十粒,酸石榴皮一錢(六君子湯見本門第二條)。

十、產後患赤痢,久而不愈者,香連丸二錢,人參二錢,煎湯送丸即愈。勿過用木香、薑汁之類,蓋血之一部見熱則行,寒則止。然下赤痢,紅即血者,宜香連丸。人參、地榆炭,煎湯送丸。以上諸方必須問其有塊痛否,無則宜之。若有塊痛,仍以生化湯為本。

產後嘔逆

人之胃腑為五穀之海,水穀之精上輸肝肺,分布五臟,化為氣血,榮潤百骸。產後勞傷,脾胃正氣虧損,邪氣易乘,如入於脾胃,則氣逆嘔吐而食不下矣。若七日內嘔吐不止,全不納穀,血塊未除,治當消塊佐以溫藥,宜服安胃行血湯。若痛已除而嘔不止,不納穀者,宜服加減六物湯,及後溫中和胃飲。若嘔而氣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宜服補中和胃湯。

安胃行血湯

藿香砂仁(炒研,各四分),川芎(一錢),當歸(四錢),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炮姜,甘草(炙,各五分),人參(一錢),生薑(三片,有汗勿用)

加減六物湯

白茯苓、人參、川芎(各一錢),當歸、白扁豆(炒研,各二錢),山藥(一錢五分,炒),藿香(五分),豆仁(即山豆根苗上子也,四分),炮姜(四分),陳皮(三分),甘草(五分,炙),生薑(三片)

嘔止去豆仁。

溫中和胃飲

人參、茯苓(各一錢),當歸、白扁豆(炒研,各二錢),陳皮、藿香、甘草(炙)、丁香(公丁,各三分),生薑(三片)

寒,原方加吳茱萸一錢,嘔止減丁香。

補中和胃湯

人參,白朮(土炒)、白扁豆(炒研)、當歸(各二錢),茯苓(一錢),山藥(一錢五分,炒),陳皮、炮薑、甘草(炙,各四分)

白話文: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一、產後拉肚子,大便呈黃色,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木香四分,煨過的肉蔻一枚,炮薑四錢。

二、產後長期腹瀉不止,元氣下陷,大小便失禁,肛門有脫垂感,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木香四分,煨過的肉蔻一枚,炮薑四分,升麻五分。 (六君子湯組成:陳皮一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人參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

三、產後消化不良,吃麵食不舒服,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麥芽三錢;吃穀物不舒服,就加神麴三錢。(方劑見上一條)

四、產後消化不良,吃肉食不舒服,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炒山楂、砂仁各五分,炒神麴一錢。

五、產後胃氣虛弱,腹瀉,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良,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木香三分,煨過的肉蔻一枚。(方劑見第二條)

六、產後腹瀉,脾虛導致四肢浮腫,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和五皮飲。(六君子湯方劑見第二條,五皮飲組成:大腹皮一錢半,茯苓皮三錢,地骨皮三錢,五加皮三錢,陳橘皮三錢)

七、產後各種症狀伴隨嘔吐的,所有方劑都應該加藿香一錢;痰多的,加炒半夏八分。

八、產後各種症狀伴隨小便短澀的,所有方劑都應該加茯苓一錢,澤瀉五分,燈芯十二根,炒研車前子一錢。

九、產後腹瀉不止,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入蓮子十粒,酸石榴皮一錢。(六君子湯見本門第二條)

十、產後患赤痢,很久都不好,服用香連丸二錢,人參二錢,煎湯送服藥丸即可痊癒。不要過度使用木香、薑汁等,因為血液一部分遇熱則運行,遇寒則停止。但如果是下赤痢,大便顏色鮮紅像血一樣,就應該服用香連丸、人參、炒焦地榆,煎湯送服藥丸。以上所有方劑,都必須詢問病人是否有腹痛腫塊,沒有的話就可以使用。如果有腹痛腫塊,還是以生化湯為主。

產後嘔逆

人的胃腑是五穀的倉庫,水穀的精華上輸肝肺,分佈到五臟,化為氣血,滋養全身。產後勞損,脾胃正氣虧損,邪氣容易入侵,如果入侵脾胃,就會氣逆嘔吐,吃不下東西。如果七天內嘔吐不止,完全不進食,而且血塊還沒排出,治療應該先消除血塊,再用溫和的藥物,應該服用安胃行血湯。如果疼痛已經消除,但還是嘔吐不止,吃不下東西,應該服用加減六物湯,以及後溫中和胃飲。如果嘔吐而且氣血不足,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應該服用補中和胃湯。

安胃行血湯

藿香、砂仁(炒研,各四分),川芎(一錢),當歸(四錢),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炮薑,甘草(炙,各五分),人參(一錢),生薑(三片,出汗就不要用)

加減六物湯

白茯苓、人參、川芎(各一錢),當歸、炒白扁豆(研末,各二錢),炒山藥(一錢五分),藿香(五分),豆仁(即山豆根苗上的種子,四分),炮薑(四分),陳皮(三分),炙甘草(五分),生薑(三片)

嘔吐停止後就不用加豆仁。

溫中和胃飲

人參、茯苓(各一錢),當歸、炒白扁豆(研末,各二錢),陳皮、藿香、炙甘草、公丁香(各三分),生薑(三片)

體寒的,原方再加吳茱萸一錢;嘔吐停止後就減少丁香用量。

補中和胃湯

人參,炒白朮、炒白扁豆(研末)、當歸(各二錢),茯苓(一錢),炒山藥(一錢五分),陳皮、炮薑、炙甘草(各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