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濂胎產方案》~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4)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4)
1.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仁壽生化湯
人參,川芎(各二錢),當歸(四錢),炮姜(四分),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甘草(四分),大棗(二枚,燒),水煎服。
如厥回,去人參,待塊痛除再加之,此治新產發厥。
生脈散(古方)
人參(四錢,或用黨參一兩),五味子(二錢),麥門冬(一錢,去心),代茶。
滋榮益氣復神湯
此方治產後發厥,但無塊痛者宜服。
人參、全當歸(各二錢),麥門冬(去心),焦白朮、川芎(各一錢),熟地(二錢),甘草(四錢,炙),橘皮(三錢),五味子(十粒)
如汗多,以原方加麻黃根一錢(炙),酸棗仁一錢(炒黑)。
有塊痛,減人參,加肉桂五分(研)。
大便閉,原方加肉蓯蓉、火麻仁(研)各二錢。
小便閉,原方加通草三分。
有痰,原方加竹瀝、薑汁、橘紅各四分,紹酒一杯。
手足口氣漸冷,原方加漢附子五分,人參倍用。
口渴服原方,間常以生脈散代茶(即前方)。
按:厥逆屬陽虛者居多,若無塊痛腹脹等症,純用參附加肉桂可也,有桂則瘀亦去矣,不可遲疑。
暈逆總論
大抵產後暈厥,皆由氣血兩竭,神將去而幾息,僅有一線生意耳。若非大補,不能回將絕之元陽。但暈在臨盆尤甚於厥,宜頻服生化湯。先補血分之虧,可期塊化血旺,神清暈止。如無汗脫、神倦氣虛等症,切勿遽加參耆。或厥在分娩之後,氣血兩竭,宜用仁壽生化湯以復其神。總之,治暈,問有塊痛,參朮未可驟進,問無塊痛,參朮地耆必須並用。
仁壽生化湯(見產後厥逆門)
產後血崩
產後血水大來,須看顏色之紅紫,形氣之虛實。如顏色多紫,乃當去之敗血,勿以崩論。若紅而色鮮,乃是驚傷而心不能生血,怒傷而肝不能藏血,勞傷而脾不能攝血,則當以崩治。法以先服生化湯數劑,則行中有補,血自生旺矣!至若形脫氣虛或汗出不止,宜仁桂生化湯以益氣。斯陽生則陰長而血乃旺,非棕炭等藥可治也。
如產後滿月外,患此崩症,宜五灰散,又宜升舉大補湯治之。凡年老有積虛弱人患此崩者,均宜服此末二方也。
生化湯(見本卷產後血崩門)
仁桂生化湯
人參(三錢),全當歸(四錢,炒),川芎(三分),荊芥(四分,炒黑),桃仁(十粒,炒去皮尖),肉桂(五分,研,二劑後去之),酸棗仁(二錢,炒黑),炙甘草(五分)
如汗多,原方加黃耆、人參各三錢。
渴,原方加麥門冬一錢、五味子五分。
瀉,原方加白茯苓、蓮子(去心炒)各二錢。
六脈俱伏或右手絕者,宜用生脈散倍加人參(見產後厥逆)。
痰多,仁桂生化湯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一錢,紹酒一杯。
咳嗽,上原方加杏仁、知母、桔梗各一錢。
驚悸,原方加酸棗仁(炒黑)、柏子仁(炒,各研)各二錢。
白話文: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仁壽生化湯
人參、川芎各兩錢,當歸四錢,炮姜四分,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甘草四分,大棗兩枚(燒),水煎服。
若產後出現昏厥,先去除人參,待腹部疼痛消除後再加入,此方用於治療產後新發生的昏厥。
生脈散(古方)
人參四錢(或用黨參一兩),五味子二錢,麥門冬一錢(去心),代茶飲用。
滋榮益氣復神湯
此方用於治療產後昏厥,但沒有腹部疼痛者適用。
人參、全當歸各兩錢,麥門冬(去心),焦白朮、川芎各一錢,熟地二錢,甘草四錢(炙),橘皮三錢,五味子十粒。
若汗多,原方加炙麻黃根一錢,炒黑酸棗仁一錢。
若有腹部疼痛,減少人參用量,加研磨肉桂五分。
若大便不通,原方加肉蓯蓉、火麻仁(研)各二錢。
若小便不通,原方加通草三分。
若有痰,原方加竹瀝、薑汁、橘紅各四分,紹酒一杯。
若手腳及口氣漸漸變冷,原方加漢附子五分,人參加倍。
若口渴,服用原方,間歇可用生脈散代茶飲用。
說明:昏厥多屬陽虛,若無腹部疼痛、腹脹等症狀,單用人參並加肉桂即可,肉桂能活血化瘀,不可延誤。
暈厥總論
大多數產後暈厥,都是由於氣血兩虛,生命垂危,僅剩一线生機。若不大量補益,無法挽回將要衰竭的陽氣。但分娩時的暈厥比昏厥更嚴重,宜頻頻服用生化湯。先補血虛之症,則可期待瘀血化解,血氣旺盛,神清氣爽,暈厥自止。若無汗出、倦怠氣虛等症狀,切勿急於加入人參、黃耆。或分娩後出現昏厥,氣血兩虛,宜用仁壽生化湯以恢復元氣。總之,治療暈厥,要問是否有腹部疼痛,若有,人參、白朮不可驟然加大劑量;若無,人參、白朮、熟地、黃耆必須同時使用。
仁壽生化湯(詳見產後昏厥篇)
產後血崩
產後出血量大,須觀察出血顏色(紅紫),以及氣血虛實狀況。如顏色多紫,是敗血,不必當作血崩處理。若顏色鮮紅,則是驚嚇傷心、肝氣鬱結、過度勞累傷脾所致,則應當作血崩治療。方法是先服用幾劑生化湯,這樣在止血的同時也能補益,血自然會生旺!至於形體消瘦,氣虛或汗出不止者,宜用仁桂生化湯益氣。這樣陽氣生則陰氣長,血液自然旺盛,不是用棕櫚炭等藥物所能治療的。
如產後滿月後才患血崩,宜用五灰散,也宜用升舉大補湯治療。凡年老體虛、有積症者患血崩,均宜服用後兩種藥方。
生化湯(詳見本卷產後血崩篇)
仁桂生化湯
人參三錢,全當歸四錢(炒),川芎三分,荊芥四分(炒黑),桃仁十粒(炒去皮尖),肉桂五分(研,服用兩劑後停用),酸棗仁二錢(炒黑),炙甘草五分。
若汗多,原方加黃耆、人參各三錢。
若口渴,原方加麥門冬一錢、五味子五分。
若腹瀉,原方加白茯苓、蓮子(去心炒)各二錢。
若六脈皆無或右手脈搏消失,宜用生脈散並加倍人參(詳見產後昏厥篇)。
若痰多,仁桂生化湯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一錢,紹酒一杯。
若咳嗽,上列原方加杏仁、知母、桔梗各一錢。
若心悸,原方加酸棗仁(炒黑)、柏子仁(炒,研)各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