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濂胎產方案》~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3)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3)
1.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產後用藥十誤
一、產後誤用順氣耗氣藥,反增飽悶,雖陳皮亦不可多用。
二、產後誤用消食藥過多,致減食損胃,甚至不進食。
三、產後誤用芩連知柏,致倒胃增熱,甚至不食。
四、產後塊痛未除,誤用參耆白朮,輕則瘀血不行,重則立斃。
五、產後誤用地黃以滯惡露,獨用枳殼、枳實以消塊痛,致耗元氣。
六、產後誤用大黃、芒硝以通大便,必成膨脹。
七、產後誤用三稜、莪朮、蘇木以行塊,輕則傷新血,重則傷性命。
八、產後虛弱之婦,誤用山楂煎酒以攻血塊,必傷元氣以致汗出不止。
九、產後誤用濟坤丹下胞衣,至三四五丸,以致百病皆作。
十、產後誤信《產室百問》及《婦人良方》,多至不救。
產後血暈
凡分娩之後眼花頭旋,不知人事謂之「血暈」。其因有三,一因勞倦甚而氣竭神昏;二因去血多而元氣欲絕;三因痰火乘虛泛上而昏憒不清。患此三者,魂不隨神往來而幾運幾息也,急服加味生化湯二三劑,以行塊止痛。外用醋韭法沖鼻,使產母聞氣令精神不散,此救血暈之急法也。
大約病弱產母臨盆之際,須預煎生化湯,預備韭醋瓶,以防患此為萬全。及兒降生,不可喜子慢母,母亦不宜顧子忘倦,又不可產訖即臥,與夫憤怒氣逆,皆能致暈也,慎之慎之!
加味生化湯
荊芥(五分),川芎(二錢),全當歸(六錢),薑炭(四分),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甘草(五分),水煎八分,入紹酒一盅,溫服。
血塊不痛或無血塊而汗多者,原方加人參二錢,黃耆二錢。
血塊痛甚者,原方加肉桂五分。
渴,原方加寸麥門冬一錢(去心),五味子十粒。
有痰,原方加竹瀝半瓶,薑汁一匙。
痰火乘虛泛上而暈,原方加橘紅四分。
兩手脈伏或右手脈絕者,原方加麥門冬一錢(去心),人參四錢,五味子二錢。
按:三等血暈,切不可用破血耗氣等藥,雖山楂性緩,亦不宜服。其塊痛者,生化湯送益母九及鹿角炭。倘氣脫將絕,牙關緊閉,藥不下咽者,用鵝翎筒插咽灌之,如灌下漸溫暖,則不拘劑數灌之。又當用熱手自單衣外從心揉至腹上,又時換熱衣溫暖之,自然漸漸甦醒。如醒後塊痛仍未除者,宜用原方生化湯不加不減,待塊消痛止,再進參耆。
產後厥逆
凡產母產時用力太過,勞倦傷脾,脾氣耗竭,不能注於四旁,故足冷逆而厥氣上行。經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逆氣上行,滿於經絡,則神氣浮越,去身而飄矣!苟非大補,焉能回陽而復神,必用仁壽生化湯倍人參,連進二劑,使氣血旺而神復厥止。如渴,另用生脈散代茶,助津以滋臟燥。
雖有四肢厥冷、泄漏或類傷寒陰症,亦不可用四逆湯,必倍參生化佐以黑姜(即炮姜也),或加熟附一片,以回陽止逆則可已,足以行參耆之力矣。
白話文: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產後用藥十誤
一、產後錯誤服用溫散氣滯的藥物,反而增加飽脹感,即使是陳皮也不可多用。
二、產後錯誤服用過多的消食藥物,導致食慾減退、胃部受損,甚至完全不想進食。
三、產後錯誤服用黃連、黃芩、知母、黃柏等苦寒藥物,導致胃部不適、體內燥熱加重,甚至不想進食。
四、產後血塊疼痛未消,錯誤服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補氣藥物,輕則瘀血無法排出,重則危及生命。
五、產後錯誤服用地黃導致惡露停滯,單獨使用枳殼、枳實來消散血塊疼痛,反而耗損元氣。
六、產後錯誤服用大黃、芒硝等瀉下藥物通便,必定導致腹部膨脹。
七、產後錯誤服用三稜、莪朮、蘇木等活血化瘀藥物來排出血塊,輕則損傷新生的血液,重則危及性命。
八、產後虛弱的婦女,錯誤服用山楂酒來攻破血塊,必定損傷元氣,導致汗出不止。
九、產後錯誤服用濟坤丹來排出胎盤,服用三四五丸後,各種疾病都會產生。
十、產後錯誤相信《產室百問》和《婦人良方》等書籍中的方法,往往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產後血暈
產後出現眼花、頭暈、意識不清的現象稱為「血暈」。其原因有三:一為勞累過度,導致氣虛神昏;二為失血過多,元氣將盡;三為痰火乘虛而上,導致神志不清。患有這三種情況之一,性命危在旦夕,需立即服用加味生化湯二三劑,以排出血塊止痛。同時用醋和韭菜沖鼻,讓產婦聞到氣味以提神醒腦,這是治療血暈的急救方法。
一般來說,體弱的產婦在臨盆前,就應該預先煎好生化湯,準備好韭菜醋瓶,以防萬一。孩子出生後,不可過度喜悅而忽略產婦的疲倦,產婦也不可只顧孩子而忘記休息,產後也不可立即臥床,更不可生氣或情緒逆亂,這些都可能導致血暈,務必小心謹慎!
加味生化湯
荊芥(五分),川芎(二錢),當歸(六錢),薑炭(四分),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甘草(五分),水煎八分,加入紹酒一盅,溫服。
若血塊不痛或無血塊但汗多者,原方基礎上加人參二錢,黃耆二錢。
若血塊疼痛劇烈者,原方基礎上加肉桂五分。
若口渴者,原方基礎上加麥門冬一錢(去心),五味子十粒。
若有痰者,原方基礎上加竹瀝半瓶,薑汁一匙。
若痰火乘虛而上導致暈厥者,原方基礎上加橘紅四分。
若兩手脈象微弱或右手脈象消失者,原方基礎上加麥門冬一錢(去心),人參四錢,五味子二錢。
說明:對於三種不同原因導致的血暈,都絕對不可使用破血耗氣的藥物,即使是山楂這種藥性較緩和的藥物也不宜服用。若有血塊疼痛,可用生化湯送服益母草和鹿角炭。如果氣血將盡,牙關緊閉,無法吞服藥物,可用鵝毛管插入咽喉灌服。如果灌服後逐漸感到溫暖,則不論劑數,繼續灌服。同時,應以熱手從單衣外由心窩處按摩至腹部,並及時更換溫暖衣物,使其慢慢甦醒。如果甦醒後血塊疼痛仍然沒有消除,應服用不加不減的原方生化湯,待血塊消散疼痛停止後,再服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補氣藥物。
產後厥逆
產婦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勞倦傷脾,脾氣耗竭,不能布散於全身,因此腳部冰冷、氣逆上行。經書上說:「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逆氣上行,充滿經絡,則神氣浮越,離開身體而飄忽不定!如果不大力補氣,怎麼能夠回陽復神呢?必須服用加倍人參的仁壽生化湯,連續服用二劑,使氣血旺盛,神志恢復,厥逆停止。如果口渴,另用生脈散代茶飲,以滋潤津液,養護臟腑。
即使出現四肢厥冷、腹瀉或類似傷寒陰證的情況,也不可服用四逆湯,必須加倍人參的生化湯,再加入黑薑(炮薑)或熟附子一片,以回陽止逆,才能發揮人參、黃耆、白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