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濂胎產方案》~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1)

1. 高氏《胎產方案》卷三

產後上

產後總論

凡病起於血氣之衰,脾胃之虛,況產婦氣血脾胃之虛弱,殆有甚焉。丹溪論:「產後當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症,以末治之。」故治法有氣勿專耗氣,有食勿專消食,熱不用芩連,寒不用桂附。如中虛外感,見三陽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則重竭其陽。見三陰里症之多,似宜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則重亡其陰。

至若耳聾、脅痛,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中風類痙之症,莫作風治。其由陽氣之衰,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即如因陰血之涸,非滋榮不能舒筋而活絡。又乍寒乍熱,發作有期,症類瘧也,若以瘧治,淹滯難痊。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也,若以邪治,危亡可待。

白話文:

生產完畢後,身體往往虛弱,氣血不足,脾胃功能也較差。產婦本身就比一般人虛弱,更需要好好調養。醫學典籍指出,產後調理首要之務是補益氣血,其他病症則可視情況處理。因此,治療原則是既要補氣,也要留住氣;既要補血,也要留住血;既要養胃,也要留住胃。不要單純地耗氣、消食,也不要盲目地使用寒涼或溫熱藥物。

如果產婦出現虛弱感冒,有發燒等外感症狀,看起來像是需要發汗,但產後不宜使用麻黃,因為會加重陽氣虧虛。如果出現腹痛等里症,看似需要瀉下,但產後不宜使用承氣湯,因為會加重陰血虧損。

對於產後耳聾、脅痛、腎虛、惡露不盡等症狀,不要使用柴胡。出現神志不清、出汗、類似中風的痙攣症狀,也不要單純地用風寒藥物治療。這些症狀往往是陽氣不足所致,需要大補陽氣才能恢復元氣。同樣地,如果出現筋骨痠痛,這可能是陰血不足導致,需要滋養補血才能舒筋活絡。

另外,產後如果出現反覆發作的寒熱交替,症狀類似瘧疾,也不宜直接用治療瘧疾的方法,否則病情容易反复,難以痊癒。如果出現精神恍惚、言语不连,看起来像是中邪,也不要直接用驅邪的藥物,以免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去血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化。汗多而小溲短澀,六君倍用參耆。脫肛、茄帕俱是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是良方也。口噤拳攣,無非血燥類風,加參生化,大有益焉。產戶入風,服以養榮羌獨。玉門傷冷,洗須床菟萸硫。怔忡驚悸,生化湯加以遠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兼服。

脾氣因喘咳而滿悶虛煩,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過食而嘔吐惡逆,六君子加神麯為良。蘇木、稜、莪大能破血;青皮、枳實最消膨脹。一應耗氣破血之藥,汗出泄下之方,只可施於強壯,不宜用於虛弱。大抵新產之後,先問惡露何如,塊痛何如,參朮不可遽加。至若亡陽汗脫,氣虛喘促,加參生化是從權也。

白話文:

如果排血後大便乾結,可以在生化湯中加入蓯蓉。如果出汗多且小便量少且澀,可以在六君子湯中加倍使用人參和黃耆。脫肛和子宮下垂都是氣虛下陷造成的,補中益氣湯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口緊握拳,通常是血燥風邪所致,在生化湯中加入人參會有很大幫助。產婦受風,可以用養榮湯和羌活治療。陰部受寒,可以用床單、菟絲子和硫磺清洗。心神不寧、驚悸,可以在生化湯中加入遠志。神志恍惚,可以服用安神丸。

脾氣虛弱導致咳嗽氣喘、胸悶煩躁,可以在生化湯中加入木香。因為過度飲食而嘔吐反胃,可以在六君子湯中加入神麴。蘇木、稜、莪大能破血;青皮、枳實能消腫。所有耗氣破血的藥物和引發汗出泄下的方劑,只能用於體質強壯的人,不能用於體弱者。一般來說,產婦生產後,首先要詢問惡露情況和腹痛程度,不可立即使用人參和白朮。如果出現陽氣不足、出汗不止、氣虛喘促的情況,則可以根據情況在生化湯中加入人參。

如亡陰大熱,暈厥血崩,升舉大補乃急救耳。王太僕云:「治下補下,制以緩急,制緩以滋道路,制急乃氣味俱薄,力與緩同。」是製法當遵丹溪服法,須效太僕。雖未盡產症之詳,已統括治療之要。敢曰《濟陰》之指南,其於《女科》不無小補云。

生化湯論

產後氣血大虛,理宜大補。但惡露未盡,用補須防滯血,乃生之而化之,能化能生。攻血塊,無損元氣;行中又帶補血,方許萬全,治無一失。世以四物湯治產,地黃性寒滯血,芍藥酸寒無補,其不誤人者幾希矣。

按:生化湯者,因藥性之功而立名也。蓋產後以化舊生新為要。考諸藥性,川芎當歸、桃仁三品,能善破舊血,驟生新血,佐以薑炭、甘草引三品入於肝肺,生血理氣。五味成方,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之聖藥也,故因以生化名之。凡孕婦至月足,照方預備數帖,至胞水一破,速煎一劑,候兒降生即服,不問半產正產,雖少壯婦女,平安無事,俱宜服之。

白話文:

如果產婦出現陰虛發熱、昏厥、血崩等危急情況,就需要立即使用升舉大補的藥物來救治。王太僕曾說:「治療下焦虛寒應該補益下焦,但要根據情況調整藥物性質,緩慢的藥物可以滋養經絡,急性的藥物則需要氣味清淡,藥力與緩慢的藥物相同。」這個製藥原則應該遵循丹溪的服藥方法,效法王太僕的醫術。雖然這段文字沒有完全詳述產後疾病的治療方法,但已經概括了治療的重點。可以說,《濟陰》是產後疾病的指南,對於《女科》也有一定的幫助。

產後氣血大虛,需要大力補益。但惡露未盡,補益時需要防止滯血,因此要使用既能化瘀又能生血的藥物。這樣既能清除血塊,又不損元氣,又能行血同時補血,才能達到萬無一失的療效。現在很多醫生用四物湯治療產後疾病,但是地黃性寒容易滯血,芍藥酸寒沒有補血作用,用它治療產後疾病,錯誤的例子很多。

生化湯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藥效的功用而得名。產後以化去舊血,生成新血為要。考究藥性,川芎、當歸、桃仁三味藥能有效破除舊血,迅速生成新血,再用薑炭、甘草引導三味藥進入肝肺,生血理氣。五味藥合在一起,行血中有補血,化瘀中有生血,確實是產後疾病的聖藥,所以叫它生化湯。凡是懷孕到足月的婦女,可以提前準備好幾帖生化湯,等到破水時就立即煎一劑,孩子出生後就服用,不論是早產還是足月,即使是年輕力壯的婦女,為了平安無事,也應該服用。

生化湯

川芎(三錢),全當歸(八錢),桃仁(十粒,炒,去皮尖),薑炭(五分),炙甘草(五分)

上五味,用水三碗煎至八分,加紹酒二兩溫服。

按:生化湯要在產後一二個時辰內,未進飲食之先,相繼而服,則下焦血塊速化,新血驟生,自免血暈等症。但此湯頻服,精血漸增,產後諸症不能乘虛而襲矣。其或勞甚血崩,喘汗不止,急進加參生化湯數帖,或加紅花、延胡索生化湯,或加桂心生化湯等,一一如下及其他變症,以生化湯加減之,皆一一如下之生化湯加減法。

白話文:

生化湯由川芎、當歸、桃仁、薑炭、甘草五味藥材組成,煎煮後溫服。產婦在產後一兩個時辰內,尚未進食前服用,可幫助排出子宮血塊,促進新血生成,預防血暈等症。持續服用,可補充精血,避免產後各種病症。若產婦勞累過度導致血崩、喘汗不止,可根據情況加入參、紅花、延胡索、桂心等藥材,調整生化湯的藥方。

生化湯加減法

——產後勞甚血崩,汗喘不止,生化湯減甘草加人參二錢,大棗三枚,或原方加紅花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研、醋炒),或原方加桂心七分(研)。

——產後七日內未服生化湯,塊痛未除,仍照前原方服生化湯數帖;痛甚加延胡索一錢半(醋炒、研),益母草二錢,自然塊消痛止。不可遽加人參、黃耆、白朮、補住遊血,禍不可言。

——產後一二日內,塊痛雖未除,其產婦氣血虛脫,或崩或厥,或汗多而厥,或形色脫去,口氣漸冷,或煩渴不止,或氣喘短促,無論塊痛,從權加人參、黃耆以扶急危。如體倦無力,氣虛短促,本方多加人參;兼汗加黃耆;煩躁加竹茹;渴加麥門冬、五味子;喘加杏仁、桔梗。

白話文:

生化湯加減法

產後勞甚血崩,汗喘不止, 生化湯減甘草,加人參二錢,大棗三枚。

或原方加紅花五分,延胡索一錢五分(研、醋炒), 或原方加桂心七分(研)。

產後七日內未服生化湯,塊痛未除, 仍照前原方服生化湯數帖;痛甚加延胡索一錢半(醋炒、研),益母草二錢,自然塊消痛止。

不可遽加人參、黃耆、白朮,補住遊血,禍不可言。

產後一二日內,塊痛雖未除,其產婦氣血虛脫, 或崩或厥,或汗多而厥,或形色脫去,口氣漸冷,或煩渴不止,或氣喘短促,無論塊痛, 從權加人參、黃耆以扶急危。

如體倦無力,氣虛短促, 本方多加人參;兼汗加黃耆; 煩躁加竹茹; 渴加麥門冬、五味子; 喘加杏仁、桔梗。

——產後大便不通或至八九日者,由血少腸燥故也。宜生化湯加麻仁(火麻)三錢、肉蓯蓉五錢以潤之,一日自通。如大虛加人參二錢,勿用承氣湯。

——產後七日內或傷寒冷,血塊凝結痛甚,生化湯加肉桂五分、延胡索一錢。或食冷物,因之心腹皆痛者,再加肉蔻一錢。

——產後肥人多痰,宜生化湯加天花粉一錢五分,竹瀝半瓶,薑汁二錢,或加橘紅四分,毋輕用牛黃及寒冷等味。

白話文:

產後如果大便不通,甚至到七八九天才排便,是因為失血過多,腸道乾燥引起的。應該服用生化湯,再加入麻仁(火麻)三錢、肉蓯蓉五錢潤腸,一天就能通便。如果體虛,可以加入人參二錢,但不要使用承氣湯。

產後七天內,如果受寒或傷風,導致血塊凝結疼痛,則應在生化湯中加入肉桂五分、延胡索一錢。如果吃了冷的食物,導致腹部疼痛,則可以再加入肉蔻一錢。

產後肥胖者容易痰多,應服用生化湯,再加入天花粉一錢五分、竹瀝半瓶、薑汁二錢,或者加入橘紅四分。不要輕易使用牛黃和寒涼的藥物。

——胎前素虛弱者,產後一二日,已服生化湯三四帖,塊痛稍減,可按揉而定,宜生化湯加人參三錢。

——產後雖暑月,亦要和暖,如失蓋衣被,腹不溫和,風邪乘虛而入,雖服生化湯,恐塊痛不止,宜加肉桂四分(研)炒,五靈脂一錢。

——產後勞倦血暈,服生化湯一劑。第二劑加人參二錢,汗多亦加人參二錢。如形脫去,只用鹿角炭二錢(研末),用本湯送下或用本湯送益母丸。亦可外用韭菜搗爛,納入磁瓶內,將熱滾醋兩碗衝入,封其口,用有嘴的瓶口既封嘴,注產婦鼻中,斂其精神即醒。

白話文:

產婦懷孕期間體質虛弱,生產後一兩天,已經喝了三四帖生化湯,疼痛稍微減輕,可以按摩讓疼痛消失,可以加三錢人參在生化湯中服用。

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產婦也要注意保暖,如果沒有蓋好被子,肚子沒有溫暖,就會讓風寒趁虛而入,即使喝了生化湯,也可能導致疼痛不止,可以加四分研磨的肉桂和一錢五靈脂在生化湯中服用。

產後勞累導致暈厥,可以先服用一劑生化湯。第二劑加兩錢人參,如果出汗很多也加兩錢人參。如果神志恍惚,就只用研磨成粉的鹿角炭兩錢,用生化湯送服,或者用生化湯送服益母丸。也可以用搗爛的韭菜放入磁瓶中,加入兩碗滾燙的醋,封好瓶口,用瓶口對準產婦鼻子,讓她吸入醋氣,可以恢復精神清醒。

——產後發熱汗出,手足厥冷,或血崩氣短,神昏氣脫,乃大虛症,急須大補,庶可回生,宜加參生化湯速進數劑,再以生脈代茶。毋信《產室百問》,及《婦人良方》等書。

——產後日久不食,聞藥即吐,須用獨參湯以安胃氣,如聽其胃虛不能受藥則危矣。

獨參湯即人參(三錢或二錢,或以黨參代之)生薑三片江米二錢。

又方用胡椒少許,人乳汁一盅,熱和勻微辣飲,加以獨參湯,頻頻進之效甚。

兒枕惡露

產後惡露有塊,名曰「兒枕」。世多先消後補,殊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宜生養。若專攻舊,則新血不寧矣。世以濟坤丹,攻血塊下胞胎者,一時雖見速效,元氣未免虧損,不得已而用之,只可一丸,不宜多服,且須隨進補劑,庶免虛弱之害。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發燒、出汗,手腳冰冷,或者大量出血、呼吸急促、神志不清、氣息微弱,這些都是嚴重虛弱的症狀,必須馬上大補才能救活。建議先服用參生化湯,連續服用幾劑,之後再用生脈湯當茶飲。不要相信《產室百問》和《婦人良方》等書的說法。

產後如果長時間不進食,聞到藥味就想吐,必須用獨參湯來安撫胃氣,如果任由胃虛弱無法接受藥物,就會很危險。

獨參湯的配方是:人參(三錢或二錢,也可以用黨參代替)生薑三片,江米二錢。

另一個方子是:用少許胡椒,加入一盅人乳汁,熱水調和,微辣即可飲用,再配合獨參湯,頻繁服用效果很好。

產後惡露中如果有塊狀物,叫做「兒枕」。很多人習慣先消散惡露再補身體,卻不知道舊血雖然要消化,新血也要補充。如果只專注於清除舊血,新血就會不安定。市面上用濟坤丹來化解血塊、排出胎盤的藥物,雖然見效快,但會損害元氣,實在不得已才可以使用,而且每次只服用一丸,不可多服,還要配合補氣的藥物,以免造成虛弱。

濟坤丹(古方)

益母草(二兩),當歸(一兩),川芎(四錢),白芍(四錢,炒),五靈脂(四錢),延胡索(三錢,炒),上邊桂(一錢),丹參(八錢,炒),共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紹酒送下。

產後用藥十誤

一、產後誤用順氣耗氣藥,反增飽悶,雖陳皮亦不可多用。

二、產後誤用消食藥過多,致減食損胃,甚至不進食。

三、產後誤用芩連知柏,致倒胃增熱,甚至不食。

四、產後塊痛未除,誤用參耆白朮,輕則瘀血不行,重則立斃。

白話文:

濟坤丹(古方)

藥方:

益母草(二兩)、當歸(一兩)、川芎(四錢)、白芍(四錢,炒)、五靈脂(四錢)、延胡索(三錢,炒)、上邊桂(一錢)、丹參(八錢,炒)。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一丸,用紹酒送服。

產後用藥十誤:

一、產後誤用順氣耗氣藥物,容易導致腹脹難消,即使是陳皮,也不可過量使用。

二、產後誤用過量消食藥物,會造成食慾減退,損傷胃氣,甚至完全不進食。

三、產後誤用黃芩、黃連、知母、柏樹等寒涼藥物,容易導致反胃增熱,甚至不食。

四、產後瘀血凝滯導致疼痛,誤用人參、黃芪、白朮等補氣藥物,輕則瘀血難以消散,重則危及生命。

五、產後誤用地黃以滯惡露,獨用枳殼、枳實以消塊痛,致耗元氣。

六、產後誤用大黃、芒硝以通大便,必成膨脹。

七、產後誤用三稜、莪朮、蘇木以行塊,輕則傷新血,重則傷性命。

八、產後虛弱之婦,誤用山楂煎酒以攻血塊,必傷元氣以致汗出不止。

九、產後誤用濟坤丹下胞衣,至三四五丸,以致百病皆作。

十、產後誤信《產室百問》及《婦人良方》,多至不救。

白話文:

產後如果錯誤地使用地黃,會導致惡露停滯,單獨使用枳殼或枳實來消散瘀塊疼痛,反而會消耗元氣。

產後錯誤地使用大黃或芒硝來通便,必然會導致腹部膨脹。

產後錯誤地使用三稜、莪朮、蘇木來化解瘀塊,輕則會損傷新生的血液,重則會危及生命。

產後虛弱的婦女,錯誤地使用山楂煎酒來攻破血塊,必定會損傷元氣,導致汗出不止。

產後錯誤地使用濟坤丹來排出胎盤,服用三到五丸,就會導致百病叢生。

產後錯誤地相信《產室百問》和《婦人良方》等醫書,往往會導致無藥可救的狀況。

產後血暈

凡分娩之後眼花頭旋,不知人事謂之「血暈」。其因有三,一因勞倦甚而氣竭神昏;二因去血多而元氣欲絕;三因痰火乘虛泛上而昏憒不清。患此三者,魂不隨神往來而幾運幾息也,急服加味生化湯二三劑,以行塊止痛。外用醋韭法沖鼻,使產母聞氣令精神不散,此救血暈之急法也。

大約病弱產母臨盆之際,須預煎生化湯,預備韭醋瓶,以防患此為萬全。及兒降生,不可喜子慢母,母亦不宜顧子忘倦,又不可產訖即臥,與夫憤怒氣逆,皆能致暈也,慎之慎之!

加味生化湯

荊芥(五分),川芎(二錢),全當歸(六錢),薑炭(四分),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甘草(五分),水煎八分,入紹酒一盅,溫服。

白話文:

產後血暈

產婦分娩後,如果出現眼花頭昏,失去意識的狀況,就稱為「血暈」。造成血暈的原因主要有三種:

一、過度勞累,體力耗盡,神志昏迷。 二、失血過多,元氣衰竭,快要斷氣。 三、痰火趁虛而上,導致神智不清,昏昏沉沉。

這三種情況都可能導致產婦魂魄不守,性命危在旦夕。必須立即服用加味生化湯兩三劑,促進血塊排出止痛。同時,可以將醋和韭菜混合,用於沖鼻,讓產婦聞到氣味,保持神志清醒。這是治療血暈的緊急方法。

一般而言,體質虛弱的產婦,在生產前就應該預先煎好生化湯,並準備好裝有醋和韭菜的瓶子,以防萬一。孩子出生後,不要只顧著喜悅孩子,而忽略產婦的狀況。產婦也不要過於疲憊,忘記休息。生產完後,也不要立刻躺下,更不能生氣、逆氣,這些都會導致血暈。一定要小心謹慎!

加味生化湯

  • 荊芥(五分)
  • 川芎(二錢)
  • 全當歸(六錢)
  • 薑炭(四分)
  • 桃仁(十粒,炒去皮尖)
  • 甘草(五分)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八分,加入一盅紹酒,溫服。

血塊不痛或無血塊而汗多者,原方加人參二錢,黃耆二錢。

血塊痛甚者,原方加肉桂五分。

渴,原方加寸麥門冬一錢(去心),五味子十粒。

有痰,原方加竹瀝半瓶,薑汁一匙。

痰火乘虛泛上而暈,原方加橘紅四分。

兩手脈伏或右手脈絕者,原方加麥門冬一錢(去心),人參四錢,五味子二錢。

按:三等血暈,切不可用破血耗氣等藥,雖山楂性緩,亦不宜服。其塊痛者,生化湯送益母九及鹿角炭。倘氣脫將絕,牙關緊閉,藥不下咽者,用鵝翎筒插咽灌之,如灌下漸溫暖,則不拘劑數灌之。又當用熱手自單衣外從心揉至腹上,又時換熱衣溫暖之,自然漸漸甦醒。如醒後塊痛仍未除者,宜用原方生化湯不加不減,待塊消痛止,再進參耆。

白話文:

如果血塊不痛,或者沒有血塊但汗多,原方要加人參兩錢,黃耆兩錢。

如果血塊疼痛得很厲害,原方要加肉桂五分。

如果口渴,原方要加寸麥門冬一錢(去心),五味子十粒。

如果有痰,原方要加竹瀝半瓶,薑汁一匙。

如果有痰火趁虛而上導致昏迷,原方要加橘紅四分。

如果兩手脈搏微弱,或者右手脈搏消失,原方要加麥門冬一錢(去心),人參四錢,五味子兩錢。

(註解)三等血暈,切忌使用破血耗氣的藥物,即使山楂性情溫和,也不適合服用。如果血塊疼痛,可以用生化湯送服益母九和鹿角炭。如果氣血將要耗盡,牙關緊閉,藥物無法吞咽,要用鵝翎筒插進喉嚨灌藥。如果灌下後逐漸溫暖,就不用限制劑量,持續灌藥。同時要用手從單衣外溫暖患者的心臟到腹部,並時常更換熱衣取暖,這樣自然會逐漸甦醒。如果甦醒後血塊疼痛仍未消失,應繼續使用原方生化湯,不要增加或減少藥量,等到血塊消失,疼痛停止後,再加入人參和黃耆。

產後厥逆

凡產母產時用力太過,勞倦傷脾,脾氣耗竭,不能注於四旁,故足冷逆而厥氣上行。經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逆氣上行,滿於經絡,則神氣浮越,去身而飄矣!苟非大補,焉能回陽而復神,必用仁壽生化湯倍人參,連進二劑,使氣血旺而神復厥止。如渴,另用生脈散代茶,助津以滋臟燥。

雖有四肢厥冷、泄漏或類傷寒陰症,亦不可用四逆湯,必倍參生化佐以黑姜(即炮姜也),或加熟附一片,以回陽止逆則可已,足以行參耆之力矣。

仁壽生化湯

白話文:

產婦生產時用力過度,導致勞累傷脾,脾氣消耗殆盡,無法散佈到四肢,因此腳冷發寒,厥氣向上升。醫書上說:「陽氣衰弱於下就會出現寒厥。」逆氣上行,充斥經絡,導致神氣浮躁,離開身體而飄散。如果不大力補益,怎麼能回陽復神?必須用仁壽生化湯,人參份量加倍,連續服用兩劑,使氣血旺盛,神氣恢復,厥逆就會停止。如果口渴,可以用生脈散代替茶水,補充津液滋養乾燥的臟腑。

即使出現四肢厥冷、腹瀉或類似傷寒的陰症,也不能使用四逆湯,必須用加倍人參的生化湯,輔以黑薑(也就是炮姜),或者加一片熟附子,以回陽止逆即可,這能充分發揮人參和黃芪的功效。

仁壽生化湯: … (仁壽生化湯的藥方,需要更多資訊才能提供)

人參,川芎(各二錢),當歸(四錢),炮姜(四分),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甘草(四分),大棗(二枚,燒),水煎服。

如厥回,去人參,待塊痛除再加之,此治新產發厥。

生脈散(古方)

人參(四錢,或用黨參一兩),五味子(二錢),麥門冬(一錢,去心),代茶。

滋榮益氣復神湯

此方治產後發厥,但無塊痛者宜服。

人參、全當歸(各二錢),麥門冬(去心),焦白朮、川芎(各一錢),熟地(二錢),甘草(四錢,炙),橘皮(三錢),五味子(十粒)

白話文:

人參、川芎各兩錢,當歸四錢,炮姜四分,桃仁十粒(炒過,去皮尖),甘草四分,大棗兩枚(燒過),用水煎服。如果出現昏厥,先去掉人參,等到疼痛消退后再加進去,這個方子用於治療產後發生的昏厥。

生脈散(古方)

人參四錢(也可以用黨參一兩),五味子二錢,麥門冬一錢(去心),當茶飲用。

滋榮益氣復神湯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產後發生的昏厥,但沒有疼痛的患者適用。

人參、全當歸各兩錢,麥門冬(去心),焦白朮、川芎各一錢,熟地二錢,甘草四錢(炙過),橘皮三錢,五味子十粒。

如汗多,以原方加麻黃根一錢(炙),酸棗仁一錢(炒黑)。

有塊痛,減人參,加肉桂五分(研)。

大便閉,原方加肉蓯蓉、火麻仁(研)各二錢。

小便閉,原方加通草三分。

有痰,原方加竹瀝、薑汁、橘紅各四分,紹酒一杯。

手足口氣漸冷,原方加漢附子五分,人參倍用。

口渴服原方,間常以生脈散代茶(即前方)。

按:厥逆屬陽虛者居多,若無塊痛腹脹等症,純用參附加肉桂可也,有桂則瘀亦去矣,不可遲疑。

白話文:

如果出汗太多,就在原來的藥方上加上麻黃根一錢(炙烤過)、酸棗仁一錢(炒至黑色)。 如果出現塊狀疼痛,減少人參用量,並加入肉桂五分(磨碎使用)。 大便祕結的情況,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肉蓯蓉和火麻仁(磨碎後分別取兩錢)。 小便不通,則在原有基礎上添加通草三份。 若喉嚨中有痰液,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再加入竹瀝、薑汁、橘紅以及紹酒適量。 手腳口腔逐漸變涼時,可以將漢附子加入到原本的藥物配方里並加倍使用人參。 口乾舌燥服用原始處方的同時,經常飲用生脈散代替茶葉水來緩解症狀。 厥逆屬於陽虛的人較多,如果沒有塊狀疼痛或腹部脹滿等症狀的話,只用人參配合肉桂即可;有了肉桂之後淤血也會隨之消失,不要猶豫不決。

暈逆總論

大抵產後暈厥,皆由氣血兩竭,神將去而幾息,僅有一線生意耳。若非大補,不能回將絕之元陽。但暈在臨盆尤甚於厥,宜頻服生化湯。先補血分之虧,可期塊化血旺,神清暈止。如無汗脫、神倦氣虛等症,切勿遽加參耆。或厥在分娩之後,氣血兩竭,宜用仁壽生化湯以復其神。總之,治暈,問有塊痛,參朮未可驟進,問無塊痛,參朮地耆必須並用。

仁壽生化湯(見產後厥逆門)

產後血崩

產後血水大來,須看顏色之紅紫,形氣之虛實。如顏色多紫,乃當去之敗血,勿以崩論。若紅而色鮮,乃是驚傷而心不能生血,怒傷而肝不能藏血,勞傷而脾不能攝血,則當以崩治。法以先服生化湯數劑,則行中有補,血自生旺矣!至若形脫氣虛或汗出不止,宜仁桂生化湯以益氣。斯陽生則陰長而血乃旺,非棕炭等藥可治也。

白話文:

暈逆總論

一般來說,產後暈厥都是因為氣血雙雙耗竭,生命力幾乎消散,僅存一線生機。若不大量進補,就無法挽回將要逝去的元陽。然而,產婦臨盆時的暈厥比產後厥逆更為嚴重,應頻繁服用生化湯。先補血分不足,才能期望血塊化解,血氣旺盛,神志清醒,暈眩消退。若沒有汗出不止、神疲倦怠、氣虛等症狀,就不要急著加入人參、黃耆。或者產婦在分娩之後,氣血兩虛,應服用仁壽生化湯以恢復神志。總之,治療暈厥,如果問診有血塊疼痛,人參、白朮就不能急於使用;如果沒有血塊疼痛,則人參、白朮、黃耆必須一同服用。

仁壽生化湯(詳見產後厥逆門)

產後血崩

產後血水大量流出,必須觀察血色的紅紫程度,以及體形的虛實。如果血色偏紫,就屬於敗血,不應以血崩論之。若血色鮮紅,才是驚傷導致心臟不能生血,怒氣傷肝導致肝臟不能藏血,勞累傷脾導致脾臟不能攝血,就應以血崩治療。方法是先服用幾劑生化湯,這樣行血中同時進補,血自然會生長旺盛。至於體虛氣虛,或者汗出不止,則應服用仁桂生化湯以益氣。陽氣旺盛,陰氣才能滋長,血才能旺盛,這不是棕櫚炭等藥物可以治療的。

如產後滿月外,患此崩症,宜五灰散,又宜升舉大補湯治之。凡年老有積虛弱人患此崩者,均宜服此末二方也。

生化湯(見本卷產後血崩門)

仁桂生化湯

人參(三錢),全當歸(四錢,炒),川芎(三分),荊芥(四分,炒黑),桃仁(十粒,炒去皮尖),肉桂(五分,研,二劑後去之),酸棗仁(二錢,炒黑),炙甘草(五分)

如汗多,原方加黃耆、人參各三錢。

渴,原方加麥門冬一錢、五味子五分。

瀉,原方加白茯苓、蓮子(去心炒)各二錢。

白話文:

產後滿月以外,如果有崩漏症狀,可以使用五灰散,也可以用升舉大補湯治療。年紀大、體虛的人患有崩漏症,也適合服用這兩種藥方。

生化湯的配方如下:

人參三錢,全當歸四錢(炒),川芎三分,荊芥四分(炒黑),桃仁十粒(炒去皮尖),肉桂五分(研磨,服用兩劑後去除),酸棗仁二錢(炒黑),炙甘草五分。

如果流汗多,可以加黃耆、人參各三錢。

如果口渴,可以加麥門冬一錢、五味子五分。

如果腹瀉,可以加白茯苓、蓮子(去心炒)各二錢。

六脈俱伏或右手絕者,宜用生脈散倍加人參(見產後厥逆)。

痰多,仁桂生化湯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一錢,紹酒一杯。

咳嗽,上原方加杏仁、知母、桔梗各一錢。

驚悸,原方加酸棗仁(炒黑)、柏子仁(炒,各研)各二錢。

久不進飲食,聞藥即吐,用人參一錢,水一杯煎焦,以煙氣薰之,即引開胃口。

鮮血來多不止,以仁桂生化湯加升麻、白芷各五錢。

如無汗脫等症而血崩者,宜服生化湯,原方加荊芥炭二錢(炒透黑),服之自安。

白話文:

六脈俱伏或右手脈搏消失,應使用生脈散,份量加倍,並加入人參(參考產後厥逆的治療方法)。

痰多,仁桂生化湯原方中加入竹瀝和薑汁各一錢,再加紹酒一杯。

咳嗽,原方中加入杏仁、知母、桔梗各一錢。

心悸,原方中加入酸棗仁(炒黑)、柏子仁(炒研)各二錢。

長期不進食,聞到藥味就吐,用人參一錢,水一杯煎煮至焦,用藥煙熏患者,就能打開胃口。

鮮血流得多且止不住,用仁桂生化湯,原方中加入升麻、白芷各五錢。

如果沒有發汗、脫髮等症狀,但血崩不止,應該服用生化湯,原方中加入荊芥炭二錢(炒至黑透),服用後就能安穩下來。

世言:芎歸活血,不可治崩,殊誤。

五灰散

荊芥(二錢,炒透存性),棕皮(二錢,炒透存性),地榆(三錢,炒透存性),杜仲(四錢,炒透存性),續斷(四錢),黃芩(二錢五分,炒黑存性),人發(五分,燒灰),茯神(三錢,辰砂拌)

上方服後,血止即換潤補之方。然過用主燥干之疾,當以升舉大補湯潤之即可。

升舉大補湯

白話文:

民間常說川芎、當歸活血,不能治崩漏,這是錯誤的。

五灰散的配方:

荊芥(二錢,炒至焦黃)、棕櫚皮(二錢,炒至焦黃)、地榆(三錢,炒至焦黃)、杜仲(四錢,炒至焦黃)、續斷(四錢)、黃芩(二錢五分,炒至黑色)、人髮(五分,燒成灰)、茯神(三錢,用辰砂拌勻)

服用此方後,出血止住就應換用滋陰補腎的藥方。但如果過度使用五灰散,容易導致燥熱傷津,則可以用升舉大補湯滋潤補益。

人參、白朮(土炒,各三錢),川芎(一錢),全當歸(一錢五分),熟地(三錢),黃耆(二錢,炙),白芷(四分),陳橘皮黃連(炒老研),黃柏(炒,瀉者勿用),羌活、防風(各四分),升麻、甘草(各五分)

上方治產後,日久血崩不止,或如雞卵大塊,或去血如片,宜大補脾胃,升提氣血,少加鎮墜心火之藥,此方並治老少血崩等症。

如渴,原方加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各五分。

瀉,原方加蓮子一錢五分(去心炒)。

白話文:

這方子是用來治療產後出血不止,或出血量多如雞蛋般,或出血像血片一樣的症狀。方子主要以人參、白朮、熟地、黃耆等補脾益氣,川芎、當歸、白芷等活血化瘀,升麻、甘草等升提氣血,並加入少量黃柏、陳橘皮來鎮心火。此方還可治療其他原因導致的出血症狀,例如老年女性出血。若患者口渴,可加麥門冬、五味子;若患者腹瀉,可加蓮子。

痰,原方加半夏二錢(姜炒)。

兼白帶,原方加蒼朮(炒)、半夏(姜炒)各一錢。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產後潮熱有汗,大便不通,毋專論為陽明症;口燥咽乾,毋專論為少陰症;腹滿嗌乾,大便秘結,毋專論為太陰症;又汗多譫語,毋專論腸胃有燥糞。其諸症多由勞倦傷脾,運化稍遲,氣血枯竭所致。治宜養正通幽湯,勿執偏門,妄用承氣,致沾唇莫救。

按:此論更當細玩,即書所謂,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他症,以末治之之意,又即甘溫能除大熱之旨也。

白話文:

痰,原本的藥方裡加上半夏兩錢(用薑炒過)。

如果有白帶,原本的藥方裡加上蒼朮(炒過)、半夏(用薑炒過)各一錢。

產後類似傷寒的三陰症狀:

產後出現潮熱有汗,大便不通,不要單純認為是陽明症;口燥咽乾,不要單純認為是少陰症;腹滿咽乾,大便秘結,不要單純認為是太陰症;而且汗多神志不清,不要單純認為是腸胃有燥糞。這些症狀大多是因為勞累損傷脾臟,運化功能稍微遲緩,氣血枯竭造成的。治療應該用養正通幽湯,不要執著於偏門方法,胡亂使用承氣湯,會導致病患病情嚴重到無法挽回。

根據這段論述,我們應該仔細思考,書中所說的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即使有其他症狀,也應該以次要的治療方式處理,這也符合甘溫可以去除大熱的原則。

養正通幽湯

蓯蓉(五錢),廣橘皮(四分),川芎(二錢五分),甘草(五分,炙),桃仁(五粒,炒去皮尖),火麻仁(三錢,炒研)

諸症加減如前,惟汗出譫語便實,乃氣血兩虧,神衰,心主失守,急宜養榮安神,此方加茯苓、酸棗仁、柏子仁、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

大便至十日燥結不通,肛門必有燥糞,用蜜煎人皂角末,或豬膽汁及枯鹽導之,勿用下藥泄瀉不止,或致虛閉以成膨脹,為害不淺。產訖第一須服生化湯數劑,必無血燥腸枯之症。

產後類傷寒三陽症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叫做通幽湯,主要成分有蓯蓉、廣橘皮、川芎、甘草、桃仁、火麻仁。根據不同的症狀可以加減藥材,比如汗出譫語便實,需要加茯苓、酸棗仁、柏子仁、人參、黃耆、白朮。如果大便十天不通,可以用蜜煎人皂角末或者豬膽汁和枯鹽導瀉,但不可用瀉藥,以免造成虛閉膨脹。產後第一個星期要服用生化湯,可以防止血燥腸枯。這個方劑適用於產後類似傷寒的三陽症。

產後七日內,發熱、頭痛、惡寒,勿專論為太陽症;發熱、頭痛、脅疼,勿專論為少陽症,二症皆由氣血兩虧,陰陽不和而類外感,切不可用麻黃,以治太陽類症;用柴胡湯,以治少陽類症。蓋脫血之餘又發汗,以重亡其陽,是使陰陽兩竭,禍不勝言。即或症中真感傷寒,而橘仁生化湯內芎姜亦能散寒,且營衛調和,諸症自退。

橘仁生化湯

橘皮(三分),桃仁(十粒,去皮尖炒研),川芎(一錢),全當歸(三錢),薑炭(五分),甘草(五分),大棗(二枚,炒),上方連進二劑。如感冒風邪,二劑不退,第三劑加羌活四分、蔥白二寸,或加益母草二錢、減甘草。

白話文:

產後七日之內,若出現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不可單純認定為太陽病;若出現發熱、頭痛、脅痛等症狀,也不可單純認定為少陽病。這兩種情況都是由於產後氣血兩虛,陰陽失衡而類似外感所致,切忌使用麻黃來治療太陽病,也不可用柴胡湯來治療少陽病。因為產後失血過多,再用發汗藥物,會加重陽氣損失,導致陰陽兩虛,後果不堪設想。即使產婦真的患了傷寒,橘仁生化湯中的川芎、薑炭也能散寒,而且能調和營衛,各種症狀自然會減退。

橘仁生化湯

橘皮(三分),桃仁(十粒,去皮尖炒研),川芎(一錢),全當歸(三錢),薑炭(五分),甘草(五分),大棗(二枚,炒)。以上藥材共煎兩劑。

若產婦感冒風寒,服用兩劑後症狀未見好轉,第三劑可加入羌活四分、蔥白二寸,或加益母草二錢,並減少甘草用量。

產後美中風痙症

產後手足搐搦,眼目上視,角弓反張,口眼歪斜,舌喑不語,痰涎上湧,不省人事者,皆由風寒入於腠理,經絡不和所致。與中風相類,切不可作風治,急須補氣壯陽為主,治宜右歸飲,加味續命湯等。若用風燥藥,重耗其陽,以亡其陰,如蘇合丸之類,入口即斃。

加味右歸飲

熟地(八錢,姜炒),枸杞(三錢,酒炒),山萸肉(四錢,酒炒),山藥(四錢,炒),澤瀉(二錢),丹皮(二錢,酒炒),附子(三錢),桂心(一錢),茯苓(三錢),鹿角膠(三錢),巴戟天(三錢,去心),炮姜(八分)

白話文:

產後美中風痙症

產後出現手腳抽搐、眼睛往上看、角弓反張(下巴抬高)、嘴巴歪斜、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痰液上湧、昏迷不醒等症狀,都是因為風寒侵入肌膚腠理,導致經絡不通暢所造成。這與中風症狀相似,但切忌用祛風藥物治療,必須以補氣壯陽為主。建議使用右歸飲、加味續命湯等方劑治療。如果使用風燥藥物,會過度消耗陽氣,導致陰氣虧虛,甚至危及生命,例如蘇合丸等藥物,服用後可能立刻死亡。

加味右歸飲

  • 熟地黃(八錢,用薑汁炒)
  • 枸杞子(三錢,用酒炒)
  • 山茱萸肉(四錢,用酒炒)
  • 山藥(四錢,炒)
  • 澤瀉(二錢)
  • 丹皮(二錢,用酒炒)
  • 附子(三錢)
  • 桂心(一錢)
  • 茯苓(三錢)
  • 鹿角膠(三錢)
  • 巴戟天(三錢,去心)
  • 炮姜(八分)

註:

  • 以上藥材的劑量以錢為單位,一錢約等於 3.75 克。
  • 此處的「炒」是指用特定方法加熱藥材,可以增强藥效或去除藥材的毒性。
  • 「去心」是指去除巴戟天的種子。

加味續命湯

人參(二錢),白朮(二錢,土炒),茯苓(二錢),炮姜(八分),附子(三錢),細辛(五分),黃耆(三錢,用防風二錢酒拌炒),當歸身(三錢),法半夏(一錢),甘草(八分,炙),枸杞(三錢),鹿角膠(三錢)

語而不認人,時語時不語者,原方加九節石菖蒲一錢五(米汁炒),天竺黃一錢五分。

白通膽汁湯

白朮(二錢,土炒),乾薑(八分),附子(二錢,制),茯苓(二錢),甘草(一錢,炙),蔥(二棵,去葉去白)

白話文:

加味續命湯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炮姜、附子、細辛、黃耆、當歸身、法半夏、甘草、枸杞、鹿角膠等藥材。若患者語而不認人,時語時不語,則可在此方基礎上再加九節石菖蒲和天竺黃。

白通膽汁湯則包含白朮、乾薑、附子、茯苓、甘草、蔥等藥材。

水煎,人豬膽汁三匙,沖服。回族用此方,以牛膽汁一匙代之即可。

真武湯

附子(三錢),乾薑(二錢),白朮(二錢,土炒),茯苓(二錢),歸身(二錢),肉桂(一錢),甘草(八分,炙),白芍(一錢五,炒),酸棗仁(二錢,炒研)

黑錫丹

黑錫一兩,舶硫磺一兩(研),此二味先和入溶化,結成砂子研細,漢附子五錢(制),肉桂三錢,盔沉香三錢,小茴香三錢(炒),黃檀香三錢,肉寇三錢(煨),陽起石三錢(煨),乾薑一錢,胡蘆巴三錢(炒),廣木香三錢(煨),白蔻三錢,川楝子五錢(炒),公丁香二錢,共為細末,水打為丸,如核桐子大,陰乾,用黑淨布袋裝入搖之,至光如銀亮為度,收藏。每用四十九粒或三十二粒,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將豬膽汁三匙以水煎煮後服用,回族可用牛膽汁一匙代替豬膽汁。

真武湯:附子三錢、乾薑二錢、白朮二錢(土炒)、茯苓二錢、歸身二錢、肉桂一錢、甘草八分(炙)、白芍一錢五分(炒)、酸棗仁二錢(炒研)。

黑錫丹:黑錫一兩、硫磺一兩(研),先將這兩味混合溶化,結成砂子後研細。漢附子五錢(制)、肉桂三錢、沉香三錢、茴香三錢(炒)、檀香三錢、肉寇三錢(煨)、陽起石三錢(煨)、乾薑一錢、胡蘆巴三錢(炒)、廣木香三錢(煨)、白蔻三錢、川楝子五錢(炒)、丁香二錢,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用水打成丸子,大小如核桃,陰乾後用黑色乾淨布袋裝入搖晃,直到光亮如銀即可收藏。每次服用四十九粒或三十二粒,用淡薑湯送服。

按:此丹不拘中風痙症、痰鳴氣喘者,皆可服之。

產後癱瘓症

凡產後癱瘓類風病者,皆因去血過多,元氣已損,氣血不能生新,以致經絡不調,筋骨疼痛,甚至半身不遂,風廢床褥,經年不愈,手足麻木不仁,拘攣不知痛癢。若誤認為風症,妄用祛風散血燥烈等藥,多致不救,治宜虎骨鹿茸丸及保安萬靈丹。

虎骨鹿茸丸

虎脛骨一對(如不得,以虎骨膠三兩代之,或虎脊骨十四兩亦可),鹿茸(一對,羊酥蒸炙,如不得,以鹿角膠四兩代之),枸杞(三兩,小茴一兩,紹酒一兩拌炒),菟絲餅(三兩),巴朝天(三錢,去心酒炒),蒺藜(二兩,酒炒),補骨脂(一兩五,鹽水炒),肉桂(一錢五),陳皮(一兩),威靈仙(一兩五),防風(一兩),川杜仲(三錢,鹽水炒斷絲),淫羊藿(三兩,山羊油炙),蠍子爪(三錢,酒洗淡炒),當歸身(三錢,酒炒),川萆薢(一兩),鱉甲(二兩,醋炙),鹿筋(一斤,如無之牛筋亦可,亦一斤)十八味,若用虎鹿二膠,先用砂鍋溶化入鹿筋以燉爛如泥為度,將彼十五味共研為末,江米一斤炒研末,煮稠糊,和飴糖三斤溶化,以上和勻,搗為稠泥,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錢,紹酒浸紅花,蘄艾少許煎水送下,忌生冷。若用虎骨、鹿茸,即將前十七味共為末,入筋泥與米糊,內和糖為丸。

白話文:

按:此丹不拘中風痙症、痰鳴氣喘者,皆可服之。

對於產後癱瘓症狀者,都因為失血過多,元氣已經受損,氣血不能再生,導致經脈不暢,筋骨疼痛,甚至出現半身不遂,風邪困擾在牀榻上,長時間無法痊癒,手腳麻痹無知覺,拘束著疼痛和瘙癢。如果誤以為是風症,隨意使用祛風散血燥熱的藥物,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治療應當採用虎骨鹿茸丸及保安萬靈丹。

虎骨鹿茸丸

所需材料如下:

  • 虎脛骨一對(若無法取得,可用虎骨膠三兩代替,或者虎脊骨十四兩也行)
  • 鹿茸一對(若無法取得,可用鹿角膠四兩代替)
  • 枸杞三兩(小茴香一兩,紹酒一兩拌炒)
  • 菟絲餅三兩
  • 巴朝天三錢(去心酒炒)
  • 蒺藜二兩(酒炒)
  • 補骨脂一兩五(鹽水炒)
  • 肉桂一錢五
  • 陳皮一兩
  • 威靈仙一兩五
  • 防風一兩
  • 川杜仲三錢(鹽水炒斷絲)
  • 淫羊藿三兩(山羊油炙)
  • 蜍子爪三錢(酒洗淡炒)
  • 當歸身三錢(酒炒)
  • 川萆薢一兩
  • 海龜甲二兩(醋炙)
  • 鹿筋一斤(若無可用牛筋替代,也是一斤)十八種材料,若使用虎鹿二膠,先用砂鍋融化鹿筋,燉至泥狀,將其與其他十五味共研為粉,再將江米一斤炒研為粉,煮成稠糊,加入溶化的糖三斤,以上混合均勻,搗成稠泥,製成如梧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五錢,用紹酒浸泡紅花,蘄艾少量煎水送服,忌口生冷。

若使用虎骨、鹿茸,則將前十七味共研為粉,加入筋泥與米糊中,再加入糖做成丸子。

保安萬靈丹(古方)

又名筋骨風疼丸,此方治風寒百症,如左癱右瘓,筋骨疼痛等症。

明天麻真、何首烏(各一兩),蒼朮(八兩),麻黃、川羌、芥穗、防風、細辛、川烏、草烏、川芎、金石斛、全蠍子、當歸、甘草(各一兩),明雄黃(六錢),共為末蜜丸三錢一丸,雄黃為衣,黃酒紅糖引,旦夕服用,以治外科,亦效如神。

白話文:

保安萬靈丹(古方)

又名筋骨風疼丸,此方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等等。

配方:

  • 天麻(一兩)
  • 何首烏(一兩)
  • 蒼朮(八兩)
  • 麻黃(一兩)
  • 川羌(一兩)
  • 芥穗(一兩)
  • 防風(一兩)
  • 細辛(一兩)
  • 川烏(一兩)
  • 草烏(一兩)
  • 川芎(一兩)
  • 金石斛(一兩)
  • 全蠍子(一兩)
  • 當歸(一兩)
  • 甘草(一兩)
  • 雄黃(六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蜜做成丸藥,每丸重三錢,以雄黃為外衣。

服用方法:

用黃酒和紅糖送服,每日早晚服用一丸。

功效:

此方不僅可以治療內科疾病,更能有效治療外科疾病,療效如同神效。

產後類瘧

產後寒熱往來,應期而發,此由氣血並竭。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晝輕夜重或日晡潮熱,一日二三度,其症雖似乎瘧,而發無常期,只須四君生化湯倍加當歸,則身熱自退。即或應期而發,症與瘧同,亦必調和氣血為主,勿用芩連等治熱及常果檳楂等截瘧。如汗多加參耆,熱多倍用川芎、當歸。若產及一月,其人素虛而患瘧,用人參養胃湯並服人參白朮膏。

四君生化湯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八分),甘草(三分,炙),當歸(二錢),青皮(二分),川芎(一錢),廣藿香(八分),烏梅(二枚)

白話文:

產後類瘧

產後出現寒熱交替,且有規律性地發作,這是因為氣血雙虛所致。陽氣虛弱導致外寒入侵,陰氣虛弱則產生內熱,白天症狀較輕,晚上加重,或是在下午出現潮熱,一天發作兩三次。雖然症狀類似瘧疾,但發作時間不固定。只要服用四君生化湯,並加倍當歸,身體發熱就會自然退去。

即使是發作時間固定,症狀和瘧疾相同,也應該以調和氣血為主要治療方向,不要使用黃芩、黃連等清熱藥物,也不要用常山、檳榔、山楂等截瘧藥物。如果出汗多,就加人參、黃耆;如果發熱多,就加倍川芎、當歸。

如果產後一個月內,產婦本身體質虛弱又患上瘧疾,可以服用人參養胃湯,並同時服用人參白朮膏。

四君生化湯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八分),甘草(三分,炙),當歸(二錢),青皮(二分),川芎(一錢),廣藿香(八分),烏梅(二枚)

渴,原方加麥冬一錢(去心),五味子三分。

痰,原方加半夏八分(姜炒)、竹瀝、薑汁各五分。

汗,原方加黃耆、酸棗仁各一錢(各炒)。

傷米食,原方加神麯、麥芽各一錢(各炒)。

傷肉食,原方加山楂、砂仁各五分(研)。

人參蕎胃湯

人參、白朮(土炒)、當歸(各二錢),茯苓、半夏(各八分,炒),青皮(炒)、草果、甘草、藿香(各四分),烏梅(二枚)

人參白朮膏

白話文:

如果病人感到口渴,原方要加麥冬一錢(去心),五味子三分。

如果病人有痰,原方要加半夏八分(姜炒)、竹瀝、薑汁各五分。

如果病人出汗,原方要加黃耆、酸棗仁各一錢(各炒)。

如果病人吃米飯後不舒服,原方要加神麴、麥芽各一錢(各炒)。

如果病人吃肉後不舒服,原方要加山楂、砂仁各五分(研磨)。

人參蕎胃湯的配方是:人參、白朮(土炒)、當歸(各二錢),茯苓、半夏(各八分,炒),青皮(炒)、草果、甘草、藿香(各四分),烏梅(二枚)。

人參白朮膏的配方是...

白朮(一斤,土炒),人參(一兩),水六碗煎,去其半取汁,如法再煎。如此三次,去渣,汁九碗,慢火熬至一碗,每日服半酒杯,滾白水沖服。

產後疸症

黃疸症平人皆有,產後更甚,多致不救。蓋甲乙木屬肝膽,乃東方資生之氣,膽屬足少陽,乃半表半裡之經。若外感風寒,內束經絡,醫治不善,寒濕入膽,久郁為熱,擾害清淨之腑,逼出膽汁,浸淫毛竅,化為黃色,甚至汗黃眼黃,便黃如金汁者,甚為費手。治宜加減陰疸湯。陽虧者加桂附;陰虛者加當歸身、熟地;微熱者加丹皮。

茵陳清涼等藥,治濕溫黃疸之聖藥,然產後黃疸則忌之。產後黃疸名陰疸,發肝膽,故宜加減陰疸湯。

白話文:

將白朮一斤用土炒過,人參一兩,加水六碗煎煮,煮到剩下三分之一時取汁,再按照同樣方法煎煮兩次。三次煎煮完後,去除藥渣,將藥汁熬至一碗,每天服用半酒杯,用滾燙的開水沖服。

產婦容易出現黃疸,比一般人更嚴重,很多時候都無法救治。因為肝膽屬於東方生長之氣,膽經屬於足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經絡。如果外感風寒,內部經絡受阻,治療不當,寒濕入侵膽經,長期鬱積化熱,擾亂脾胃的清淨之氣,逼出膽汁,浸染毛孔,導致皮膚、眼白、大小便都變成黃色,甚至像金汁一樣,非常難治。治療應該使用加減陰疸湯。陽氣虛弱的患者可以加桂枝、附子;陰虛的患者可以加當歸身、熟地;微熱的患者可以加丹皮。

茵陳等清涼類藥物,是治療濕溫黃疸的良藥,但產後黃疸不能使用。產後黃疸叫做陰疸,是肝膽發病,所以應該使用加減陰疸湯。

加減陰疸湯

人參(二錢),柴胡(一錢),白芍(八分,酒炒),甘草(八分,炙),乾薑(一錢),法半夏(一錢,研),西黨參(三錢,姜炒),服至十劑,其症自愈。

若寒家患此症,用此方者,以黃耆三錢(炒)代人參。陽疸即以清涼藥,如茵陳等藥治之,雜科諸書皆詳。

產後汗出不止

產後汗出不止,由勞傷脾,驚傷心,怒傷肝。患此三者,不宜即加斂汗之藥,但令神寧則汗自止,且血塊作痛,耆朮未可遂加。凡產畢有汗,先服生化湯兩劑以消塊,繼服調衛止汗湯。若倦甚而和和然,汗出形色俱脫,乃亡陽汗脫也。難拘常法,從權以參耆調衛救急,待產母稍有精神,又減參耆以除塊痛。

白話文:

治療黃疸的加減陰疸湯,使用人參、柴胡、白芍、甘草、乾薑、法半夏、西黨參等藥材,服用十劑即可治癒。若體寒患者患有黃疸,則以黃耆取代人參。陽性黃疸則需使用清涼藥物,如茵陳等,詳細內容可參考其他醫書。

產後汗出不止,可能是因為勞傷脾、驚傷心、怒傷肝導致。不宜立即服用收斂汗液的藥物,應先讓患者神志安定,汗液就會自然停止。產後血塊作痛,不宜直接服用黃耆和白朮。產後有汗,先服用生化湯兩劑消散血塊,再服用調衛止汗湯。若患者非常疲倦,汗出不止,面色蒼白,則是亡陽汗脫,需根據情況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急救。待產婦精神稍好,再減少人參、黃耆的用量,以消除血塊和疼痛。

若汗多而陰竭陽微,以筋脈拘急,項強口噤、牙噤、發搐,類傷寒痙症者,慎勿作傷寒治,宜天麻生化湯隨症加減。汗雖有自汗、盜汗之分,治當兼理血分藥品,余方但非產後盜汗所宜。若服參耆大劑,汗多不止及頭面汗出不止,腰足青色者死,不青色者生。

調衛止汗湯

黃耆(炙),麻黃根(炙),全當歸(各一錢),人參(五分),防風(三分),桂枝(三分),甘草(五分,炙),大棗(二枚),汗多而渴,原方加麥冬一錢(去心),五味子五分。

汗多亡津而小便不利,毋用利水等藥;產母多痰,毋用半夏、生薑,只可原方加橘紅四分。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汗很多,導致陰氣耗竭,陽氣虛弱,出現筋脈緊繃、脖子僵硬、嘴巴緊閉、牙齒緊閉、抽搐等症狀,像是傷寒痙攣一樣,要小心不要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應該使用天麻生化湯,根據症狀加減藥物。雖然出汗分為自汗和盜汗,但治療時都要加入理血的藥物,其他方子不適用於產後盜汗。如果服用人參黃耆大量,出汗不止,而且頭面部汗出不止,腰部和腳部呈青色,就會死亡;如果不呈青色,則可以活下來。

調衛止汗湯

黃耆(炙烤)、麻黃根(炙烤)、全當歸(各一錢),人參(五分),防風(三分),桂枝(三分),甘草(五分,炙烤),大棗(兩枚)。如果出汗多並且口渴,可以在原方中加入麥冬一錢(去心)、五味子五分。

如果出汗太多導致津液損耗,小便不利,不要使用利水藥物;產婦多痰,不要使用半夏、生薑,只可以在原方中加入橘紅四分。

從權參耆調衛湯

人參(三錢),黃耆(一錢五,炙),麻黃根(一錢五,炙),當歸(二錢),桂枝(五分)

汗少減,則加防風三分,大棗二枚(炒)。

若汗出不止,真陽已衰,衛外之陽不固,方內當加漢附子酸棗仁(炒黑),白朮(土炒),壯力粉黃耆(炙)各二錢,重用為佳,亦酌量用之,以適宜為本。

天麻生化湯

天麻(八分),黃耆(一錢五),川芎(三錢),當歸(六錢),甘草(五分,炙),人參(三錢,虛人倍用),荊芥(八分),大棗(三枚,炒)

渴,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五分。

白話文:

參耆調衛湯,用人參三錢,黃耆一錢五分(炙),麻黃根一錢五分(炙),當歸二錢,桂枝五分。若汗少減少,則加防風三分,大棗兩枚(炒)。如果汗出不止,真陽已衰,衛外之陽不固,方內應加漢附子、酸棗仁(炒黑)、白朮(土炒)、壯力粉黃耆(炙)各兩錢,重用較好,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適量使用,以適當為本。

天麻生化湯,用天麻八分,黃耆一錢五分,川芎三錢,當歸六錢,甘草五分(炙),人參三錢(虛人倍用),荊芥八分,大棗三枚(炒)。若口渴,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五分。

脈脫,原方加人參三錢,漢附子四分(制)。

大便閉,原方加火麻仁三錢。

痰,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五分。

忌蔥、韭辛熱食物。

產後氣短髮喘

產後血脫勞傷過甚,氣無倚仗,呼吸止息,各違其常,氣出短促而喘,言語不相接續,是血脫氣虛之至。速煎小參苓生化湯二劑以救急,或服續氣養榮湯,再備醋韭瓶以防暈,毋疑參能助喘,不用及少用皆致不救。惟一切降氣之藥禁用。若虛不受補,聞食即吐,胃氣將絕,不治之症也,如原方加訶子或可望生。

白話文:

脈搏微弱,原來的方子加上人參三錢,川附子四分(經過炮製)。

大便不通,原來的方子加上火麻仁三錢。

有痰,原來的方子加上竹瀝、薑汁各五分。

忌食蔥、韭菜等辛熱的食物。

產後氣短、呼吸急促,是因產後失血過多,身體虛弱,氣力不足,呼吸困難,與正常情況不符,氣息短促而喘,說話斷斷續續,這是血虛氣虛的極度表現。應立即煎服小參苓生化湯兩劑以急救,或者服用續氣養榮湯,同時備好醋韭瓶以防暈倒。務必記住,人參能助氣,不用或少用都可能導致無法救治。所有降氣的藥物都不能使用。如果虛弱到不能進補,一吃就吐,胃氣將要消失,這就是無藥可救的症狀了,但可以嘗試在原來的方子上加些訶子,或許還有希望。

小參苓生化湯

人參(二錢),茯苓(一錢),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炮姜(五分),甘草(五分,炙),桃仁(三分,炒去皮尖)

汗多,原方加黃耆二錢(炙)。

渴,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五分。

喘急不止,原方加訶子二錢(炒,去核)。

胃虛不食,聞藥即嘔,見寒涼等物益吐,宜高麗參三錢,生薑三片,黃米一撮,煮湯飲之即安。

以黨參一兩,江米四兩,生薑五片,煮食亦效。

續氣養榮湯

人參(二錢),黃耆(一錢),炮姜(五分),川芎(二錢),當歸(四錢),甘草(五分,炙),熟地酸棗仁(砂研),山藥(炒,各一錢),陳皮(三分)

白話文:

小參苓生化湯

藥方:

  • 人參(2錢)
  • 茯苓(1錢)
  • 川芎(1錢)
  • 當歸(3錢)
  • 炮姜(5分)
  • 甘草(5分,炙)
  • 桃仁(3分,炒去皮尖)

加減:

  • 汗多: 原方加黃耆2錢(炙)
  • 渴: 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5分
  • 喘急不止: 原方加訶子2錢(炒,去核)
  • 胃虛不食,聞藥即嘔,見寒涼等物益吐: 宜高麗參3錢,生薑3片,黃米一撮,煮湯飲之即安。
  • 其他: 以黨參1兩,江米4兩,生薑5片,煮食亦效。

續氣養榮湯

藥方:

  • 人參(2錢)
  • 黃耆(1錢)
  • 炮姜(5分)
  • 川芎(2錢)
  • 當歸(4錢)
  • 甘草(5分,炙)
  • 熟地酸棗仁(砂研,各1錢)
  • 山藥(炒,1錢)
  • 陳皮(3分)

足冷,原方加漢附子三分。

汗多,原方加麻黃根一錢(炙),浮小麥一撮(研炒)。

渴,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五分。

大便閉,原方加肉蓯蓉、火麻仁各三錢。

宗岳曰:「先嚴昔治此症,喘哮不止,以原方減熟地、甘草、山藥,加訶子、款冬花各三錢,紫蘇子一錢(研)。」此處遺,今補之。

產後咳嗽

產後旬日內,感冒風寒,咳嗽,鼻塞聲重,惡寒,併兼身熱頭疼,宜服加參寧肺湯,毋用麻黃以發汗;或喘及兩脅痛,毋用小柴胡湯以散邪;或患干嗽有聲,痰少面赤,亦毋用涼藥以清火,惟有調理氣血為主。若半月干嗽有聲而痰少者,可用加味四物湯治之。

白話文:

腳冷,原本的藥方加上附子三分。

出汗過多,原本的藥方加上麻黃根一錢(炙),浮小麥一撮(研炒)。

口渴,原本的藥方加上麥冬、五味子各五分。

便秘,原本的藥方加上肉蓯蓉、火麻仁各三錢。

宗岳說:「先父以前治療這個病症,喘息不止,用原本的藥方減少熟地、甘草、山藥,加入訶子、款冬花各三錢,紫蘇子一錢(研磨)。」這裡遺漏了,現在補上。

產後咳嗽

產後十天之內,感冒風寒,咳嗽,鼻塞聲音沉重,怕冷,並且伴隨身體發熱頭疼,應該服用加參寧肺湯,不要用麻黃來發汗;或者喘不過氣來並且兩肋疼痛,不要用小柴胡湯來散邪;或者患有乾咳有聲,痰少面紅,也不要用涼藥來清火,只有調理氣血為主。如果半個月乾咳有聲而痰少,可以用加味四物湯治療。

加參寧肺湯

人參(二錢),當歸(三錢),川芎(一錢),桔梗(四分),橘紅(四分),杏仁(去皮尖,十粒),款冬花(炙,一錢),桑白皮(炙,七分),半夏(炒,八分),知母(一錢)

如虛人痰盛,原方加竹瀝(一小盞),薑汁(三匙),甘草四分。

加味四物湯

熟地、當歸(各二錢),川芎、蔞仁(炒研)、知母、訶子(炒,去核,各一錢),桔梗、馬兜鈴(各四分),款冬花(炙,六分)

參蘇飲(薛立齋)

白話文:

加參寧肺湯:

人參(二錢):補中益氣。 當歸(三錢):養血調經。 川芎(一錢):活血行氣。 桔梗(四分):宣肺利咽。 橘紅(四分):理氣化痰。 杏仁(去皮尖,十粒):潤肺止咳。 款冬花(炙,一錢):止咳平喘。 桑白皮(炙,七分):清熱利水。 半夏(炒,八分):燥濕化痰。 知母(一錢):清熱潤肺。

若為虛弱體質且痰多,則在原有方劑上加上竹瀝(一小盞)和薑汁(三匙),並加入甘草四分。

加味四物湯:

熟地、當歸(各二錢):滋陰補血。 川芎、蔞仁(炒研)、知母、訶子(炒,去核,各一錢):活血調經,清熱潤肺。 桔梗、馬兜鈴(各四分):宣肺止咳。 款冬花(炙,六分):止咳平喘。

參蘇飲(薛立齋):

此方未詳細列出成分及其用量,請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配方。

此方治產後瘀血入肺,使之咳嗽喘急。

人參(三分),蘇木(一分),溫服。

服後喘仍不止,原方加萊腋子一錢。

產後譫語

產後妄言妄見,由氣血兩虛而神魂無所依也。輕則睡中呢喃,重則不睡妄言,或因痰客上焦,十二官各失其職,視聽言動皆有虛妄,誤認鬼邪,治法當論產期新久,塊痛有無以為緩急。如塊痛者,宜服寧神生化湯;塊痛已除,宜服益榮安神湯。

寧神生化湯

柏子仁(炒研,一錢),桃仁(炒去皮尖,十粒),炮姜(五分),酸棗仁(炒研),川芎(各二錢),甘草(炙,五分),當歸(四錢),大棗(去皮,二錢)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產後瘀血入肺,導致咳嗽、呼吸急促的。

方子用人參三分,蘇木一分,溫服。

如果服藥後呼吸仍然急促不止,就用原方加上萊腋子一錢。

產後譫語是因為氣血兩虛,導致神魂無所依附,才會出現胡言亂語。輕微的表現是睡夢中呢喃,嚴重的則是不睡覺胡言亂語,或者因為痰滯上焦,導致十二臟器功能失調,視覺、聽覺、言語、行動都出現幻覺,誤認為有鬼邪作祟。治療方法要根據產後的時間長短和是否伴有腹痛來決定治療方案。如果伴有腹痛,就應該服用寧神生化湯;如果腹痛已經消失,就應該服用益榮安神湯。

寧神生化湯的藥方是:柏子仁(炒研,一錢),桃仁(炒去皮尖,十粒),炮姜(五分),酸棗仁(炒研),川芎(各二錢),甘草(炙,五分),當歸(四錢),大棗(去皮,二錢)。

虛甚者,原方加人參二錢。

益榮安神湯

柏子仁(炒研)、酸棗仁(炒研)、茯神(各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橘紅(五分),人參(一錢),甘草(五分),龍眼肉(八個),竹茹(五分),大棗(炒,二枚)

渴,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一錢。

汗多,原方加黃耆三錢,人參倍用,麻黃根三錢。

痰多,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一錢。

泄瀉,原方加茯苓,白朮(土炒)各一錢。

大便閉,原方加肉蓯蓉二錢,火麻仁三錢(研)。

產後怔忡驚悸

白話文:

益榮安神湯

原方:

柏子仁(炒研)、酸棗仁(炒研)、茯神(各一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橘紅(五分),人參(一錢),甘草(五分),龍眼肉(八個),竹茹(五分),大棗(炒,二枚)

加減:

  • 虛甚者: 原方加人參二錢。
  • 渴: 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一錢。
  • 汗多: 原方加黃耆三錢,人參倍用,麻黃根三錢。
  • 痰多: 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一錢。
  • 泄瀉: 原方加茯苓、白朮(土炒)各一錢。
  • 大便閉: 原方加肉蓯蓉二錢,火麻仁三錢(研)。

主治: 產後怔忡驚悸。

產後憂驚勞倦,去血過多,心中煩動不寧,謂之「怔忡」;如惕然而驚,心中怯怯若人捕之狀,謂之「驚悸」。二症當調和脾胃,補養心血,使氣寧神足,氣舒心安。以加減養榮湯,其病自愈,兼送安神丸益善。

加減養榮湯

人參、茯苓、白朮(土炒,各一錢),甘草(炙)、陳皮(各五分),當歸(二錢),川芎(八分),麥冬(去心)、酸棗仁(炒研)、遠志(去心,甘草水炒)、黃耆(炒,各一錢),龍眼肉(八個),生薑(三片)

虛煩,原方加柏子仁(炒研)一錢,丹參一錢五,竹茹三分。

白話文:

產婦生產後,容易出現憂慮、驚恐、疲倦等症狀,尤其如果失血過多,更容易感到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這稱為「怔忡」;如果感到驚慌失措,好像有人要抓捕自己一樣,這稱為「驚悸」。這兩種症狀都應該調理脾胃,補養心血,讓氣血充盈,心神安寧。可以用「加減養榮湯」治療,病情自然會好轉,配合服用安神丸效果更佳。

痰多,原方加竹瀝、薑汁各五分。

安神丸

川黃連、乾地(紹酒人乳拌,蒸九次)、當歸(各二錢),甘草(八分)

上搗為餅,曬乾再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四十丸,用前方養榮湯送下。

產後忿怒

產後因忿怒,氣逆不舒,胸膈滿悶,血塊大痛,宜廣木香細末三分,用生化湯原方沖服,而塊自行矣。若偏用香砂、枳實、烏藥之類以散氣行塊,則反使元氣耗損,而滿悶愈增。如怒後即食,胃虛傷滯,當審所傷何物。如傷肉食加砂仁、山楂;傷米食,加神麯、麥芽;傷冷物作痛,留滯腹脅,加肉桂、吳茱萸逐寒定痛。慎勿服檳榔丸疏氣以消食。宜健脾化氣飲。

白話文:

如果痰多,原方要加竹瀝和薑汁,各五分。

安神丸的配方是:川黃連、乾地(用紹酒和人乳拌勻,蒸九次)、當歸各兩錢,甘草八分。把這些藥材搗成餅狀,晒乾後研成粉末,用煉蜜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再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四十丸,用前方養榮湯送服。

產後因生氣導致氣逆不順暢,胸膈滿悶,血塊疼痛,可以服用廣木香細末三分,用生化湯原方沖服,血塊就會自行消散。如果單獨使用香砂、枳實、烏藥等藥物來散氣行塊,反而會耗損元氣,加重胸悶。如果產後生氣後馬上進食,就會導致胃虛傷滯,要根據所食食物的不同來選擇藥物。如果傷了肉食,要加砂仁、山楂;如果傷了米食,要加神麯、麥芽;如果傷了冷物導致腹部疼痛,要加肉桂、吳茱萸來驅寒止痛。不要服用檳榔丸來疏氣消食,應該服用健脾化氣飲。

生化湯(見本卷產後血崩門)

健脾化氣飲

人參,白朮(土炒)、當歸(各二錢),川芎、炮薑、甘草(炙,各四分)

如塊痛未除,仍用生化湯送廣木香末三分,方再加肉桂(研末)八分更佳,以桂能平肝而利氣也。

產後傷食

產後形體勞倦,脾氣受傷,不宜多食厚味。食之胃雖少納,脾轉運滯,以致痞塞暖酸,治當溫補氣血,健脾助胃,養正兼消,並審所傷何物,佐以消導,斯脾氣復而運轉如常,滯物行而胃始納穀矣。若消導過多,必致絕谷難治,急以長生活命飲救之。

長生活命飲

白話文:

生化湯(見本卷產後血崩門)

健脾化氣飲

人參、白朮(土炒)、當歸(各二錢),川芎、炮薑、甘草(炙,各四分)

如果腹痛未除,可以繼續用生化湯送服廣木香末三分,再加肉桂(研末)八分效果更佳,因為桂能平肝利氣。

產後傷食

產後身體虛弱勞累,脾氣受損,不宜吃太多油膩食物。吃太多會導致胃納減少,脾胃運化遲緩,造成痞塞暖酸,治療要溫補氣血,健脾助胃,養正兼消,並根據所傷之物,佐以消導,這樣脾氣恢復正常運轉,滯留之物排出,胃才能正常進食。如果消導過度,容易導致絕谷難治,需急用長生活命飲救治。

長生活命飲

人參二錢,水二碗煎八分,以饅頭燒焦(研末)三錢,調服。

如寒窘之人不能服參者,單用焦饅頭末水沖服之,或以白朮二錢,煎湯調服亦可,胃開即愈。

山藥主化湯

山藥(炒,一錢),當歸(二錢),炮薑、甘草(炙,各五分),川芎(一錢)

完穀不化,原方加肉蔻(煨)一個。

塊痛,原方加桃仁(炒,去皮尖)十粒。

痛止而虛者,原方加人參、白朮(土炒)各一錢。

所傷何物,治如產後忿怒門及產後傷食門。身熱禁用寒冷藥;痞滿禁用耗氣藥。

產後泄瀉

產後泄瀉,大率虛弱食積,土虛不能勝濕而然。但惡露未除,脾胃又弱,難於消燥而用補也。治法先服生化湯,一煎後即加茯苓一錢,以利小便。俟血生化,然後議補、議消、議燥,使無滯澀虛滑之失。若產畢即瀉者,宜蓮子生化湯。若胎前久瀉,產後不止者,宜大參苓生化湯,從權以防虛脫。

白話文:

人參兩錢,用兩碗水煎至八分,然後用饅頭燒成焦炭,研磨成粉末三錢,調和後服用。

如果家境貧寒的人無法服用人參,可以單獨用焦饅頭粉末用清水沖服,或者用白朮兩錢煎湯調服,也可以,等到胃口打開就會痊癒。

山藥主化湯

山藥(炒,一錢),當歸(兩錢),炮薑、甘草(炙,各五分),川芎(一錢)。

如果吃了東西消化不了,原方中加入肉蔻(煨)一個。

如果腹痛,原方中加入桃仁(炒,去皮尖)十粒。

如果疼痛停止但身體虛弱,原方中加入人參、白朮(土炒)各一錢。

至於受傷的原因,治療方法要根據產後怒氣攻心和產後傷食的治療方法。身體發熱不能服用寒涼藥物;腹脹不能服用耗氣藥物。

產後腹瀉

產後腹瀉,大多數是身體虛弱食物積滯,脾土虛弱不能勝過濕氣而造成的。但是惡露尚未排出,脾胃又虛弱,難以消燥而用補益,治療方法先服用生化湯,一煎之後就加入茯苓一錢,以利小便。等血生化完畢,再考慮補益、消食、燥濕,避免滯澀虛滑的錯誤。如果產後立即腹瀉,適合服用蓮子生化湯。如果懷孕前就久瀉,產後還不停,適合服用大參苓生化湯,權衡利弊,防止虛脫。

若久瀉不止或脾瀉者,須服參朮蓮子飲百劑,甚至形脫眼花者,服丹溪救急方(「蓮」字「溪」字,岳先嚴之諱也,岳當不書,然古之先工云:「臨文不諱,否則後之請者不曉」。此家藏之本,不著明此意,恐子孫惑之。凡岳也之藥方上,皆以聯字代之)。

蓮子生化湯

蓮子(福建產者,去心炒,八分),茯苓(一錢),五訶子(炒,去核,八分),桃仁(炒,去皮尖,十粒),炮姜(五分),當歸(土炒,一錢五),川芎(一錢),甘草(炙,五分),生薑(一片)

水煎二劑。如瀉不止,原方加人參三錢。

白話文:

如果長期腹瀉不止,或是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就應該服用參朮蓮子飲,連續服用一百劑,即使虛弱到形體消瘦、眼花,也要堅持服用。丹溪救急方是治療這種情況的有效方劑,但由於「蓮」和「溪」是前輩高人岳氏的名字,古人認為寫文章時不能避諱名字,所以用「聯」字代替「蓮」字。

蓮子生化湯

配方:蓮子(產自福建,去心炒,八分),茯苓(一錢),五味子(炒,去核,八分),桃仁(炒,去皮尖,十粒),炮姜(五分),當歸(土炒,一錢五),川芎(一錢),甘草(炙,五分),生薑(一片)。

用法:水煎服,兩劑。如果腹瀉仍然不止,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人參三錢。

大參苓生化湯

人參(二錢),茯苓(一錢),五川芎(一錢),當歸(土炒,二錢),炮姜(五分),甘草(炙,五分),陳皮(一錢),白朮(土炒,一錢五),肉蔻(煨研)、訶子(炒,去核,各一錢),蓮子(炒,去心,研,八分),糯米(一撮)

寒瀉,原方加砂仁五分。

熱瀉,原方加黃連(薑汁炒)三分。

久瀉,原方加升麻三分。

水瀉,原方加蒼朮(炒)一錢。

瀉出肉食如敗卵及噫氣,原方加神麯、砂仁各八分,山楂、麥芽(各炒焦)各五分,肉蔻、公丁香各一分。

渴,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五錢。

白話文:

大參苓生化湯

組成:

  • 人參(二錢)
  • 茯苓(一錢)
  • 五川芎(一錢)
  • 當歸(土炒,二錢)
  • 炮姜(五分)
  • 甘草(炙,五分)
  • 陳皮(一錢)
  • 白朮(土炒,一錢五)
  • 肉蔻(煨研)
  • 訶子(炒,去核)各一錢
  • 蓮子(炒,去心,研)八分
  • 糯米(一撮)

加減:

  • 寒瀉: 原方加砂仁五分。
  • 熱瀉: 原方加黃連(薑汁炒)三分。
  • 久瀉: 原方加升麻三分。
  • 水瀉: 原方加蒼朮(炒)一錢。
  • 瀉出肉食如敗卵及噫氣: 原方加神麯、砂仁各八分,山楂、麥芽(各炒焦)各五分,肉蔻、公丁香各一分。
  • 渴: 原方加麥冬、五味子各五錢。

註解:

  • 以上藥量為傳統中藥計量單位,實際用量請遵醫囑。

參朮蓮子飲

人參、白朮(土炒、各二錢),茯苓(一錢),當歸(一錢五),白芍(酒炒,八分),甘草(炙,五分),陳皮、升麻(各三分),山藥(炒,一錢),蓮子(去心,炒研,十粒),生薑(一片)。

如腹痛,原方加乾薑五分。

丹溪救急方

人參(五錢),白朮(土炒,三錢),茯苓(三錢),漢附子(制,一錢)

以上各方,虛渴者,均可加五味子二十粒(酒炒),麥曲粉(炒黃)二錢;虛脫者,暫加枯礬少許以澀之,然後再按症加減。

產後痢症

產後七日內患赤白痢疾,後重頻數最為難治,八日亦然。欲調氣血而推蕩邪穢,又慮產後元氣虛,欲滋榮養氣而大補脾腎,又恐補住瘀邪,惟生化湯減炮姜,加陳皮、木香等味,善消惡露兼行痢疾,並行而不悖也。再服加味香連丸,以俟一二日後,病勢稍減可保無虞。若七日外,患褐色後重虛痢,則當加補無疑。

白話文:

參朮蓮子飲用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白芍、甘草、陳皮、升麻、山藥、蓮子、生薑等藥材組成,若腹痛可加乾薑。丹溪救急方則以人參、白朮、茯苓、附子為主,虛渴者可加五味子、麥曲粉,虛脫者可暫加枯礬。產後七日內患赤白痢疾,可服用生化湯減炮姜,加陳皮、木香等藥材,七日後患褐色虛痢則應加補。

其產母稟厚,產期已過二十日,可於生化湯加芩連芍枳及加味香連之類,承氣等藥斷不可用。若產母虛弱,雖及月餘,行積峻劑,切不宜用。若產後陰虛,血痢日久愈甚,當用四物湯加人參矣。

陳皮生化湯

陳皮(五分),木香(二分),茯苓(一錢五),川芎(二分),當歸(四錢),桃仁(炒,去皮尖,十粒)

血痢(一名紅痢,腹痛者,原方煎湯送香連丸三十粒。)

加味香連丸

木香(二錢),黃連(姜炒,三錢),蓮子(去心,炒,五錢),水打為丸,綠豆大。

連芩生化湯(又名黃連生化湯)

白話文:

產婦身體狀況良好,即使生產過期超過二十天,可以用生化湯加上黃芩、黃連、芍藥、枳實等藥物,但絕對不能使用承氣湯等峻猛的藥物。如果產婦虛弱,即使超過一個月,也應避免使用峻猛的藥物。若產後陰虛,血痢持續時間長且日益嚴重,則應該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

黃連(薑汁炒,研,六分),黃芩(酒炒,四分),白芍(酒炒,一錢),枳殼(麩炒,五分),川芎(一錢五),茯苓(一錢),木香(三分),甘草(四分),當歸(土炒,三錢)

病重者,加山楂(炒焦)一錢,人參二錢。

按:產後痢症不一,總以人參為主,歸芍次之。兼有瘀未淨者,則兼以肉桂、益母草、黃連湯,重用人參自效,蓋桂益去瘀也。如資稟薄痢症,輕者一日六七次,兼有糞色,亦能飲食。重者空痛,一日夜數十次,不思飲食,睡臥不寧,非人參不能救也。

人參四物湯

白話文:

黃連(用薑汁炒過,研磨成粉,取六分),黃芩(用酒炒過,取四分),白芍(用酒炒過,取一錢),枳殼(用麩炒過,取五分),川芎(取一錢五),茯苓(取一錢),木香(取三分),甘草(取四分),當歸(用土炒過,取三錢)。

病情嚴重者,再加山楂(炒至焦黑)一錢,人參二錢。

這類產後痢疾症狀不盡相同,但總是以人參為主藥,當歸和白芍為輔。如果有瘀血未清的情況,則需加入肉桂、益母草和黃連湯,重點使用人參就能收到效果,因為肉桂和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患者體質虛弱,痢疾症狀較輕,一天拉六七次,並且糞便顏色正常,還能吃飯喝水。病情嚴重者,腹中空虛疼痛,一天一夜拉肚子數十次,不想吃東西,睡覺也不安穩,只有人參才能救治。

這裡所指的,是人參四物湯。

人參(三錢),川芎(五分),當歸(二錢,土炒),乾地黃(一錢,炒焦),白芍(二錢,酒炒)

申論瀉痢十方

產後瀉痢,氣血暴虛,必用生化湯加減。然致病之由,雖系濕熱,多因食傷脾而起,故重申余意,另立十方於後。

一、產後瀉黃色,乃脾土真氣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木香四分,煨肉蔻一枚,炮姜四錢。

補中益氣湯(見卷一,胎前子滿門)

二、產後久瀉不止,元氣下陷,大便不禁,肛門如脫,宜服六君子湯加木香四分,煨肉蔻一枚,炮姜四分,升麻五分。

白話文:

人參三錢,川芎五分,當歸兩錢,土炒,熟地黃一錢,炒焦,白芍兩錢,酒炒。

論述治療瀉痢的十個方劑

產後瀉痢,氣血驟然虛弱,一定要用生化湯加減。然而導致疾病的原因,雖然是濕熱,但多半是因為飲食傷脾引起,因此再次強調我的想法,另外列出十個方劑在後面。

第一,產後瀉黃色,是脾土真氣虛弱造成的。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木香四分,煨肉蔻一枚,炮姜四錢。

補中益氣湯(見第一卷,胎前子滿門)

第二,產後久瀉不止,元氣下陷,大便失禁,肛門像要脫落一樣,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四分,煨肉蔻一枚,炮姜四分,升麻五分。

六君子湯,陳皮(一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人參(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

三、產後傷麵食,宜六君子湯加麥芽三錢;傷穀食,加神麯三錢(方見上條)。

四、產後傷肉食,宜六君子湯加山楂(炒)、砂仁各五分,神麯一錢(炒)。

五、產後胃氣虛弱,瀉痢完穀不化,宜六君子湯加木香三分,肉蔻一枚(煨)。(方見第二條)

六、產後瀉痢,脾虛四肢浮腫,宜六君子湯加五皮飲(六君子湯方見第二條),五皮飲(大腹皮一錢半,茯苓皮三錢,地骨皮三錢,五加皮三錢,陳橘皮三錢)。

白話文:

六君子湯及其加減方

一、六君子湯組成:

陳皮一錢,半夏二錢,茯苓三錢,人參三錢,白朮二錢,甘草一錢。

二、產後飲食調理:

  • 傷麵食: 六君子湯加麥芽三錢。
  • 傷穀食: 六君子湯加神麴三錢(方見上條)。
  • 傷肉食: 六君子湯加山楂(炒)、砂仁各五分,神麴一錢(炒)。
  • 胃氣虛弱,瀉痢完穀不化: 六君子湯加木香三分,肉蔻一枚(煨)。(方見第二條)
  • 瀉痢,脾虛四肢浮腫: 六君子湯加五皮飲(六君子湯方見第二條)。

三、五皮飲組成:

大腹皮一錢半,茯苓皮三錢,地骨皮三錢,五加皮三錢,陳橘皮三錢。

七、產後諸症兼嘔者,諸方俱宜加藿香一錢,痰多,加半夏八分(炒)。

八、產後諸症兼小便短澀者,諸方俱宜加茯苓一錢,澤瀉五分,燈芯十二根,車前子一錢(炒研)。

九、產後泄瀉不止,宜六君子湯加蓮子十粒,酸石榴皮一錢(六君子湯見本門第二條)。

十、產後患赤痢,久而不愈者,香連丸二錢,人參二錢,煎湯送丸即愈。勿過用木香、薑汁之類,蓋血之一部見熱則行,寒則止。然下赤痢,紅即血者,宜香連丸。人參、地榆炭,煎湯送丸。以上諸方必須問其有塊痛否,無則宜之。若有塊痛,仍以生化湯為本。

白話文:

7. 如果生產後出現各種症狀並且伴有嘔吐,所有藥方都應該加入藿香一分,如果痰很多,還應加入半夏八分(經過炒製)。 8. 如果生產後出現各種症狀並伴隨尿液短少和排尿困難的情況,所有藥方都應該加入茯苓一分,澤瀉五分,以及十二根燈芯草,再加入一錢已經炒熟磨細的車前子。 9. 如果生產後出現腹瀉不停的情況,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上十個蓮子和一錢經曆了酸石榴皮處理的六君子湯(在這個章節中的第2條中有介紹)。 10. 如果生產後患上長期不癒的赤痢,可以用兩錢的香連丸配合兩錢的人參熬煮成湯服用即可康復。不要過量使用木香或薑汁等物質,因為血液的一部分會因受熱而流動,受到寒冷時就會停止流動。然而對於下赤痢這種情況,也就是說是血液導致的疾病,適合使用香連丸搭配人參和地榆炭來治療。以上的這些方法都需要詢問患者是否有疼痛感,如果有就需要繼續使用生化湯作為基礎治療方案。

產後嘔逆

人之胃腑為五穀之海,水穀之精上輸肝肺,分布五臟,化為氣血,榮潤百骸。產後勞傷,脾胃正氣虧損,邪氣易乘,如入於脾胃,則氣逆嘔吐而食不下矣。若七日內嘔吐不止,全不納穀,血塊未除,治當消塊佐以溫藥,宜服安胃行血湯。若痛已除而嘔不止,不納穀者,宜服加減六物湯,及後溫中和胃飲。若嘔而氣血不足,食物不能如常,宜服補中和胃湯。

安胃行血湯

藿香砂仁(炒研,各四分),川芎(一錢),當歸(四錢),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炮姜,甘草(炙,各五分),人參(一錢),生薑(三片,有汗勿用)

白話文:

產後嘔逆

人體的胃腸就像五穀的海洋,食物的精華上輸送到肝臟和肺臟,再分配到五臟,轉化為氣血,滋養全身。產後勞累傷身,脾胃的正氣虧損,容易受到邪氣入侵。如果邪氣進入脾胃,就會導致氣逆、嘔吐,吃不下東西。

若產後七天內持續嘔吐,完全不能進食,且血塊尚未排出,治療應以消塊為主,並輔以溫藥,可以服用安胃行血湯。

如果疼痛已經消除,但嘔吐不止,無法進食,應該服用加減六物湯,之後再服用溫中和胃飲。

若嘔吐且氣血不足,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吸收,應該服用補中和胃湯。

安胃行血湯

藿香、砂仁(炒研,各四分),川芎(一錢),當歸(四錢),桃仁(十粒,炒去皮尖),炮姜,甘草(炙,各五分),人參(一錢),生薑(三片,有汗勿用)

加減六物湯

白茯苓、人參、川芎(各一錢),當歸、白扁豆(炒研,各二錢),山藥(一錢五分,炒),藿香(五分),豆仁(即山豆根苗上子也,四分),炮姜(四分),陳皮(三分),甘草(五分,炙),生薑(三片)

嘔止去豆仁。

溫中和胃飲

人參、茯苓(各一錢),當歸、白扁豆(炒研,各二錢),陳皮、藿香、甘草(炙)、丁香(公丁,各三分),生薑(三片)

寒,原方加吳茱萸一錢,嘔止減丁香。

補中和胃湯

白話文:

加減六物湯:白茯苓、人參、川芎各一錢,當歸、白扁豆(炒研)各二錢,山藥(炒)一錢五分,藿香五分,豆仁(山豆根苗上子)四分,炮姜四分,陳皮三分,甘草(炙)五分,生薑三片。嘔吐則去豆仁。

溫中和胃飲:人參、茯苓各一錢,當歸、白扁豆(炒研)各二錢,陳皮、藿香、甘草(炙)、丁香各三分,生薑三片。若寒,則原方加吳茱萸一錢,嘔吐則減丁香。

補中和胃湯:

人參,白朮(土炒)、白扁豆(炒研)、當歸(各二錢),茯苓(一錢),山藥(一錢五分,炒),陳皮、炮薑、甘草(炙,各四分)

按:產後諸症以嘔逆為甚,急當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制漢附子、吳茱萸、柿蒂;如不效加酒炒黃連、肉桂;若更不效,則必用二氣丹矣。

香砂六君子湯

陳皮(五分),半夏(一錢,炒),人參(二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二錢),甘草(五分),木香(五分),砂仁(四分,炒研)

嘔逆甚急,上原方加漢附子、吳茱萸、柿蒂各一錢,如不效再加黃連(酒炒)肉桂各五分。

白話文:

產後各種症狀中,嘔吐最為嚴重。應當立即使用香砂六君子湯,再加上制附子、吳茱萸、柿蒂;如果效果不佳,再加入酒炒黃連、肉桂;如果仍然無效,就必須使用二氣丹了。

香砂六君子湯的藥方為:陳皮、半夏、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木香、砂仁。

對於嘔吐非常急迫的情況,可以在原方中加入制附子、吳茱萸、柿蒂各一錢。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再加酒炒黃連、肉桂各五分。

二氣丹

水銀(三錢),硫磺(三錢)

上二味同入鐵鍋內結成砂子,研細末不見銀星為度,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加至四十九粒,皆公丁香,柿蒂各一錢,煎湯送丸。水銀得硫磺自化,呢逆霍亂皆可用之。

產後霍亂

產後勞氣傷血,臟腑虛損,不能運化食物,及冷風相乘,以致陰陽升降不順,清濁亂於腸胃,冷熱不調,邪正相搏,上吐下瀉,名曰「霍亂」。若塊痛未除,宜生化六合湯;塊痛已除,宜藿香和胃散。

白話文:

二氣丹

配方:

  • 水銀(三錢)
  • 硫磺(三錢)

製法:

將水銀和硫磺一起放入鐵鍋中,加熱至結成砂子狀,研磨成細粉,直到肉眼看不見銀星為止。再用米糊將藥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每次服用二十粒,逐漸加至四十九粒。另取公丁香、柿蒂各一錢,煎湯服用,送服藥丸。

功效:

水銀遇硫磺會自行化合,能治療逆霍亂。

產後霍亂

病因:

產後勞累傷氣血,導致臟腑虛損,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再加上受寒風侵襲,陰陽升降失調,清濁混雜於腸胃,冷熱失衡,邪氣與正氣互相搏鬥,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稱為「霍亂」。

治療:

  • **塊痛未除:**宜服用生化六合湯。
  • **塊痛已除:**宜服用藿香和胃散。

生化六合湯

陳皮(四分),當歸(四錢),川芎(二錢),炮姜(四分),炙甘草(四分),茯苓(一錢),砂仁(六分),生薑(一片)

藿香和胃散

廣藿香(四分),川樸(八分,姜炒),陳皮、炮姜(各四分),當歸,白朮(土炒,各三錢),人參(一錢),甘草(三分,炙),生薑一片,若手足逆冷,原方加漢附子三分。

產後膨脹

胎前素弱,產後又虧,胃難納穀,脾不健運。或因傷食而停滯,或因血虛而便閉。誤進消耗等藥,胃氣益損,滿悶益增,氣不升降,滋熱助積,鬱積之久遂成膨脹。治當審其誤用何物,如誤用耗氣藥,宜益氣湯;誤用消導藥,宜健脾湯;誤用攻下藥,宜養生化滯湯。

白話文:

生化六合湯

藥材:

  • 陳皮:四分
  • 當歸:四錢
  • 川芎:二錢
  • 炮姜:四分
  • 炙甘草:四分
  • 茯苓:一錢
  • 砂仁:六分
  • 生薑:一片

藿香和胃散

藥材:

  • 廣藿香:四分
  • 川樸:八分(姜炒)
  • 陳皮:四分
  • 炮姜:四分
  • 當歸:三錢
  • 白朮:三錢(土炒)
  • 人參:一錢
  • 甘草:三分(炙)
  • 生薑:一片

加味: 手足逆冷者,原方加漢附子三分。

產後膨脹

病因:

產婦孕期體質虛弱,生產後身體更虛弱,導致胃納不佳,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可能是因飲食不當造成食積停滯,也可能是因血虛導致大便不通。若誤服耗氣、消導或攻下類藥物,更會加重胃氣虛損,導致腹脹加重,氣機升降失調,內熱積聚,久而久之形成產後膨脹。

治療原則:

根據產婦誤服藥物的種類,選擇相應的方劑治療。

  • 誤服耗氣藥物: 宜用益氣湯。
  • 誤服消導藥物: 宜用健脾湯。
  • 誤服攻下藥物: 宜用養生化滯湯。

益氣湯(古方)

人參白朮(土炒)、當歸(各三錢),川芎、白芍(酒炒)(各八分),紫蘇梗、甘草(炙,各五分),茯苓(一錢五),陳皮、厚朴(姜炒,各四分),大腹皮(六分),木香(二分,研末),萊菔子(五分,炒研),木通(五分)

健脾湯(古方)

人參、白朮(土炒)、全當歸、茯苓、白芍(酒炒)神麯(各一錢),川芎(七分),陳皮(四分),甘草(炙),砂仁(炒研,各五分),大腹皮(五分)

白話文:

益氣湯由人參、白朮、當歸、川芎、白芍、紫蘇梗、甘草、茯苓、陳皮、厚朴、大腹皮、木香、萊菔子、木通等藥材組成。健脾湯則由人參、白朮、當歸、茯苓、白芍、神麯、川芎、陳皮、甘草、砂仁、大腹皮等藥材組成。

食物傷胃,原方加麥芽五分;

冷物傷胃及冷物入腹作痛,原方加吳茱萸(鹽炒)一錢。

養生化滯湯

人參(一錢五),當歸(四錢),川芎(二錢),白芍(一錢,酒炒),茯苓(一錢),白朮(二錢),桃仁(十粒,炒,去皮尖),大腹皮(四分),肉蓯蓉(一錢五,酒洗)

脹甚,原方白朮加倍,首三味減半。

塊痛未除,原方送三消丸一錢(方見產後下,產後總三方第一方)。病劇者,須服至數十劑。

按:產後脹症最為難治,如服前方未效,非大劑金匱腎氣湯不能去其病。若慮方內熟地之滯,則用薑汁、砂仁拌炒,桂附更當重用。再加椒目、蒲種殼、冬瓜子以利水化氣,或加浮萍草為引,以開鬼門,多服益善。俟脹消後則用六君子、八珍等湯調理,可以復原去根,此經驗已多,故附增之。

白話文:

如果食物傷胃,原本的藥方再加上麥芽五分。

如果吃冷的東西傷胃,或者吃冷的東西後肚子痛,原本的藥方再加上吳茱萸(用鹽炒過)一錢。

這個藥方叫做化滯湯,裡面包含:人參(一錢五)、當歸(四錢)、川芎(二錢)、白芍(一錢,用酒炒過)、茯苓(一錢)、白朮(二錢)、桃仁(十粒,炒過,去皮尖)、大腹皮(四分)、肉蓯蓉(一錢五,用酒洗過)。

如果脹得很厲害,原本的藥方中白朮加倍,而人參、當歸、川芎三味藥減半。

如果肚子裡有塊狀的疼痛沒有消失,原本的藥方再加上三消丸一錢(三消丸的配方可以在產後下,產後總三方第一方中找到)。病情嚴重的人,需要服用好幾十劑。

註:產後脹症是最難治的病症,如果服用前面的藥方沒有效果,就需要用大劑量的金匱腎氣湯才能治好。如果擔心藥方中的熟地會造成停滯,可以用薑汁和砂仁拌炒熟地,桂枝和附子要加重使用。再加椒目、蒲種殼、冬瓜子來利水化氣,或者加浮萍草作為引導,打開鬼門關,多服無妨。脹消之後,可以用六君子湯、八珍湯等藥方來調理,可以恢復健康並根治疾病。這些經驗已經很多了,所以我把它記錄下來。

金匱腎氣丸(古方)(乾地黃八兩山萸肉、山藥各四兩白茯苓、牡丹皮各三兩肉桂、制漢附子各一兩,共為末,蜜為丸)

六君子湯(古方)(大棗、四君子湯並用,即六君子湯也。陳皮、半夏、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八珍湯(古方)(四君子湯與四物湯並用,即八珍湯也。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地黃、白芍)

產後口渴或兼小便不利

凡產後口燥咽乾而渴,兼小便不利,由血枯而多汗,且勞倦傷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則生化之氣不運,滲泄之令不行。是以上無津液流通,而有咽乾燥渴之症;下則膀胱閉滯,而有水道不通之候。治當助脾益肺,升降氣血,則氣血流行,陽升陰降,自然津生而便利矣。若認口渴為火盛,而用芩連知柏以降之;便澀為水滯,而用五苓等味以通之,非徒無益而反害之。

白話文:

腎氣丸的配方是:生地黃八兩、山萸肉、山藥各四兩、白茯苓、牡丹皮各三兩、肉桂、制附子各一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丸子。

六君子湯的配方是:大棗和四君子湯一起使用,就是六君子湯。具體藥材包括:陳皮、半夏、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八珍湯的配方是:四君子湯和四物湯一起使用,就是八珍湯。具體藥材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地黃、白芍。

產後口渴或兼小便不利的情況,是因為血枯汗多,勞倦傷脾,導致脾胃無法運化津液,生化之氣無法運行,滲泄的功能也受阻。因此,上半身沒有津液流通,出現咽喉乾燥、口渴的症狀;下半身膀胱閉塞,導致小便不暢。治療要以助脾益肺、升降氣血為主,使氣血流通,陽氣上升、陰氣下降,自然就能津液生成,小便通暢。如果誤以為口渴是火盛,就用黃芩、黃連、知母、柏子仁等藥物降火;誤以為小便不利是水停滯,就用五苓散等藥物通利,這樣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傷害。

梅村曰:「此論非常真切,小便由於氣化,氣足小便順,否則反是。書曰:「氣化則能出矣!」故補氣生津,實至言也。膀胱藏津液之所,真陽不足,元氣不升,則不出矣!是以補氣填精為上。」(書云:「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以此證之,男女各有精也。」宗岳集註)

助脾益肺湯

人參,黃耆,麥冬(去心)、當歸(各二錢),五味子(十粒),升麻(四分),茯苓(一錢五),葛根(一錢),甘草(四分,炙)

汗多,原方加酸棗仁二錢(炒研)、麻黃根一錢(炙)。

白話文:

梅村說:「這段論述非常真切,小便的排泄是由於氣的化合作用,氣充足則小便順暢,否則就會出現反常。書上說:「氣化就能排出!」所以補氣生津,的確是治本之法。膀胱是儲藏津液的地方,真陽不足,元氣不能上升,就無法排出小便。因此,補氣填精是最好的方法。」(書上說:「男女交合產生精氣,萬物由此化生,由此可證男女都有精氣。」宗岳集註)

這方子用人參、黃耆、麥冬(去心)、當歸(各二錢)、五味子(十粒)、升麻(四分)、茯苓(一錢五)、葛根(一錢)、甘草(四分,炙)組成。

如果病人出汗多,可以在原方中加酸棗仁二錢(炒研)、麻黃根一錢(炙)。

大便不通,原方加肉蓯蓉二錢。

小便不利而產母壯盛熱劇者,暫以原方加知母、滑石粉各一錢,便稍利則減。渴甚以生脈散代茶。

生脈散(古方)

麥冬(去心,二錢),五味子(一錢),人參(三錢),水沖或水煎,皆可。

白話文:

如果便秘,就加二錢肉蓯蓉到原本的藥方裡。

如果小便不順暢,而且產婦身體強壯,熱氣很旺盛,就先在原本的藥方裡加入一錢知母和滑石粉,等到小便順暢一點後就減少用量。如果很口渴,就用生脈散代替茶喝。

生脈散的配方:麥冬(去心,二錢)、五味子(一錢)、人參(三錢)。用水沖泡或水煎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