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濂胎產方案》~ 淑濂子年譜

回本書目錄

淑濂子年譜

1. 淑濂子年譜

清咸豐三年,歲在癸丑十一月二十七日丙辰時,淑濂子,生於山東省泰安縣,汶陽區西遙地方,東武家莊人。姓高氏,諱蓮溪,字淑濂。其先姜氏,炎帝之裔。至太公旺,佐周克殷,周有天下,武王以功封於齊,都營邱(今山東青州府),世稱齊候。傳至文公,公諱赤,生二子,長子高子,次成,文公命高讓成為世子,子高子即承命,讓成為世子,後繼候位,曰齊成公。子高子隱而不仕,因名變姓,曰高氏。

後十三世,曰高柴,字子羔,受業於孔子。又後二十七世,曰高允,字伯恭,號汶陽子(居汶陽之始,見《泰安縣誌》之與「地誌」第四張)。又後三十世,曰高騰,字云衢。又後十世,曰高際檀,字樹園,即子之父也(此篇見《高氏世寶》及《高氏族譜》)。

咸豐庚申,子年八歲。初為學,師大吳王清堂讀《百家姓》,一日問於師曰:「高姓始自何時?」堂曰:「高,姜姓也。始自周季。」異日,清堂謂其友曰:「小子知尋其源也。」

咸豐辛酉,子年九歲,能語《孝經》、《大義》,逢人語之曰:「能遵《孝經》之訓者,可稱君子,否則反是。」

同治甲子,子年十二歲,師黃石琴之門人,艾瑾先生。十三歲通《小學》,十五通《四書》。侍師登黃府,拜太老師壽一次。

同治戊辰,子年十六歲,師汶東滕村(庫生)翟相經。通詩書經,是年考幼童。

光緒乙亥,子年二十三,通《文經》,設塾訓蒙。

光緒丙子,子年二十四,師申村趙漪軒(向子)講學,文章始曉,又長於詩。

光緒丙戌,子年三十四,館於泣岸衛駕莊王宅,是年人邑癢,題云「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文詳見《文集》。

光緒丁亥,子年三十五,設塾岱陽駝窪莊孫宅。

光緒壬辰,子年四十歲,因親老設塾己宅,以便事奉。是年來學者益眾矣,子配艾夫人,事姑孝,太夫人病,臥床三年,夫婦不離側。凡便溺,夫人以手取之,朝夕弗衰,見聞者皆以孝稱無間言。是年,子因延醫艱難乃讀醫書。

光緒戊戌,子年四十六歲,設館故里。

光緒癸卯,子年五十一,設館於邑南灌莊。

光緒甲辰,子年五十二,館於安駕莊。

光緒乙巳,子年五十三,館於孫家廟。

宣統已酉子年五十七歲,就聘於泰安城內益壽堂,是年正月初三日,到館月許,岱麓名士皆以「大醫」稱。

宣統辛亥,子年五十九,署衙街居,感子醫治之德,議定懸匾頌揚,以告之於子,子堅辭之,曰:「吾平生無他益於世,僅以醫術而除人病,是吾應盡之職務,又何頌揚之足云?」乃止發起者。縣帳房丁志揚知者益賢之,而問教請方之友益眾。

中華民國壬子,子年六十歲,館於本邑保合堂。

中華民國癸丑,子年六十一歲,館於保和堂,是年夏曆九月二十八日,子因病還里。仲岱館於亭亭山右,是日,即召仲岱事之一旦命之,曰:「汝在塾勤讀醫書,醫亦濟人之一也。」夏曆十一月初四日,子病痊愈,家眾稱賀,子將一切事物囑於仲岱,且曰:「惟恐吾病愈而命終」。

家眾皆憂,子呼曰:「人而有生,即有死,何憂之有?」,夏曆十一月初六日戌時,子乃壽終。

華居子之門有年,所知故深,今又訪諸子之鄰里、父老,及諸同學而仲岱等議,著是譜。

華又與諸同硯兄弟公議,吾師若以高子稱,而稽諸春秋,經吾師之三世,祖高溪者,孔子已稱高子矣,今也依孔氏子思不以孔子稱,而曰子思子,遂以吾師稱淑濂子云。子著有《孝經箋註》、《高氏胎產醫案輯要》、《詩詞錦著》,載之文集。

民國三年甲寅仲春,門人劉緒華訪著。

民國十三年甲子季春,如弟韓玉田:

眷弟李珍廷:同參訂。

門人李承寅:

白話文:

[淑濂子年譜]

清鹹豐三年,即西元一八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早晨,淑濂子出生在山東省泰安縣的汶陽區西遙地方,具體地址是東武家莊。他姓高,名字叫做蓮溪,表字為淑濂。他的祖先出自姜氏,是炎帝的後裔。到了太公旺這一代,輔助周朝滅掉殷商,周朝統一天下後,武王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封他在齊地,首府在營邱(現在的山東青州府),因此後世稱他為齊候。傳到文公這一輩,名叫赤,他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高子,次子叫成。文公指定由高讓成擔任世子,高子接受命令,讓位給成,後來成繼承了爵位,稱為齊成公。高子則選擇隱退,不再出仕,改姓為高。

十三代後,出現了一個名叫高柴的人,字子羔,是孔子的學生。再過了二十七代,出現了高允,字伯恭,被稱為汶陽子,他是汶陽的開創者,這個資訊可以在《泰安縣誌》的地誌第四張找到。再過三十代,出現了高騰,字雲衢。再過十代,出現了高際檀,字樹園,他就是淑濂子的父親。這些資訊可以在《高氏世寶》和《高氏族譜》中找到。

鹹豐十年,淑濂子八歲。他開始上學,師從大吳王清堂學習《百家姓》。有一天,他問老師:「高姓源自何時?」王清堂回答說:「高姓源自姜姓,起源於周朝末期。」後來的一天,王清堂對朋友說:「這孩子懂得尋根問底。」

鹹豐十一年,淑濂子九歲,他已經能夠談論《孝經》和《大義》,遇到人就會說:「能夠遵守《孝經》教導的人,可以稱得上君子,否則就是相反。」

同治三年,淑濂子十二歲,他跟隨黃石琴的弟子艾瑾學習。十三歲時,他精通了《小學》,十五歲時精通了《四書》。他曾陪老師登上黃府,拜見太老師並慶祝他的生日。

同治七年,淑濂子十六歲,他師從汶東滕村(庫生)的翟相經,精通了詩書經典,那一年他參加了幼童考試。

光緒元年,淑濂子二十三歲,精通了《文經》,並開設私塾教授蒙童。

光緒二年,淑濂子二十四歲,他跟隨申村的趙漪軒(向子)學習,開始理解文章,並且擅長作詩。

光緒六年,淑濂子三十四歲,在泣岸衛駕莊王宅教授,那一年他進入縣學,題目為「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詳細內容可見於《文集》。

光緒七年,淑濂子三十五歲,在岱陽駝窪莊孫宅開設私塾。

光緒十二年,淑濂子四十歲,因為父母年邁,他在自家開設私塾,以便更好地照顧他們。那一年來學習的人越來越多。淑濂子娶了艾夫人,她對婆婆非常孝順,當婆婆生病臥牀三年時,夫妻倆寸步不離。對於婆婆的大小便,夫人親自用手處理,早晚從不懈怠,見到的人都稱讚她的孝行。那一年,因為延請醫生困難,淑濂子開始閱讀醫書。

光緒十四年,淑濂子四十六歲,在家鄉開設私塾。

光緒十九年,淑濂子五十一歲,在縣城南部的灌莊開設私塾。

光緒二十年,淑濂子五十二歲,在安駕莊開設私塾。

光緒二十一年,淑濂子五十三歲,在孫家廟開設私塾。

宣統元年,淑濂子五十七歲,受聘於泰安城內的益壽堂,那一年正月初三,到達私塾一個月左右,當地的名士都稱他為「大醫」。

宣統三年,淑濂子五十九歲,住在署衙街。人們感念他治病救人的功德,決定掛匾表揚,告訴了他,但淑濂子堅決推辭,說:「我一生沒有對社會做出其他貢獻,只是用醫術為人治病,這是我的責任,何必表揚?」於是那些發起人停止了行動。縣裡的帳房丁志揚知道後,更加敬佩他,向他請教和求方的人越來越多。

民國元年,淑濂子六十歲,在本地的保合堂開設私塾。

民國二年,淑濂子六十一歲,在保和堂開設私塾。那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淑濂子因病回家。仲岱在亭亭山右邊的私塾,那天,淑濂子立即召見仲岱,對他說:「你應該在私塾努力閱讀醫書,醫術也是救人的一種方式。」農曆十一月初四日,淑濂子病情好轉,家人們都來祝賀。淑濂子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給仲岱,並且說:「我擔心病好之後,會突然死去。」

家人都很擔心,淑濂子卻安慰道:「人生自古誰無死?有什麼好擔心的?」農曆十一月初六日晚上,淑濂子安然去世。

我在淑濂子門下學習多年,對他的瞭解很深。現在我又訪問了他的鄰居、父老以及同學和仲岱等人,共同撰寫了這份年譜。

我又和師兄弟們共同討論,認為如果以高子稱呼我們的老師,根據歷史,老師的曾祖父高溪,孔子時代已經被稱為高子。現在我們仿效孔氏子思的例子,不稱孔子為孔,而是稱為子思子,因此我們決定稱呼我們的老師為淑濂子。他寫有《孝經箋註》、《高氏胎產醫案輯要》、《詩詞錦著》,這些作品都收錄在他的文集中。

民國三年,即西元一九一四年,春天,門人劉緒華訪問並記錄。

民國十三年,即西元一九二四年,春天,弟弟韓玉田:

親弟李珍廷:共同參閱訂正。

門人李承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