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發蒙》~ 卷六 (1)
卷六 (1)
1. 卷六
懷孕圖式,及易產、艱產、雙生、逆生等諸圖,產論翼中所載,總三十有二,非不詳悉矣。而唯其間被膜胎圖,尤欠妥當。因舉予之所親見者,以釋醫家疑團。其他圖記一二所發明者及胞衣形狀,聊以補遺漏焉。又並附明錢雷胎元圖說,英機黎國救難產圖二道,及喎蘭醫牒分的兒之臨產艱易諸圖二十有七,以備參考云。
大如瓜,灰色而稍帶淡紫。割之見其裡面,則恰如過臘魚子,其色鮮黃而有青赤筋絡。
毛髮未生,九竅未開,頭獨大而手足甚小,自巔至腳底長三寸六分,狀如泥塑人,非尋常六月胎矣。蓋孕婦抱病胎不長者歟?抑病中而受胎者歟?未可知也。
胎之形狀大小與前圖同,而唯臍帶纏頸一匝。世俗以為失踞則臍帶必纏兒頸,誰知胚胎之始,有肚帶自纏者?孫真人云:三月有血脈,四月形體成。然有未滿九十日已如此者,則難一定也。
胞衣在腹前,其形橢,上至頷下,下連臍下,其四邊薄皮引出,以包裹胎,猶雲母屏中物。
兒倒首向脊裡,屈曲手足,著頷於缺盆骨上,而面與膝頭相聚,其形如低頭窺臍者。
兒體素上頭下足,此為逆孕,自足出者皆是也。
駢胎在子宮中,累重於前後,其分娩則後者先出,而前者後生也。
先出者正產,後出者逆生是也。
胞之著於子宮裡,各異其所矣。此孕蓋交接二,而並受胎者也。
尋常懷孕胞必對兒腹,駢胎則以與常異,故胞之所在亦不一定也。
以兒子逆出既至頸,胞亦隨兒自下而蓋頭上也,非素在頭上矣。
中央最厚,至邊而漸薄,高低出沒,皺文錯交,其色紫紅綠黑相雜,而又有紫黑濃斑點。
紋理筋絡,似荷葉裡面,而其色淡紫碧,筋絡有粗密之異,不一樣。
子宮形如倒壺盧,其左右上側各數丸子附著焉,解體新書所謂卵巢者是也。口形則作十字樣,此山脅東洋解刑婦體而所親見者也。
(尋常胞衣易下者皆為此狀)
(此症產訖即不施治術,則竟不下而死)
(肚帶一生中央,一生一邊,如此者常多)
(胞莖抽一二寸而作兩股,此奇中之最奇者也)
以上二十七圖,並周之所錄也。今亦舉華蠻之圖式於後,以備於參考。明錢雷《人鏡經·胎元圖說》云:精氣盛則成二男,血氣盛則成二女,精血皆盛則成一男一女;或精血散分則成品胎,或精血混雜,則成非男非女。男不可為父,女不可為母,皆非純氣;或感邪祟、鬼怪之沴氣,則成異類矣。
精勝其血,自左子宮受氣而男形成。
精不勝血,自右子宮受氣而女形成。
周向得英機黎國醫所編產科書,然以其文字絕異,固不可讀。特其所載易難諸產圖,總十有五,而畫極精妙,最足觀矣。蓋其遇難產子難達,則必以器出之。雖其器制不能詳,此死中求活之一奇器也。因撮出圖式二道,以錄於此。智巧之士仿此製造,臨事施之,則可謂回生之一助也。
白話文:
[卷六]
這篇記載了懷孕圖式,以及容易生產、生產困難、雙胞胎、胎位不正等各種圖示,總計三十多幅,內容相當詳盡。但其中胎兒與胎膜的圖示略有不妥,因此我根據親眼所見的案例,來解開醫家們的疑惑。其他圖示中的一些發現以及胎盤的形狀,也一併補充記載。此外,還附上明代錢雷的胎元圖說,以及英機黎國救治難產的兩種圖示,以及其他關於分娩難易的二十七幅圖,供參考。
一個像瓜一樣大小,灰白色帶點淡紫色的胎兒。剖開後,裡面就像過年的臘魚子,顏色鮮黃,並有青赤色的筋絡。
胎兒毛髮未生,九竅未開,頭很大,手腳很小,從頭頂到腳底長三寸六分,像泥塑的人一樣。這不是正常的六個月胎兒,可能是孕婦生病導致胎兒發育不良,或是生病時懷孕所致,尚無法確定。
胎兒的形狀和大小與之前的圖示相同,只是臍帶繞頸一圈。民間認為胎位不正就會臍帶繞頸,但其實胚胎初期就有臍帶自行纏繞的情況。孫真人說,懷孕三月有血脈,四月形體成形,但也有不到九十天就出現這種情況的,所以很難一概而論。
胎盤位於腹部前方,形狀橢圓,上至下頷,下至臍下,四邊薄膜向外延伸包裹胎兒,如同雲母屏風中的物品。
胎兒頭朝下,背朝上,手腳彎曲,下巴抵在鎖骨上,臉和膝蓋靠在一起,形狀像低頭看肚臍一樣。
胎兒正常體位是頭在上腳在下,這是胎位不正,從腳先出來的就是這種情況。
雙胞胎在子宮中前後重疊,分娩時後面的先出來,前面的後出來。
先出來的胎兒是正常生產,後出來的胎兒是胎位不正。
胎盤著床的位置在子宮內各有不同。這種懷孕情況是兩次受精,同時懷孕。
普通的懷孕,胎盤一定在胎兒腹部的對面,雙胞胎則有所不同,所以胎盤的位置也不一定。
胎兒倒著出來,到頸部時,胎盤也隨著胎兒從下方蓋在頭上,並不是一開始就在頭上。
胎盤中央最厚,向邊緣逐漸變薄,高低起伏,皺紋交錯,顏色紫紅綠黑相雜,還有紫黑色的斑點。
紋理和筋絡像荷葉的內面,顏色淡紫碧綠,筋絡粗細不一。
子宮形狀像倒置的壺,左右上方各有一些小球附著,就是《解體新書》中所說的卵巢。子宮口呈十字形,這是山脅東洋解剖孕婦身體後親眼所見的。
(普通的胎盤容易娩出都是這種形狀)
(這種情況生產完畢如果不治療,胎盤就會一直不下而導致死亡)
(臍帶有的從中間出來,有的從一側出來,這種情況很多)
(胎盤莖抽出一二寸分成兩股,這是奇特中的最奇特)
以上二十七幅圖都是周氏所記錄的。現在也列出華蠻的圖式供參考。明代錢雷《人鏡經》胎元圖說云:精氣旺盛則生雙男,血氣旺盛則生雙女,精血都旺盛則生一男一女。或者精血分散則成畸胎,或者精血混合則成非男非女,男的不能當父親,女的不能當母親,都不是純粹的精氣,或者受到邪祟、鬼怪的侵害,則會成為異類。
精氣勝於血氣,從左側子宮受氣則生男孩
精氣不勝於血氣,從右側子宮受氣則生女孩
周氏還得到英機黎國醫生編寫的產科書籍,但由於文字非常不同,所以無法閱讀。只收錄了其中關於生產容易與困難的圖示,總共十五幅,繪畫非常精妙,值得觀賞。因為遇到難產,孩子難以娩出,就必須用器械取出。雖然器械的製作方法不清楚,但這是從死亡中求生存的奇特器械。因此,我選取兩幅圖式記錄在此,聰明巧妙的人可以仿照製造,遇到這種情況使用,就可以說是起死回生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