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內外編》~ 串雅外編 (23)
串雅外編 (23)
1. 神妙痧藥
北細辛三兩,荊芥六錢,降香末三錢,鬱金一錢。
共為末,每用一茶匙放舌,冷茶送下,或津嚥下。
白話文:
北細辛:15克
荊芥:6克
降香末:3克
鬱金:1克
2. 又方
白胡椒一兩,牙皂一錢,火硝、檀香末、明礬、丁香、蟾酥各三錢,北細辛二錢,冰片、麝香各五分,金箔量加。
白話文:
白胡椒6克,皁角1克,火硝、檀香末、明礬、丁香、蟾酥各1.8克,細辛1.2克,冰片、麝香各0.3克,金箔適量。
3. 蟾酥丸
雄磺三錢,麝香三分,木香一錢(俱不可見火)。加蒼朮三錢,蟾酥為丸,如小米大,硃砂為衣;如難丸,少加米飲。每用二、三丸放舌尖上化下。加入西牛黃、金箔,端午午時合尤妙。
白話文:
三錢雄黃、三分麝香、一錢木香(以上三種藥物都不能見火)。再加入三錢蒼朮,將蟾酥製成如小米般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為藥衣;如果難以成丸,可以加入少許米湯。每次使用時,把二、三顆藥丸放在舌尖上融化服用。如果再加入西牛黃、金箔,在端午正午時合製,效果特別好。
4. 又方
沉香(銼細)、母丁香、硃砂(水飛)、雄磺各五錢,麝香三錢,廣木香一兩,蒼朮(茅山者,米泔浸去毛)淨末二兩,蟾酥三錢。
藥俱忌見火,為細末,將火酒化蟾酥為丸;不就,加米飲,丸如米大,每服二、三丸,放舌尖上化下。
白話文:
沉香(磨成細末)、母丁香、硃砂(水飛硃砂)、雄磺各 25 克,麝香 15 克,廣木香 50 克,蒼朮(用茅山產的,用米泔水浸泡去除毛)淨末 100 克,蟾酥 15 克。
5. 望梅丸
能生津止渴,旅行帶之,每含一丸,可代茶。
白話文:
能夠生津止渴,旅行時可以帶著,每次含一粒,可以代替喝茶。
鹽梅四兩,麥冬(去心)、薄荷(去梗)、柿霜、細茶各一兩,蘇葉(去梗)五錢。
為細末,白霜糖四兩,共搗為丸,如雞豆大。加參一兩更妙。
白話文:
四兩鹽梅, 一兩麥冬(去心)、一兩薄荷(去梗)、一兩柿霜、一兩細茶,五錢蘇葉(去梗)。
6. 龍腦雞酥丸
消渴,涼上膈,除邪熱,止咳嗽、吐血、鼻血、胃熱、口舌痛;肺虛氣損失聲並治之。
白話文:
治療消渴症,清涼上膈,消除不正之熱,止住咳嗽、吐血、鼻血、胃熱、口腔與舌頭的疼痛;同時也治療肺虛所致的聲音嘶啞。
銀柴胡、阿膠(炒成珠)、蒲黃(炒)、人參、木通各二兩,生地六兩,麥冬四兩,炙甘草一兩半,黃耆一兩,薄荷葉一斤。
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噙化。
白話文:
銀柴胡、阿膠(炒成珍珠狀)、蒲黃(炒過)、人參、木通各二兩,生地黃六兩,麥冬四兩,炙甘草一兩半,黃耆一兩,薄荷葉一斤。
7. 參杏丸
止咳嗽,化痰。
人參、款冬花、訶子、貝母、五味子、桑白皮、紫菀、杏仁、阿膠、茯苓、甘草各五錢。
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含化。
白話文:
人參、款冬花、訶子、貝母、五味子、桑白皮、紫菀、杏仁、阿膠、茯苓、甘草各 25 公克。
8. 上清丸
利咽膈,清上焦熱、口生瘡。
白話文:
可以清理咽喉,清除上焦的熱氣,以及治療口腔內的潰瘍。
薄荷、防風、桔梗各二兩,川芎、砂仁、甘草各一兩,片腦一錢。
為末,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白話文:
薄荷、防風、桔梗各 90 公克,川芎、砂仁、甘草各 45 公克,片腦 4.5 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