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串雅內外編》~ 串雅內編 (35)

回本書目錄

串雅內編 (35)

1. 黃甲串

(偷刀散)

治橫痃便毒,未成者內消,已成者膿從大便下。大黃二錢,白芷二錢,穿山甲二錢煅存性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酒送下。

白話文:

(偷刀散)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橫痃(淋巴結腫大)和便毒(肛門周圍的癤腫),還沒化膿的可以讓它消散,已經化膿的則可以讓膿從大便排出。藥材包含:大黃二錢、白芷二錢、穿山甲二錢(燒過使其保留藥性後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酒送服。

2. 無極丸

治男女諸病,婦人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下血,五淋,產後積血,癥瘕腹痛。男子五勞七傷,小兒骨蒸潮熱,其效甚速。大黃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童便一碗,食鹽二錢,浸一日切曬;一份用醇酒一碗,浸一日切曬,再以巴豆仁三十五粒,用豆炒黃,去豆不用;一份用紅花四兩,泡水一碗,浸一日切曬;一份用當歸四兩,入鹽醋一碗,同浸一日,去當歸,切曬。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利下惡物為驗,未下再服。

白話文:

這個藥丸能治療男女各種疾病,像是女性經血不通、赤白帶下、崩漏不止、腸風下血、五淋,以及產後惡露積聚、腹部腫塊疼痛;男性則能治療五勞七傷;小孩則可治療骨蒸潮熱,效果非常快速。

做法是取大黃一斤,分成四份: 第一份用童子尿一碗,加食鹽二錢浸泡一天後切片曬乾; 第二份用純酒一碗浸泡一天後切片曬乾,再加入用豆炒黃的巴豆仁三十五粒,炒過後將豆子取出不用; 第三份用紅花四兩,用一碗水浸泡一天後切片曬乾; 第四份用當歸四兩,加入鹽和醋各一碗一同浸泡一天後,將當歸取出不用,切片曬乾。

將這四份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以排出惡物為療效的指標,若沒排出可再次服用。

3. 備急丸

治心腹諸疾,猝暴百病。大黃、巴豆、乾薑各一兩,搗篩蜜和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凡客中惡心,腹脹滿痛如錯刀,氣急口噤猝死,以暖水或酒服之,或灌之。不愈再服三丸,腹中自然鳴轉,但吐即愈。若口已噤者,灌之即愈。

白話文:

治療心腹各種疾病,以及突然發生的各種急病。

使用大黃、巴豆、乾薑各一兩,將它們搗碎篩過後,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小豆一般。每次服用三顆。

凡是遇到外邪入侵導致噁心,腹部脹滿疼痛如刀割,呼吸急促、牙關緊閉、突然昏厥等情況,用溫水或酒送服此藥,或者灌服。如果沒有好轉,再服用三顆,腹中自然會發出鳴叫並轉動,只要吐出來就會好轉。如果牙關已經緊閉,灌服後也會痊癒。

4. 烏龍串

(一粒金丹,又名捉虎丹)

專治風寒暑濕腳氣,不問遠年近日,一切走注,疼痛不可忍,臨發時空心服一丸;趕到足面上赤腫痛不散,再服一丸;趕至腳心中,出黑汗乃除根。如痛在上,食後臥時,酒送下,自然汗出定痛為驗。中風癱瘓麻痹不仁,手足不能屈伸,偏枯,用酒下二丸。中風不醒人事,牙關不開,研一丸,酒調灌下,亦驗。

白膠香(研)、草烏(去皮臍)、五靈脂、土龍(去土)、木鱉子(去油)各一兩五錢,乳香、沒藥、當歸各七錢五分,麝香二錢二分,京墨(燒酒浸)一錢五分,共為末,和勻,糯米粉為丸,如芡實大,溫酒研化一丸,神效。

白話文:

(這種藥丸,又名捉虎丹)

專門治療風寒、暑濕引起的腳氣病,無論是多年舊疾還是新近發作,所有會到處遊走、疼痛難忍的症狀,在剛發作時空腹服用一丸;如果疼痛蔓延到腳面,出現紅腫且疼痛不消退,再服用一丸;如果疼痛蔓延到腳底中心,出黑汗就算是徹底根除了。如果疼痛在上半身,飯後睡前用酒送服,自然會發汗,這是止痛的有效證明。對於中風引起的癱瘓、麻木不仁、手腳無法彎曲伸展、半身不遂等症狀,用酒送服兩丸。如果中風導致昏迷不醒、牙關緊閉,將一丸藥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灌服,也有效。

白膠香(研磨成粉)、草烏(去除外皮和芽心)、五靈脂、土龍(去除泥土)、木鱉子(去除油脂),各用一兩五錢;乳香、沒藥、當歸,各用七錢五分;麝香二錢二分;京墨(用燒酒浸泡)一錢五分。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糯米粉製成藥丸,大小像芡實一樣。用溫酒研磨化開一丸服用,效果神奇。

5. 犀黃串

闢瘴明目。升麻、犀角、黃芩、朴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豉二升,微熬同搗末,蜜丸如梧子大。覺四肢大熱,大便閉結,即服三十丸,取微利為度;四肢小熱,食後三十丸,非但闢瘴,甚能明目。

白話文:

犀黃串

這個藥方可以驅除瘴氣、使眼睛明亮。

配方是:升麻、犀角、黃芩、朴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豆豉二升。將這些藥材稍微炒過後,一起搗成粉末,再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

如果感覺四肢發熱很嚴重,而且便秘,就服用三十顆藥丸,以微微腹瀉為度;如果四肢只是輕微發熱,則在飯後服用三十顆藥丸。這個藥方不僅能驅除瘴氣,還能明顯地使眼睛變得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