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鑑》~ 上卷 (4)
上卷 (4)
1. 妊娠心腹脹滿
妊娠心腹脹滿者,可服加減倉公下氣湯。
加減倉公下氣湯
白芍,陳皮,茯苓,大腹皮,川芎,當歸,香附,前胡,厚朴,烏藥,木香,紫蘇梗
上剉一劑,空心服。
白話文:
對於懷孕期間感到心口及腹部有脹滿感的狀況,可以服用調配過的倉公下氣湯。
調配過的倉公下氣湯配方如下:
白芍、陳皮、茯苓、大腹皮、川芎、當歸、香附、前胡、厚朴、烏藥、木香、紫蘇梗,
以上藥材合為一帖,應在空腹時服用。
2. 妊娠數墮胎
妊娠數墮胎者,是氣血不足。腰痛甚者,恐墮胎。宜用加減安胎飲。
加減安胎飲
黃耆,甘草,人參,白朮,艾葉,當歸,川芎,熟地,續斷,茯苓,白芍,香附,陳皮,杜仲
上剉作劑,空心,水煎服。
【附方】
四物湯(見「妊娠惡阻」)
異功散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
白話文:
對於那些在懷孕期間多次流產的婦女,這通常是由於她們的氣血不足所致。如果腰痛非常嚴重,可能預示著有流產的風險。適合使用加減安胎飲來調理。
加減安胎飲的成分
黃耆,甘草,人參,白朮,艾葉,當歸,川芎,熟地,續斷,茯苓,白芍,香附,陳皮,杜仲
將以上藥材配製成藥劑,在空腹時用水煎煮服用。
【附帶的處方】
四物湯(可參考「妊娠惡阻」章節)
異功散
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
這些都是配合使用的藥方。
3. 妊娠羸瘦
妊娠羸瘦,或挾病,氣血枯竭,既不能養,胎必不能安者,可下之。以用加減牛膝湯。
加減牛膝湯
桂心,栝蔞,牛膝,瞿麥,川芎,歸梢,枳殼,甘草,童便,麥芽
上剉作劑,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懷孕身體消瘦】
懷孕後身體變得非常消瘦,或是同時患有其他疾病,導致氣血嚴重不足,如果身體狀況已經無法好好滋養胎兒,使得胎兒無法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採取藥物治療。使用的藥方是加減牛膝湯。
加減牛膝湯的成分
肉桂心,栝蔞,牛膝,瞿麥,川芎,當歸梢,枳殼,甘草,童子尿,麥芽
以上藥材配製成藥劑,用水煎煮,然後在空腹時服用。
4. 胎動欲產
妊娠日月未足而痛如欲產者,因勞役怒氣,調養不節,或房室所傷,或負重閃肭,或因宿有冷氣,故有此症。可用加減安胎飲。
加減安胎飲
知母,杜仲,木香,續斷,香附,陳皮,烏藥,紫蘇,白芍,川芎,當歸,白朮,酒芩
見血加地榆、牡蠣、艾葉。
【附方】
當歸散(《金匱要略》方)
當歸,黃芩,芍藥,川芎,白朮
白話文:
在懷孕的月份尚未足夠時,卻出現像即將分娩般的疼痛,這可能是因為過度勞累、生氣、生活作息及飲食調理不當,或是性行為造成影響,或是搬重物不慎扭傷,又或者是身體本來就有寒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症狀。可以使用「加減安胎飲」來調理。
加減安胎飲
配方包含:知母,杜仲,木香,續斷,香附,陳皮,烏藥,紫蘇,白芍,川芎,當歸,白朮,酒芩。如果出現出血狀況,還需加入地榆、牡蠣、艾葉。
【附帶配方】
當歸散(出自《金匱要略》)
配方為:當歸,黃芩,芍藥,川芎,白朮。
5. 妊娠咳嗽
妊娠咳嗽,因感風寒,傷於肺而成,謂之子嗽。可服加減紫菀湯止咳安胎。
加減紫菀湯
貝母,前胡,紫菀,白朮,白皮,甘草,黃芩,紫蘇,陳皮,知母,杏仁,五味子,赤茯苓,當歸,麻黃
喘加兜鈴、腹皮、款冬花。
【附方】
陳自明紫菀湯
紫菀,天冬,桔梗,炙甘草,杏仁,桑白皮,淡竹茹,蜂蜜
王海藏紫菀湯
紫菀,阿膠,知母,貝母,桔梗,人參,茯苓,甘草,五味子
三拗湯
麻黃,杏仁,甘草
白話文:
關於妊娠期間的咳嗽問題,通常是因為受到風寒影響,肺部受損所導致,這種情況被稱為子嗽。對於這種咳嗽,可以服用調配後的紫菀湯來止咳,同時也能安撫胎兒。
以下是紫菀湯的藥材成分:
貝母,前胡,紫菀,白朮,白皮,甘草,黃芩,紫蘇,陳皮,知母,杏仁,五味子,赤茯苓,當歸,麻黃。
如果伴有喘息的情況,還可以添加兜鈴、腹皮和款冬花。
另外,這裡還有幾個相關的配方:
陳自明紫菀湯的藥材有:紫菀,天冬,桔梗,炙甘草,杏仁,桑白皮,淡竹茹,蜂蜜。
王海藏紫菀湯的藥材則包括:紫菀,阿膠,知母,貝母,桔梗,人參,茯苓,甘草,五味子。
最後,三拗湯的成分為:麻黃,杏仁,甘草。
6. 妊娠傷寒
妊娠傷寒,頭痛,壯熱,腰痛,體重。甚則墜胎。可服加減柴胡湯。
加減柴胡湯
柴胡,黃芩,川芎,當歸,乾葛,紫蘇,陳皮,蔥白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如果感染風寒,可能會出現頭痛、高燒、腰痛及身體沉重的症狀,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流產。可以服用調配後的柴胡湯來治療。
調配後的柴胡湯成分包括:
柴胡、黃芩、川芎、當歸、乾葛、紫蘇、陳皮以及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