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

《產鑑》~ 下卷 (2)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

1. 中風

產後中風者,由產時傷動血氣,勞損臟腑,未曾平復,起早勞動,致使氣虛而風邪乘虛入之,客於皮膚經絡,致令痛痹,羸乏不任,少氣。大凡筋脈挾寒則攣急喎僻,挾濕則縱緩虛弱,若入諸臟,恍惚驚悸,隨其所傷臟腑經絡而生病焉。

白話文:

產後發生中風,是因為生產時傷了血氣,損傷了臟腑,身體還沒有恢復,又過早勞動,導致氣虛,風邪趁虛而入,侵襲皮膚經絡,引起疼痛、麻痺,使得身體虛弱無力,氣短。一般來說,筋脈遇寒則攣縮僵直,遇濕則鬆弛虛弱;如果風邪侵入臟腑,就會頭暈目眩、心悸,並根據所傷的臟腑經絡出現不同的症狀。

郭稽中論曰:產後中風者何?答曰:產後五七日內,強力下床,或一月之內,傷於房室,或懷憂怒,擾蕩中和,或因食生硬,傷動臟腑,得病之初,眼澀口噤,肌肉瞤搐,漸至腰脊筋急強直者,不可治,此乃人作,非偶爾中風所得也。薛立齋曰:前證果外邪所傷,形氣不足,病氣有餘,當補元氣為主,稍佐以治病之藥。

白話文:

郭稽中論述道:產後中風是什麼情況?答:產後五到七天內,過度下牀活動,或在產後一個月內,房事過度,或懷有憂愁憤怒,擾亂身體的陰陽平衡,或因進食生冷硬質食物,損傷了臟腑,導致疾病的初期,出現眼睛乾澀、口齒不清、肌肉抽搐等症狀,逐漸發展為腰部和脊椎筋脈強直、無法彎曲的,就無法治癒了。這是人為造成的,不是偶然的中風所得。薛立齋說:前述症狀果真是外邪侵襲所致,形氣不足,病氣旺盛,應以補元氣為主要治療方針,同時輔以祛病藥物。

若強力不休,月內入房,屬形氣俱不足,當純補元氣,多有復甦者,若誤投風藥,乃促其危也。

丹溪先生曰:產後中風,口眼喎斜,必用大補氣血,然後治痰,當以左右手脈,分其氣血多少以治,切不可作中風,用發表治風之藥。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產後中風,導致口角和眼睛歪斜,一定要先大補氣血,然後再治療痰症。應根據左右手的脈象,分別判斷氣血是否充足進行治療,不可誤認為是中風,而使用發表治風的藥物。

當歸散

治產後中風,牙關緊閉,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瘛瘲。

當歸(去蘆),荊芥穗(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煎至一盞,灌之,如牙關緊閉,拗開微微灌之,但下咽即生,屢用救人,大有神效。

白話文:

這藥粉非常細緻,每次服藥兩錢,配一碗水、半碗酒,煎煮至剩一碗,灌給病人。如果病人牙關緊閉,可以撬開嘴巴,慢慢地灌。藥液一入口就立刻見效。這藥方多次用於救人,效果十分顯著。

乾葛湯

治產後中風,口噤不能言。

獨活(去蘆,二兩),乾葛(一兩半),甘草(炙,半兩),生薑(一兩二錢半)

白話文:

獨活(去掉蘆葦鬚,2 兩) 葛根(乾燥的,1 兩半) 甘草(經過炙烤,半兩) 生薑(1 兩 2 錢半)

上㕮咀,每服一兩,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無時。

防風湯

治產後中風,背項強急,胸滿短氣。

防風,獨活,葛根(各五兩),當歸,人參白芍藥,甘草(各二兩)

白話文:

防風五錢,獨活五錢,葛根五錢,當歸二錢,人參二錢,白芍二錢,甘草二錢。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川芎散

治產後中風,身背拘急,有如繩束。

川芎羌活酸棗仁羚羊角,芍藥(各四兩),桑白皮(一兩半),防風(一兩二錢)

白話文:

川芎、羌活、酸棗仁、羚羊角、芍藥(各 160 公克) 桑白皮(60 公克) 防風(50 克)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不拘時,日二服。

千金雞矢醴

治產後中風,口噤困篤,腰背強直,時時反折。

烏雞矢(三升),大豆(二升)

上先炒豆聲絕,次炒雞矢令黃,以酒一升,先淋雞矢,取汁淋豆,每服一盞,凡四五服極妙。

竹瀝一物飲

治產後風痙,口噤面青,手足急強反張。

竹瀝(用火自取者)

上用二升,微點薑汁,分五服,頻頻溫服,神效。

大烏豆

治中風,背強口噤,或煩燥,或頭面手足重,或身癢直視,皆是虛冷中風。

上豆用三升,炒令熟,乘熱以清酒三升浸之,密封良久,去豆,分三服,覆衣取汗,身潤即愈,一則防禦風邪,一則消散瘀血。

白話文:

用三碗黃豆,炒熟後,趁熱用三碗清酒浸泡,密封一段長時間後,取出黃豆,酒液分三次服用。服用後蓋好被子發汗,身體發熱出汗後就會痊癒。這既可以預防風邪入侵,又能散瘀血。

華佗愈風散

治產後中風、口噤、手足瘛瘲、角弓反張,或血暈不省、四肢強直,或心中倒築、吐瀉欲死。

荊芥穗(微焙為末)

每服三錢,豆淋酒調服,或童子小便服之亦妙。口噤則擀齒灌之,齦噤,灌入鼻中,其效如神,此方古書盛稱其妙,一名如聖散、一名一捻金,悅生隨抄,呼為再生丹。一婦人,產後睡久,及醒則昏昏如醉,不省人事,醫以此藥及交加散,云服後當睡,必以左手搔頭,用之果然。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錢,用豆漿酒調和服用,或用童子的尿液送服也很好。若患者嘴巴閉緊,就用刮棒打開牙齒灌入,如果牙齦閉合,就灌入鼻子中,效果靈驗得像神一樣。這個方子在古書中盛讚其神奇,一個別名叫做「如聖散」,另一個別名叫做「一捻金」,悅生隨意抄錄,稱之為「再生丹」。有一個婦女,生產後昏睡了很久,等到醒來時昏昏沉沉像喝醉酒一樣,神智未清,醫生用這個藥方配合交加散,說服用後會睡著,必定會用左手搔頭,果然如此。

交加散

治產後中風百病,兼治婦人榮衛不通,經脈不調,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並宜服之。

生地黃(一升,研取自然汁,如無鮮者,以水泡透,研爛取之),生薑(十二兩,研取自然汁)

白話文:

生地黃:

(一升,研磨成汁,如果沒有新鮮的,可以用水浸泡軟,然後研磨取汁)

生薑:

(十二兩,研磨成汁)

上先將地黃汁炒生薑滓,生薑汁炒地黃滓,各稍干,焙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尋常腹痛亦宜服,產後尤不可少。

白話文:

首先將熟地黃的汁液炒香附的渣滓,香附的汁液炒熟地黃的渣滓,都炒至稍乾為止,烘焙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配後服用。平常的腹痛也可服用,產後更是不可缺少。

濟危上丹

治產後虛極生風。

乳香五靈脂,硫黃,玄精石(同研極細),阿膠(炒珠),卷柏(生用),桑寄生陳皮(各等分)

白話文:

乳香、五靈脂、硫黃、玄精石(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阿膠(炒成小珠狀) 卷柏(生用,不炒) 桑寄生、陳皮(各味藥材等量)

上將四味同研停於銀、石器內,微炒勿焦,再研極細,復入余藥為末,拌勻,生地黃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當歸湯服下。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儲存在銀器或石器中,小火慢炒但不炒焦。然後再次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與其他藥材混合均勻。用生地黃汁和成小丸,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 20 丸,用當歸湯送服。

產後虛極生風者,婦人以榮血為主,因下血太多,氣無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眩,神昏,命在須臾者,虛極生風也,應急服濟危上丹,若以風藥治之則誤也。

白話文:

產後虛弱極致而出現風證的產婦,主要是由於榮血過度流失,導致氣血不足,沒有了依附的對象。因此,出現嘴脣發青、身體發冷、出汗、頭暈、神志不清等症狀,命懸一線。這屬於虛弱極致而生風證,應緊急服用濟危上丹。如果使用治療風證的藥物,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

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氣俱虛者,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加附子、鉤藤鉤。若肝經血虛,用逍遙散加鉤藤鉤。經云:脾之榮在唇,心之液為汗,若心脾兩臟虛極,急用參附湯救之。一婦人,患前證,或用補劑,四肢逆冷、自汗、瀉泄、腸鳴、腹痛。余以陽氣虛寒,用六君子、姜附各加至五錢;不應,以參附各一兩始應。

白話文:

薛立齋說:前面症狀屬於氣血都虛的情況,要用十全大補湯;如果沒有效果,再加附子、鉤藤。如果肝經血虛,要用逍遙散加上鉤藤。經典中說:脾氣充盛反映在嘴脣紅潤,心液充足則出汗正常,如果心脾兩臟虛弱到極點,必須緊急用參附湯搶救。有一位婦女,患有前面症狀,有人用補藥治療,可是她的四肢出現反常的寒冷、自汗、腹瀉、腸鳴和腹痛。我判斷她是陽氣虛寒,用六君子湯再加上姜附,各加到五錢分量;沒有效果,用了參附各一兩分量後才開始見效。

良久不服,仍腸鳴腹痛,復炙關無穴百壯,及服十全大補湯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