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冰鑑》~ 卷五 (1)
卷五 (1)
1. 胎證總領 一
妊婦胎前,變顯極多。其最易犯者,惡阻、胞阻、子腫、子氣、子滿、子煩、子懸、子癇、子嗽、子淋、轉胞、激經、胎漏、尿血、吐血、胎動不安、墮胎、小產、滑胎、子死腹中、臟燥、鬼胎、腸覃、石瘕、母子盛衰等證,共計廿四條,皆當一一詳辨。其餘胎前傷寒、傷食、瘧痢、霍亂、泄瀉等疾,當於雜證門中參考施治,但須時刻保護胎原,不致誤犯為要耳。
白話文:
懷孕婦女在懷孕初期,身體容易出現許多變化,其中最容易發生的症狀包括:惡阻、胞阻、子腫、子氣、子滿、子煩、子懸、子癇、子嗽、子淋、轉胞、激經、胎漏、尿血、吐血、胎動不安、墮胎、小產、滑胎、子死腹中、臟燥、鬼胎、腸覃、石瘕、母子盛衰等,共計二十四種,每種都需仔細辨別。
至於懷孕初期發生的傷寒、傷食、瘧痢、霍亂、泄瀉等疾病,則應參考雜證門中記載的方法治療,但要注意時刻保護胎兒,避免誤診或誤治,這是最重要的。
2. 惡阻,二
妊孕月餘,噁心嘔吐,名曰惡阻。蓋婦人受胎之後,胎門壅塞,臟氣內阻,挾胎氣衝逆於胃,中宮郁遏,不能舒布,以致頭目昏眩,心虛煩悶,體重肢倦,嗜酸擇食,輕者勿藥可愈,重者必須調理。治此之法,惟求於胃,審其寒熱,辨其痰飲,或胃素虛,或氣攻衝,隨宜施治,鮮不效矣。
若胃素虛者,保主湯;胃寒者,必喜熱飲,六君子湯,吐多痰水,且心煩頭目眩暈者,其入必胃中素有停飲也,宜加味六君子湯;若嘔吐心中煩熱憒悶,喜飲涼漿者,胃熱也,加味溫膽湯;倘愈止愈急者,須效仲景法,停藥月餘自安。
白話文:
懷孕一個多月後,常出現噁心嘔吐的現象,叫做妊娠反應。這是因為婦女懷孕後,胎門被阻塞,臟氣在體內受到阻礙,夾帶著胎氣向上衝逆到胃部,導致中焦氣機鬱滯不通,無法正常運作,進而出現頭昏眼花、心慌氣短、身體沉重、四肢乏力、偏愛酸味食物等症狀。輕微的妊娠反應不用藥物就能自行恢復,嚴重的則需要調理治療。
治療妊娠反應的方法,要從胃入手,根據寒熱虛實,辨別痰飲情況,針對不同的病因施以相應的藥物。如果本身胃就虛弱,可以用保主湯;如果胃寒,患者就會喜歡喝熱飲,可以用六君子湯;如果嘔吐頻繁,且伴隨痰多、心煩意亂、頭昏眼花,說明胃中積存了大量痰飲,可以用加味六君子湯;如果嘔吐伴隨心中煩熱、昏沉悶痛,喜歡喝涼水,說明胃火旺盛,可以用加味溫膽湯。如果症狀越來越嚴重,則需要效仿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停藥一個多月,讓身體自行恢復。
保生湯,本門一
六君湯,見經閉門五
加味六君湯,本門二
加味溫膽湯,本門三
參橘飲,本門四
白話文:
保生湯屬於本門第一方,六君湯則見於經閉門第五方。加味六君湯為本門第二方,加味溫膽湯為本門第三方,參橘飲則為本門第四方。
3. 胞阻,三
孕婦腹痛,名曰胞阻。致此之由,有食滯、胎氣、胞寒、水熱之分。欲察其因,須審痛處。若在心胃分界者,屬食屬滯,消導即愈。在少腹之間,小便清利者,必因胞血受寒,法當養血,溫暖下焦,或小水閉澀而痛者,則是膀胱蓄熱所致,但清熱決水,其治無難。惟腹痛連腰,乃胎氣作祟,或有觸犯而然,治此不易。
若兼下血,尤屬可畏。何也?蓋胎繫於腎,腰者腎之府也。若不急為安養,恐墮隕接踵而至矣。
若心胃作痛者,食傷停滯也,宜加味平胃散;若大便秘結日久,加大黃以攻之,必倍甘草以緩其峻,庶不傷胎;若少腹作痛者,乃胞血受寒也,宜加味芎歸飲;小便閉澀而痛者,膀胱積熱也,導赤散;若水盛陽虛不化者,宜五苓散;苦內熱大小便閉者,蜜消煎;腰腹作痛,胎動下血者,宜延胡四物湯,定痛而保胎。下血更多而痛者,須防墮胎,宜加味膠艾四物湯。
白話文:
孕婦腹痛的辨證論治
孕婦腹痛,古稱「胞阻」。導致腹痛的原因,主要分為食滯、胎氣、胞寒、水熱四種。要判斷病因,必須仔細觀察疼痛的位置。
一、 心胃部位疼痛:
若疼痛位於心胃交界處,多半是飲食停滯,屬於食滯,只要消導積滯即可痊癒。
二、 少腹部位疼痛:
- 若少腹疼痛,小便清利,則多為胞血受寒所致。應以養血、溫暖下焦的方法治療。
- 若小便閉澀而疼痛,則是膀胱蓄熱引起,只需清熱利水即可,治療並不困難。
三、 腰腹疼痛:
若腹痛連及腰部,則可能是胎氣作祟,或因外力撞擊所致。治療此症較為棘手。
- 若伴隨下血,更需警惕! 因為胎兒繫於腎,腰部為腎臟所居,若不及時安養,恐會導致胎兒墜落、流產。
四、 針對不同病因,使用不同藥方:
- 心胃作痛: 食傷停滯,宜用加味平胃散。
- 大便秘結: 加大黃攻堅,並加倍甘草緩解其峻猛之性,避免傷及胎兒。
- 少腹作痛: 胞血受寒,宜用加味芎歸飲。
- 小便閉澀: 膀胱積熱,用導赤散。
- 水盛陽虛: 用五苓散。
- 內熱便秘: 用蜜消煎。
- 腰腹疼痛、胎動下血: 用延胡四物湯,止痛保胎。
- 下血不止且疼痛: 需預防墮胎,宜用加味膠艾四物湯。
加味平胃散,本門五
加味芎歸飲,本門六
導赤散,本門七
五苓散,本門八
蜜消煎,本門九
延胡四物湯,本門十
加味膠艾四物湯,本門十一
白話文:
本門收錄了加味平胃散、加味芎歸飲、導赤散、五苓散、蜜消煎、延胡四物湯、加味膠艾四物湯等七種方劑。
4. 子腫子氣子滿皺腳脆腳,四
孕婦頭面浮腫,或漸及遍身,小便短澀者,水氣為病也,名曰子腫。自足腫至膝,或指縫出水,小便長利者,濕氣為病也,名曰子氣。若遍身俱腫,腹脹而喘,在六七個月之間者,名曰子滿。但兩腳腫而膚厚者屬濕,名曰皺腳;皮薄者屬水,名曰脆腳。大凡水之為病多喘促,氣之為病多脹滿。
喘促屬肺,脹滿屬脾也。以其人素有水氣濕邪,故受孕有腫滿之證。兒未成形,被水浸漬,其胎每致損壞。已成形者,尚可調治。故五六個月後而有是證者,每多生育,但兒手足軟而有疾耳。
子腫,全生白朮散;子氣,天仙藤敞;子滿、皺腳、脆腳,茯苓導水湯;子腫、子氣亦宜准此。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孕婦頭面浮腫,逐漸蔓延全身,並且小便量少且排尿困難,這是水氣引起的疾病,稱為子腫。如果腫脹從腳部蔓延至膝蓋,或者手指縫隙有水滲出,並且小便量多且排尿順暢,這是濕氣引起的疾病,稱為子氣。如果全身都腫脹,肚子脹滿並且呼吸困難,而且發生在懷孕六七個月期間,則稱為子滿。如果只有雙腳腫脹,並且皮膚粗厚,屬於濕氣,稱為皺腳;如果皮膚薄,屬於水氣,稱為脆腳。一般來說,水氣引起的疾病通常伴隨呼吸急促,而濕氣引起的疾病則表現為腹脹。
呼吸急促屬於肺臟的問題,腹脹屬於脾臟的問題。由於孕婦本身就容易積累水氣和濕邪,因此懷孕期間容易出現腫脹。胎兒尚未成形時,如果被水浸泡,很容易造成胎兒損傷。如果胎兒已經成形,仍然可以進行治療。如果在懷孕五六個月後出現這些症状,通常可以順利生產,但孩子可能手腳軟弱,容易生病。
子腫,可以使用全生白朮散;子氣,可以使用天仙藤;子滿、皺腳、脆腳,可以使用茯苓導水湯;子腫、子氣也可以使用這些藥方。
全生白朮散,本門十二
天仙藤散,本門十三
茯苓導水湯,本門十四
白話文:
全生白朮散,本門十二:全生白朮散是第十二門的藥方。
天仙藤散,本門十三:天仙藤散是第十三門的藥方。
茯苓導水湯,本門十四:茯苓導水湯是第十四門的藥方。
5. 子煩,五
孕婦別無他證,惟時時心煩者,名曰子煩。由陰既養胎,孤陽獨旺,上乘於心,故使煩熱不寧也。宜知母飲加減主之,或犀角散亦可。
知母飲,本門十五
犀角散,本門十六
白話文:
懷孕婦女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只是經常感到心煩意亂,就叫做「子煩」。這是因為陰血滋養胎兒,陽氣獨盛,上達心臟,導致心火旺盛,因此感到煩躁不安。可以用知母飲加減治療,或者服用犀角散也可以。
6. 子懸胎上逼心,六
孕婦心胸脹滿,名曰子懸,由其人累有寒氣,重因食冷,與氣相傳,故胸次脹滿不舒也。更加喘甚者,名為胎上逼心,其因亦然。調之之法,咸直流氣養血為主,惟紫蘇飲兼善其功。
紫蘇飲,本門十七
白話文:
懷孕期間,若出現心胸脹滿的情況,被稱為「子懸」,這通常是因為懷孕女性身體內長期存在寒氣,加上食用了冷食,導致寒氣和食物冷氣相互影響,進而使胸部感到脹滿不舒適。如果伴有呼吸困難的情況,則被稱為「胎上逼心」,其原因也與上述相同。
治療的方法主要是以通暢氣血為主,其中紫蘇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調理方式。
紫蘇飲,為本門第十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