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冰鑑》~
1. 卷四
2. 嗣育門
3. 胎孕之原 一
《經》曰:丈夫二人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天癸者,天一之真氣也。蘊藏於命門之中,男必待二八腎氣盛,女必待二七任脈通.故精氣溢瀉,月以時下,與後天水穀日生之精,混合而盈,陰陽和,乃能有子。然男屬陽,陽應日,故精盛而日舉;女屬陰,陰應月,故血盛而月下。
男女交媾,其先後天之精氣,妙合而凝,始能成孕。當是之時,陽盛成男,陰盛成女,先哲有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理所然也。
白話文:
根據醫經記載,男子到了一定年齡,腎氣旺盛,身體達到成熟階段,精氣滿溢,能與女性的陰氣調和,因此有生育能力。女性則是在十四歲左右,生理機能成熟,任脈暢通,太沖脈強盛,月經週期正常,所以也能夠懷孕。這裡所說的「天癸」,是指一種來自上天的純粹元氣,它被儲存在人體的命門位置。男性必須等到十六歲腎氣旺盛,女性則要等到十四歲任脈暢通,這樣精氣才能滿溢,月經才能按時來臨,然後與後天從飲食中獲得的精華相混合,達到充盈狀態。當陰陽兩種能量達到平衡,才能孕育生命。然而,男性屬於陽性,象徵著太陽,所以精氣充沛且每天都能射精;女性屬於陰性,象徵月亮,所以血液充沛且每月一次月經。
當男女進行性行為,先天與後天的精氣巧妙結合並凝聚在一起,才能形成胚胎。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陽氣旺盛則會孕育男孩,陰氣旺盛則會孕育女孩。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乾道(代表陽性)會孕育出男孩,坤道(代表陰性)會孕育出女孩,這是一種自然法則。
4. 不孕之故 二
婦人纖疴不作,始能有子。若為三因之邪,傷其衝任二脈,則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崩經漏血諸病生焉。或宿血積於胞中,以致新血不行;或胞寒胞熱,不能攝精。或體盛痰多,脂膜壅塞子宮,諸如此類,皆不孕之故也。當細審其因,按證調治,俾無疾作,乃可望其麟趾呈祥矣。
然其男子有無疾病,亦所當察,設有腎虛精滑、精冷精清,或臨事不堅,流而不射,盜汗夢遺,便濁淋澀等類,欲望其苗而秀,秀而實者,未之有也。
白話文:
關於女性無法懷孕的原因,第二點是:女性必須在身體完全健康、沒有任何小病痛的情況下,纔能夠懷孕。如果受到外感、內傷、或是不當飲食等因素影響,導致衝脈和任脈受損,就會引發月經紊亂、白帶或紅帶異常、月經過多或是月經不規則出血等問題。有時候,子宮內可能殘留舊血,阻礙新血的生成;或者子宮過冷或過熱,無法正常接受精子。又或者是體質偏胖,痰濕過多,脂肪堆積堵塞子宮,這些都是造成不孕的原因。應詳細分析其病因,對症下藥進行治療,確保身體健康,這樣纔有機會順利懷孕。
然而,男性的健康狀況也是不能忽視的。如果男性有腎虛、精液稀薄、精液冰冷、精液清稀,或者在性行為時勃起不堅,精液流出而非射出,晚上盜汗、夢遺,排尿混濁或排尿困難等問題,期待他能夠成功讓女性懷孕,這是很困難的。
5. 男女完實 三
男子十六而精通,必待三十而娶;女子十四而經至,必俟二十而嫁。所以然者,皆欲陰陽完實,然後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其子必堅壯長壽也。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則陰氣早瀉,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所以雖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其子必脆弱不壽矣。為人父母者,不可以不知此。
白話文:
「男性在十六歲時生殖系統開始成熟,但應等到三十歲才結婚;女性在十四歲時月經開始來臨,但應該等到二十歲再結婚。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希望男女雙方的身體都能達到最成熟的狀態,之後再進行性行為懷孕,懷孕後胎兒能健康成長,出生的孩子必定強壯且長壽。
現在有些還未成年少女,初潮剛開始,就已經接觸性行為,導致她的陰氣(女性生殖系統的能量)過早流失,身體還沒完全成熟就被損傷,還沒達到最佳狀態就開始活動,因此即便有性行為也難以懷孕,即使懷孕也可能無法順利生育,就算生下孩子,孩子也很可能體質虛弱且短命。
做父母的,不能不瞭解這些事情。」
6. 種子時候 四
聚精之道,惟在寡欲,交接女子,必乘其時。蓋婦人一月經行一度之後,必有一日氤氳之時,氣蒸而熱,如醉如癡,有欲交不可忍之狀,乃天然節候,是成胎生化之真機,志欲種玉者,慎勿失此機也。
白話文:
聚集精力的方法,主要在於減少慾望,與女子親密,必須選擇適當的時刻。因為女性每月月經來過一次後,必定會有一天是處在一種氤氳的狀態,身體蒸騰發熱,像醉酒般迷離,有著難以忍受的性慾,這就是自然的生理週期,也是孕育新生命的真實機制。對於想要懷孕的人來說,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時機。
換句現代的話來說,保持精力充沛的關鍵在於控制自己的慾望。與伴侶親密應選擇對的時間。女性在每個月經週期後,會有一個特殊的日子,那天她們會感覺身體特別熱,像喝醉酒一樣迷濛,性慾強烈到無法忍耐,這是她們的生理週期的一部分,也是懷孕的最佳時機。如果夫妻想要孩子,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黃金時段。
7. 論成男女 五
成男女之說,著論紛紛。先賢有以血先至里精則成男,精先至里血則成女,精血散分並里,則為駢胎品胎之原者;有以月水盡後,一三五日成男,二四六日成女,與夫經水斷後,一二日成男,四五日成女者;有以受氣於左子宮成男,受氣於右子宮成女者。皆各執一見,殊為謬誕。
蓋獨男獨女之胎,或可以日數論,駢胎品胎,或男或女,亦可以日數論乎?稽之史載,一產三子四子,有半男半女,或男多女少,男少女多者,則一三五日為男,二四六日為女之說,不可憑矣。抑豈有一日受男,而二日復受女之理乎?胞,命門也。在男子曰精室,在女子曰子宮,形如合缽,並無兩岐可分,曰左右,則是有兩子宮矣。
此說尤屬不經。然則何以定之?亦惟以會合天人,陽盛乾道成男,陰盛坤道成女,斯足為的確不易之論耳。
白話文:
關於辨別胎兒性別的各種理論,歷來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如果血液先到達子宮內與精子結合就會形成男性胎兒,反之,精子先到達則會形成女性胎兒。也有觀點認為,精子和血液同時分散到子宮內,這就是雙胞胎或是多胞胎的起源。還有人認為,在月經結束後的第一、三、五天受孕會形成男性胎兒,而在第二、四、六天受孕則會形成女性胎兒。另外,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受精卵在左邊的子宮受精,會形成男性胎兒,而在右邊的子宮受精,則會形成女性胎兒。然而這些觀點都只是一面之詞,實質上是錯誤且荒謬的。
對於單胎的男性或女性胎兒,或許可以用受精日期來推測其性別,但是對於雙胞胎或多胞胎,他們可能是男或女,這也能用受精日期來判斷嗎?根據歷史記錄,有母親一產下三個或四個孩子,其中可能有一半是男孩,一半是女孩,或者男孩比女孩多,或者女孩比男孩多的情況,這樣一來,就無法用"第一、三、五天受孕會形成男性胎兒,第二、四、六天受孕則會形成女性胎兒"這種理論來解釋了。再者,難道真的有可能在一天受精形成男孩,然後隔一天又受精形成女孩的情況嗎?
子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命門。在男性身上,它被稱為精室;在女性身上,則被稱為子宮,形狀像兩個疊在一起的碗,並沒有可以分為左右兩部分的結構,所以說左右兩個子宮,這是毫無根據的說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確定胎兒的性別呢?只有將天人合一的理論應用在這裡,即陽氣旺盛時,遵循乾道,會形成男性胎兒;陰氣旺盛時,遵循坤道,會形成女性胎兒。這樣的理論纔是最準確且不會改變的。
8. 雙胎品胎 六
古以雙胎乃精氣有餘,岐而分之,血因分而攝之故也。若男同孕者,剛日陽時也;女同孕者,柔日陰時也。男女同孕者,剛日陰時,或柔日陽時也。其他或有不成男女,男不可為父,女不可為母,與男女之兼形者,又皆陰陽變常,駁氣所感,事之所有,理之所無,莫可稽考者也。
白話文:
在古代,認為雙胞胎是因為父母的精氣過剩,這精氣分裂成兩份,母體的血液也因此被分成兩份來養育兩個胎兒。如果兩個都是男胎,那就是在陽氣旺盛的日子和時辰受孕的;如果兩個都是女胎,那就是在陰氣較重的日子和時辰受孕的。如果是一男一女,那可能是在陽氣日子的陰時,或是陰氣日子的陽時受孕的。另外,有些胎兒可能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男性或女性,這種無法成為父親的男性胎兒,或是無法成為母親的女性胎兒,以及那些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特徵的胎兒,這些都是陰陽失調,受到混亂氣息影響的結果。這些現象雖然存在,但在理論上是無法解釋的,我們無法對其進行詳細的研究和考察。
9. 脈知有子 七
《經》曰: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少陰者,心也。動者,滑利不散之義,乃血液斂結之象。《經》又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陰謂尺中,陽謂寸上。蓋女子系胞於腎。乃孕胎之根蒂。搏者,搏擊之謂。若兩尺搏指,久按不歇,與兩寸迥然相別,皆有子之診也。其脈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孕母。
至此男女形質已具,預知之法,須憑兩尺,左尺沉實為男,右尺浮大為女。蓋沉實者,陽內之象;浮大者,陰中之體也。以此察之,最為確當。及八九月後,血氣流散,脈則和平,宛若無孕,非醫者深明脈理,病家肯言其故,難以一診而知也。
白話文:
根據古籍記載,如果女性的手少陰脈(即心經)跳動得特別劇烈,這通常是懷孕的徵兆。這裡所說的「動」,是指脈搏平滑流暢且集中的狀態,顯示血液正在收縮凝結,這是懷孕的特徵。
古籍又提到,「陰搏陽別」是判斷是否懷孕的依據。其中「陰」指的是手腕下方的尺脈,「陽」指的是手腕上方的寸脈。因為女性的子宮和腎臟相連,是孕育胎兒的根基。「搏」指的是脈搏的強烈跳動。如果兩側手腕下方的尺脈跳動強烈,且長時間按壓下不停止,且與手腕上方的寸脈有顯著區別,通常也是懷孕的診斷依據。
如果脈搏流暢快速且集中,胎兒應該已經有三個月了;如果只是脈搏快速但集中,可能胎兒已有五個月。到了這個時候,胎兒的性別和形態基本已形成,想要提前知道性別,主要靠觀察兩側手腕下方的尺脈。左側尺脈沈重實在表示是男孩,右側尺脈浮動大表示是女孩。因為沈重實在代表的是陽性的內在形象,浮動大代表的是陰性的外在特徵。通過這種方法來判斷,非常準確。
至於懷孕八九個月後,由於血液和氣體在全身流動分散,脈搏會變得平和,就像沒有懷孕一樣。除非醫生對脈理有深入理解,或病人願意說明她的狀況,否則很難只通過一次診斷就判斷出她是否懷孕。
10. 男女胎形 八
胞孕男女,向背不同,娠母腹形,迥然各異。蓋男胎面向母背,則背脊抵腹,其形中正高圓,如釜之狀;女胎面向母腹,其足膝抵腹,下大上小,如箕之形。故曰男腹如釜,女腹如箕。其動男每在三五月,女多在四六月,此定以奇偶之數,理有然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懷孕時,根據胎兒性別的不同,母親腹部的形狀也會有所差異。
懷男胎時,胎兒的臉是朝向母親的背部,因此背脊會抵著母親的腹部,導致腹部形狀看起來端正且圓滿,就像鍋子一樣。
而懷女胎時,胎兒的臉是朝向母親的腹部,腳和膝蓋也會抵著母親的腹部,這樣一來,腹部的形狀就會呈現下大上小,猶如簸箕的形狀。所以常說懷男胎的腹部像鍋子,懷女胎的腹部像簸箕。
另外,胎動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懷男胎的胎動多發生在第三、五個月,而懷女胎的胎動則多在第四、六個月,這與奇數偶數的規律有關,是有一定道理的。
11. 孕病辨疑 九
婦人經水不來,孕病恍惚者,於五月之後,驗之以乳。若乳房升大,且有乳者,孕也。設不升大,更兼無乳,病也。以此辨之,足為捷徑。
白話文:
如果女性月經沒有來,懷疑是否懷孕或有其他疾病,在懷孕五個月後,可以透過檢查乳房來確認。如果乳房明顯變大,甚至產生乳汁,那表示是懷孕了。假使乳房沒有變大,而且也沒有乳汁,則可能是生病了。用這種方法來辨別,是一個快速而準確的方式。
12. 辨分經養胎 十
觀巢元方曰:妊娠一月名胚胎,足厥陰脈養之;二月名曰始膏,足少陽脈養之;三月名始胎,手心主脈養之,當此時,血不流行,形象始化;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手少陽脈養之;五月始受火精以成氣,足太陰脈養之;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足陽明脈著之;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手太陰脈養之;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手陽明脈養之;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髮,足少陰脈養之;十月足太陽脈養之,五藏六府,關節人神畢備而生矣。
凡胎受於胞中,則手足十二經脈,其氣血晝夜周流,俱以擁養胎元,豈有逐月分經,某月某經養之之理乎?又有推巢氏養胎之說,謂四時之令,必始於春,所以一月二月間,是足厥陰少陽木也;三月四月間,手厥陰少陽火也;五月六月間,足太陰陽明土也;七月八月間,手太陰陽明金也;九月十月間,足少陰太陽水也。惟手少陰太陽二經,無所專養者,以君主之官,無為而已。
此說更為不經。夫胎稟二五之精,凝聚而成胚,此孕形之肇也。雖身軀臟府未分,而其理無一不具,猶太極渾然包羅萬象,而陰陽之一氣,氤氳浸漸,化生而成。子母分形,自然而然,如瓜果成熟,殼脫蒂落也。
白話文:
巢元方觀察指出:懷孕首個月,胚胎稱為「胚胎」,主要由足厥陰肝脈供養;第二個月,稱為「始膏」階段,由足少陽膽脈供養;第三個月,進入「始胎」階段,主要由手心主脈供養,此時,血液不再自由流動,開始形成具體的人形;第四個月,開始接受水分精華以形成血脈,由手少陽三焦脈供養;第五個月,開始接受火的精華以形成氣息,由足太陰脾脈供養;第六個月,開始接受金的精華以形成筋絡,由足陽明胃脈供養;第七個月,開始接受木的精華以形成骨骼,由手太陰肺脈供養;第八個月,開始接受土的精華以形成皮膚和肌肉,由手陽明大腸脈供養;第九個月,開始接受石的精華以形成毛髮,由足少陰腎脈供養;到了第十個月,主要由足太陽膀胱脈供養,此時五臟六腑、關節以及全身的神經系統都已完全形成,胎兒便會出生。
通常胎兒在子宮中孕育,手足十二經脈的氣血日夜循環流動,共同供養胎兒的成長,並非每個月由不同的經脈負責供養。另外,有人根據巢氏的養胎理論,認為四季的運行必定從春季開始,因此第一、第二個月,屬足厥陰肝脈和足少陽膽脈的木相;第三、第四個月,屬手厥陰心包脈和手少陽三焦脈的火相;第五、第六個月,屬足太陰脾脈和足陽明胃脈的土相;第七、第八個月,屬手太陰肺脈和手陽明大腸脈的金相;第九、第十個月,屬足少陰腎脈和足太陽膀胱脈的水相。至於手少陰心脈和手太陽小腸脈,並沒有特定的供養階段,因為它們代表的是君主之官,自然無需特別作為。
這種說法實在不切實際。胎兒承載著天地間的精華,凝聚成為胚胎,這是孕育生命之初。雖然身體各部位和臟器尚未分化,但其中的道理卻無一缺失,如同太極混然天成,包羅萬象,陰陽之氣氤氳浸漸,化生而成。母親與胎兒的分離,自然而然,就像瓜果成熟後,自然脫殼掉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