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三 (7)
卷三 (7)
1. 產後
2. 產後少腹疼
婦人產後少腹疼痛,甚則結成一塊,按之愈疼,人以為兒枕之疼也,誰知是瘀血作祟乎。夫兒枕者,前人謂兒頭枕之物也。兒枕之不疼,豈兒生不枕而反疼,是非兒枕可知矣。既非兒枕,何故作疼?乃是瘀血未散,結作成團而作疼耳。凡此等症,多是壯健之婦,血有餘而非血不足也。
似乎該可用破血之藥,然血活則瘀自除,血結則瘀作祟,若不補血而反敗血,雖瘀血可消,畢竟耗損難免,不若干補血之中,以行逐瘀之法,則氣血不耗,而瘀亦盡消矣。
方用_散結定疼湯_:
當歸(一兩,酒洗),川芎(五錢,酒洗),丹皮(二錢),乳香(一錢,去油),山楂(十粒,炒黑),益母草(廠錢),桃仁(十粒,去皮,研),黑芥穗(二錢)
水煎服,一劑而疼止而愈,不必再劑也。此方逐瘀於補血之中,消塊於生血之內,妙在不專攻疼病而疼病止。彼世人一見兒枕之疼,動用元胡、蘇木、蒲黃、靈脂之類以化塊,又何足諭哉?
婦人產後少腹疼痛,按之即止,人亦以為兒枕之疼也。誰知是血虛而然乎?夫產後亡血過多,血室空虛,原能腹疼,十婦九然。但疼有虛實之分,不可不辨。如燥糠觸體光景,是虛疼,而非實疼也。大凡虛疼宜補,而產後之虛疼尤宜補焉。惟是血虛之疼,必須用補血之藥,而補血之味,多是潤滑之品,恐與大腸不無相礙。
然產後血虛,腸多幹燥,潤滑正相宜也,何礙之有?
方用_腸寧湯_:
當歸(一兩,酒洗),熟地(一兩,九蒸),甘草(一錢),麥冬(三錢,去心),阿膠(三錢,炒),續斷(二錢),肉桂(二分,去粗皮,研),山藥(三錢,炒),黨參(三錢)
水煎服,一劑而疼輕,二劑而疼止,多服更宜。此方補氣補血之藥也,然補氣而無大郁之憂,補血而無大滯之患,氣血既生,不必止疼而疼自止矣。前後二方極效,不必加減。
白話文:
【產後小腹痛】
婦女在產後出現小腹疼痛的情況,嚴重時會感覺到腹部有一塊硬物,按壓時疼痛感更強烈。一般人可能認為這是產後常見的疼痛,但實際上,這是由於產後殘留的瘀血在作怪。所謂的「兒枕」,過去人們認為是胎兒頭部枕著的部位,但事實上,如果真的因為胎兒枕著而疼痛,那麼產後不應該反而疼痛,由此可見,疼痛並非由「兒枕」引起。既然不是因為「兒枕」,那為什麼會疼痛呢?這是由於產後的瘀血未能完全散開,凝結成塊所導致的疼痛。
通常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身體健康的女性身上,她們的血液充足而非血液不足。
看起來應該使用破血的藥物,但是,血液流通活絡,瘀血自然消除;血液凝結,瘀血就會造成問題。如果不補充血液,反而破壞血液,雖然可以消除瘀血,但終究會造成不必要的消耗。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補血的同時,進行逐瘀的治療,這樣既不會消耗氣血,瘀血也能得到消除。
藥方為「散結定疼湯」: 當歸(約30克,用酒清洗)、川芎(約15克,用酒清洗)、牡丹皮(約6克)、乳香(約3克,去除油脂)、山楂(約10顆,炒至黑色)、益母草(約9克)、桃仁(約10顆,去皮,研磨)、黑芥穗(約6克)。
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次疼痛即可緩解,通常不需要再次服用。這個藥方在補血的同時逐瘀,能夠在促進新血生成的過程中消除凝塊,其妙處在於不專門針對疼痛,卻能有效止痛。有些人一看到產後的疼痛,就使用延胡索、蘇木、蒲黃、靈脂等藥物來消除凝塊,但這些做法並不一定明智。
婦女在產後出現小腹疼痛,按壓時疼痛減輕,人們也可能認為這是產後常見的疼痛。但實際上,這可能是因為產後血液流失過多,導致血室空虛,從而產生腹痛。十個產婦中有九個會有這種情況。然而,疼痛有虛實之分,我們必須區別對待。像乾燥稻殼接觸身體的感覺,這種疼痛屬於虛疼,而不是實疼。一般來說,虛疼需要補充,而產後的虛疼更需要補充。然而,如果是因為血液不足而引起的疼痛,必須使用補血的藥物。補血藥物多數具有潤滑的特性,可能會對大腸造成影響。
然而,產後血液不足,大腸往往較為乾燥,因此,補血藥物的潤滑效果正好適合。何來障礙之說?
藥方為「腸寧湯」: 當歸(約30克,用酒清洗)、熟地(約30克,經過九次蒸煮)、甘草(約3克)、麥冬(約9克,去除心部)、阿膠(約9克,炒製)、續斷(約6克)、肉桂(約0.6克,去除粗皮,研磨)、山藥(約9克,炒製)、黨參(約9克)。
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次疼痛感會減輕,第二次服用後疼痛就能停止,多服用對身體更有益。這個藥方主要補氣和補血,但補氣時沒有大鬱的顧慮,補血時也不會造成大滯的問題。當氣血恢復,即使不特別止疼,疼痛也會自行消失。上述兩個藥方極為有效,不需要調整藥量。
3. 產後氣喘
婦人產後氣喘,最是大危之症,苟不急治,立刻死亡。人只知是氣血之虛也,誰知是氣血兩脫乎。夫既氣血兩脫,人將立死,何又能作喘?然此血將脫,而氣猶未脫也。血脫欲留,而氣能不留挽乎?血之脫而氣反上喘,如人與賊鬥,乃召號同志,以求鄰人之助,故呼聲而喘作,其病雖危,而可救處正在能作喘也。蓋肺主氣,喘則肺氣似盛,而不知實肺氣之衰也。
當是之時,血將脫而萬難驟生,望肺氣之相救甚急,若赤子之望慈母。然而肺因血失,止存兒微之氣,自顧尚且不暇,又何能提挈乎血?氣不與血俱脫者,兒希矣,是救血必須補血也。
方用_救脫活母湯_:
當歸(一兩,酒洗),熟地(一兩,九蒸),枸杞子(五錢),麥冬(一兩,去心),肉桂(一錢,去粗皮,研),黨參(二兩),山萸(五錢,蒸,去核),阿膠(二錢,炒),黑芥穗(二錢)
方妙不可加減。水煎服,一劑而喘輕,二劑而喘減,三劑而喘定,四劑而全愈矣。此方用黨參以接續元陽。然徒補氣而不補其血,則陽燥而狂,雖回生於一時,亦旋得旋失之道。即補血而不補其肝腎之精,則本原不固,陽氣又安得而續乎?所以又用熟地、山萸、枸杞之類以大補其肝腎之精,而後大益其肺氣,則肺氣健旺,升提有力矣。
特慮新產之後,用補陰之藥膩滯不行,又加肉桂以補命門之火,使火氣有根,助黨參以生氣,且能運化地黃之類以化精生血。若過天助陽,萬一血隨陽動,瘀血上行,亦非保全之策,更加荊芥以引血歸經,則肺氣安而喘速定,治幾其神乎!
白話文:
[產後呼吸困難]
女性在生產後出現呼吸困難,這是極為危險的病症,如果不立即治療,可能會立即導致死亡。一般人只知道這是氣血虛弱所導致,卻不知道實際上是氣血雙雙瀕臨耗盡的情況。當氣血雙雙瀕臨耗盡,人應該立即死亡,怎麼還會出現喘息呢?然而,在血液瀕臨耗盡時,氣力尚未完全消失。為了留住瀕臨流失的血液,氣力豈能不努力挽留?血液流失導致氣力上衝,就像一個人在和壞人搏鬥,他會呼喚同伴來求援,所以發出呼聲並喘息。雖然病情危急,但能夠喘息正是可以救治的關鍵。因為肺臟掌控氣力,喘息顯示肺臟氣力看似旺盛,但實際上肺臟的氣力已衰弱。
在這時候,血液瀕臨流失,萬分危急,急需肺臟氣力來救助,就像嬰兒期盼母親的呵護。然而,肺臟因為失去血液,只剩餘微弱的氣力,自身都難以維持,又怎能拉住瀕臨流失的血液?氣力不與血液一同流失的情況,實屬罕見,因此要挽救血液,必須補充血液。
使用藥方「救脫活母湯」:
當歸(1兩,酒洗)、熟地(1兩,九次蒸煮)、枸杞子(5錢)、麥冬(1兩,去心)、肉桂(1錢,去粗皮,研磨)、黨參(2兩)、山萸(5錢,蒸煮,去核)、阿膠(2錢,炒)、黑芥穗(2錢)。
這個藥方妙處無窮,不可任意增減。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一劑後,喘息會減輕,服用兩劑後,喘息會減少,服用三劑後,喘息會穩定,服用四劑後,病癥會完全康復。這個藥方使用黨參來補充元陽。然而,單純補氣力而不補血液,會導致身體燥熱且精神亢奮,雖然能短暫恢復生機,但也可能很快失去。即使補充血液,而不補充肝腎的精華,根本就無法鞏固,陽氣又如何能持續?因此,再使用熟地、山萸、枸杞等藥材來大力補充肝腎的精華,然後再補充肺臟氣力,這樣肺臟氣力就能強壯,提升能力也更強。
但考慮到產後的新手媽媽,使用滋補陰性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因此加入肉桂來補充生命之火,讓火氣有根,幫助黨參生成氣力,且能運化地黃等藥材以轉化精華生成血液。如果過度補充陽氣,萬一血液隨著陽氣活動,舊血上衝,這也不是保全的策略,因此再加入荊芥來引導血液歸經,這樣肺臟氣力就會平穩,喘息也能迅速穩定,這種治療方式可謂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