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正產腸下

產婦腸下,亦危症也。人以為兒門不關之故,誰知是氣虛下陷而不能收乎。夫氣虛下陷,自宜用升提之藥,以提其氣。然新產之婦,項有瘀血腹,一旦提氣,氣並瘀血升騰於上,則衝心之患,又恐變出非常,是氣又不可竟提也。氣既不可竟提,而氣又下陷,將用何法以治之哉?蓋氣之下陷者,因氣之虛也。

但補其氣,則氣旺而腸自升舉矣。惟是補氣之藥,少則氣力薄,而難以上升,必須以多為貴,則陽旺為強,斷不能降而不升矣。

方用_補氣升腸湯_:

黨參(一兩,去芒),白朮(五錢,土炒),生黃耆(一兩),當歸(一兩,酒洗),川芎(三錢,酒洗),升麻(一分)

水煎服,一劑而腸升矣。此方純於補氣,全不去升腸,即如用升麻一分,亦不過引氣而升耳。蓋升麻之為用,少則氣升,多則血升也,不可不知。又方用蓖麻仁四十九粒,搗塗頂心以提之,腸升即刻洗去,時久則恐吐血,此亦升腸之一法也。

生產有子未下,腸先下者,名盤腸生,勿遽服此方,急取一淨盆,用開水洗熱,將腸置於盆內靜待勿懼。子下後,腸即徐徐收回。若時久盆與腸俱冷,不能速收,急用開水一盆待溫,以人得手為度,將溫水傾於置腸盆內,腸熱氣充即可收直矣。若子先下,急服此方,少遲恐氣脫不救。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產婦發生腸子脫垂的情況,這在古代被視為一種危險的狀況。人們通常認為這是因為產道未能適時閉合所導致,然而實際上,這是因為氣虛導致身體機能下降,無法自我修復。

對於氣虛導致的下陷,自然該使用能提升氣力的藥物。但是對於剛生產完的婦女,她們的腹部可能還有瘀血,如果直接提升氣力,可能會讓氣和瘀血一同上升,對心臟造成衝擊,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因此氣力也不能無限制地提升。

既然氣力不能無限制地提升,但氣力又確實在下降,那該如何治療呢?其實氣力之所以會下降,主要是因為氣力本身就不夠。

只要能夠補充氣力,氣力充足了,腸子自然就會回到原本的位置。不過補氣的藥物用量過少,效果可能就不顯著,必須足夠的量纔能有效果,這樣氣力才會強盛,不會下降反而會上升。

這邊提供一個方子,叫做"補氣升腸湯":

黨參(30克,去除毛),白朮(15克,土炒),生黃耆(30克),當歸(30克,酒洗),川芎(9克,酒洗),升麻(3克)

用水煎煮服用,一劑就能讓腸子回復正常位置。這個方子主要就是補充氣力,並非直接提升腸子,即使用了升麻,也只是引導氣力上升而已。升麻的用法是,用量少氣力就上升,用量多血液就上升,這點必須瞭解。

另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取49粒蓖麻仁,搗碎後塗抹在頭頂,可以立刻提升氣力,腸子回復正常位置後要立即清洗掉,否則可能會導致吐血,這也是提升腸子的一種方法。

若是生產過程中胎兒還沒出來,腸子就先出來了,這種情況叫做"盤腸生",這種情況下不要立即服用上述方子,應該準備一個乾淨的盆子,用熱水洗熱,然後將腸子放入盆內,靜待胎兒出生,不用過度恐慌。胎兒出生後,腸子就會慢慢收回。如果時間太長,盆子和腸子都冷了,腸子無法快速收回,那就再準備一盆熱水,等溫度適中,以人手能承受的溫度為標準,將溫水倒入放腸子的盆子裡,腸子熱了氣力充足了就可以收回了。若是胎兒已經出生,就應立即服用上述方子,否則可能會因為氣力耗盡無法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