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四 (9)
卷四 (9)
1. 腰痛
由女人腎脈系胞,腰為腎腑,產後勞傷腎氣,損動胞絡,或虛未復而風乘之也。
養勞壯腎湯
治產後感風寒,腰痛不可轉。
當歸(一錢),防風(四分),獨活(八分),桂心(八分),杜仲(八分),續斷(八分),桑寄生(八分),川芎(八分),生薑(三片)
水煎服。兩貼後痛未止,屬腎虛,加熟地三錢。
加味大造丸
治產後日久,氣血兩虛,腰痛腎弱,方見骨蒸條。
青蛾丸
治腰痛。
杜仲(一片,姜炒,去絲),破故紙(八兩,酒浸,炒),胡桃(十二個)
共為細末,煉蜜丸,淡醋湯送下六十丸。
白話文:
[腰痛]
因為女性的腎脈與子宮相連,腰部是腎臟的所在位置,產後如果勞累過度,會傷害到腎氣,影響子宮的健康,或者身體虛弱尚未完全恢復時,又受到風邪的侵襲。
養勞壯腎湯
治療產後感受風寒,導致腰痛難以轉動。
藥方成分:當歸(約3克),防風(約1.2克),獨活(約2.4克),桂心(約2.4克),杜仲(約2.4克),續斷(約2.4克),桑寄生(約2.4克),川芎(約2.4克),生薑(三片)。
用水煎煮後服用。若兩帖後疼痛仍未減緩,表示可能是腎虛所致,需加入熟地(約9克)。
加味大造丸
治療產後時間較長,氣血雙虛,腰痛且腎臟功能減弱,具體藥方可參考骨蒸條目。
青蛾丸
用於治療腰痛。
藥方成分:杜仲(一片,先用薑炒,去除纖維),破故紙(約240克,用酒浸泡後炒),胡桃(12個)。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加入煉製蜂蜜搓成丸狀,用淡醋湯送服60粒。
2. 脅痛
乃肝經血虛氣滯之故。氣滯用四君子湯,加青皮、柴胡;血虛用四物湯,加柴胡、黨參、白朮。若概用香燥之藥,則反傷清和之氣,無所生矣。
補肺散
治脅痛。
山萸(二錢),當歸(二錢),五味(十粒),山藥(二錢),黃耆(一錢),川芎(八分),熟地(二錢),木瓜(一錢),白朮(二錢),獨活(一錢),棗仁(一錢)
水煎服。
白話文:
[脅痛]
這是由於肝經血虛和氣滯所導致的。如果是氣滯的情況,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再加入青皮和柴胡;而血虛的情況,則應該使用四物湯,再加上柴胡、黨參和白朮。如果一律使用香氣燥熱的藥物,反而會傷害到身體的平和之氣,這樣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
補肺散
用於治療脅痛。
所需藥材有:山萸二錢,當歸二錢,五味子十粒,山藥二錢,黃芪一錢,川芎八分,熟地二錢,木瓜一錢,白朮二錢,獨活一錢,酸棗仁一錢,
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3. 陰痛
產後起居太早,產門感風作痛,衣被難近身體,宜用_祛風定痛湯_:
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獨活(五分),防風(五分),肉桂(五分),荊芥(五分,炒),茯苓(一錢),地黃(二錢),棗(二枚)
煎服。
又附陰疳、陰蝕、陰中瘡,曰□瘡,或痛或癢,如蟲行狀,膿汁淋漓,陰蝕幾盡者,由心腎煩郁,胃氣虛弱,致氣血流滯。經云「諸瘡痛癢,皆屬於心」,治當補心養腎,外以藥熏洗,宜用_十全陰疳散_:
川芎,當歸,白芍,甘草(各等分)
水五碗,煎二碗,去滓熏,日三夜四,先熏後洗。
一方用蒲黃一升,水銀二兩,二味調勻搽。
一方用蝦蟆、兒糞等分為末,敷瘡。
一方治疳蟲食下部及五臟,取東南桃枝,輕打頭散,以綿纏灸之。或用石硫磺末,將縛桃枝燃熏之。
一方截一短竹筒,先納陰中,以桃枝燒煙之。
白話文:
【陰部疼痛】
在產後如果過早起牀活動,產道可能會因為感受風邪而引起疼痛,甚至會覺得衣物和被褥觸碰身體都難以忍受。這種情況下,適合服用祛風定痛湯,其成分包括:川芎(1錢)、當歸(3錢)、獨活(5分)、防風(5分)、肉桂(5分)、炒過的荊芥(5分)、茯苓(1錢)、地黃(2錢)以及兩顆棗子。將這些藥材煎煮後服用。
另外,對於陰部疳瘡、陰蝕、陰部長瘡的情況,俗稱為某種瘡,可能伴有疼痛或瘙癢,感覺像有蟲子在爬行,瘡口流出大量膿液,嚴重時甚至陰部組織都被侵蝕。這是由於心腎功能失調,加上胃氣虛弱,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古籍記載「所有瘡痛癢症,都與心臟有關」,因此治療上應著重於補心養腎,並輔以外用藥物燻洗,適合使用十全陰疳散: 川芎、當歸、白芍、甘草(每種藥材用量相同)。
取五碗水煎煮至剩兩碗,濾掉藥渣後進行燻蒸,每日三次,夜間四次,先燻後洗。
另一個配方是使用蒲黃一升,水銀二兩,將兩種藥材均勻混合後塗抹。
另一個配方是將蝦蟆和兒糞等量研磨成粉末,塗在瘡口上。
另一個治療方案是針對疳蟲侵蝕下體及內臟的情況,可以取東南方的桃樹枝,輕輕敲打使其散開,用棉布包裹後進行灸療。或者使用石硫磺粉末,將其綁在桃樹枝上燃燒進行燻療。
另一個方法是截取一段短竹筒,先插入陰道內,再用燒煙的桃樹枝進行燻療。
4. 惡露不下
凡婦人分娩,兒下,惡露隨下,則腹不痛,而產自安。若腹欠溫暖,或傷冷物,以致惡露凝塊,日久不散,則虛症百出,或身熱骨蒸、食少羸瘦,或五心煩熱、月水不行。其塊在兩脅,動則雷鳴嘈雜,眩暈,發熱似瘧,時作時止。如此數症,治者欲瀉其邪,先補其虛,必用補中益氣湯送三消丸,則元氣不損,惡露可消。
加味補中益氣湯
黨參(一錢),白朮(二錢),當歸(三錢),白芍(一錢),廣皮(四分),甘草(四分),黃耆(一錢,灸),姜,棗
煎服。
三消丸
治婦人死血、食積、痰三等症。
黃連(一兩,一半用吳萸煎汁,去渣,浸炒;一半用益智仁炒。去益智仁不用),萊菔子(一兩五錢,炒),川芎(五錢),山梔(五錢),莪朮(各五錢,俱用醋炒),桃仁(十粒),青皮(五錢,醋炒),香附(一兩,童便浸炒),三稜(五錢,醋炒),山楂(一兩)
上為末,蒸餅為丸,食遠服,用補中益氣湯送下五六十丸。或用白朮三錢、陳皮五錢。水一鍾,煎五分送下亦可。
白話文:
[惡露不下]
大凡女性生產後,胎兒娩出,隨之惡露也應順利排出,這樣腹部就不會感到疼痛,產後狀況也會較為穩定。然而,如果腹部受寒,或是不慎攝取了冷性食物,導致惡露凝結成塊,長時間無法散去,那麼身體就會出現各種虛弱的症狀,如身體發熱、骨頭有如被蒸煮般的感覺、食慾減退、體重下降,又或者手腳心與胸口感到煩躁悶熱、月經停滯不來。這些凝塊若是在兩側肋骨附近,稍微活動就可能引發類似雷鳴的嘈雜聲,伴隨頭暈目眩、發燒類似瘧疾的現象,且這種狀況時好時壞。對於上述多種症狀,治療時應先扶正固本,再祛除病邪,建議使用補中益氣湯搭配三消丸,這樣既能保護元氣不受損,又能幫助消除惡露。
【加味補中益氣湯】
配方如下:黨參(3克),白朮(6克),當歸(9克),白芍(3克),廣皮(1.5克),甘草(1.5克),黃耆(3克,炮製過),薑,大棗。將以上藥材煎煮後服用。
【三消丸】
此藥丸適用於婦女因血液瘀滯、食滯及痰濕所引起的三種症狀。
配方如下:黃連(30克,其中一半用吳茱萸煎汁去渣浸泡炒製,另一半用益智仁炒製,但最終只保留黃連),萊菔子(45克,炒製),川芎(15克),山梔(15克),莪朮(各15克,均需用醋炒製),桃仁(約10顆),青皮(15克,醋炒),香附(30克,用童子尿浸泡炒製),三稜(15克,醋炒),山楂(30克)。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再以蒸熟的餅作為黏合劑,製成丸狀。飯後服用,每次可用補中益氣湯送服50-60丸。或者也可用白朮9克、陳皮15克,加入一碗水,煎至剩下一半量,再送服藥丸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