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二 (5)
卷二 (5)
1. 骨蒸夜熱不孕
婦人有骨蒸夜熱,遍體火焦,口乾舌燥,咳嗽吐沫,難於生子者,人以為陰虛火動也,誰知是骨髓內熱乎。夫寒陰之地,固不生物;而乾旱之田,豈能長養?然而骨髓與胞胎何相關切,而骨髓之熱,即能使人不嗣,此前賢所未言者也。山一旦創言之,不幾為世欲所駭乎?而要知不必駭也,此中實有至理焉。
蓋胞胎為五臟外之一臟耳,以其不陰不陽,所以不列於五臟之中。所謂不陰不陽者,以胞胎上繫於心包,下繫於命門。繫心包者通於心,心者陽也;繫命門者通於腎,腎者陰也。是陰之中有陽,陽之中有陰,所以通於變化,或生男,或生女,俱從此出。然必陰陽協和,不偏不枯,始能變化生人,否則否矣。
況胞胎既通於腎,而骨髓亦腎之所化也。骨髓熱,由於腎之熱,腎熱而胞胎亦不能不熱。且胞胎非骨髓之養,則嬰兒無以生骨,骨髓過熱則骨中空虛,惟存火熱之氣,又何能成胎?治法必須清骨中之熱。然骨熱由於水虧,必補骨之陰,則骨熱除,珠露有滴濡之喜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此之謂也。
方用_清骨滋腎散_:
地骨皮(一兩,酒洗),麥冬(五錢,去心),丹皮(五錢),元參(五錢,酒洗),五味子(五分,炒,研),沙參(五錢),白朮(三錢,土炒),石斛(二錢)
水煎,連服三十劑而骨熱解,再服六十劑自受孕。此方之妙,補腎中之精,涼骨中之熱,不清胞胎,而胞胎自無太熱之患。然陰虛內熱之人,原易受妊,今因骨髓過熱,所以受精而變燥,以至難於育子。本非胞胎之不能受精,所以稍補其腎,殺其火之有餘,而益其水之不足,便易種子其。
治骨髓熱,所以不用熟地。方極善,用者萬勿加減。凡峻藥,病去七分即止,不必拘泥三十劑、六十劑之數。
白話文:
【骨蒸夜熱不孕】
有的女性晚上全身發熱如蒸,口乾舌燥,咳嗽並有痰沫,難以懷孕。人們通常認爲這是陰虛火旺,卻不知其實是骨髓內部過熱所致。過於寒冷的地方無法孕育生命,而乾旱的土地又怎能滋養生長?然而,骨髓與子宮似乎關聯不大,但骨髓的熱爲何會讓人難以生育,這是以前的醫家未曾提及的。我首次提出這樣的觀點,可能會讓人感到驚駭。但事實上,這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子宮其實可以看作是人體內臟之外的另一個臟器,因爲它既不屬於純陽也不屬於純陰,因此沒有被列在五臟之中。之所以說它既不純陽也不純陰,是因爲子宮上部與心包相連,下部與腎門相接。與心包相連的部分,與心臟相通,心臟屬陽;與腎門相連的部分,與腎臟相通,腎臟屬陰。也就是說,在陰中有陽,在陽中有陰,這使得子宮能夠變化無窮,或生男,或生女,皆由此出。然而,只有陰陽協調,不過於偏頗,才能變化產生新的生命,否則就不可能。
況且,子宮與腎臟相通,而骨髓也是由腎臟轉化而來的。骨髓過熱,是因爲腎臟過熱,腎臟過熱則子宮也無法避免過熱。而且,子宮如果沒有骨髓的滋養,嬰兒的骨骼將無法形成。如果骨髓過熱,則骨中空虛,只剩下火熱的氣息,又如何能孕育胎兒呢?治療方法必須清除骨髓中的熱。然而,骨髓熱是因爲體內水分不足,必須補充骨髓的陰液,才能消除骨髓熱,使身體得到滋潤。這就是所謂的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使用藥方“清骨滋腎散”:
地骨皮(一兩,酒洗),麥冬(五錢,去心),丹皮(五錢),元參(五錢,酒洗),五味子(五分,炒,研),沙參(五錢),白朮(三錢,土炒),石斛(二錢)
用水煎煮,連續服用三十劑後,骨髓熱會消退,再服用六十劑自然就會懷孕。這個藥方的巧妙之處在於,它既能補腎中的精氣,又能涼骨髓中的熱,雖然不直接冷卻子宮,但子宮自然不會有過度熱的問題。然而,對於體內陰虛而熱的人,本來容易受孕,現在因爲骨髓過熱,所以受精後變得乾燥,以至於難以生育。這並非子宮本身無法受精,因此稍微補充腎氣,抑制過多的火氣,增加不足的水分,就能輕易地播種生命。
治療骨髓熱時,我們不使用熟地。這個藥方非常好,使用者請不要隨意增減藥量。對於強烈的藥物,當病情改善了七成,就應該停止用藥,不必拘泥於三十劑或六十劑的數量。
2. 腰痠腹脹不孕
婦人有腰痠背楚,胸滿腹脹,倦怠欲臥,百計求嗣不能如願,人以為腰腎之虛也,誰知是任、督之因乎。夫任脈行於前,督脈行於後,但皆從帶脈之上下而行也。故任脈虛,則帶脈墜於前;督脈虛,則帶脈墜於後,雖胞胎受精,亦必小產,況在任、督之脈既虛,而疝瘕之症必起,疝瘕礙胞胎而外障,則胞胎縮於疝瘕之內,往往精施而不能受,雖餌以玉燕亦何益哉?治法必須先去其疝瘕之病,而補其任、督之脈,則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包裹成形,力足以勝任而無虞矣。外無所障,內有所容,安有不能生育之理?
方用_升帶湯_:
白朮(一兩,土炒),沙參(五錢),黨參(三錢),肉桂(一錢,去粗皮,研),荸薺粉(三錢),鱉甲(三錢,炒),半夏(一錢,制),神麯(一錢,炒),茯苓(三錢)
水煎服,三十劑而任督之氣旺,再服三十劑而疝瘕之症除。任督之氣升,而疝瘕自有難容之勢。況方中有肉桂以散寒,荸薺以祛積,鱉甲之攻堅,茯苓之利濕,有形自化於無形,滿腹皆長騰之氣矣。何至受精而再墜乎哉!
此方為有疝瘕而設,故用沙參、荸薺粉、鱉甲以破堅理氣。若無疝瘕,去上三味,加杜仲一錢半(炒)、澤瀉一錢半(炒)、甘枸杞二錢,三味服之,腰痠腹脹自除矣。鱉甲破氣,不可誤服,惟有疝瘕與肝鬱者宜之。
白話文:
【腰痠腹脹不孕】
有的女性會出現腰痠背痛,胸口悶滿,腹部脹氣,感到疲倦只想躺下休息,儘管用盡方法想要懷孕,卻總是無法如願。人們通常認爲這是腰部或腎臟虛弱的緣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可能是任脈與督脈的問題。
任脈位於人體前方,督脈則在後方,兩者都沿着帶脈的上下運行。如果任脈虛弱,帶脈就會向前下垂;督脈虛弱,則帶脈會向後下垂。即使受孕,也很可能流產,更何況在任脈與督脈已經虛弱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疝瘕等病症。這些病症阻礙了受精卵的發展,使得受精卵被疝瘕包圍,精子進入卻無法成功受精,即使吃再多的補藥也是徒勞無功。
治療方法首先必須去除疝瘕的病症,同時補充任脈與督脈的氣血。這樣可以提升身體的整體機能,掌握陰陽平衡,呼吸精氣,使胚胎形成並穩定成長,身體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孕期,就無需擔憂流產問題。外部沒有障礙,內部有空間容納胚胎,自然能順利懷孕。
使用藥方【升帶湯】:
白朮(30克,土炒),沙參(15克),黨參(9克),肉桂(3克,去粗皮,研),荸薺粉(9克),鱉甲(9克,炒),半夏(3克,制),神曲(3克,炒),茯苓(9克)
用水煎煮服用,服用三十劑後,任督二脈的氣血會旺盛,再服用三十劑,疝瘕的病症就會消失。當任督二脈的氣血提升,疝瘕自然難以存在。藥方中的肉桂可以驅寒,荸薺可以消積食,鱉甲可以攻破堅硬的腫塊,茯苓可以利溼,將有形的病症轉化爲無形,使腹部充滿活力。怎麼會再次發生受精後流產的情況呢?
這個藥方是爲有疝瘕的人設計的,因此使用沙參、荸薺粉和鱉甲來破堅理氣。如果沒有疝瘕,可以去掉這三種藥材,添加杜仲4.5克(炒)、澤瀉4.5克(炒)、甘枸杞6克,這三種藥材可以緩解腰痠腹脹。鱉甲破氣,不可誤服,只有疝瘕和肝鬱的人適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