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二 (5)
卷二 (5)
1. 妊娠口於咽疼
妊娠至三四個月,自覺口乾舌燥,咽喉微疼,無津以潤,以至胎動不安,甚則血流如經水。人以為火動之極也,誰知是水虧之甚乎。夫胎也者,本精與血之相結而成。遂月養胎,古人每分經絡,其實均不離腎水之養,故腎水足而胎安,腎水虧而胎動。然腎水又何能動胎,必腎經之火動而胎動不安耳,然而火之有餘,仍是水之不足,所以火炎而胎動,補血則胎自安,亦既濟之義也。惟是腎水不能遽生,必須滋補肺金,金潤則能生水,而水有逢源之樂矣。
水既有本,則源泉混混矣,而火又何難制乎?再少加以清熱之品,則胎自無不安矣。
方用_潤燥安胎湯_:
熟地(一兩,九蒸),生地(二錢,酒炒),益母(二錢),麥冬(五錢,去心),黃芩(一錢,酒炒),五味(五錢,炒),山萸肉(五錢,蒸),阿膠(二錢,炒)
水煎服,二劑而燥息,再二劑而胎安,連服十劑而胎不再動矣。此方專填腎中之精,而兼補肺,然補肺仍是補腎之意,故腎經不幹燥,則火不能灼胎焉,有不安之理乎?
白話文:
在懷孕三四個月的時候,會感覺到嘴巴和舌頭非常乾燥,咽喉有點疼痛,口裡缺乏唾液來滋潤,導致胎兒在子宮內活動變得不安定,嚴重時甚至會像月經來潮般出血。一般人可能認為這是因為體內火氣太旺,但實際上,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水分嚴重不足。
胎兒是由精和血結合而成的。隨著懷孕月份增加,古人通常會根據經絡來調理身體,但事實上,無論如何調理,都不能離開腎臟功能對胎兒的滋養。因此,當腎臟功能正常,胎兒就能安定;反之,如果腎臟功能不足,胎兒就容易躁動不安。然而,腎臟功能不足並不會直接影響胎兒,而是因為腎臟經絡的火氣太旺,才會導致胎兒躁動不安。然而,這種火氣旺盛的狀況,還是因為水分不足所引起的。因此,當火氣旺盛導致胎兒躁動時,只要補充血液,胎兒就能安穩,這也是「既濟」的道理。
但是,腎臟功能無法立即恢復,必須通過滋補肺部來達到目的。當肺部得到滋潤,就能產生水分,使身體恢復正常。一旦水分充足,控制火氣就不會是問題了。再輔以一些清熱的草藥,胎兒就能安穩。
用的藥方是「潤燥安胎湯」:
熟地(九次蒸煮後的一兩),生地(酒炒過的二錢),益母(二錢),麥冬(去掉心的五錢),黃芩(酒炒過的一錢),五味(炒過的五錢),山茱萸(蒸過的五錢),阿膠(炒過的二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服用兩劑後,口乾舌燥的症狀就會消失;再服用兩劑,胎兒就能安穩;連續服用十劑,胎兒就不會再躁動了。這個藥方主要是補充腎臟中的精氣,同時滋補肺部。滋補肺部的目的,仍然是為了補充腎臟功能。因此,只要腎臟經絡不再乾燥,火氣就不會燒灼胎兒,胎兒自然能安穩。
2. 妊娠吐瀉腹疼
妊娠上吐下瀉,胎動欲墮,腹疼難忍,急不可緩,此脾胃虛極而然也。夫脾胃之氣虛,則胞胎無力,必崩墜之虞,況又上吐下瀉,則脾與胃之氣因吐瀉而愈虛,欲胞胎之無恙也得乎?然胞胎疼痛,而究不至下墜者何也?全賴腎氣之固也。胞胎繫於腎,而連於心,腎氣固,則交於心,其氣通於胞胎,此胞胎之所以欲墮而不得也。
且腎氣能固,則陰火必來生脾;心氣能通,則心火必來援胃,則脾胃雖虛而未絕,胞胎雖動而不墮,可不急救其脾胃乎?然脾胃當將絕而未絕之時,只救脾胃而難遽生,更宜補其心腎之火,使之生土,則兩相接續,胎自固而安矣。
方用_援土固胎湯_:
黨參(一兩),白朮(二兩,土炒),製附子(五分),山藥(一兩,炒),菟絲(三錢,酒炒),續斷(三錢),杜仲(三錢,炒),砂仁(三錢,炒,研),炙草(一錢),山萸(一兩,蒸,去核),肉桂(二錢,去粗皮),枸杞(三錢)
水煎服,一劑而瀉止,二劑而諸病盡愈矣。此方救脾胃之土十之八,救心腎之火十之二也。救人輕於救土者,豈以土欲絕而火未甚衰乎?非也。蓋土崩非重劑不能援,火衰雖小劑而可助。熱藥多用,必有太燥之虞,不比溫甘之品也。況胎動系土衰,而非火弱,何用太熱?妊娠忌桂附,是恐傷胎,豈可多用?小熱之品,計之以錢;大熱之品,計之以分者,不過用以引火,而非用以壯火,其深思哉!
白話文:
【懷孕期間嘔吐、腹瀉及腹部疼痛】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上吐下瀉的情況,甚至感到胎兒有流產的跡象,腹部疼痛難以忍受,這情況緊急且不能拖延,通常是因為脾胃非常虛弱所導致的。脾胃氣虛,則支撐胎兒的力量就會不足,有可能會出現胎兒墜落的風險。況且,如果同時伴有上吐下瀉的症狀,脾胃的氣血會因吐瀉而更加虛弱,這樣怎能讓胎兒安然無恙呢?
然而,即使胎兒在腹中疼痛,但為何不會立即墜落呢?這完全依賴於腎氣的鞏固。胎兒與腎臟有直接聯繫,並間接與心臟相關。只要腎氣鞏固,就能與心臟相互作用,使氣血順利流通到胎兒,這就是胎兒想要墜落卻無法如願的原因。
此外,腎氣鞏固,則體內的陰火會轉而滋養脾胃;心氣充足,心臟的陽火就會支持胃部,因此即使脾胃虛弱但尚未完全衰竭,胎兒雖有移動但不會墜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應當立即補充脾胃的氣血呢?然而,在脾胃即將完全衰竭但尚未完全消失的時候,單純補充脾胃的氣血可能難以立即見效,我們更應該補充心腎的陽火,使其產生更多的氣血,這樣才能確保胎兒的穩定和安全。
以下是一種可用的處方:「援土固胎湯」。
黨參(30克)、白朮(60克,土炒)、製附子(15克)、山藥(30克,炒)、菟絲子(9克,酒炒)、續斷(9克)、杜仲(9克,炒)、砂仁(9克,炒,研)、炙草(3克)、山茱萸(30克,蒸,去核)、肉桂(6克,去粗皮)、枸杞(9克)
用水煎煮服用,通常服用一劑後,腹瀉的症狀就會停止,服用兩劑後,所有的病痛都將得到治癒。這個處方中,80%的部分用於補充脾胃的氣血,20%的部分用於補充心腎的陽火。在治療上,我們更注重補充脾胃的氣血,這並不是因為脾胃的氣血已經完全耗盡,而是因為補充脾胃的氣血需要較大的劑量,而補充心腎的陽火則只需較小的劑量即可。
過多使用熱性藥物,可能會有過度燥熱的風險,這與溫和甘甜的藥物不同。況且,胎兒的移動是由於脾胃衰弱,而不是心腎的陽火不足,為何需要使用過熱的藥物呢?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肉桂和附子,以免傷害胎兒,怎麼可以大量使用呢?對於溫和的熱性藥物,我們以錢計算用量;對於強烈的熱性藥物,我們以分計算用量。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引導體內的陽火,而不是為了增強體內的陽火,這是需要深思熟慮的!
3. 妊娠子懸肋疼
妊娠有懷抱憂鬱,以致胎動不安,兩脅悶而疼痛,如弓上弦,人只知是子懸之病,誰知是肝氣不通乎。夫養胎半繫於腎水,然非肝血相助,則腎水實有獨力難支之勢,故保胎必滋腎水,而肝血斷不可不顧。使肝氣不郁,則肝之氣不閉,而肝之血必旺,自然灌溉胞胎,合腎水而並協養胎之力。
今肝氣因憂鬱而閉塞,則胎無血蔭,腎難獨任,而胎安得不上升以覓食,此乃鬱氣使然也。莫認為子之欲自懸,而妄用瀉子之品,則得矣。治法宜開肝氣之鬱結,補肝血之燥熱,則子懸自定矣。
方用_解鬱湯_:
殼參(一錢),白朮(五錢,土炒),白茯苓(三錢),當歸(一兩,酒洗),砂仁(三粒,炒,研),薄荷(二錢),白芍(一兩,酒炒),枳殼(五分,炒),山梔子(三錢,炒)
另加薏仁米三四錢尤妙
水煎服,一劑而悶痛除,二劑而子懸定,至三劑而全安,去梔子再多服數劑不復發。此乃平肝解鬱之聖藥,郁開則木不剋土:肝平則火不妄動,方中又有健脾開胃之品,自然水精四布。而肝與腎有潤澤之機,則胞胎自無乾燥之患,又何慮上懸之不愈哉!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如果孕婦情緒低落,精神壓力大,會導致胎兒在子宮內活動不安,孕婦會感到兩側肋骨部位悶痛,這種感覺就像弓弦被拉緊一樣。人們通常只知道這是子宮上升的症狀,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可能是肝氣不暢所導致的問題。
保胎不僅需要腎臟的滋養,更離不開肝臟血液的輔助。只有肝血充足,腎臟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保胎既要滋養腎臟,同時也不能忽略肝臟。只要肝氣不鬱結,肝臟的氣血運行就會順暢,血液自然會流向子宮,與腎臟一同協同養胎。
然而,當孕婦因為心情鬱悶,肝氣閉塞,子宮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腎臟獨自承擔不了負荷,胎兒就可能向上移動尋找營養,這就是鬱悶情緒導致的結果。千萬不要誤以為這是胎兒想要自己上升,而隨意使用促進胎兒下降的藥物。
治療的方法應該是開解肝氣的鬱結,調節肝臟血液的燥熱,這樣胎兒上移的症狀就能得到緩解。
用以下的『解鬱湯』來治療:
人參(3克)、白朮(15克,炒過)、白茯苓(9克)、當歸(30克,酒洗)、砂仁(3粒,炒熟研末)、薄荷(6克)、白芍(30克,酒炒)、枳殼(2.5克,炒過)、山梔子(9克,炒過)。
另外,加入薏仁米約10-12克效果更佳。
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一劑後,悶痛感就會減輕;兩劑後,胎兒上移的症狀就能穩定;到第三劑,身體就能完全恢復。去掉山梔子,繼續服用幾劑,症狀就不會再復發。這是調理肝臟、開解鬱悶的良藥,一旦鬱悶得以解決,肝臟就不會過度剋制脾胃功能;肝臟平和,火氣就不會亂竄。方中的藥材還有助於健脾開胃,這樣水分就能均勻地分佈到全身。肝臟和腎臟得到充分的滋潤,子宮就不會出現乾燥的問題,何愁胎兒上移的問題不能痊癒呢!
4. 妊娠跌損
妊娠有失足跌損,致傷胎元,腹中疼痛,勢如將墮者,人只知是外傷之為病也,誰知有內傷之故乎。凡人內無他症,胎元堅固,即或跌撲閃挫,依然無恙。惟內之氣血素虧,故略有閃挫,胎便不安。若止作閃挫外傷治,斷難奏功,且恐有因治而反墮者,可不慎歟!必須大補氣血,而少加以行瘀之品,則瘀散胎安矣。但大補氣血之中,又宜補血之品多於補氣之藥,則無不得之。
方用_救損安胎湯_:
當歸(一兩,酒洗),白芍(三錢,酒炒),炙草(一錢),生地(一兩,酒炒),白朮(五錢,土炒),黨參(一錢),乳香(一錢,去油),沒藥(一錢,去油),蘇木(三錢,搗碎)
水煎服,一劑而疼痛止,二劑而勢不下墜矣。不必三劑也。此方之妙,妙在既能去瘀而不傷胎,又能補氣補血而不凝滯,故無通利害,亦痊跌閃之傷,有益無損,大建奇功。無娠閃挫,亦可用之。
白話文:
【懷孕不慎跌倒受傷】
如果懷孕期間不慎跌倒受傷,導致胎兒受到影響,腹部感到劇烈疼痛,甚至有早產的跡象,人們通常會認為這是外傷造成的問題,卻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內傷原因。一般來說,如果身體沒有其他疾病,胎兒在子宮內應該是穩固的,即使不慎跌倒或受到撞擊,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然而,對於那些平時就氣血不足的孕婦而言,即使只是輕微的跌撞,也可能讓胎兒變得不穩定。如果僅僅針對跌撞造成的外傷進行治療,很難見效,甚至有可能因為治療反而引發流產,這一點必須要小心!
治療上,我們需要大量補充氣血,同時加入適量的活血化瘀藥物,這樣才能使瘀血消散,胎兒也能得到安穩。不過,在大量補氣血的同時,應更偏重於補血的藥材,而非補氣的藥材,這樣效果會更好。
這裡推薦使用「救損安胎湯」:
成分包括:當歸(約30克,酒洗)、白芍(約9克,酒炒)、炙草(約3克)、生地(約30克,酒炒)、白朮(約15克,土炒)、黨參(約3克)、乳香(約3克,去油)、沒藥(約3克,去油)、蘇木(約9克,搗碎)。
將上述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一劑後就能緩解疼痛,第二劑後就能避免早產的情況。通常不需要連續服用三劑。這個處方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僅能有效去除瘀血而不傷害胎兒,同時也能補充氣血,不會造成血液凝滯,因此不會有不良反應,同時還能治癒跌打傷害,對身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能發揮奇效。即使不是懷孕期間不慎跌撞,這個處方也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