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經水後期

婦人有經水後期而來多者,人以為血虛之病也,誰知非血虛乎。蓋後期之多少,實有不同,不可執一而論。蓋後期而來少,血寒而不足;後期而來多,血寒而有餘。夫經本於腎,而其流五臟六腑之血皆歸之,故經來而諸經之血盡來附益,以經水行而門啟,不逞迅閻,諸經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則成不足。

治法宜於補中溫散之,不得曰後期者俱不足也。

方用_溫經攝血湯_:

大熟地(二兩,九蒸),白芍(一兩,酒炒),柴胡(五分),川芎(五錢,酒洗),白朮(五錢,土炒),五味子(三分),續斷(一錢),肉桂(五分,去粗皮研)

水煎服,三劑而經調矣。此方大補肝腎脾之精與血,加肉桂以祛其寒,柴胡以解其鬱。是補中有散而散不耗氣;補中有泄而泄不損陰。所以補之有益而溫之收功,此調經之妙藥也,亦攝血之仙丹也,凡經來後期者,俱可用。倘元氣不足,加黨參一二錢亦可。

白話文:

ERROR

2. 經水先後無定期

婦人有經來斷續,或前或後元定期,人以為氣血之虛也,誰知是肝氣之鬱結乎。夫經水出諸腎,而肝為腎之子,肝鬱則腎亦郁矣。腎鬱而氣必不宣,前後之或斷或續,正腎之或通或閉耳。或曰肝氣鬱而腎氣不應,未必至於此。殊不知於母關切,子病而母必有顧復之情;肝鬱而腎不無繾綣之誼。

肝氣之或開或閉,正腎氣之或去或留。相因而致,又何疑焉?治法宜舒肝之郁,即開腎之郁也。肝腎之郁既開,而經水自有一定之期矣。

方用_定經湯_:

菟絲子(一兩,酒炒),白芍(一兩,酒炒),白茯苓(三錢),當歸(一兩,酒洗),大熟地(五錢,九蒸),山藥(五錢,炒),芥穗(二錢,炒黑),柴胡(五分)

水煎服,二劑而經水淨,四劑而經水有定期矣。此方舒肝腎之氣,非通經之藥也;補肝腎之精,非利水之品也。肝腎之氣舒而精通,肝腎之精旺而水利,不治之治,正妙於治也。

以上調經三條,辯論明晰,立方微妙,但恐臨時或有外感、內傷,不能見效。有外感者,宜加蘇葉一錢;有內傷者,宜加神麯二錢(炒);有因肉食積滯者,再加山楂肉二錢(炒),臨症須酌用之。若肝氣鬱抑,又當以逍遙散為主,有熱加梔炭、丹皮,即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有些女性的月經來潮時間不定,時早時晚,沒有固定的週期,一般人會認為這是因為氣血虛弱所致,然而,事實上這可能是因為肝氣鬱結的緣故。要知道,月經本源自腎臟,而肝臟與腎臟之間存在著親密的關係,肝氣鬱結,腎臟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腎功能受阻,氣血運行自然不順暢,月經週期的不規則,正是腎臟功能時好時壞的反應。

有人可能會質疑,即使肝氣鬱結,腎臟未必就會受影響到這種程度。然而,實際上,母子之間的聯繫緊密,兒子生病母親必定會有所感應;同樣的,當肝氣鬱結,腎臟也會有所反應。肝氣的開合,正反映腎氣的去留。因此,治療方法應著重在疏解肝臟的鬱結,這同時也能開啟腎臟的鬱結。一旦肝腎的鬱結得以解除,月經週期自然就能恢復正常。

這裡推薦一款「定經湯」:酒炒的菟絲子和白芍各一兩,白茯苓三錢,酒洗的當歸一兩,九蒸的大熟地五錢,炒過的山藥五錢,炒黑的芥穗二錢,柴胡五分。用水煎煮服用,通常服用兩劑後月經出血就會停止,服用四劑後月經週期就能恢復正常。這個處方能舒緩肝腎的氣滯,並非一般的通經藥物;它能補充肝腎的精氣,而非利尿的草藥。當肝腎的氣機順暢,經血自然流通;肝腎的精氣旺盛,水道也就通暢。這種看似未對症下藥的療法,正是其妙處所在。

然而,上述調經方法雖然有效,但在實際應用時,如果患者有外感或內傷的情況,可能無法立即見效。若有外感,可在處方中加入一錢的蘇葉;若有內傷,可加入二錢炒過的神麴;若是因為肉食積滯,還需加入二錢炒過的山楂肉,具體使用時需根據病情酌情調整。如果肝氣鬱抑的情況嚴重,可以使用逍遙散為主,有熱象的還需加入梔炭和丹皮,即所謂的加味逍遙散。

3. 經水數月一行

婦人有數月一行經者,每以為常,亦無或先或後之異,亦無或多或少之殊,人莫不以為異,而不知非異也。蓋無病之人,氣血兩不虧損耳。夫氣血既不虧損,何以數月而一行經也?婦人之中,亦有天生仙骨者,經水必一季一行,蓋以季為數而不以月為盈虛也。真氣內藏,則坎中之真陽不損,倘加以煉形之法,一年之內便易飛騰。

無如世人不知,見經水不應月來,誤認為病,妄用藥餌,本無病而治之成病,是治反不如其不治也。山聞異人之教,物為闡揚,使世人見此等行經,不必妄行治療,萬勿疑為氣血之不足而輕一試也。雖然,天生仙骨之婦人世固不少,而嗜欲損夭之人亦復甚多,又不可不立一療救之方以輔之。

方用_助仙丹_:

白茯苓(五錢),白朮(三錢,土炒),陳皮(二錢),白芍(三錢,酒炒),菟絲子(一錢,酒炒),山藥(三錢,炒),杜仲(一錢,炒黑),甘草(一錢)

河水煎,服四劑而仍如其舊,不可再服也。此方平補之中,實有妙理,健脾益腎而不滯;解鬱清痰而不瀉。不損天然之血,便是調經之大法,何得用他藥以通經哉!

曾見一婦人,一年一行經,身健無恙,妊娠後反月月行經,或至五月至七月經止不等,育男皆成人,咸以為異。或亦仙骨之所致乎,抑造化令人不測耶?

白話文:

有這樣的情況,有些女性可能幾個月才來一次月經,但這對她們來說已成為一種常態,既沒有提前或延遲的情況,也沒有量多或量少的差別。人們常會覺得這種現象很奇怪,卻不知道其實這並無異常。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女性身體健康,氣血充足,沒有出現虧損的情況。既然氣血沒有虧損,為什麼會幾個月才來一次月經呢?在女性當中,也有天生體質優良的人,她的月經通常一個季節才來一次,這是因為她們的生理週期是以季為單位,而不是以月的盈虗為準。若能內藏真氣,則體內的真陽之氣不會損耗,若再配合養生的法門,一年內就能達到飛騰的境界。

然而,大多數人對於這種情況並不清楚,一看到月經沒有按月來潮,就誤以為是生病了,隨意使用藥物,結果原本健康的身體反而因此生病,這真是得不償失。我聽到一些奇人異士的教導,便在此闡述出來,希望人們在遇到這種月經現象時,不要隨便進行治療,千萬不要懷疑是因為氣血不足,而輕率地嘗試治療。

以下是一種可以使用的藥方,名為「助仙丹」:

白茯苓5錢,白朮3錢(土炒),陳皮2錢,白芍3錢(酒炒),菟絲子1錢(酒炒),山藥3錢(炒),杜仲1錢(炒黑),甘草1錢。

用河水煎煮,服用四劑後,如果月經仍維持原本的週期,就不應該再繼續服用。這個藥方在平補中,實際上蘊含了深奧的道理,能強壯脾胃、滋補腎臟,且不會造成阻滯;能解除鬱悶、清理痰濕,且不會引起腹瀉。不損傷自然生成的血液,就是調理月經的關鍵方法,何必使用其他藥物來通經呢!

曾經有一位女性,一年只來一次月經,但身體健康無恙,懷孕後反而每月都來月經,有的時候甚至直到第五個月到第七個月,月經才停止,她所生的男孩都長成了大人,人們都覺得這種現象很神奇。或許這是因為她天生具有優秀的體質,或者是大自然的運作讓人難以預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