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仙方》~ 卷一 (7)
卷一 (7)
1. 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
婦人有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寒熱往來者,人以為血之凝也,誰知是肝氣不舒乎。夫肝屬木而藏血,最惡風寒。婦人當行經之際,腠理大開,適逢風之吹、寒之襲,則肝氣為之閉塞,而經水之道路亦隨之而俱閉。由是腠理經絡各皆不宣,而寒熱之作由是而起。其氣行於陽分則生熱,其氣行於陰分則生寒,然此猶感之輕者也。
倘外感之風寒更甚,則內應之熱氣益深,往往有熱入血室而變為如狂之症,一似遇鬼之狀者。若但往來寒熱,是風寒未甚而熱未深耳。治法宜補肝中之血,通其鬱而散其風,則病隨手而效。所謂治風先治血,血和風自滅,此其一也。
白話文:
婦女月經來潮時,經常出現忽來忽斷、時而疼痛時而停止、寒熱交替的狀況,人們以為是血液凝滯,卻不知這是肝氣不舒所致。肝臟屬木,主藏血,最怕風寒。婦女行經期間,身體腠理疏鬆,若遇到風吹寒襲,就會導致肝氣閉塞,經血流通的道路也跟著阻塞。因此,腠理經絡不通暢,便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氣血運行於陽分則生熱,運行於陰分則生寒,這只是輕微的感受風寒。
如果外感風寒加重,內應的熱氣也會加深,往往會出現熱氣入血而導致神志恍惚、如狂躁不安的症狀,甚至像遇到鬼魂一樣。如果只是寒熱交替,說明風寒尚未嚴重,熱氣也未深入。治療方法應以補益肝血、疏通鬱結、散寒風為主,這樣就能很快見效。所謂“治風先治血,血和風自滅”,這就是治療原則之一。
方用_加味四物湯_:
大熟地(一兩,九蒸),白芍(五錢,酒炒),粉丹皮(三錢),當歸(五錢,酒洗),川芎(三錢,酒洗),柴胡(一錢),白朮(五錢,土炒),元胡(一錢,酒洗),甘草(一錢),加荊芥穗炒黑一錢,尤妙。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加味四物湯」:
用藥材包括:
- 熟地黃(一兩,經過九次蒸制)
- 白芍藥(五錢,用酒炒過)
- 丹皮(三錢,研磨成粉末)
- 當歸(五錢,用酒洗過)
- 川芎(三錢,用酒洗過)
- 柴胡(一錢)
- 白朮(五錢,用土炒過)
- 元胡(一錢,用酒洗過)
- 甘草(一錢)
另外再加入用酒炒至黑色的荊芥穗(一錢),效果更佳。
2. 經水未來腹先疼
婦人有經前腹疼,數日而後經水行者,其經來多是紫黑塊,人以為寒極而然也,誰知是熱極而火不化乎。夫肝屬木,其中有火,舒則通暢,鬱則不揚。經欲行而肝不應,則抑拂其氣而疼生。然經滿則不能內藏,而肝中之鬱火焚燒,內逼經出,則其火亦因之而怒瀉,其紫黑者,水火兩戰之象也;其成塊者,火煎成形之狀也。經失其為經者,正鬱火內奪其權耳。
治法似宜大瀉肝中之火。然瀉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則熱之標可去,而熱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
方用_宣郁通經湯_:
白芍(五錢,酒炒),當歸(五錢,酒洗),丹皮(五錢),山梔子(三錢,炒),白芥子(二錢,炒,研),柴胡(一錢),香附(一錢,酒炒),川鬱金(一錢,醋炒),生甘草(一錢),黃芩(一錢,酒炒)
白話文:
女人在月經來潮前肚子痛,痛了好幾天,月經才來,而且經血多是紫黑色塊,人們都以為是寒氣太重,其實是熱氣太盛,熱氣沒辦法化解。肝屬木,木中有火,舒展就通暢,鬱結就不順暢。月經要來,肝氣卻不配合,就會阻礙經氣流通,導致疼痛。可是月經來潮,血量很多,無法藏在體內,肝中鬱結的熱氣就會燃燒,逼著經血排出,所以熱氣也跟著宣洩出來,紫黑色是水火交戰的徵兆,血塊是熱氣煎熬形成的。月經不再是正常的月經,是因為鬱熱內侵奪取了月經的權利。
治療方法應該是要瀉去肝臟的熱氣,但是單純瀉肝熱卻不疏解肝鬱,熱氣的表面症狀可以去除,但根本原因沒有解決,這樣怎麼會有用呢?
可以用宣郁通經湯:
白芍(五錢,酒炒)、當歸(五錢,酒洗)、丹皮(五錢)、山梔子(三錢,炒)、白芥子(二錢,炒,研)、柴胡(一錢)、香附(一錢,酒炒)、川鬱金(一錢,醋炒)、生甘草(一錢)、黃芩(一錢,酒炒)
水煎,連服四劑,下月斷不先腹疼而後行經矣。此方補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氣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用水煮沸,連續服用四次,下次來月經時一定不會先感到腹部疼痛然後才開始流血。這個藥方能夠滋養肝臟的血液、解除肝臟的鬱結,通暢肝臟的氣息並降低肝臟的熱度,因此功效迅速。
3. 行經後少腹疼痛
婦人有少腹疼於行經之後者,人以為血氣之虛也,誰知是腎氣之涸乎,夫經水者,乃天一之真水也,滿則溢而虛則閉,亦其常耳。何以虛能作疼哉?蓋腎水一虛,則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爭,則氣必逆,故爾作疼。治法必須以舒肝氣為主,而益之以補腎之味,則水足而肝氣益安,肝氣安而逆氣自順,又何疼痛之有哉?
方用_調肝湯_:
阿膠(三錢,白麵炒),當歸(三錢,酒洗),山藥(五錢,炒),白芍(三錢,酒炒),山萸肉(三錢,蒸熟),甘草(一錢),巴戟(一錢,鹽水浸)
白話文:
婦女在行經之後,如果出現少腹疼痛,許多人會認為是血氣虛弱導致的,卻不知道其實是腎氣不足造成的。月經,其實是人體精華之水,就像天上的第一道清泉,水滿則溢,水虛則閉塞,這是正常的現象。
那麼,為何腎氣不足會導致疼痛呢?因為腎水一旦虛弱,就無法滋養肝木,肝木就會克制脾土,木土相爭,氣機就會逆亂,因此造成疼痛。
治療方法必須以舒肝解鬱為主,同時也要補益腎氣,這樣才能讓腎水充足,肝氣平和,肝氣平和,逆氣自然順暢,疼痛自然消失。
藥方為「調肝湯」:
- 阿膠(三錢,用白麵炒過)
- 當歸(三錢,用酒洗淨)
- 山藥(五錢,炒過)
- 白芍(三錢,用酒炒過)
- 山萸肉(三錢,蒸熟)
- 甘草(一錢)
- 巴戟(一錢,用鹽水浸泡)
水煎服。此方乎調肝氣,既能轉逆氣,又善止郁疼。經後之症,以此方調理最佳,不特治經後腹疼之症也。
經前經後腹痛,二方極妙,不可加減。若有別症,亦宜以此方為主,另加藥味治之,原方不可減去一味。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說:用水煮服用這個配方可以平衡調整肝氣,既可以改善逆向的氣流,也能很好地緩解鬱結引起的疼痛。對於月經過後出現的病症,用這個配方來進行調理效果最好,不僅僅能治療月經過後腹部疼痛的症狀。在月經前和月經過後出現腹部疼痛的情況下,使用兩個不同的配方是非常巧妙的方法,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成分。如果有其他症狀,也可以根據這個配方作為基礎,再添加其他的草藥進行治療,原本的配方中的任何一種成分都不能去除。
4. 經前腹疼吐血
婦人有經未行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疼吐血,人以為火熱之極也,誰知是肝氣之逆乎。夫肝之性最急,宜順而不宜逆,順則氣安,逆則氣動。血隨氣為行止,氣安則血安,氣動則血動,亦勿怪其然也。
或謂經逆在腎而不在肝,何以隨血妄行,竟至從口上出也,是肝不藏血之故乎?抑腎不納氣而然乎?殊不知少陰之火,急如奔馬,得肝火直衝而上,其勢最捷,反經而為血,亦至便也。正不必以肝不藏血,始成吐血之症。但此等吐血與各經之吐血有不同者,蓋各經之吐血,由內傷而成,經逆而吐血,乃內溢而激之使然也。其症有絕溢,而其氣逆則一也。
治法似宜平肝以順氣,而不必益精以補腎矣。雖然,經逆而吐血雖不大損夫血,而反復顛倒,未免大傷腎氣,必須於補腎之中,用順氣之法,始為得當。
白話文:
婦人經未行前吐血,乃肝氣逆上之故
婦人於經期來臨前一、兩天,突然腹痛吐血,人們往往以為是火熱之極,卻不知這是肝氣逆上所致。
肝性急躁,喜順而不喜逆,順則氣平,逆則氣動。血液隨氣運行,氣平則血安,氣動則血亂,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有人認為經逆在腎不在肝,為何血液逆行,竟從口中吐出?是肝不藏血的緣故嗎?還是腎不納氣所致呢?殊不知少陰之火,如奔馬般急驟,得肝火直衝而上,其勢極快,逆行而為血,亦是容易之事。並非肝不藏血,才會導致吐血。
但此種吐血與其他經脈所致的吐血有所不同,其他經脈的吐血,多由內傷所致,而經逆吐血,則是內溢而激之使然。雖然症狀有所不同,但其氣逆則是一樣的。
治療方法應以平肝順氣為主,不必益精補腎。雖然經逆吐血對血液損傷不大,但反覆顛倒,難免會大傷腎氣,因此在補腎的同時,也要用順氣之法,才能治本。
方用_順經湯_:
當歸(五錢,酒洗),大熟地(五錢,九蒸),丹皮(五錢),白芍(二錢,酒炒),白茯苓(三錢),沙參(三錢),黑芥穗(三錢)
水煎服,一劑而吐血止,二劑而經順,十劑不再發。此方於補腎調經之中,而用引血歸經之品,是和血之法,實屬順氣之法也。肝不逆而腎氣自順,腎氣既順,又何經逆之有哉!
婦人年壯吐血,往往有之,不可作勞症治。若認為勞症,必至肝氣愈逆,非勞反成勞矣,方加茜草一錢,懷牛膝八分(酒炒)。
白話文:
方用順經湯:
當歸(五錢,酒洗),熟地(五錢,九蒸),丹皮(五錢),白芍(二錢,酒炒),白茯苓(三錢),沙參(三錢),黑芥穗(三錢)。
水煎服,一劑即可止住吐血,二劑經期便能恢復正常,十劑後便不再復發。此方在補腎調經的基礎上,加入引血歸經的藥材,屬於和血之法,其實也是順氣之法。肝氣不逆,腎氣自然順暢,腎氣順暢,經期又怎麼會逆亂呢!
婦人年壯吐血,是常見現象,不可當作勞症治療。若誤以為勞症,必然導致肝氣更加逆亂,非但勞症不能治好,反而會加重病情。此時可加入茜草一錢,懷牛膝八分(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