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子煩妊婦煩名子煩

丹溪曰:因胎元壅鬱,熱氣所致。

沈堯封曰:子煩病因曰痰、曰火、曰陰虧。因痰者,胸中必滿。仲景云:「心中滿而煩,宜瓜蒂散。」此是吐痰法。妊婦禁吐,宜二陳湯加黃芩、竹茹、旋覆花。陰虧火甚者,仲景黃連阿膠湯最妙。

(箋疏)煩是內熱,心煩悶悶不樂,亦以陰聚於下,不得上承。總是陰虛火擾,但挾痰者十恆七八。黃連溫膽湯、觸飲六神湯皆佳。瓜蒂吐法,不獨妊身不宜,即常人亦不可用,以其本是痰熱卜壅,更與激越,適以引動其氣,是助虐矣。

白話文:

丹溪認為,子煩症是由於胎元鬱結,熱氣所致。沈堯封則認為,子煩病因有痰、火、陰虧三種。痰引起的子煩,胸中會感到滿悶,仲景提出「心中滿而煩,宜瓜蒂散」的治療方法,屬於吐痰法。但孕婦禁止吐,宜用二陳湯加黃芩、竹茹、旋覆花。陰虧火盛的子煩,仲景的黃連阿膠湯最有效。

子煩症是內熱導致的心煩悶悶不樂,也是因為陰氣聚集在下,無法上升所致。總體來說,子煩症屬於陰虛火擾,其中挾痰者佔了大部分。黃連溫膽湯和觸飲六神湯都適合治療子煩。瓜蒂吐法不只孕婦不宜使用,常人也應避免,因為它會加重痰熱壅塞,進一步激發身體,反而會加重病情。

醫方集解汪認庵有竹葉湯一方,治妊娠心驚膽怯,終日煩悶,名子煩。因受胎四五月相火用事,或盛夏君火大行,俱能乘肺以致煩躁,胎動不安。亦有停痰積飲滯於胸膈,以致煩躁者。

麥冬(錢半) 茯芩 黃芩(一錢) 人參(五分) 竹葉十片。竹葉清煩,黃芩消熱,麥冬涼肺。心火乘肺,故煩出於肺。茯芩安心,人參補虛。妊娠心煩固多虛也。如相火盛者,單知母丸。君火盔者,單黃連丸。神不安者,硃砂安神丸。切不可作虛煩用梔豉等藥治。之一方,茯芩為末,無人參,有防風。一方有防風、知母,無人參。有痰者,加竹瀝。

白話文:

醫方集解汪認庵所著「竹葉湯」一方,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心驚膽怯、終日煩悶、名為子煩的症狀。

病因:

懷孕四五個月時,相火旺盛,或盛夏時君火過於旺盛,都會乘虛而入肺,導致煩躁不安,胎兒也跟著躁動不安。也可能是痰飲積聚於胸膈,導致煩躁。

方劑組成:

麥冬(半錢)、茯苓、黃芩(一錢)、人參(五分)、竹葉十片。

藥理分析:

竹葉清心除煩,黃芩清熱瀉火,麥冬滋陰潤肺。心火乘肺,故煩躁表現於肺部。茯苓安神,人參補虛。懷孕期間心煩大多是虛證。

治療原則:

如果相火旺盛,單用知母丸;如果是君火過旺,單用黃連丸;如果精神不安,用硃砂安神丸。切忌用梔子、豉等藥物來治療虛煩。

其他版本:

也有茯苓研末,不加人參,而加防風的版本。還有一種版本含有防風、知母,但不含人參。如果有痰症,可以加竹瀝。

(箋疏)妊身心煩果是虛火無痰,是方極合。然挾痰者十之七八,參麥胡可妄投。認庵方下謂亦有停痰積欲滯於胸膈,是渠亦未嘗不知有此一症,而乃並列於本方之下,一似此方並可治停痰積飲者,豈非大謬?方後且謂人參補虛,妊娠心煩固多虛症云云,又與停痰積飲一層兩不照顧。汪氏書之敝預模糊,最易引初學人重霧中。

皆此等騎牆兩可之說,誤人實是不淺。又謂不可作虛煩用梔豉等藥。頤謂梔子清心而不大苦大寒,心家有火胡不可用。且香豉質松,本治心中煩熱之藥。惟今之江浙市肆中以麻黃湯制過用為發汁之藥,則非心煩者所宜耳。方後既曰心煩多虛,而又曰切不可作虛煩,出爾更是笑話。

白話文:

古人認為孕婦心煩,若屬虛火無痰,此方極為適合。但實際上,孕婦心煩十之八九是伴有痰濕,參麥胡等藥不可隨意使用。認庵方中提到停痰積飲,說明他並非不知道此病症,卻將此方列在其下方,讓人誤以為此方也能治療停痰積飲,實在是大錯特錯。文中又說人參補虛,妊娠心煩多為虛症,卻又忽略了停痰積飲,前後矛盾。汪氏著作模糊不清,容易誤導初學者。

這些模棱兩可的說法,誤導人很深。文中又說不可用梔子、香豉等藥治療虛煩,但梔子清心不苦寒,心火旺盛為何不能用?香豉性松,本是治療心中煩熱的藥。只是現在江浙地區的市肆用麻黃湯製作發汁,不適合心煩之人。文中既說心煩多虛,又說切不可作虛煩,實在是矛盾至極,令人啼笑皆非。

2. 子懸

嚴氏紫鰥散

許叔微曰治懷胎近上脹滿疼育謂之子懸

陳良甫曰妊至四五月君相二火養胎熱氣逆上胎腠心胸腹滿痞悶名曰子懸用此加黃芩山梔之類一方無用芎名七寶散許叔微云六七月子懸者用之數數有驗不十服便近下

紫蘇(一兩)

腹皮

人參

川芎

橘皮

白芍

當歸(三分)

甘草(一分)

白話文:

嚴氏紫鰥散

許叔微說: 治療懷胎後期(近臨產)出現上腹部脹滿疼痛,稱為「子懸」。

陳良甫說: 懷孕四五個月,由於母親體內陰陽失調,陽氣過盛,胎熱上逆,導致心胸腹滿、胸悶氣短,稱為「子懸」,可用此方加上黃芩、山梔等藥物治療,其他方法無效。芎藥又名七寶散,許叔微說六七個月出現「子懸」者,服用此方,屢試不爽,一般服用不到十帖就能使胎兒下降。

方劑組成:

  • 紫蘇(一兩)
  • 腹皮
  • 人參
  • 川芎
  • 橘皮
  • 白芍
  • 當歸(三分)
  • 甘草(一分)

銼分三服水一盞生薑四片蔥白煎去渣服

徐藹輝曰去川芎因避升提之故汪認庵曰治胎氣不和湊上胸腹腹滿頭疼心腹腰脅皆痛名子懸因下焦氣實相火旺盛舉胎而上上通心胸也每服止用蘇葉一錢當歸七分腹皮以下皆五分甘草二分無蔥白心腹痛者加木香延胡陳來章曰芎歸芍葉以和其血蘇橘大腹以順其氣氣順血和則胎安矣即利其氣復以人參甘草養其氣者順則順其邪逆之氣養則養其沖和之氣也

徐藹輝曰延胡動血恐未可用

(箋疏)子懸是胎元之上迫良由妊婦下焦氣分不疏腹壁逼窄所以胎漸居上而脹滿疼痛乃作濟生紫蘇飲用蘇葉腹皮橘皮芎歸疏通下焦之氣再加薑蔥亦是通陽作用不可認作發散通套程鍾齡醫學心悟解釋保生無憂散一方謂全用撐法故使易產頤謂嚴氏此方亦是摟法令其腹壁開展而胎自安於故宅惟其分兩甚輕故疏展而無擾動之慮陳氏不用川芎徐藹輝謂其嫌於升提洵是確論但本方止用三分開展氣機亦無不可若不知此理而重用之則大謬矣認庵所謂相火旺盛認症未切須知方中並無清火之藥並不為火旺而設總之汪氏書中議綸不少總覺膚浮甚則溢出題外所以徒授俗子簡陋惡習而此道乃愈趨愈下又謂心腹痛加本香延胡則運行氣滯尚是正著徐雖謂延胡動血惟恐礙胎然止是行血中之氣俗雖謂其破血其實氣體旺者尚可無妨惟柔脆者忌之陳來竟說解亦極浮泛是汪認庵之流亞非能闡發醫理之實用者

白話文:

銼成三份,用水一盞,加入生薑四片,蔥白煎煮,去渣服用。

徐藹輝說,去川芎是因為避免升提。汪認庵說,治胎氣不和,導致胸腹滿悶、頭痛、心腹腰脅皆痛,稱為子懸,因為下焦氣實,相火旺盛,將胎氣往上推,上通心胸。每服只用蘇葉一錢,當歸七分,腹皮以下皆五分,甘草二分,沒有蔥白。心腹痛者加木香、延胡。陳來章說,芎歸芍葉以和其血,蘇橘大腹以順其氣,氣順血和則胎安矣。既利其氣,又以人參甘草養其氣,順則順其邪逆之氣,養則養其沖和之氣也。

徐藹輝說,延胡動血,恐怕不能用。

子懸是胎元往上迫,是因為妊婦下焦氣分不疏,腹壁逼窄,所以胎漸居上而脹滿疼痛。乃作濟生紫蘇飲,用蘇葉、腹皮、橘皮、芎歸疏通下焦之氣,再加薑蔥亦是通陽作用,不可認作發散通套。程鍾齡醫學心悟解釋保生無憂散一方,謂全用撐法,故使易產。頤謂嚴氏此方亦是摟法,令其腹壁開展而胎自安於故宅。惟其分兩甚輕,故疏展而無擾動之慮。陳氏不用川芎,徐藹輝謂其嫌於升提,洵是確論。但本方止用三分,開展氣機亦無不可。若不知此理而重用之則大謬矣。認庵所謂相火旺盛,認症未切,須知方中並無清火之藥,並不為火旺而設。總之,汪氏書中議綸不少,總覺膚浮甚,則溢出題外,所以徒授俗子簡陋惡習,而此道乃愈趨愈下。又謂心腹痛加木香延胡,則運行氣滯,尚是正著。徐雖謂延胡動血,惟恐礙胎,然止是行血中之氣,俗雖謂其破血,其實氣體旺者尚可無妨,惟柔脆者忌之。陳來竟說解亦極浮泛,是汪認庵之流亞,非能闡發醫理之實用者。

趙養葵有命門虛寒胎下湊心就暖一說

沈堯封曰此是百中僅一非實是虛寒脈證熱藥不可嘗試

(箋疏)養葵此條純是謬想心雖屬火而位居膈上豈胎能湊得其暖氣者且腹中豈無熱度命門虛者將全腹寒止有其心獨暖耶向壁虛構而不顧其理有難安養葵之謬一至於此堯封採之得毋失榆

沈又曰郁姓婦懷妊九月偶因勞動遂覺腹痛胎漸升至胸中氣塞不通忽然狂叫咬人數人扶持不住病名子上撞心即子懸之最重者用旋覆花代赭湯去參棗連灌兩劑胎墮得生又一婦證亦如之服前藥胎墮而死

(箋疏)此誠是子懸之重症上逼太甚竟致神志為蒙此非重劑鎮墜復有何藥可以救急胎之墮否本已不暇兼顧即使墮胎而母命難全

白話文:

趙養葵有命門虛寒胎下湊心就暖一說

沈堯封曰:此說法百中僅一,並非真實。命門虛寒屬於脈證,熱藥不可嘗試。

(箋疏)養葵的這條論述純屬謬想。心臟雖然屬火,但位置在膈膜之上,胎兒如何能湊近心臟的暖氣呢?而且腹部本身就具有熱度,命門虛寒的人全身都寒冷,怎麼可能只有心臟獨暖呢?這是憑空捏造,不顧理據。難以理解養葵的謬論竟會如此荒唐。堯封引用這條論述,是否失察了呢?

沈堯封又曰:郁姓婦女懷孕九月,因勞動而腹痛,胎兒逐漸升至胸中,氣息不通,突然狂叫咬人,多人扶持也無法制止。此病名為「子上撞心」,也就是子懸,屬於最嚴重的症狀。用旋覆花代赭湯去掉人參和紅棗,連續灌服兩劑,胎兒即墮落而得救。又有一位婦女,症狀與此相同,服用上述藥物,胎兒墮落而亡。

(箋疏)這確實是子懸的重症,胎兒上逼太過,以致神志迷糊。此症非重劑鎮墜,還能有什麼藥物可以急救呢?胎兒是否能保住已非首要考慮,即使胎兒墮落,母命也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