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下 (9)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下 (9)
1. 臨證擇之
二味參蘇飲
人參 蘇木
此亦新產行瘀之一法,正氣已衰而瘀滯未去者宜之。
清魂散 嚴氏 治產後惡露已盡,忽昏暈不知人,產後氣虛血弱,又惑風邪也。
澤蘭葉 人參各(二錢半) 荊芥(一兩) 川芎(五錢) 甘草(二錢)
右為末,用溫酒熱湯各半,蓋調灌(一二錢) 能下咽即眼開,更宜燒漆氣淬醋炭於床前,使聞其氣。
(箋疏)惡露已盡而忽昏冒,此真陰大耗而孤陽上越,沖激腦經也,故方用人參。然此是陰虛之內風陡動,非可誤作外風,荊已非所宜,而乃妄用辛升之川芎,酒以助其浮越,最是古人誤認內風為邪風之通病。於嚴用和何尤然?在今日腦神經病之原由昭然共曉,則古方中似此之類,不可不一律劃除淨盡。
伏龍肝散 治大小產血去過多不止
伏能肝
(箋疏)產後血去過多不止,此非大補真陰而大封大固,不可救急者。此方一味,雖亦可以溫中固澀,然力量甚薄。安得有恃無恐,病重藥輕,而令病人不起?亦何嘗非醫者殺之?能肩大任之人,當不以此言為河漢。
黑龍丹,亦名琥珀黑龍丹,治產難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暈,不省人事,一切卮急惡候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亦治產後疑難雜證,案見奇證中。
當歸
五靈脂淨者 川芎 良薑 熟地各(二兩) 銼碎人砂鍋內,紙筋鹽泥固濟火煆過,百草霜(一兩) 硫黃 乳香生(二錢) 琥珀花蕊石各(一錢) 為細末,酷糊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煆紅,投入生薑自然汁中浸碎,以童便合酒調灌下。
(箋疏)此又溫通逐瘀之一法,瘀積而不宜苦寒者用之。
白話文:
[臨證擇之]
二味參蘇飲
內容物:人參、蘇木
這是一種適用於產後去除瘀血的方法,適合用於正氣已經減弱但仍有瘀血殘留的情況。
清魂散,出自嚴氏,用於產後惡露排盡後,突然出現昏迷不醒的情況,這是產後氣血虛弱,再受到風邪影響的症狀。
所需材料:澤蘭葉、人參各二錢半,荊芥一兩,川芎五錢,甘草二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溫酒與熱水各一半混合,灌服一二錢。如果能吞嚥下去,眼睛就會睜開。此外,在牀前燒漆氣和淬醋炭,讓患者聞到其氣味。
(箋疏):產後惡露已排盡,卻突然出現昏迷,這是因為體內真陰大量消耗,導致孤獨的陽氣向上沖擊腦部的經絡。因此,該處方使用了人參。然而,這種情況是由於陰虛引發的內風突發,並不能誤認為是外風。所以,使用荊芥並不適合,而更不應胡亂使用具有辛香升騰作用的川芎,以及酒來加劇其飄浮的性質。這是最常見的古人誤解內風為邪風的錯誤。嚴用和在這方面也沒有例外。在現代,腦神經疾病的病因已經清楚,因此對於古方中的類似問題,我們必須全面清除。
伏龍肝散,用於治療產後大量出血且無法止住的情況。
所需材料:伏龍肝
(箋疏):產後大量出血且無法止住,這種情況需要大力補充真陰,並進行強力的封固才能急救。該方只有一種成分,雖然能夠溫暖中焦和固澀,但是其效果較弱。如果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使用輕量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這是否可以視為醫生殺人呢?一個有能力承擔重任的人,不會將這種說法視作空談。
黑龍丹,又稱琥珀黑龍丹,用於治療產難和胎盤未能排出,以及血迷血暈,失去意識,一切危急的惡劣症狀,對於瀕死的患者,只要能灌服藥物,都能挽救生命。也能治療產後各種疑難雜症,詳見奇証中。
所需材料:當歸
五靈脂(淨)、川芎、良薑、熟地各二兩,將這些材料切碎放入砂鍋,用紙筋鹽泥封固,然後用火煅燒。百草霜一兩,硫黃、乳香各二錢,琥珀、花蕊石各一錢,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細粉,用酷糊丸製成彈子大的丸子。每次使用一至兩丸,將其用炭火煅燒至紅熱,然後放入生薑汁中浸泡碎裂,最後用童便和酒調和灌服。
(箋疏):這是一種溫通逐瘀的方法,適用於不宜使用苦寒藥物的情況。
2. 外科
托裡散治一切惡瘡、發背、疔疽、便毒,始發脈弦洪實,數腫甚欲作膿者,亦治產後瘀血將成膿。論見前。
金銀花、當歸(二兩)、大黃、朴硝、花粉、連翹、牡蠣、皂角刺、三稜、黃芩、赤芍(二錢),每五錢半,酒半水煎。
(箋疏)此方在瘍科書中,每以為消毒退腫、適用之方。其實瘍患之屬寒屬熱,萬有不齊,安有預定一方可以通治百病之理?且人體虛實又復各別,是方清熱為主,可以治實熱之重疲,然用酒煎,又為熱瘍之大害。惟方下所謂治疔毒而脈弦洪實,數欲作膿者,數言庶可近似,乃又雜之以發背一症,則須知始發一粒如黍粒而漸以堅腫、屑背板滯者,方是背疽,萬無可用涼藥之理。方中諸味,直同鳩毒,而又雜之以「亦治產後瘀血將成膿」一句,則產虛敗瘀入絡,誠有堅腫為瘍之一候,治之之法,只有通經行瘀,而參之以溫和燠煦,則可消散。誤授清涼,適以助其凝結,況乎硝黃翹芩一派大苦大寒,而可以妄試乎?且產後瘀血成癰,亦不應有弦洪實數之脈,如有之,則為壞症。堯封於瘍科,初無經驗,故有此枘鑿不入之門外語,然豈不知產後之脈,靜者為吉,躁者為凶耶?是何可以不正。
蠟礬丸治一切瘡癰惡毒,先服此丸護膜托裡,使毒木攻心,或為毒蟲蛇犬所傷,並宜服之。
黃蠟二兩,白礬(一兩),先將蠟熔化,候少冷入礬和勻為丸,酒下,每服十丸、二十丸,漸加至百丸,則有力瘡愈,後服之亦佳。
(箋疏)此丸亦向來瘍科所謂護膜解毒之良方,謂毒邪甚盛,恐其內陷攻心,及膿成皮裡膜外,恐其潰深穿膜者,此丸皆可以保之。礬取其澀,蠟取其滯,看似未嘗無理,實則蠟最礙化,礬燥且澀,大傷胃氣,而毒果甚者,反以助其堅凝,又安有清解之可說?且膿成膜外,藥走胃腸,又何緣而能護膜?乃謂可服至百丸之多,其謬已極。而瘍科書中,皆盛稱,似必不可無之耍藥,則多是理想之謬。要之,蠟礬黏澀,非能如縫者之補綴、垮者之畫像,可以直黏心膜而保護之,斯真耳食之見矣。
太乙膏 丹溪 治癧子瘡神效。
腦子(一錢)研、輕粉、乳香各(二錢)研、麝香三錢研、沒藥(四錢)研、黃丹(五兩)。
右用清油(一斤),先下黃丹熬,用柳枝、欖,又用憨兒蔥七枝,先下一枝熬焦,再下一枝,蔥盡為度,下火不住不攬,覷冷熟得所,入腦子等藥,攬勻,磁器盛之,用時旋攤。
(箋疏)此即今治瘍家通用之薄貼,潰也未者可另加退消藥物為消毒用,已潰則另加藥物為提毒去腐用,至毒盡新生膿水已淨時,則即不另加藥亦可生肌收口。蓋丹粉乳沒俱有點級之力,本能生新,惟腦麝太多亦甚無謂,而不能貧富共之,即減去十之七八亦無不可。但此是治外之法,而古書中竟有用作丸服以治腸胃生癰者,能泄導膿淤,極有奇效,則黏膩之質適與攻淤相反,且非腸胃本性之相習,必不可信。瘍醫家言,常常有此怪不可。
白話文:
[外科]
托里散能治療各種惡性瘡瘍、背部癰疽、疔瘡、毒瘡初期發作,脈象弦洪實數,腫脹嚴重並即將化膿的情況,也能治療產後血瘀將轉爲膿的情況。(注:相關論述可見於前文)
藥物組成包括金銀花、當歸(二兩)、大黃、朴硝、花粉、連翹、牡蠣、皁角刺、三棱、黃芩、赤芍(二錢)。每次使用時,取五錢半的藥量,以半酒半水煎煮服用。
(註釋)此方常被視爲瘡科書中用於消毒、退腫的有效方劑。然而,瘡患的寒熱屬性千差萬別,不可能有一種處方能夠普遍適用於所有疾病。人體的虛實狀態各異,此方以清熱爲主,可用於實熱症狀嚴重的患者,但用酒煎煮卻對熱瘡造成極大傷害。唯有方中提到治療疔毒且脈象弦洪實數,即將化膿的情況,較爲接近。但又混雜了背部癰疽的病症,須知背部癰疽初始如黍粒大小,逐漸堅硬腫脹,緊貼背部肌肉,才符合背部癰疽特徵,此時不應使用涼藥。方中諸藥如同毒藥,又加上可用於產後血瘀將轉爲膿的情況,產後虛弱,敗血入絡確實可能形成腫脹瘡瘍,治療方法應爲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並輔以溫和溫煦,才能消散。錯誤地給予清涼藥物,只會加劇凝結。況且,硝黃翹芩等大苦大寒的藥物怎能輕易嘗試?產後血瘀成癰,也不應出現弦洪實數的脈象,如果出現,則爲病情惡化。因缺乏經驗,導致此類不切實際的言論出現,但難道不知道產後脈象靜則吉,躁則兇的道理嗎?這是何等的謬誤。
蠟礬丸能治療各種瘡瘍惡毒,先服用此丸保護內膜,使毒氣無法攻心。若被毒蟲、蛇、犬咬傷,也適合服用。
藥物組成包括黃獵兩白礬(一兩),先將蠟融化,稍冷後加入白礬攪拌均勻製成丸劑,每次服用十丸至二十丸,逐漸增加至百丸,對於瘡瘍恢復後也有益處。
(註釋)此丸也常被視爲瘡科中保護內膜、解毒的良方,認爲毒邪極盛時,擔心其內陷攻心,或膿液形成於皮裏膜外,擔心其潰爛深入穿透內膜,此丸均能提供保護。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蠟質具有滯留效果,看似合理,實際上蠟質難以消化,白礬乾燥且澀,大量損傷胃氣,且毒素嚴重時反而會助其凝固,何來清解之說?膿液形成於內膜外,藥物進入腸胃,又如何能保護內膜?聲稱可服用至百丸之多,其謬誤已極。瘡科書籍中都高度評價此藥,似乎必不可少,但這往往是基於錯誤的理解。總之,蠟礬的粘澀性質,並不能像縫補衣物或繪畫那樣直接粘貼保護心膜,這純屬無稽之談。
太乙膏由丹溪創制,治療瘰癧瘡有神奇療效。
藥物成分包括腦子(一錢),輕粉、乳香各(二錢),麝香三錢,沒藥(四錢),黃丹(五兩)。
首先使用清油(一斤),先放入黃丹熬製,再用柳枝欖攪拌,之後加入憨兒蔥七枝,每枝熬焦後再加入下一枝,直至蔥耗盡爲止。離火後不停攪拌,待冷卻至適宜溫度,加入腦子等藥物攪拌均勻,裝入瓷罐中備用。使用時根據需要攤塗。
(註釋)這就是現代瘡科常用的貼敷膏藥。未潰破的瘡瘍可額外添加退消藥物作爲消毒用;已潰破的瘡瘍則需額外添加藥物作爲提毒去腐用。待毒盡新肉生長,膿水已淨時,即使不額外添加藥物,也能促進生肌收口。丹粉、乳香、沒藥均有促進新肉生長的作用。但腦麝用量過多並無必要,即使減少十分之七八也無妨。此爲外治法,但古籍中竟然有人將其製成丸劑口服,以治療腸胃生瘡,有顯著效果,能有效排出膿液淤積。然而,黏膩的質地與攻淤的原理相反,且不符合腸胃本身的特性,這種說法不可信。瘡醫的說法中常常出現此類怪異之處,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