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卷上 (1)
卷上 (1)
1. 喘
沈堯封曰喘有閉脫二症,下血過多者是脫症,喉中氣促,命在須臾,方書雖有參蘇飲一方,恐不及待。惡露不快者是閉證,投奪命丹可定。如不應,當作痰洽。此皆急證。更有一種緩者,婁全善所云產後喘者多死,有產二月洗浴即氣喘,坐不得臥者,五月惡風得暖稍緩,用丹皮、桃仁、桂枝、茯苓、乾薑、枳實、厚朴、桑皮、紫蘇、五味、瓜蔞煎服即臥,其疾如失,作汙血感寒治也。按此亦是痰證,所以能持久,痰滯陽經,所以惡寒。
方中著力在瓜蔞、厚朴、枳實、桂枝、茯苓、乾薑、五味數味,餘皆多贅。
(箋疏)喘疲木分二候,實者是肺氣之壅塞,痰飲蟠結,則宜開宣肺氣泄化其上,虛者乃腎氣之上奔,真元無根,則宜攝鎮專治其下,亦惟黑錫丹尚能救急,此非大劑不能及。喻嘉言謂宜吞百丸者是也。產後暴喘有虛無實,參蘇和緩誠不及待。
白話文:
沈堯封提到,喘症可以分為閉證和脫證兩類。如果產婦下血過多,這就是脫證,病人會喉嚨氣短,生命危在旦夕,醫書上雖有參蘇飲這種療法,但可能來不及等待就病情危急。若產婦的惡露排不順暢,這就是閉證,可以服用奪命丹來治療。如果效果不佳,應該將其視為痰症來治療。這些都是急症。
另外還有一種病情較緩和的喘症,就像婁全善說的,產後喘症的患者多數會死亡。例如,有人產後兩個月洗澡後就開始氣喘,嚴重到無法躺下,直到五月後遇到暖風才稍微緩解。這種情況,可以用牡丹皮、桃仁、桂枝、茯苓、乾薑、枳實、厚朴、桑皮、紫蘇、五味子、瓜蔞煎煮服用,就能安睡,病情似乎消失,這是因為污血感寒造成的。進一步分析,這其實也是痰症,所以能持續很久,痰滯留在陽經,所以會怕冷。
藥方中,瓜蔞、厚朴、枳實、桂枝、茯苓、乾薑、五味子等幾味藥最為關鍵,其他的多數是輔助。
(箋疏)喘症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肺氣壅塞,痰飲糾纏,這時應該宣通肺氣,化解上焦的痰飲;另一種是腎氣上衝,元氣無根,這時應該攝納鎮靜,專注治療下焦。對於後者,只有黑錫丹能應急救治,這需要大劑量的藥物才能達到效果。喻嘉言認為,應該服用一百丸藥。產後突然出現的喘症,多數是虛證而非實證,使用參蘇飲和緩治療,確實來不及應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