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中 (7)

回本書目錄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中 (7)

1. 胎動不安

2. 產脈

3. 變耳

楊子建十產論:一曰正產,二曰傷產,未滿月而痛如欲產,非果產也,名為試月,遽爾用力,是謂傷產。三曰催產,正產之際悉見而難產,用藥催之,是謂催產。四曰凍產,冬產血凝不生。五曰熱產,過熱血拂令人昏暈。六曰橫產,兒身半轉,遽爾用力,致先露手,令穩婆徐推兒手,使自攀耳。

七曰倒產,兒身全未得轉,即為用力,致先露足,令穩婆推足入腹。八曰偏產,兒未正而用力所致。九曰礙產,兒身已順,不能生下,或因臍帶絆肩,令穩婆撥之。十曰坐產,急於高處緊一手巾,令母攀之,輕輕屈足,坐身可產。十一曰盤腸產,臨產母腸先出,然後兒生產後,若腸不收,用醋半盞,新汲水七分,和勻噀產母面,每噀一縮,三噀盡收。

(箋疏)是論原文頗長,此其刪節者,節之太簡,頗有不甚明瞭者,其坐產一條,原謂兒將欲生,其母疲倦久坐椅褥,抵其生路,急於高處擊一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身令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云云。蓋謂坐草已久,產母力疲,故以巾帶助其援力。今以此節言不達意,須從原本為佳。

(濟陰綱目有全文)頤按凡是難產,多由心慌意亂,急遽臨盆所致。苟能忍痛,靜臥,耐之又耐,瓜熟蒂落,安有危險?鄉曲穩婆,不耐靜守,言多龐雜,催促臨盆,最多誤事。達生編一書所錄各方,未必可恃,而論忍耐之法,至理名言,無出其右。甚且謂私生者,無難產,惟其畏而能忍也。

尤其勘透入微,所謂六字訣者,確是產婦房中第一箴言。

孕婦止腹痛,未必產,連腰痛者,將產胞擊於腎故也。腹痛,試捏產母手中指中節,或本節跳動,方臨盆即產。王孟英曰:中指跳動,亦有不節產者,更有腰腹不甚痛,但覺酸墜而即產者。

(箋疏)中指節末,本有動脈,但平人脈動甚微,幾於不覺。產婦臨盆,此指尖脈形分明,頃刻分娩,確是多數。孟英謂亦有未必即產者,則偶然耳。亦有腹竟不痛,但覺腰痠異常而即產者,此其達生之極易者,最不可遇,而亦嘗屢聞之。皆孟英之所謂十個孩兒,十樣生也。

兒未生時,頭本在上,欲生時,轉身向下,故腹痛難忍。此時婦當正身,寬帶,仰臥,待兒頭到了產戶,方可用力催下。若用力太早,或束肚倚著兒,不得轉身,即有橫生,逆生,手足先出之患。

許叔微曰:有產累曰不下,服藥不驗,此必坐草太早,心懼而氣結不行也。經云:恐則氣下,恐則精怯怯,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乃不行。得紫蘇飲一服,便產。(方見子懸門)。

(箋疏)學士亦以坐草太早為戒,可見達生編六字訣之必不可少。心懼而氣結不行,亦是不能忍耐之咎。恐則氣下,脹而不行,自有至理

白話文:

標題: [異常分娩]

內容:

  1. 楊子建的十種分娩理論:第一種是正常分娩,第二種是早產。在滿月前出現類似要分娩的疼痛,但實際上並非真正在分娩,這種情況稱爲試月。如果在此時就用力過度,則會傷害到母親,稱爲傷產。
  2. 第三種是催產,當正常分娩過程中出現難產,需要使用藥物來催產,這叫催產。
  3. 第四種是凍產,冬季分娩時,血液凝固導致生產困難。
  4. 第五種是熱產,過熱會導致血液沸騰,使人感到暈眩。
  5. 第六種是橫產,胎兒身體半轉,如果此時用力過度,可能會導致先露出的手部受傷。這時,接生婆應緩緩推動嬰兒的手,讓嬰兒自己抓住耳朵。
  6. 第七種是倒產,如果胎兒未能完全轉身,就過度用力,可能導致先露出的腳部受傷。此時,接生婆應將腳推回腹部。
  7. 第八種是偏產,由於胎兒位置不正而用力導致。
  8. 第九種是礙產,胎兒位置已經正確,但仍然無法順利生產,可能是因爲臍帶纏繞在肩上,接生婆需進行處理。
  9. 第十種是坐產,在高處緊握一條毛巾,讓母親抓着它,輕輕彎曲雙腳,坐着就可以生產。
  10. 第十一種是盤腸產,臨產前母親的腸子先出來,然後嬰兒出生。如果腸子沒有縮回去,可以用半杯醋與新抽的井水七分混合均勻,噴在產婦臉上,每次噴灑腸子就會縮一些,三次後腸子就能完全縮回去。

(註釋)原文論述較長,這裏刪節了部分內容。坐產這一條,原本是指嬰兒即將出生,母親因爲疲勞久坐,阻礙了分娩,因此要在高處擊打一塊毛巾,讓母親用手抓住,輕輕彎曲雙腳,坐着讓嬰兒生下來,而不是坐在東西上。意思是說,長時間蹲坐分娩,母親體力消耗殆盡,所以需要用毛巾幫助她用力。現在這部分內容表達不夠清晰,最好還是參考原文。

(濟陰綱目有全文)按,所有難產,多數是由於驚慌失措,匆忙分娩造成的。如果能夠忍受疼痛,靜臥,耐心等待,等到瓜熟蒂落,怎麼會有危險呢?鄉村的接生婆往往無法安靜地等待,言語雜亂,催促分娩,常常導致錯誤。達生編一書收錄的各種方法,未必可靠,但是關於忍耐的方法,卻是至理名言,無人能出其右。甚至說私生的孩子,不會難產,因爲他們害怕並且能夠忍受。

這種洞察入微的說法,所謂的六字訣,確實是孕婦房間中的第一金玉良言。

孕婦腹痛,不一定是要生產,如果連腰也痛,那是因爲子宮壓迫腎臟。腹痛時,試着捏住產婦的中指中間關節,如果該關節跳動,表示即將分娩。王孟英說:中指跳動,並非一定立即生產,還有腰部腹部並不十分疼痛,只感覺酸脹就立即生產的情況。

(註釋)中指關節末端,原本就有動脈,但普通人脈動非常微弱,幾乎察覺不到。產婦即將分娩時,這個指尖的脈搏形狀明顯,片刻後即可分娩,這是大多數情況。孟英說也有未必立即生產的,那只是偶爾。也有腹部完全不痛,只覺得腰部異常酸脹就立即生產的,這是最容易分娩的情況,雖然很難遇到,但也時常聽到。這些都是孟英所說的十個孩子,十種不同的生產方式。

在嬰兒尚未出生之前,頭部通常在上方,準備生產時,會轉身朝下,因此腹痛難以忍受。此時,婦女應該保持正直的身體,鬆開腰帶,仰臥,等待嬰兒的頭部到達產道口,才能用力催產。如果過早用力,或者束縛腹部,阻礙嬰兒轉身,就可能出現橫生、逆生,手足先出的問題。

許叔微說:有些生產多次卻無法順利分娩,服藥無效,這肯定是坐草太早,心理恐懼導致氣結不通。經雲:恐懼則氣下,恐懼則精神怯懦,上焦閉塞,閉塞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氣,氣不行。服用紫蘇飲一次,即可順利生產。(方見子懸門)。

(註釋)學士也警告坐草太早,可見達生編六字訣不可或缺。心理恐懼導致氣結不通,也是不能忍耐的後果。恐懼則氣下,脹而不通,自然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