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下 (4)

1. 咽哽

金匱婦人咽中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千金所云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是也。

半夏(一升) 厚朴(三兩) 茯芩(四兩) 生薑(五兩) 蘇葉(二兩) 水煎分四服,日三夜一。

(箋疏)此痰氣互陰之症,尤在涇謂凝痰結氣陰塞咽嗌者是也。

2. 臟燥

婦人臟燥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 水煎分三服。

(箋疏)此血少而心氣不安,神虛氣餒,故多悲傷。此方極驗,近人醫案有之。頤已錄入醫案平議神志門。尤氏金匱心典解此甚明白,今錄於後。尤在涇曰:此症沈氏所謂子宮血虛受風化熱者是也。血虛藏燥則內火擾而神不髯,悲傷欲哭,有如神靈而實為虛病。前五藏風寒積聚篇所謂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而屬於心也。

數欠伸者,經云腎為欠為嚏,又腎病者善數欠,顏黑。蓋五志生火動必關心,藏陰既傷,勢必及腎也。小麥為肝之谷而善養心氣,甘草大棗甘潤生陰,所以滋藏氣而止其燥也。

3. 陰寒

金匱凡陰寒溫陰中坐藥,蛇床之散主之。蛇床子末,以白紛少許和合,相得如棗大,錦里納之,自溫。

(箋疏)此外治法,然亦不必呆守蛇床一味,著學古人者,亦可自知變化。

4. 陰吹

金匱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豬膏發煎導之。

豬膏(半斤) 亂髮如雞子大三枚,膏中和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

王孟英曰:陰吹亦婦人恆有之事,別無所苦者亦不為病,況屬隱微之候,故醫亦不知耳。俗傅產後未彌月而啖蔥者必患此,惟吹之太喧而大便艱燥,乃稱為病。然仲聖但潤其陽明之燥,則府氣自通,仍不必治其吹也。

(箋疏)此是隱曲之微恙,不足為病。觀仲景汪通陽明而兼有導淤性質,蓋國有瘀滯,經隧不利,故為此患,則用藥之理可想知,亦不必拘拘於古人之成方也。

5. 陰癢

善邑西門外三里有婦人陰中極癢難忍,因寡居無人轉述,醫者莫知病情,治皆不效,至蘇就葉天士診,微露其意,葉用蛇床子煎湯洗,內服龜鹿二仙膠四日而愈。陰蝕有用豬肝煮熟,削如梃,鑽孔數十,納陰中良久,取出必有蟲在肝孔內,另易一梃納之,蟲儘自愈,亦良法也。

(箋疏)此濕熱下注,葉氏此法蛇床子湯外洗,尚是盡人所能,其內服二仙膠者,必其人真陰素虛,清氣下陷而稍挾濕熱,故用藥如此。若濕火偏盛,則必非龜鹿溫補所宜,藥豈一端,各有所當,弗謂葉老此方為專療是症之唯一秘訣。陰蝕成瘡,濕熱生蟲,坐藥亦其一端,然必須洗法,而兼服導濕清熱以疏利之。

王孟英曰:尚有陰梃一證,用飛磯(六兩),桃仁(一兩五),味子雄黃各(五錢),銅綠(四錢),末之,煉蜜丸,每重(一錢),即以方內雄黃為衣,坐入玉門,重者二次必愈。

(箋疏)此亦濕熱為患,此閒極少是症,聞南方閩廣及北地燕齊多有之,南方則地溫而上濕,北方則席地而坐,夜臥火坑,皆濕與熱交互為患,盂英此方固是燥濕殺蟲,導淤澀斂法極完善,當能有效,但病由漸起,甚者經年累月,必謂兩次可愈,重症似亦未免言之太易。

王宇泰女科證治準繩序云:婦人有專治方舊矣,史稱扁鵲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語兼長也。然帶下直婦人一病耳,調經雜證,懷子免身,患苦百出,療治萬方,一帶寧遽盡之乎?世所傳張長沙雜病方論三卷,婦人居一焉,其方用之奇驗,奈弗廣。何孫真人著千金方,特以婦人為首,蓋易基幹坤詩首關睢之義,其說曰:特須教子女學習此三卷婦人方,令其精曉,即於倉卒之秋,何憂畏也?而精於醫者未之深許也。

唐大中初,白敏中守成都,其家有因免乳死者,訪問名醫,得昝殷務集驗方三百七十八首,以就是為產寶。宋時濮陽李師聖得產論二十一篇,有說無方,醫學教授郭嵇中以方附焉,而陳無擇於三因方評其得失詳矣。婺醫杜荍又附益之,是為產育寶慶集。

臨川陳自明良甫以為諸書綱領散漫而無統,節目簡略而未備,醫者局於簡易,不能深求遍覽,有總進一方,不效輒束手者,有無方可據,揣摩臆度者,乃採摭諸家之善,附以家傳驗方,編葺成篇,凡八門,門數十餘體,總三百六十餘論,論後列方,綱領節目燦然可觀,是為大全良方。良方出而閨閣之調將大備矣。

然其論多采巢氏,病源什九歸諸風冷,藥偏獷熱,未有條分縷晰其宜否者。近代薛氏新埔始取良方,增注其論,酌寒熱之中,大抵依於養脾胃,補氣血,不以去病為事,可謂救時之良醫也。已第陳氏所葺多上古專科禁方,具有源流本末,不可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