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沈氏女科輯要箋硫卷下 (2)

1. 回乳

無子吃乳乳不消令人發熱惡寒,用大麥芽(二兩);炒為末,每服(五錢),白湯下。

(箋疏)丹溪此法固佳,凡消食之藥無一不靈,查肉神麯等皆是治乳婦病者,亦當留意此一層也。

白話文:

如果無子的人食用母乳,但乳汁無法消化,會使人發燒和畏寒。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大麥芽(二兩)來治療。將大麥芽炒熟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白開水送服。

丹溪提出的這個方法確實很好,所有能夠消食的藥物都能發揮效果。比如肉神麯等藥物,都是用來治療哺乳婦女疾病的,我們在這方面也應該多加留意。

2. 乳頭碎裂

丹溪老黃茄子燒灰傳之 綱目丁香末傳之

(箋疏)此有因發癢而搔碎者,稍有滋水,是肝胃濕熱,宜清肝而少參化濕;有乾燥作痛者,甚至血溢,是肝燥有火,宜養液而並滋肝腎。乳房屬足陽明經,乳頭實肝經主之,故凡是乳病無不繫於肝者,脹痛皆然,然而外瘍其尤著也。外治法當依瘍科例,擇藥燥者宜潤,挾濕者宜清涼收濕。丁香溫燥,大非所宜,單方之不可呆用,如此。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用茄子燒灰治療乳房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記載用丁香末治療。但實際上,乳房發癢搔抓,稍微有分泌物,這是肝胃濕熱,應清肝解毒,並適當化濕;乳房乾燥疼痛,甚至出血,則是肝火旺盛,應滋陰養液,同時滋養肝腎。乳房屬於足陽明胃經,乳頭則歸屬於肝經,所以乳房疾病都與肝臟有關,脹痛尤甚,尤其是外瘍更明顯。外治法應參考瘍科的原則,選擇藥物,乾燥者宜滋潤,濕熱者宜清涼收斂。丁香性溫燥,並不適合乳房疾病,單方不能盲目使用,應謹慎選擇。

3. 吹乳

繆仲淳云:妒乳、內外吹乳、乳岩、乳癰,不外陽明、厥陰二經之病,橘葉最妙。又用生半夏一個,研末,生蔥頭一段,研里,左右互塞鼻,神驗。又於山中掘野芥菜(去葉用),根洗淨,搗爛,無灰酒煎數滾,飲一二次,即以渣遏患處。凡乳癰未成,或腫、或硬、或脹痛者,無不立消。

屢治經驗。野芥菜一名天芥菜,又名鸚哥草,似芥菜而略矮小,其根數出如蘭根。用以治乳,想其形似乳囊也,故用有驗。春圃附載。

(箋疏)未產前生乳癰,名內吹風;乳子時生乳癰,名曰外吹風。皆由理想而得其名。謂小兒吮乳,口鼻之風吹之,猶可說也。乃兒在胎中,而亦能吹風,何其可笑!一至於此,吾國外科之學鄙陋己極。外瘍一切病名,可鄙可嗤,十而八九,醫學空疏,真是慚愧欲死。宜乎當此開明之世,後生小子乍得一知半解者,亦得竊笑於其側。

白話文:

繆仲淳說:妒乳、內外吹乳、乳巖、乳癰,不外乎是陽明、厥陰兩經的病症,橘葉最為神妙。又使用生半夏一個,研磨成粉末,加上生蔥頭一段,研磨後,左右交替塞入鼻孔,神效驗證。再於山中挖掘野生芥菜(去葉後使用),根部清洗乾淨,搗碎,用無灰酒煎煮幾次,飲用一兩次,然後將殘渣敷於患處。所有尚未形成、或腫脹、或堅硬、或脹痛的乳癰,都可立即消除。

多次治療經驗顯示。野生芥菜又名天芥菜,又名鸚哥草,外觀類似但較矮小,其根部多如蘭根。用來治療乳癰,想其形狀像乳囊,因此使用有驗效果。春圃附錄載有相關資料。

(注釋)在未分娩前發生的乳癰,稱為「內吹風」;在哺乳期間發生的乳癰,稱為「外吹風」。這些名字都來自於對症狀的想像。說小兒吸吮母乳時,口鼻之風會吹到乳房,還可以理解,但小兒在胎中也能吹風,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如此荒謬的情況,反映我們國家的外科學術已經非常落後。對於外傷等疾病名稱,都可讓人感到鄙視和嗤笑,佔了大約十分之八九,醫學知識的缺乏,真是讓人汗顏至極。在這如此開明的時代,後輩們即使僅獲得一些知識,也能在旁邊偷笑。

空穴來風,固有自取之道,殊不足為若輩責也。妒乳之名亦是可笑,不如經稱乳癰,豈不正大光明,名正言順!仲淳不外陽明、厥陰二經之病,洵是至當不易。橘葉固佳,但乳岩根深蒂固,萬不可與乳癰同論。總之,胎前患此,多是肝火,止宜清肝,少參消散。產後患此,多是積乳,先當消乳,早投煎藥,可退十之六七。

惟胎前得之,其火必盛;產後得之,乳積更多,加以畏痛,不敢使兒吮乳,則愈積愈腫,所以成潰,皆是極易,不比其他外瘍之易於消退。二三日間,無不成膿。若新產旬日之間,陰虛未復,狂焰陡然腫大,且堅如瓢如甕者,其勢甚急,非羚羊角不能稍殺其毒。俗名乳發,其害猶熾。

白話文:

空穴來風,自然有其原因,不值得怪罪年輕人。嫉妒乳房的說法真是可笑,不如古書所稱的乳癰,光明正大,名實相符!仲淳的病症,不過是陽明、厥陰二經的病變,確實是正確無誤的。橘葉固然好用,但乳岩根深蒂固,絕對不能和乳癰混為一談。總之,懷孕期間患此病,大多是肝火旺盛,只需清肝,少用消散藥物。生產後患此病,大多是乳汁淤積,首先要消乳,早點服用煎藥,就能治癒七成以上。

然而,懷孕期間患病,火氣必定旺盛;生產後患病,乳汁淤積更多,再加上害怕疼痛,不敢讓孩子吸吮乳汁,就會越積越多,最終形成潰爛,非常容易發生,不像其他外傷容易消退。兩三天內,就會化膿。如果產後十天內,身體虛弱尚未恢復,突然出現腫脹,並且硬如瓢、如甕,情況非常緊急,必須使用羚羊角來減輕毒性。民間俗稱乳發,其危害依然嚴重。

其較輕者,則川棟、蒲公英、地丁、銀花、丹皮、梔子、黃芩、連翹、山查神、麯、麥芽等,足以了之。不能顧及回乳一層,蓋非此不能釜底抽薪。俗子不知,猶用歸芎、通草之類,自謂活血行乳,則助之腐也。生半夏有毒,塞鼻不妥。野芥菜不知何物,然有芥之名,必有辛散作用。

此症必有心火,亦外治用蒲公英、地丁、馬齒莧、木芙蓉葉、忍冬藤等搗敷,皆可。然此類皆清涼有餘,火盛勢熾,紅腫蔓延者宜之。輕症嫌其太涼,遏抑氣血,反致堅硬難化。瘍科書中有如意金黃散,清熱而兼有辛散,以治尋常之陽發癰腫,正合,但選藥尚未盡純粹。頤習用之桃花丹敷此有效。

其不甚大者,形塊如桃如慄,則千槌膏消腫最驗。二方見拙編瘍科綱要,皆非古之成方。

白話文:

較輕的症狀,可以用川棟、蒲公英、地丁、銀花、丹皮、梔子、黃芩、連翹、山查神、麯、麥芽等藥物來治療,就足以解決問題。不能只考慮回乳,因為這樣做治標不治本。有些人不知道,還用歸芎、通草之類的藥物,自以為可以活血行乳,實際上是在助長腐爛。生半夏有毒,塞鼻是不妥的。野芥菜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既然有芥字,肯定有辛散的作用。

這種病症必定有心火,可以外用蒲公英、地丁、馬齒莧、木芙蓉葉、忍冬藤等藥物搗敷,都可以治療。但是這些藥物都太清涼了,如果火勢旺盛,紅腫蔓延,就可以用這些藥物。輕症就不適合用這些藥物,因為太涼了,會抑制氣血,反而導致腫塊堅硬難消。外科書中有如意金黃散,清熱同時又辛散,用來治療普通的陽發癰腫很合適,但是藥物選擇還不夠純粹。日常習慣使用桃花丹敷這種病症也比較有效。

對於不那麼嚴重的症狀,形狀像桃子或栗子,那麼千槌膏消腫最有效。這兩個方子見拙編瘍科綱要,都不是古方。

4. 乳癰紅腫方發

活小鯽魚一尾,剖去腸,同生山藥寸許,搗爛塗之,少頃發,屢驗。無山藥即芋艿亦可。

(箋疏)此單方也。鮮山藥、鮮芋頭生搗,多漿汁沾人肌肉,其癢異常,洵能通利血脈,故可消毒散腫。然惟小症可用。若形塊較巨者,少敷則不足以減其勢,多敷則皮膚極癢,發泡且腐,而肌肉之堅腫如故,反多一層皮膚病,未盡美善。不如頤所恆用之桃花丹、千槌膏遠甚。

白話文:

取一條活鯽魚,剖開去除內臟,和一寸長的生山藥一起搗爛,塗抹在患處,過一會兒就會發作,效果很好。沒有山藥就用芋艿也可以。

這個單方是用鮮山藥或鮮芋頭生搗,因為它們汁液很多,沾到肌肉會非常癢,確實能通利血脈,所以可以消腫散毒。但是只適用於小症狀。如果腫塊比較大的話,塗抹少許藥物不夠減輕腫塊,塗抹太多就會讓皮膚非常癢,起泡甚至腐爛,而肌肉的堅腫依然存在,反而會多出一層皮膚病,效果不盡完美。不如用頤所常用的桃花丹、千槌膏效果好。

5. 乳癰已成

胡桃膈上培燥研末,每服(三錢);紅糖調勻,溫酒送下,三服無不全愈。

又方:用玫瑰花五七朵,乾者亦可,醇酒煎服,燙酒極熱沖服亦可,即以花瓣摘散鋪貼患處,三兩次可愈,節已成硬塊者亦可消散;會經治驗數人,陳載安附識。

(箋疏)既曰已成,則內有膿矣,非針之使潰,尚何有退消之法?此條二方,仍是單方耳,輕症初起,成能小效,必曰可退,斷不足恃,且更有一大弊在乳癰,皆是陽症,成潰最迅,酒之通經活血,能使外瘍消腫軟堅,止可治以陰發堅硬木腫之症,若陽發飲酒,是為厲階,以治乳癰,尤其抱薪救火。

白話文:

將胡桃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紅糖調勻,溫酒送服,服用三次就能痊癒。

另外一個方法是:用五到七朵玫瑰花(乾的也可以),用醇酒煎服,也可以用極熱的酒沖泡服用,然後將花瓣摘散鋪貼在患處,三兩次就能治癒。即使已經形成硬塊也能消散。這是經過多人驗證的有效方法,陳載安在此附記。

(箋疏)既然已經形成硬塊,就表示裡面有膿了,如果不用針把它弄出來,怎麼可能退消呢?這兩種方法只是單方,對輕微的初期症狀或許有點效果,但說能退消,絕對不可靠。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端,乳癰都是陽症,化膿的速度很快,酒的通經活血功能會讓外傷消腫軟化,只能治療陰性發作的堅硬木腫,如果陽性發作飲酒,等於是火上澆油。用這個方法治療乳癰,簡直是抱薪救火。

吾鄉俗傳治此症,尚有一單方,用生鹿角研末,熱陳酒沖服,或謂鹿角霜,皆是溫散治法,萬無可消陽發之癰,而傳者皆言其神妙,用之者乃無一成,無一不潰,而亦無一不大痛,三四日,所兒所聞,不可僂指,當與是條二方鼎足成三,彼此輝映。

實則此等方法,乃治乳核乳癖堅硬木腫者,彼是凝痰結滯,其來以漸核小而堅,初起不知不覺,實即乳岩之小症,而亦乳岩之初基,故宜用溫和行血之品,此三方皆出一派,惟無乳汁者有此症,而內外吹兩者形似相同,情實相反,萬不可一例綸治,而傳者不悟,總因內外分科,治內科者遂絕不知有外瘍理法,最是內科諸書一大缺陷。

白話文:

我們鄉下流傳治療這種病症,還有一個單方,是用生鹿角研磨成粉末,用熱陳酒沖服,或是用鹿角霜,這些都是溫散的治療方法,絕對無法消散陽氣發出的癰瘡。傳說中這些藥方很神奇,用過的人沒有痊癒的,也沒有不潰爛的,而且個個都痛得厲害。三四天後,聽到的事情實在太多,數都數不清。這些方法應該和前面提到的兩個方子並列,彼此互相映照。

其實這些方法是治療乳核、乳癖堅硬木腫的,這些病症是痰凝結滯形成的,慢慢地形成堅硬的小核,初期不明顯,其實就是乳岩的小症,也是乳岩的初期,所以應該用溫和行血的藥物。這三種方子都屬於同一類,但是沒有乳汁的人也會出現這種病症,而內外吹兩種病症雖然外觀相似,但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絕對不能一概而論。傳說中的人沒有明白這一點,主要原因是內外科分科,治療內科的人完全不知道外瘍的治療方法,這是內科書籍最大的缺陷。

且彼之結核,雖似陰發,而病在厥陰之絡,內含木火,溫經太過,亦必助其發揚,恐有不可收拾之慮。蓋乳房生瘍,惟內外吹易潰而易愈,癖核雖小潰則甚難收口,雖與乳岩絕症稍有輕重之分,然潰彼糾經延成癆怯者,頤見之已屢,且結核漸巨,即是成岩,異病同源,胡可膜視王鴻緒外科全生集,大誇基陽和一方,妄謂是乳岩瘰癧必用良藥,頤授經師李牟云先生次女,本患結核,誤於陽和陽十六帖,兩月而乳岩面,又三月而潰腐盈尺滲,遭非命,即是殷鑑。

又吾嘉素驥云,制一末藥施送,說治乳癰乳癬乳岩,一服必減,三服必痊,用石首魚背上鰭生剝撕下,貼壁上陰乾積久炒研末,每一兩封,以小青皮末一兩,每服(三錢);熱陳酒調服,實不過宣通經絡,殊不足以療大症,而亦不可以治乳癰陽發,適以使其宣達成膿,單方之不可靠如是。

白話文:

雖然結核看似由陰寒引起,但其實病根在厥陰經脈,內含木火,過度溫經反而會助長病情,恐怕難以控制。乳房生瘡,只要内外通暢,容易潰爛也容易癒合,但結核即使潰爛,也很難癒合,雖然和乳岩的嚴重程度有差異,但結核潰爛後蔓延經絡,導致虛弱的案例我已經見過不少。而且結核逐漸增大,就會變成乳岩,兩者病根相同,不可輕視。王鴻緒的《外科全生集》大肆宣揚“基陽和”一方,妄稱是治療乳岩瘰癧的良藥,我曾經教導李牟云先生的次女,她患有結核,誤服“陽和”方十六帖,兩個月後乳房腫大,又過了三個月,潰爛腐爛一尺多深,最終不幸去世,這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我還見過嘉素驥說他有一種藥粉,聲稱可以治療乳癰、乳癬、乳岩,一服就能減輕病情,三服就能痊癒。他用石首魚背上的鰭剝下來貼在牆上陰乾,久後炒研成粉末,每服三錢,用小青皮末一兩,熱陳酒調服。其實不過是宣通經絡,根本無法治療大病,更不能治療乳癰陽發,只會加速化膿。單方不可靠,由此可見。

又廿年以前吾鄉有人患疝氣痛,聞傳說大茴香末酒服有驗,乃購大茴香二十文研末,溫酒一次服完,半夜七孔流血而絕,則又單方之最可駭者也。

白話文:

在二十二年之前,我鄉有一人患了疝氣痛,聽聞傳說大茴香粉與酒一起服用可以見效。於是此人購買了二十文的大茴香,研磨成粉末,並一次性用溫酒服下。然而,在半夜時分,他七孔流血而去世。這就是單方藥物中最令人驚懼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