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二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3)

1. 婦人血風瘡論第六

婦人血風瘡,因肝脾肺經風熱,或鬱火血燥所致。其外症或身發疙瘩瘙癢,或如丹毒癢痛,或搔破膿水淋漓。其內症月經失常,小便不調,夜熱內熱,自汗盜汗,惡寒憎寒,肢體倦怠,飲食不甘,寒熱往來。若發熱作痛,屬肝經風熱,用當歸飲加柴胡、山梔。若寒熱作痛,屑肝脾鬱火,用小柴胡加山梔、黃連。

若疙瘩瘙癢,屬肺經風熱,用清熱消風散。若經候失常,內熱晡熱,屬肝脾血虛,用加味逍遙散。若肢體倦怠,寒熱往來,屬肝脾氣虛,用加味四君子加柴胡、丹皮。若夜熱作渴,或兼譫語,乃血分有熱,用小柴胡加生地黃;血虛,用四物合小柴胡。若無寐盜汗,內熱晡熱,乃脾經血虛,用歸脾湯;兼寒熱,加山梔。

若愈後身起白屑,搔則肌膚如帛所隔,此氣血虛不能榮於腠理,用十全大補湯。若用風藥以治其外,則陰血復傷,反致他症矣。

白話文:

【婦女血風疹討論第六】

婦女得血風疹,多是由肝、脾、肺這三個臟器的風熱,或是鬱積的火氣和血液乾燥引起的。外在的症狀可能是身體上長出紅疹且極度瘙癢,有的像丹毒一樣又癢又痛,有的抓破後會流出膿液。而內在的症狀可能包括月經不規律,小便功能紊亂,夜晚和體內感覺發熱,出現自汗或盜汗,感到寒冷且怕冷,肢體疲倦乏力,對食物沒有胃口,並有寒熱交替的情況。

如果出現發燒和疼痛,屬於肝臟風熱,治療可用當歸飲再加入柴胡、山梔子。如果寒熱交錯且疼痛,是肝脾鬱火,可用小柴胡湯再加入山梔子、黃連。

如果出現疙瘩和瘙癢,屬於肺部風熱,可用清熱消風散。如果月經週期失調,內部持續發熱,屬於肝脾血虛,可用加味逍遙散。如果感到肢體疲倦乏力,寒熱交錯,屬於肝脾氣虛,可用加味四君子湯再加入柴胡、牡丹皮。如果夜晚發熱且口渴,或者伴有胡言亂語,是血液中有熱,可用小柴胡湯再加入生地黃;若是血虛,可用四物湯和小柴胡湯的組合。如果出現無眠和盜汗,內部持續發熱,是脾臟血虛,可用歸脾湯;如果併有寒熱,可加入山梔子。

如果痊癒後身體上出現白色皮屑,抓撓時感覺肌膚像被布料阻隔,這是氣血虛弱無法滋養皮膚,可用十全大補湯。如果使用風藥來治療外表的症狀,則可能會進一步損傷陰血,反而引發其他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