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產婦飲食少思,服消導之劑,四肢浮腫。余謂中氣不足,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君子湯而愈。後因怒腹脹,誤服沉香化氣丸,吐瀉不止,飲食不進,小便不利,肚腹四肢浮腫,用金匱加減腎氣丸而愈。

一產婦泄瀉,四肢面目浮腫,喘促惡寒。余謂脾肺虛寒,用六君子、薑、桂而泄瀉愈,又補中益氣而脾胃健。

小調經散

沒藥,琥珀,桂心,芍藥,當歸(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薑汁溫酒調。

大調經散,最治腫滿喘急煩渴,小便不利。(方見二十一卷第三論)

漢防己散,治水腫。

漢防己,豬苓,枳殼(麩炒),桑白皮(各一兩),商陸,甘草(各三錢)

上每服四錢,水煎。

治血虛氣腫水腫:

澤蘭葉,防己(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醋湯亦可。

金匱加減腎氣丸,治脾腎虛寒,腰重腳腫,濕飲留積,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氣喘痰甚,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

白茯苓(三兩),附子(半兩),川牛膝,肉桂,澤瀉,車前子,山茱萸,山藥,牡丹(各一兩),熟地黃(四兩,搗碎,酒拌杵膏)

上為末,和地黃膏,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產婦食慾不佳,飲食減少,使用了消化導滯的藥物後,卻出現四肢浮腫的現象。我認為這是因為她的中氣不足,於是早上讓她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則服用六君子湯,病情很快就好轉了。後來,她因為生氣導致腹部脹痛,不慎服用了沉香化氣丸,結果引起嘔吐與腹瀉不止,甚至無法進食,小便也不暢通,肚子及四肢再次浮腫。這次我使用了金匱加減腎氣丸,終於讓她康復。

另一位產婦有嚴重的腹瀉,四肢和臉部都出現浮腫,還伴有喘息和畏寒的症狀。我判斷她是脾肺虛寒,先讓她服用六君子湯加上薑和肉桂,腹瀉的情況得到改善;之後再服用補中益氣湯,使她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健康。

小調經散

藥材包括:乳香、琥珀、肉桂、芍藥、當歸(各取一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用薑汁溫酒調和服用。

大調經散,適用於治療水腫、滿悶、喘急、口渴、小便不暢等症狀。(配方詳見第二十一卷第三篇討論)

漢防己散,適用於治療水腫。

藥材包含:漢防己、豬苓、炒枳殼、桑白皮(各取一兩)、商陸、甘草(各取三錢)。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

用於治療血虛氣腫及水腫:

澤蘭葉、防己(等量)。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溫酒調和吞服,也可用醋湯代替。

金匱加減腎氣丸,適用於治療脾腎虛寒,腰腿沉重、腳部浮腫,濕氣內聚,小便不暢,或是腹部腫脹、四肢浮腫、呼吸困難、痰多,甚至已經形成水腫症狀,療效非常顯著。

藥材包括:茯苓(三兩)、附子(半兩)、川牛膝、肉桂、澤瀉、車前子、山茱萸、山藥、牡丹(各取一兩)、熟地黃(四兩,搗碎後加入酒拌成膏狀)。研磨成粉後,加入熟地黃膏,用煉蜜搓成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七八十粒,空腹時以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