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1)

1. 妊娠傷寒方論第五

夫時令嚴寒,體虛所傷,即成傷寒。輕者灑淅惡寒,翕翕發熱,微咳鼻塞,數日而愈。重者頭疼體痛,寒熱交作。久而不愈者,多致傷胎也。

愚按:前症為害匪輕,當審經絡表裡而治之,不可輕忽。

加減四物湯,治妊婦腹痛,或月事不調,胎氣不安,產後血塊,或亡血過多,或惡露不下。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一兩)

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日二三服。下血,加艾葉、阿膠。虛熱口乾,加栝蔞根、麥門冬。惡血腹痛,加當歸、芍藥。血崩血淋,加熟地、蒲黃。因熱生風,加川芎、柴胡。頭暈項強,加柴胡、黃芩。大便秘結,加大黃、桃仁。嘔吐噁心,加白朮、人參。虛煩不眠,加竹葉、人參。

煩躁大渴,加知母、石膏。水停吐逆,加豬苓、茯苓。虛煩傷寒,加人參、柴胡、防風。

阿膠散,治時氣,先服此以安胎,卻以主藥間服。

阿膠(炙),白朮(炒),桑寄生,人參,白茯苓

上為末,等分,每服一錢,用糯米飲調下,日三服。

前胡湯,治傷寒頭痛壯熱,肢節煩疼。

石膏(一錢),前胡,甜竹茹,梔子(炒),黃芩(炒),大青,知母(各五錢)

上用蔥白水煎服。

蘇木湯,治傷寒時行,灑淅寒振,或兼噦者。

赤芍藥,橘紅,黃芩(炒),黃連,甘草,蘇木(各五分)

上用水煎服,汗出即瘥。如胎不安,兼服阿膠湯。

黃龍湯,治妊婦寒熱頭痛,嘿嘿不食,脅痛嘔痰,及產後傷風,熱入胞宮,寒熱如瘧,或經水適來,勞復熱不解散。

柴胡(二錢),黃芩(炒),人參,甘草(各一錢)

上水煎服。

柴胡石膏湯,治頭痛惡寒,身熱拘急口乾。

柴胡(二錢),甘草(一錢),石膏(三錢)

上用姜水煎服。氣虛加人參。

枳實散,治傷寒四日至六日,腹脹少食,腰疼體重。

枳實(炒,三錢),陳皮(一錢),麥門冬(一錢半)

上用生薑、蔥白水煎服。

旋覆花湯,治傷寒頭目旋疼,壯熱心躁。

旋覆花,赤芍藥,甘草(各五分),前胡,石膏(各一錢),白朮,人參,麻黃(去根節),黃芩(各三分)

上用姜水煎服。

麥門冬湯,治傷寒壯熱,嘔逆頭疼,胎氣不安。

人參,石膏(各一錢半),前胡,黃芩(各五分),葛根,麥門冬(各一錢)

上薑、棗、竹茹一分,用水煎服。

梔子大青湯,治發斑變黑,尿便血。

升麻,梔子(各一錢),大青,杏仁,黃芩(各一錢)

上用蔥白三寸,水煎服。

白朮湯,治傷寒煩熱,頭痛胎動,或時吐逆不食。

白朮,橘紅,麥門冬,人參,前胡,赤茯苓,川芎,甘草,半夏(各五分)

上用生薑、竹茹一分,水煎服。

《良方》白朮散,治傷寒。

白朮,黃芩(炒,各二錢)

白話文:

在嚴寒的季節,如果身體虛弱受到寒冷侵襲,就會引發傷寒。輕度的傷寒可能只是有寒戰畏寒的感覺,接著是微微發熱,偶爾咳嗽,鼻子不通,通常幾天就能自愈。重度的傷寒則會出現頭痛和全身疼痛,冷熱交替,如果長時間不痊癒,很可能影響到懷孕的胎兒。

我認為,這種病不能小覷,應該根據經絡和體內外情況來進行治療,不能掉以輕心。

「加減四物湯」,用於治療孕婦腹痛,或者月經不調,胎兒不穩,產後出血,或失血過多,或惡露不下的問題。成分有當歸、川芎、炒白芍藥、熟地黃,每次服用四五錢,用水煎煮,每日服用二到三次。如果出血,可添加艾葉和阿膠;虛火旺盛口乾,可以加入栝蔞根和麥門冬;如果惡血導致腹痛,增加當歸和白芍;血崩或血淋,加熟地和蒲黃;因熱而生風,加入川芎和柴胡;頭暈頸部僵硬,加柴胡和黃芩;大便乾燥,加大黃和桃仁;嘔吐噁心,加白朮和人參;虛煩失眠,加竹葉和人參。

極度煩躁且非常口渴,可加知母和石膏;水滯引起嘔吐,加豬苓和茯苓;虛煩伴隨傷寒,加人參、柴胡和防風。

「阿膠散」,用於治療流行疾病,可以先服用此藥以安胎,再搭配主藥間歇服用。成分有炙阿膠、炒白朮、桑寄生、人參、白茯苓。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均等分量,每次服用一錢,用糯米飲調和吞服,每日三次。

「前胡湯」,用於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高燒,四肢疼痛。成分有石膏、前胡、甜竹茹、炒梔子、炒黃芩、大青、知母,每次用水煎煮服用。

「蘇木湯」,用於治療傷寒流行,寒戰或噁心。成分有赤芍藥、橘紅、炒黃芩、黃連、甘草、蘇木,每次用水煎煮服用,出汗後病情就會好轉。如果胎兒不安,可以同時服用阿膠湯。

「黃龍湯」,用於治療孕婦的寒熱頭痛,食慾不振,脅痛嘔吐,以及產後受風,熱邪進入子宮,冷熱交替如瘧疾,或正值月經期,勞累後熱毒無法散去。

「柴胡石膏湯」,用於治療頭痛怕冷,身體發熱,口乾。成分有柴胡、甘草、石膏,每次用薑水煎煮服用,氣虛的人可以加人參。

「枳實散」,用於治療傷寒四至六日,腹部腫脹,食慾下降,腰部疼痛,身體沉重。成分有炒枳實、陳皮、麥門冬,每次用生薑、蔥白水煎煮服用。

「旋覆花湯」,用於治療傷寒導致的頭痛目眩,高熱心煩。成分有旋覆花、赤芍藥、甘草、前胡、石膏、白朮、人參、去根節麻黃、黃芩,每次用薑水煎煮服用。

「麥門冬湯」,用於治療傷寒高熱,嘔吐頭痛,胎兒不穩。成分有人參、石膏、前胡、黃芩、葛根、麥門冬,每次薑、棗、竹茹一分,用水煎煮服用。

「梔子大青湯」,用於治療皮膚出現斑點,甚至變黑,尿血便血。成分有升麻、梔子、大青、杏仁、黃芩,每次用蔥白三寸,水煎煮服用。

「白朮湯」,用於治療傷寒煩熱,頭痛胎動,偶爾嘔吐,食慾下降。成分有白朮、橘紅、麥門冬、人參、前胡、赤茯苓、川芎、甘草、半夏,每次用生薑、竹茹一分,水煎煮服用。

「《良方》白朮散」,用於治療傷寒。成分有白朮、炒黃芩,每次用薑棗水煎煮服用。如果四肢冰冷,這屬於陰性症狀,不能使用此藥。

「芎蘇散」,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高熱頭痛,心胸煩悶。成分有紫蘇葉、川芎、白朮、白芍藥、去心麥門冬、陳皮、乾葛、炙甘草,每次用生薑、蔥白水煎煮。

「參蘇飲」(去木香),適用症狀與前面相同。